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史学大讲堂丨徐少华:中国古代的姓氏源流与文化特征
2019年7月8日上午,第三届毓秀史学大讲堂第一讲在河北大学本部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人文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地理》集刊主编徐少华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古代的姓氏源流与文化特征”的讲座,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衣长春教授担任主持人。
主讲人徐少华教授
讲座伊始,徐少华教授以“秦始皇姓什么”为引,指出秦始皇“姓嬴名政”的说法是错误的,“赵政”的说法具有可取之处,又譬如周(文)武王姓姬、姜太公姓姜这种说法的不科学性。由此,徐少华教授针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姓氏源流、发展变化以及所呈现的文化特征等问题进行认真细致地讲述。
主持人衣长春教授
徐少华教授的讲座共分为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徐少华教授首先联系自己在台湾讲学的经历,对陈、李、林、蔡等台湾大姓进行“寻亲”。他认为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和悠久的历史中,中国自古就有兴修家谱、族谱的传统,发展到当今社会,追宗问祖十分兴盛,这对繁荣家族与地方文化、传承文明、激励后人、补充国史方志、追宗溯源等具有重要意义。再者,徐教授讲述了秦汉以来汉族姓与氏合二为一、许多少数民族渐用汉姓以及姓氏繁衍整合的姓氏格局。
在第二部分中,徐少华教授追溯到远古社会,指出当时生产力低下,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只能聚族而居。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氏族的繁衍,实行族外婚制,也因此形成姻亲联盟,并总结了氏族社会从氏族到部落,再到联盟的基本结构,以及华夏、东夷、西戎、北狄、百越等的地域分布。随后又讲述了上古社会姓、氏的起源与派分,在时代的发展中,同一祖姓内又分出若干“氏”,因而氏的来源多种多样。通过传世文献点明姓、氏的区别与作用,即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别贵贱,姓别婚姻,姓一般都有“女”字偏旁,因此指出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并逐渐发展为“同姓不婚”。最后,徐教授又通过展示一些出土器物与铭文,对上古社会的结构与进化进行印证。
在第三部分中,徐少华教授讲述的是族群融合与姓氏流变。从周代社会形态与姓氏结构着手,指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社会中,聚族而居的基本形态,授土授民的分封形态,世族世官的社会结构以及相对稳定的姻亲旧族联盟。并着重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诸侯兼并与族系结构的破坏,姻亲旧族的解体与姓氏作用的蜕化,郡县制代替血缘关系,官僚结构代替世官体系,以及其后社会地缘结构的转化与姓氏的合一。
徐少华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他认为中国上古时期的姓氏二分,是上古社会的标志,一般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秦汉以后的姓氏,逐渐以男性为中心,基本失去了“别婚姻”“别贵贱”的社会价值;而今天的姓氏则与古代不同,主要在于区别个人的身份、存在。最后为互动环节,来自各个高校的青年学者就本次讲座内容的疑问、毕业论文查阅资料与撰写等相关领域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徐少华教授为学员们进行了一一解答,为我们中国古代史、考古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引导。整场讲座在大家紧张而有序的讲述与交流中圆满结束。
(限于时间与学术能力,本场讲座纪要可能尚不成熟,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主讲人简介
徐少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人文学部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地理》集刊主编等职。先后入选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珞珈杰出学者。主要从事青铜器和简帛文献、中国历史地理、楚文化和商周考古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敬请期待下一期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