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康复需要怎样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家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提供全方位支持,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目前,孤独症儿童家长对孩子康复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自身教育能力的信心都比较低,在家中进行康复教育的内容和所运用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有些家长甚至无法和孩子进行正常互动,也不会安排适合孤独症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2019年至2021年,杭州市萧山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开展了3期孤独症儿童家庭环境改造活动,通过专业设计和经费支持,对43户孤独症儿童家庭进行环境改造。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帮助孤独症儿童家长学习安排适合孤独症儿童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家庭环境,从而极大地提高家长的早期干预意识和有效参与度。
按照家中是否有适合儿童活动的区域,可将43户孤独症儿童家庭环境分为三类:①完全没有。有12户家庭中完全没有幼儿的活动区域,甚至没有任何适合孩子的玩具、书籍等。②有但散乱。有26户家庭为孩子提供了玩具书籍以及训练器材,但是比较散乱无序,孩子的物品与成人的物品混在一起,或者随意摆放在卧室、客厅、阳台等地方。③有且独立。有5户家庭为孩子提供了独立的活动空间。比如,一个独立的房间或者客厅的部分空间,里面有一些玩具或者训练器材,但是家长为孩子提供的书籍或者玩具不适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针对这三类家庭存在的问题,康复老师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改造建议。
文丨张晓丽 曹颜颜
作者单位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开辟独立空间 配置适用材料
第①类孤独症儿童家庭中,儿童没有可以活动的空间或适合的玩具,在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电子产品或者漫无目的地活动,没有具体的任务安排。针对这种情况,康复老师建议家长尽量为孩子开辟出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铺上泡沫地垫,放置收纳架。购置适合孩子的玩具或训练器材,分类摆放在收纳架上。如:大运动类(球类、平衡车滑板车等);精细类(积木、认知操作板、绘画手工类);言语类(绘本、发声书等)。同时建议家长平时生活中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将孩子在机构里的训练内容泛化,帮助孩子自然而然地将所学技能应用于生活。
例如,小哲,男孩,3岁半。无语言、不与人目光接触、情绪行为问题严重。家中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没有精力对小哲进行家庭教育。小哲家是一套面积约90平方米的小三居,家中住了8口人,没有多余的空间再给孩子做独立的活动区。因此,小哲放学以后基本上就是在家里看电视。
康复老师家访后和小哲家长商量,建议妈妈尝试将阳台的一部分收拾出来给小哲和弟弟做活动区,要努力抽时间带着小哲和弟弟进行游戏,并把过程拍视频发给康复老师,康复老师也会及时反馈。一段时间后,小哲妈妈看到了小哲的巨大进步,他终于会讲话了,愿意与人交流、情绪行为问题也有明显改善。小哲的进步给了妈妈极大的鼓舞,她也以此为契机不断吸收专业知识,逐渐能够根据小哲不同阶段的康复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
明确空间界限 材料分类摆放
第②类孤独症儿童家庭中,因为物品随意摆放,没有规则,儿童对物品归属没有概念,经常不知道玩具放到了哪里,或者活动经常被无关刺激干扰,同时也影响儿童界限感的养成。针对这类家庭,康复老师建议将儿童活动区与成人活动区分开,引导儿童对物品进行归类收纳。比如,将散落各处的玩具归类摆放到固定区域,孩子衣物与成人衣物分开,给孩子独立的衣柜,或在衣柜中的固定位置。购置适合孩子的玩具或训练器材,以及收纳架、绘本架之类。
例如,小豪,男孩,2岁半。小豪家是自建房,比较宽敞。家里的二楼和四楼分别有一个房间给孩子玩耍,也买了很多感统器材、玩具等,同时客厅里也有一部分玩具。小豪有一个妹妹,经常是小豪在画画时,妹妹玩秋千,小豪随便画几下就被妹妹吸引了注意力。小豪喜欢听绘本故事,但是家中没有适合他的绘本。小豪想玩积木时,却找不到积木在哪里。
康复老师家访以后,根据小豪家的实际情况,建议家长将感统器材统一放在四楼的房间里,购置收纳架摆放整齐。二楼的房间购置收纳架、绘本架,以及绘本画板等,这样就把动态活动区与静态活动区分开,避免注意力分散。同时,物品的有序收纳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也可以让儿童学会分类整理。经过改造后,小豪妈妈觉得非常满意,以前总觉得乱糟糟,带着两个孩子根本没办法教他们什么,一个要这样一个要那样,无法兼顾。通过环境布置以后,基本上可以相安无事地进行活动。有了绘本以后,小豪妈妈可以带着小豪兄妹进行亲子阅读。小豪妈妈深有感触:“以前以为孩子不喜欢看书,经过和康复老师沟通后才发现是书籍内容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有效利用空间 开展适宜活动
第③类孤独症儿童家庭中,家长给孩子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但是没有对这个区域进行有效利用,玩具或器材不适合儿童发展需求,开展的活动也较为单一。针对这类家庭的问题,康复老师建议将独立空间隔出活动区角,如美工区、建构区、安静角等,并购置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玩具、器材以及书籍等。
例如,小萱,女孩,5岁半。小萱家是自建房,空间较大,父母也比较重视小萱的教育,在家里给她单独布置了一个房间,里面配置了多种玩具。但是康复老师家访后了解到,小萱在家里基本上就是练习写字、口算等内容,也没有适合小萱的绘本。小萱房间里的桌子高度太高,与她的身高不匹配。
康复老师建议家长购置适合小萱身高的儿童桌及绘本,减少写字、口算等小学学习内容;尽量和小萱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或者进行一些手工操作类的活动,同时户外活动也是必要的。小萱父母也意识到了自身问题,积极配合康复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萱在幼儿园适应得越来越好,交到了好朋友,上课的时候参与度提高,家长觉得很欣慰。
通过对孤独症儿童家庭进行适宜的环境改造,促进了孤独症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加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安全感与心理稳定性,也提升了孤独症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家长也学会了如何为孤独症儿童布置适宜的居家环境,康复老师的实地指导及定期反馈也使家长了解了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正确的养育方法。在改造家庭环境的同时,萧山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还开展了每周一次共6次的家长培训,主要教授家长如何安排居家环境、视觉提示材料的制作与使用、如何进行亲子互动进而发展同伴关系等内容,解决家长普遍关心的沟通问题、情绪问题、行为及生活自理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家长有效开展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努力,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不断显现,家长的心理压力也明显减少。
来源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ID:zgcjrzzs)
本文选自丨《中国残疾人》2023年第2期
栏目编辑丨禹玲玲
编辑丨张帅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