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地震》同步辅导资料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教学设计

课题:地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 能明白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推测地震的成因。能用模拟实

验感受地震产生的原因。

2. 通过开展地震形成的模拟实验,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综合概括、 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学习, 学会地震逃生技巧。

4.通过学习, 了解我国古代对地震的探究, 知道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 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地动仪。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开展地震形成的模拟实验,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综合概括、

筛选信息、 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 学会地震逃生技巧。

教学准备:

1、 反映地震及其它地震破坏情景的资料, 包括文字、 图片、 数据以及视频

资料等。

2、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现代地震仪的资料。

3、 地震中的逃生技巧资料。

4.分组实验材料:纸板、 塑料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提问:全球每年大约发生 500 万次地震, 有些地震会给地表造成破坏, 给

人类带来灾难。地震是怎样形成的?遇到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地震

二、 科学实践:探究地震的形成原因

(一) 推测地震形成的原因。

1. 提问:搜集并整理关于地震的资料, 说一说大地震发生时地表形态会有哪

些变化?根据这些变化, 推测地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地震发生时, 建筑物会晃动。

生:大地震发生时, 地表会出现裂缝。

生:我推测地震可能是地下的岩石断裂形成的。

(二) 分组实验, 探究地震成因。

1. 提问:大地震的“力量” 是很强的, 这个力量可能来自哪里?

生:可能是地球内部压力不同, 受力不均。

生:可能是太阳、 月 球和地球相互吸引, 导致地球内部的岩石层受力不均。

2. 提问:我们怎样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呢?

3. 学生结合书本第 23 面的内容, 设计实验。

4.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补充、 完善。

5. 教师发放实验材料, 学生分组实验。

6.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7. 讨论:当实验中的现象在地壳中发生时, 会给地表带来什么影响?

8. 教师讲述:地球内部的物质在不停地运动着, 地下的岩层很多地方都有裂

缝, 大的叫作断层。如果断层一侧或两侧的岩石发生突然移动, 就发生了地震。

地震会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三、 科学实践:怎样避震

1. 提问:为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和地震发生时, 我们应当怎么做?

2. 学生阅读书本第 24 面, 回答老师的提问。

3.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 楼道等安全通道应避免放置杂物。地震发生时

要互帮互助, 协助受伤的人。震动间隙或停止时, 应快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四、 拓展与应用

1. 阅读书本第 25 面。

2. 说一说张衡和地震仪的故事。

五、 课后作业:尝试设计一个避震游戏。

六、 板书设计 地震

地震成因:

地球内部的物质在不停地运动着, 地下的岩层很多地方都有裂缝, 大的叫作

断层。如果断层一侧或两侧的岩石发生突然移动, 就发生了地震。地震会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避震:在日常生活中, 楼道等安全通道应避免放置杂物。地震发生时要互帮

互助, 协助受伤的人。震动间隙或停止时, 应快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怎么获取配套完整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713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