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6.2《认识反比例的量》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个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
2.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
4.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
5.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6、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
7.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
8.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9.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10.圆锥体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参考答案
1.成反比例。因为a•b=s(一定),所以a与b成反比例。
2.不成比例。因为a/b= (不一定),且a•b= (不一定)
3.成反比例。因为a•h=2s(一定),所以a与b成反比例。
4.成反比例。因为(a b)•h=s(一定),所以a b与s成反比例。
5.成反比例。因为v•t=s(一定),所以v与t成反比例。
6.不成比例。因为s/r=πr(不一定),且sr=πr (不一定)
7.成反比例。因为比的后项•比值=比的前项(一定),所以比的后项与比值成反比例。
8.成反比例。因为s•h=v(一定),所以s与h成反比例。
9.不成比例。因为减数/差= (不一定),且减数•差= (不一定)
10.成反比例。因为s•h=3s(一定),所以s与h成反比例。
教学设计
反比例的意义。(教材第61~62页)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课件。
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教学例3,提出观察思考要求。
(1)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2)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回答:笔记本的单价扩大,可购买的数量却缩小;笔记本数量缩小,单价却扩大。表中的两个量是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60。
(3)教师点拨: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积一定)
教师提问:6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笔记本总价一定)
教师提问:购买笔记本的数量、笔记本的单价和笔记本的总价,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x×y=k(一定)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正比例的意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反比例的意义,并在拓展延伸中巩固提高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以及灵活应用】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板书:
反比例的意义
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其中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变化,如果这两个量的积一定,
这两个量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成反比例关系。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反比例: x×y=k(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