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1.2《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和生活中的问题》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六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1.明明用温度计测得上午8时的气温为 10℃,下午2时升高了7℃,晚上8时又下降了8℃,那么晚上8时的气温是(     )。

2.某试车员在一条路上测试新车,规定前行为正,倒车为負,从甲地到乙地结束时所走的路程统计如下:(单位:千米)+25、-1、+4、-2、-1、-3、+2。

(1)甲地到乙地多少千米?

(2)汽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

 

3.一只蜗牛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4、-2、+9、-7、-5、+11、-10,蜗牛是否回到了出发点?



答案:

1.  9℃


2.(1)25+4+2-(1+2+1+3)=24千米

(2)25+1+4+2+1+3+2=38千米

3.4+9+11=24厘米   2+7+5+10=24厘米   回到原点

n>3  5


教学设计

教材第8~9页,用正、负数表示事物。

教学提示

    教材选择了两个事例。事例一,用正负数表示比赛答题的得分。设计了某班同学利用课外活动举办“兔博士”数学竞赛的事情,这些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愿意做的事情。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的空间,使学生体验正、负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事例二,用正负数表示包装质量。现实生活中,检查产品的质量,有些商品的包装袋上用“±”标出的质量误差范围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情,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用正、负数表示和交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教学中,要给学生用正、负数表示与标准质量相比的结果并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事物的过程。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数量。

3、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正、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重点、难点

重难点:

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数量,

u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盐。

u    教学过程²

(一)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

例一:师生谈话,请学生提出数学竞赛规则的建议。

师:同学们经常看一些竞赛节目,如果我们要举办一次数学竞赛,你建议怎样定竞赛规则?

指名发言,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师:我们教材上也有一个数学竞赛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页,看看几个队在比赛,兔博士定的比赛规则是怎样的。

学生了解信息。

设计意图:请学生制定竞赛规则,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内容。

(二)探究新知 

1、了解“数学竞赛”的规则和三个队前5道题比赛的结果。

师:我们教材上也有一个数学竞赛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页,看看几个队在比赛,兔博士定的比赛规则是怎样的。

学生了解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你从中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

得分规则是: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题扣10分,不回答不得分。

第一队答对三道题,答错两道题。第二队……

……

设计意图:了解、交流事情中的数学信息,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2、提出用正、负数来表示每个队的答题结果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聪聪是用不同的表情和颜色来记录答题结果的,你能根据比赛的得分规则用正、负数来表示每个队的答题结果吗?请同学们完成手中的表格。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3、交流学生用正数、负数表示的结果。关注学生能否用0表示不回答。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填写的?

生:第一队第1题、第3题、第4题答对了,各得10分,用10表示,第2题和第5题答错了,各扣10分,用-10表示。第二队……

学生边说教师边填写小黑板:


1题

2题

3题

4题

5题

1队

10

-10

10

10

-10

2队

10

-10

0

10

10

3队

10

10

-10

-10

0

学生用0表示不回答时,能作出合理解释即可,若不能教师可以作如下引导。

设计意图:交流自己尝试的结果。活动积极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感受正、负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提出“当场外裁判计算三个队的目前得分”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并填空。

师:根据竞赛规则,不回答不得分,蓝脸表示不回答,所以不能得分,应该怎样记呢?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表中的填写结果当一把场外裁判,同桌两人可以合作,计算一下现在三个队的得分。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交流三个队的得分,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算的?结果又怎样?

生1:第一队5道题中3道答对了共得30分,又答错了两道扣掉20分,30减20,最后得了10分。第二队……

生2:第一队第1题得10分,第2题有扣10分,还是0分,第3题、第4题又各得10分,共20分,第5题又扣10分,最后共得10分。第二队……

对于学生的算法,只要正确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学生熟悉的事例,渗透正、负数的计算。

例二:1、师生谈话,由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物品质量,引出袋装白糖质量检查的问题。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接触过不少带包装的物品,多数情况下包装上会标明物品的质量。比如一块香皂的质量是125克,一袋洗衣粉的质量是500克等等。你还注意过哪些包装物品,它的质量是多少?

生1:一袋方便面的质量是125克。

生2:一包饼干的质量是100克。

生3:一小袋面粉的质量是10千克。

生4:一袋枕装牛奶的质量是500克。

……

师:大家可不要小看包装上标明的这些质量,因为它们也是衡量这种包装物品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我们去看看质检人员对一批袋装白糖进行的质量检测。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0页情境问题,说说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生1:这袋白糖的净重是455克。

生2:白糖的标准质量为每袋455克。

生3:1号袋的质量是456克。2号袋的质量是453克……

……

师:“标准质量为每袋455克”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每袋应该装455克是符合标准的。

师:对,那请同学们把检测结果中每袋白糖的质量与标准质量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七袋的质量都和标准质量相差不多。

生2:我发现1号袋白糖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多1克。

生3:我发现3号袋和5号袋的质量根标准质量一样。

……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相关信息,为自己解决问题作准备。

2提出用正数、负数和0表示每袋白糖和标准质量相比的要求,然后自己填表。

师:好,那请同学们用正数表示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用负数表示不到标准质量的克数,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经历自主尝试用正、负数和0表示事物的过程。

3、交流学生填表的结果,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良好体验,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事物中的相关数量。


热门资料免费点击分享

部编版小学语文: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视频


冀教版小学数学:

冀教版1-6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教材


配套资源下载:

1-6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生用书

1-6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作业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