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黛西
在德国上学要自带餐盒,上午课间会加一次餐。
我这种厨渣,为了不丢共和国女人的脸,从来不给她带中餐。是的,就是网上说的“白人饭”,主打一个快(lan)。昨晚上准备餐盒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德国华人读者的求助:女儿带中餐去学校,被同学嫌弃味儿大,要坚持还是要改变?
如果坚持我行我素,不理会他们,倒是挺有“文化自信”的,但孩子很可能在学校里遭到白眼和孤立。当然了,孤立同学是不对,但“错的事”就是有可能发生,这个风险我们不想让孩子担。如果做出让步改变,以后不带中餐去学校了,那么这算不算是一种“文化妥协”?显得咱们“太好欺负”了?国外长大的娃对自己的身份本来就有一些模糊,我们肯定希望孩子从小对中国文化产生向往和认同,而不是别人说了几句,我们就放弃自己文化中的东西。
公号老姐妹们应该记得,我在乾隆年间分享过一个故事。
我的德语启蒙老师,曾经德国瑞士奥地利三国大使,70年代出国时候被一个年轻人问,“你们中国男人不是都有大辫子吗?你的辫子呢?“因为他相信,“他该懂的时候自然会懂,他不想懂的时候,我说再多他也不懂”。当时从这件事里,我强行升华总结道:强者的自尊心不需要被小心呵护。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举一反三,把同样的思路用在“被嫌弃中餐味儿大”这件事上?清末是中国的屈辱史,大辫子是贫穷落后闭塞年代的缩影,作为一个成年人问“你的大辫子在哪”,明显是带着一种傲慢和蔑视的。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句话并没有掺杂什么鄙视的色彩,更不至于上升到“文化歧视”和“文化自信”。就像我第一次看到德国同事吃生猪肉糜抹面包(Mettbrötchen),我也表示无法直视,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生猪肉搅成肉糜,上面撒点黑胡椒,放几个洋葱圈,欢迎品尝德国美食
但德国同事不会把这个当成对德国人的歧视,更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文化自信”。一旦把“民族”的滤镜摘掉,这件事情就好解决很多了。我觉得,这件事可以跟女儿从三个问题出发来聊。
有人说当然是事实,中餐煎炸烹炒出来的菜,味儿确实大。每个人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人对油味更敏感,有些人就没那么强烈的感受,味儿大不大,因人而异。无论中餐西餐,食物经过烹饪会散发出气味,这是事实。但是,“味儿大”是一种主观判断,就像“生猪肉糜抹面包恶心”一样,只是个人的感受,属于观点。人和人是不同的,所以人的感受不同,虽然我不总是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饮食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然也应该受到尊重。▼ 饼饼大爱的麻辣烫
有的文化喜欢用烹饪和香料去调制加工食物,有的文化喜欢追求食物本身的味道,同一个文化下不同的人,对饮食也有不同的偏好。但是,并没有哪一种吃法比另一种更“正确”,哪一种饮食文化比另一种更“高级”,只是不同而已。这件事的本质不在于“中餐”,而在于公共场合如何做个“懂事儿的人”。在公共场合吃东西还是做别的事,都应该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吃韭菜盒子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把韭菜盒子带到高铁上吃呢?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但不太合适,让一车厢的人跟着你闻味儿,这么做人不太讲究。毕竟学校属于公共场合,吃东西要考虑是否影响了别人,不再适用“不解释、不理会”、“强者的自尊心不需要被小心呵护”那一套。比如可以改变烹调方式,做清淡少油的中餐,或者干脆带“白人饭”,中餐晚上在家吃。不是因为中餐本身有什么问题,是因为我照顾在乎别人的感受,不希望在公共场合给别人带去困扰——这是我改变的动机。国外学校经常有文化交流的活动,可以借这些机会,跟同学介绍自己中国的食物,给大家讲中国的饮食文化。当然了,别人有别人的理解,你做了这些后,别人也可以不认同你的文化,不喜欢你的饮食。人生本来就只是一场关于自己的体验,你怎么看你自己,比别人怎么看你更重要。🍪 抗螨床品|不该凑合的绝不凑合,想给每个人按头安利
🍪 名校毕业当网红,没想到我也有被人鄙视的这天....
为了咱们不失联,请⭐️星标「天赋一饼」,常来看我聊个5毛钱。
看多了就会发现,在这个“娱乐至上、内容已死”的互联网上,还有人在努力输出好内容。(疯狂暗示说的就是我)
📍📖 点图收藏五年干货
很多新关注的朋友问我有没有读者群。
一直有的,欢迎来【黛西姐妹大本营】抱团养娃,抱团成长。(目前没有抱团剁手,所以群里没有客服,团购售后问题还是店铺找黛西客服哦)
不开打赏,喜欢请转发+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