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同行 洛阳记忆
没想到,初三的毕业假期是如此的忙碌。在高中军训归来,为了暑期能够同行一次,一直向往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我们选择了洛阳。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代的东都,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现如今的明堂,是修建在唐代宫城正殿遗址之上,一座凌空遗址而兴的建筑。有诗云“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天堂是宫城内的一座重要宫殿,是武则天的礼佛堂。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武则天和杨广都是怎样的豪杰并不是春秋文字可以随便包裹的。
宋代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逐鹿中原,洛阳经历了太多太多, 以至于除了洛水,亭台楼阁留下的甚少。
中原第一门——丽景门原叫丽京门,屡经毁败、屡经修复,目前见到的是2002年复建的城楼。
但是,洛阳古称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以至于随手挖掘,都会出现稀世珍宝,例如近些年出土的“天子驾六”。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美食街,洛阳的美食街在这里——
洛阳十字街,是最有烟火气的千年老街,尽管时代变迁, 空间还在那里。
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国色朝酣酒,天香夜袭衣”,非常值得推荐的就是——牡丹燕菜。
博物馆和大学是学生旅行时的最爱,河南最有名的是“河南博物院”,坐落在郑州,好在洛阳离郑州只有半小时的高铁。
天不凑巧,主馆在维修,意犹未尽。
后来发现舍近求远了,洛阳博物馆也是不虚此行的。
洛阳博物馆建于1958年,位于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植物园,采用"鼎立天下"的设计理念,整体建筑外观为大鼎造型,整体建筑外观为大鼎造型,以非对称的空间结构为支撑,借鉴园林手法在方形流线的转折位置设置庭院和采光天井,使空间布局达成动态的均衡。
馆里的珍宝能引起你无限遐思,“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没有利与名的纠葛, 同样有一处存在位于洛阳,那就是白马寺。
白马寺作为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有幸的是,给我们做讲解的是一个带发修行的佛教人士,给我们讲了很多佛的知识,展现了诸多白马寺的不凡之处,受益匪浅。例如凌霄花树。
说到花,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然而,现在不是牡丹花开的季节,洛阳的另一张名片不随季节变化,那就是龙门石窟。
此处古称"伊阙",后来隋炀帝游邙山,登高望远,看到伊阙,以为是真龙天子的皇宫大门,从此此处被称为"龙门"。
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
千龛道傍古,一鸟沙上白。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9~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然而近百年来,愈现残缺。
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佛;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
龙门石窟中的点睛之作是——
面对这一尊佛,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比在巴戎庙面对四面佛时的触动还要大。
从东山看西山,还隐约可得杜甫诗中的样子,“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在东山的琵琶峰上,有一座依山傍水、秀色宜人的小巧园地,这就是白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安息之所。“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居士描写龙门的诗很多,例如:
菩提寺上方晚眺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原以为苏轼是古往今来第一人,进来觉得能与苏东坡媲美的只有白乐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