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残疾人重建就业信心
↑点蓝色字关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残疾人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心理问题,如何帮助残疾人打开心结,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就成为不少就业服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中国残疾人》杂志介绍的两个指导案例中,内蒙古兴安盟和吉林梅河口市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人员,或通过制定详细的心理咨询方案,开展针对性指导,或在与残疾人情感沟通的基础上,为其找到职业发展方向,最终帮助残疾人重拾信心,顺利实现就业。
帮助残疾人重建就业信心
讲述丨翟慧
整理丨王宁
我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现有持证残疾人6万名,其中就业年龄段残疾人3.1万名。在这里我分享一个帮助一位脊髓损伤残疾人重新树立信心、找到合适工作的案例。
小周是一名因车祸导致脊髓损伤而失去行走能力的年轻人。22 岁的他本该充满了热情与活力,但那场车祸在给他的身体造成损伤的同时,也给他的意志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小周一直非常热爱体育运动,考大学时他报考了体育教育专业,准备毕业后化兴趣为职业,成为一名专职的体育工作者,但是没想到,那场意外却摧毁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助残首助心——打通残疾人就业之路,就业心理的构建是基础。为了帮助小周从心理层面真正“站起来”,我制定了详细的心理咨询方案。
第一步,陪伴小周进行心理调适。在事故发生后,小周经历了从最开始的茫然,到震惊,再到不愿接受,最后到消极的心理过程。在这段时间里,我都静静地陪伴着小周,接纳他的各种心理状态,直到小周走入适应期,开始接受与面对现实。第二步,为小周开展职业规划。通过系统的职业测试,我找到小周的能力、性格、兴趣和职业的契合点,进而发掘小周的潜能。第三步,整合资源寻找合适岗位。在对小周的职业能力有所了解后,我借助残联机构的力量帮助小周找到匹配的行业和岗位。如今,小周已经在一家商贸公司成为了部门经理,他利用在残联举办的电商培训班中学到的技能,发挥自己逻辑思维缜密、沟通协调能力强的优势,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动力与目标。
残疾人就业工作道阻且艰,就业心理在残疾人就业工作中非常重要,残疾人从迷茫观望到实现就业再到稳定就业,都需要强大的内驱力作为基础。作为就业服务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悉心陪伴的同时,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残疾人的就业之路变得平坦顺畅。
做好情感沟通 发掘残疾人潜能
讲述丨徐倩
整理丨王宁
我是来自吉林省梅河口市残疾人就业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梅河口市共有残疾人1.7万名,已就业6100人。在这里,我分享一个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残疾人找到就业方向的指导案例。
在一次下乡走访调研残疾人就业情况时,我接触到了一名残疾人,他叫小张,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手截肢。致残后,原本是家里顶梁柱的他把自己的内心封闭了起来,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他自己的生活自理也成了很大问题。可以看出,后天致残给他造成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
在了解了小张的经历后,我尽可能帮助他走出困境。刚开始,我想为他提供心理疏导并在生活中给予帮助,但小张拒绝交流,甚至连电话都不愿接听。我只好趁着休息日去他家看望,前几次的探访他始终都不肯露面。在与他的家人聊天中得知,小张曾经是一位很要强的父亲,这场意外使他觉得给家庭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于是他开始自我否定、变得脾气暴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觉得自己更有必要走进他的内心。
终于,在第三次探访时,小张邀请我进入他的房间,我一边观察着他屋内的陈设,一边寻找话题。突然,我发现他有一个保存很好的笔架,旁边凌乱地堆着笔墨纸砚。在沟通了解后得知,原来小张以前就非常爱好书法,但是没等练得一手好书法就出了意外。“手都没了,我写什么写?”“活一天混一天,没意思!”听着他悲观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思考着该如何帮他重燃希望的火苗。过了一周,我带着宣纸和墨汁再次来到他家,给他看了很多没有双臂却依然写得一“手”好字的残疾人朋友的视频,鼓励他克服残缺,重新拿起毛笔。在看到这些视频后,小张深受鼓舞,于是他学习其他残友,在家人的帮助下把毛笔固定在断肢处,写出了残疾之后的第一个字——这也成为他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
如今,小张已经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残友,不仅建了微信群互相聊天打气、彼此鼓励,更是经常相约聚会展示才艺,他又变回了从前那个自信的父亲。接着我又趁热打铁,鼓励他开设快手直播,将自己写的书法、对联放在网上售卖,通过网络进行创业,把自己的爱好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这也让他重新找到了个人的价值感。不久前,在梅河口市举办的一次文艺演出中,我又为小张争取到了书法现场展示的机会,表演结束后,小张很激动,他表示一定要将自己的书法事业坚持下去。
这次指导小张的经历让我感触很深,我深刻体会到身为一名就业服务工作人员要从三方面进入角色。在情感沟通中,要能做到理解和共情,用真挚的言语赢得他们的支持。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帮助他们实现需求。在政策落实上,则要认真履行各项服务职能,热情接待残疾人,通过职业指导、能力评估等手段,发掘他们的职业潜能,从而为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以上案例由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提供)
来源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ID:zgcjrzzs)
本文选自丨《中国残疾人》2023年第6期
栏目编辑丨杨乐
编辑丨张帅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