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鸡娃谈情商,德国小学是吃饱撑的吗?
文 | Daisy
入群解压 | 见文末
大家好,我是Daisy。
上周一的推文里,我问了大家个问题——
如果有人对你说,“娃升小学,知识储备是次要,情商才是一切入学能力的根本”,你是先拨110还是先联系精神病院?
这句话是我德国朋友参加儿子的家长会上,老师提到“幼升小入学能力”时,重点强调的一点。
▼ 家长会现场照片
上面这个图中,除了前排家长的头发外,比较显眼的就是一个房子了。
这个房子不仅列举了德国小学强调的四大基本能力,还呈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
情商是地基,在地基稳固的前提下,再谈运动能力(如肢体协调、正确握笔)和社交能力(如协作精神、融入群体),最后再往上才是房顶,即认知能力(如词汇量、逻辑思维)。
德国老师强调,情商是升小学最根本的能力,没有之一。
▼
魔都幼升小高分上岸的学生家长,看到这可能不乐意了——
我拼劲全力鸡娃,才让我娃看图说话比别人说得好,连加连减比别人算得快,英文对话比别人水平高,你现在跟我谈情商???
所以,国外是吃饱了撑的吗?
这个情商不是空话,也不约等于“这孩子挺懂事的”,而是有具体标准的——
译文我写在下面了,实在懒得在图上加翻译。自从开了公号,用美图软件做表情包的频率比磨皮还高。
“ 情商能力包括:
具备承受压力的能力
面对大小失望的能力
无惧陌生环境的能力
有自主学习的信心 ”
一堆“能力”在眼前晃来晃去,怎么看怎么都像喊空话?
天太热了,等我先吃块冰西瓜,再把这四个情商标准跟大家一起逐条来撸,摆事实讲故事,看看国外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
标准一:具备承受压力的能力
不说现在,也不讲国外,即使放到20年前的中国,鸡娃还不那么热血的年代,渣娃,普娃,牛娃也各有各的压力。
渣娃的压力不用多说——
现在不努力将来捡垃圾。
你怎么就知道跟差的比?
看看人家,比你学习好还比你用功。
像你这种长大能干什么啊!
普娃的压力,大多来自牛娃同学的作业,以及老师对“中游”同学努力争上游的殷切期盼。
牛娃的压力呢,除了来自超牛娃,大部分还是源于家长打鸡血。当然还有一种类型—— 不用家长鸡,也知道跟自己较劲的“自鸡娃”。
自鸡娃看似让家长放心,老师省心,同学糟心,其实他们活得很累。
我上小学时,一开始考双百觉得很骄傲。后来我发现,班里超过半数人都是双百,我开始感到失落—— 原来我的无敌并不寂寞啊。
失落还不算什么,我还因此产生了一种焦虑:双百意味我已经触到天花板了,世上没有101分,以后我只能走下坡路。
这种压力让一个自鸡娃开始害怕考试,即使她是山东的自鸡娃。
后来,学校开始期末排名,按成绩排座。
排名的结果是,名次靠后有压力,要想办法往前挤啊;名次靠前更有压力,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啊。
这种压力伴随我,如影随形,当直到高考结束。
我曾跟邻班好友说,我曾希望自己得场大病,就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了。
她认真地看着我说,她曾想过从教学楼上纵身跳下,用生命抗争考试。
后来,我们都活得好好的,真是运气好。
后来的后来,我看到一些令人心痛的新闻—— 原来不是所有人运气都那么好。
现在可以回答,承受压力的能力作为入学基本要求,是吃饱了撑的吗?
标准二:面对失望的能力
第一次看到这条标准,我以为德国老师的意思无非是,你要挺住,要敢于直面惨淡的成绩。
我上学时总结出一个规律,考完越是自我感觉良好,最后分数往往越差,因为出题人挖的坑我全掉进去了。
不好不一定会失望,你以为很好,结果却不怎么好,那才叫失望。
难道德国小学生也有类似的处境?
