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读者关注的20本现代学术经典 | 中华名著(下)
南宋遗民、史学家胡三省著《通鉴注》,成书后六百多年少人关注。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对之加以分析研究,把胡三省的生平抱负和学术成就,作了具体详尽的介绍和阐发。本书分二十篇:前十篇讲史法,后十篇讲史事,引书二百五十余种。书中对研究历史的基础知识多所讲述,对于从事历史科学研究者有很大帮助,并且是研究《通鉴》及《通鉴注》的重要参考论著。
作者简介陈垣(1880—1971),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成绩卓著。曾任教于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上下册)
文学是人类的灵魂,文学发展史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发展的历史。本书是近世中国文学通史著作中重要的一部巨著。上起殷商,下迄清朝,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本书将作家的身世、性格与社会背景相结合,着重阐发作家作品的个性,并将演讲式的才情语言,发挥到极致。通过对人物的评述,对作品的分析,做出了客观的真确的分析。全书论述精彩,“成一家之言”,在众多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刘大杰(1904—1977),湖南岳阳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曾任复旦大学教授。早年从事小说创作以及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后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发展史》《<红楼梦>思想与人物》《魏晋文人思想论》等。
(上下册)
本书为孟森先生20世纪上半叶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史料,对明清史的重要史实和制度演变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历任统治者统治期间内部和内外部的各种利益争斗予以了特别关注,对朝代兴衰的原因也予以了深入剖析。
作者简介孟森(1868—1938),武进县人,清史学科奠基人。早年受聘于上海南洋公学任教,旋至译学馆主持翻译事务。1902年在广西边务督办郑孝胥暑中任幕僚,为郑赏识,资送去东京政法大学学习,译有日本维新后的政法类书籍。回国后主编《东方杂志》。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下册)
本书为郭绍虞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上卷所述截至北宋,下卷范围为南宋至清代中叶。全书的叙述以儒家传统文学观为贯穿批评史的主线,并辅之以道、释二家思想的种种影响与渗透。
作者简介郭绍虞(1893—1984),名希汾,字绍虞,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复旦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为建立系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沧浪诗话校释》《宋诗话考》《宋诗话辑佚》《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照隅室杂著》等。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上下册)
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古史辨派和禹贡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先生以开拓性的思维揭示了所谓三皇五帝的中国古史系统是由神话传说层累地造成的,以缜密的考证纠正了民族出于一元与地域向来一统的传统说法,并通过考订古书著作年代,为研究古史传说的演变打好了基础。本书收入了顾颉刚先生有关“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和三皇五帝古史系统考证方面的数篇论文,集中反映了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考辨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了他早期从事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
钱锺书谈艺录
本书是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首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书中对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本书征引或评述的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
作者简介
钱锺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著有《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等学术著作,小说《围城》、散文集《人·兽·鬼》等文学作品。
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
本书是基于1926年对北平手艺工人和小学教员家庭生活状况调查而撰写的研究报告,清晰地再现了当时北平工人及小学教员的生活情形,展现了陶孟和关注基层社会、重视社会问题研究的社会学思想。该报告是20世纪20年代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一个经典范本,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严谨、系统调查研究方法的追求上。作者所呈现的调查数据分析,既简明又非常有效,既朴实又能切中要害。
作者简介陶孟和(1887—1960),著名社会学家。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创始人。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古诗考索
本书由程千帆先生的代表作《古诗考索》与《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合刊而成。《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全面考察了唐代行卷之风的由来、具体内容以及对唐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古诗考索》收录了程千帆先生关于古典诗歌研究的三十二篇代表性文章。
作者简介程千帆(1913—2000),著名中国古代文史学家、教育家,南京大学教授。历任金陵中学、金陵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教职。程千帆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均有杰出成就。
吴天墀西夏史稿
本书是西夏史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著作,系统介绍了西夏王国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社会形态,深刻剖析了西夏王国前后期的政治概况及其与两宋、辽、金之间的军事战争和对外关系。本书超越了前人狭隘的民族观念,以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为原则,审慎采择既定史料和前人成说,合理运用很新原始文献和考古资料,发表了诸多独具慧眼的新见。
作者简介吴天墀(1913—2004),四川万县(今属重庆)人,历史学家。长期任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学问该洽,上自先秦,下迄明清,多所涉猎,尤长于西夏史、宋史和巴蜀文化史研究,成就斐然。
本书是李济在79岁高龄时撰写的其一生中最后一部著作。原文是用英文写作的。本书堪称对殷墟10年考古史的全面总结,更是作者对中国甲骨文考古史的全面回顾。作者在书中回顾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形成,详细介绍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对殷墟的挖掘和研究,并据此阐述了自己对中国上古史和古史传说的一些深层思考。
作者简介李济(1896—1979),20世纪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古史学家。一生活动以主持我国近代考古学第一次田野工作——山西西阴村遗址发掘和领导河南安阳殷墟十五次考古发掘最为著名,其为近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考古学的奠基做了重要的开拓工作。
微信编辑 | 张鹏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