查看原文
其他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2.1《圆柱的认识》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六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

 教科书第24页例1,第26页练习七第1题。

u      教学提示:

    单元主题:图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神舟5号”图片展的现场,二是同学们在动手制作“神舟5号”模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这两部分内容仔细观察,自主发现图中“神舟5号”图片、展厅立柱、热水器上的水桶等物体上所反映的圆柱、圆锥等几何现象,并从学生的动手制作活动中去抽象出圆柱和圆锥。

    首先应通过圆柱特征的认识建立圆柱的概念,教学时一要引导学生充分借助对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的观察,逐一抽象出圆柱的几何特征;二要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建立高的概念;三要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圆柱的上下底面都是圆,而且是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圆。

u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圆形,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圆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据圆柱的特征辨认圆柱体,测量圆柱的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u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u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模型

    学具准备:几个圆柱形的实物,一张白纸,直尺等。

u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在一个纸箱中,装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告诉学生这个纸箱中有几个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物体,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摸一摸,一边摸一边描述自己摸着的几何体的特征,其他同学边听他描述,边猜测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3.让一位学生上来摸,其余学生猜。

    提醒学生从棱的多少、长短,面的大小、形状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来进行描述。学生猜的时候可以在学生摸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去猜测,这样,可以根据物体特征的完善而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根据摸到的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其余同学根据描述说出物体的形状。

当学生摸到圆柱形物体,并进行描述后,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猜物体的游戏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圆柱,并探索特征

    出示教材第24页例1上面图,让学生观察上面的图形,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教师指出这就是圆柱。

    然后让各小组的同学拿出你们(或老师准备)的圆柱,摸一摸,了解一下圆柱由几部分组成。

     问: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

     学生按小组互相交流,感知圆柱的特征。

     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各面的名称

     全班交流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并板书。

     圆柱有两个底面,是两个圆,一个曲面。

     在我们手里有这么多的圆柱,大家有什么办法知道圆柱的上下两个圆的关系?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想的办法。

     大家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试一试。

     学生分小组操作。

    (预设:可以涂上颜色、墨水在纸上印,可以量圆的周长,可以量直径等)

     交流探索方法和结果,教师引导总结。

     2.测量圆柱的高

同学们办法真多,动手的能力也很强,证明了圆柱两个底面是相等的。

    教师出示两个底面相等但高矮不同的圆柱, 让大家再来比较,这两个圆柱有什么不同之处?

    预设:高矮不同。

    那你能说说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引导小结: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

    观察实物,讨论:圆柱有多少条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观察得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它们都相等。

    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圆柱的高。学生拿出各种圆柱进行测量。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3.探究圆柱侧面的特征

    大家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那这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请拿出准备好的罐头盒,把它的商标纸剪开,再展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不强调学生沿一条高剪开,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①沿一条线段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②沿一条线段剪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用手撕开,得到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全班交流:沿高剪开后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也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斜着剪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展开后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把展开后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

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设计意图:以上几个环节,全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猜一猜、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整体感知圆柱,加深对圆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对圆柱的表象的认识;通过举例认识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