那个朋友告诉我,你想多了,德国小学一二年级基本就是打酱油;三年级开始考试,但没成绩;四年级开始有成绩,但只能自己知道,是隐私。
没成绩不排名,他们究竟有什么可失望的啊?!
老师在家长会上举了个栗子——
以前孩子再幼儿园,如果有什么需求,一般都会得到老师的回应。
而在学校,一个老师要管很多学生,老师不再把你当“小孩”对待,不可能随时顾及到你的需求。
当班里一片混乱,老师自己也会处在压力中,如果你这时向老师提问,很可能会被忽视—— 你需要具备承受这个失望的能力。
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有能力面对失望的学生,可以自我消化这个“忽视”,理解老师有老师的难处。
无法面对失望的学生,可能会耿耿于怀,感到心理受创伤了,甚至讨厌这个老师,进而讨厌这个老师教的课。
这么看,面对失望的能力作为入学基本要求,好像也不是吃饱了撑的。
标准三:无惧陌生环境的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环境变化,别人对你的期待也在变。
幼儿园你可能今天不想去就不去了,但上学不是这样,不仅要去,还得按时到校。
这种转变下,适应能力当然重要了。不然人家开学都已经投入学习了,你还在那里新学期新气象着酝酿感情。
这条太显而易见了,我实在不想没话找话说,下一条。
标准四:有自主学习的信心
关于自学,朋友跟我讲了个真实的段子,你看完不气笑我算你赢。
前几天,她惊讶地发现,儿子作业已经一个多月没批改了?!
她很气愤,想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是有错题本的。老师批的错题,要一道道抄到错题本上,认真分析错的原因,然后再做一遍。
你不批作业,娃做它有啥用?
她又联想到,儿子前几天是这么跟她形容老师上课的—— 先是发资料,然后大家先自己闷头学,学完做练习,完事老师在上面稍微讲解下。
说白了就是自学为主?!
老师不好好教课,作业也不及时批,她越想越气,打电话到当地教育局告状。
教育局的人听了,认真地说——
亲,这就是我们
教育的目的啊!
为了防止家长吐血,教育局继续详细解释道:
“我们教育的目的,本来就不是给学生传输课本知识,而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的能力。
他们应该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用自己琢磨出来的方式,借助课本和老师以外的资源,获取知识,解开疑惑。
如果眼里只有课本知识,做家庭作业,那我们培养孩子的眼界也太局限了吧。”
听完这段话,她一时无法反驳,甚至产生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念头,还好被她老公及时制止了。
教育的目的是不教—— 被教育局这么一忽悠,怎么听都觉得有理。
▼
四条情商标准撸完了,大家还爱我吗。
我不是呼吁人人学国外,不要储备知识,上来先谈情商。
教育体制不同,大环境有差异,中国学不来德国,德国也学不来中国。
但无论哪国,教育的目的都殊途同归—— 眼界更广,选择更多,走得更远。
其实,德国小学的这四条情商标准,即使放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也一样适用:
承受压力的能力让你临考不昏,正常发挥;面对失望的能力让你心态放平,正视成绩波动;适应环境的能力让你顺利进入学习状态;自学能力让你偷偷用力,寒暑假突飞猛进。
这么说,谈情商真的不虚,也不是吃饱撑的。
如果你说,大势所趋,不鸡心不安,鸡娃不理性,理性不鸡娃,那你也别忘了,一个房子,如果没有房顶可以慢慢再盖,如果没有地基分分钟塌—— 情商就是地基。
-The End-
这是Daisy的第64篇原创
曾有读者夸我说
每天就指望娃睡了以后
看我写沙雕段子回血
哇塞
你把我当什么了
我尽管文风沙雕
但人一点都不沙雕好吗
该认真的时候我很严肃的
比如今天这个话题
我就雕不起来
不仅不雕
还有一股正气扑面而来
冰西瓜最好吃了
转发朋友圈
支持Daisy搞创作
扫码入群,缓解带孩子狂躁
(添加备注:“粉丝群”+居住地)
相关文章
作者 | Daisy
不装的育儿博主,稳重的段子手
文笔幽默非主流,不说真话不舒服
扫码关注「天赋一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