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霞丨中国首例艾滋病发现者
🔘2001年8月,王爱霞(左一)赴河南文楼村诊治艾滋病患者,并举办医务人员培训班。当年,中国有多个因非法献血导致艾滋病肆虐的村庄,文楼村便是其中之一。
2023年7月1日,我国感染性疾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教授王爱霞去世,享年91岁。
王爱霞一生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预防、教学与科研工作,她以敏捷的才思、扎实的实践和果敢的判断,在国内感染性疾病领域卓有建树。她的一生,一直在践行着“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
文丨《三月风》记者 闫双艳
王爱霞
(1932-2023年),上海人,中国感染性疾病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一生致力于内科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中国发现了第一个艾滋病病人和本土第一个经性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主持制定了艾滋病诊治的首个国家标准方案。
在动乱中选定一生事业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是该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在老一批传染病专家的带领下,感染内科在我国各个时期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治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爱霞便是其中的引领者之一。
1932年,王爱霞出生于上海一个显赫的银行从业者家庭,从小各门功课拔尖儿,由于时局动荡,她不得不从中式学堂转学到全英语授课的圣玛利亚女中,并从初三降级到初一。但凭着刻苦努力,她仅用一个学期,就跟上了学业。
初三第二学期,王爱霞又不幸得了伤寒,因庸医误诊,她被迫休学一年。按照学校规定,王爱霞原本应退级重修初三课程,但从小性格要强、不甘落后的她找到教务长表达了不愿退级的想法。教务长翻看了她的成绩单后,竟破天荒地答应了她的请求。青少年时代所经历的人生波折,使王爱霞作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将来要做一名医生。
1951年,王爱霞从圣玛利亚女中毕业,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5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师从中国现代内科学泰斗张孝骞,以及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的开拓者之一、第一任主任李邦琦。王爱霞就这样在大师辈出的“老协和”医学前辈们身边,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住院医师和总住院医师制是北京协和医院培养人才的重要制度之一。在严格的淘汰制下,每年有1/3的人要被解聘出局另寻出路,王爱霞的成长也离不开这项制度。她的“总住院医师”的训练,是在张孝骞麾下完成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每天早上的内科交班会上,向主任们汇报前一天科里总共收治的急诊、重症病人数量。
王爱霞多年后仍清楚地记得,1960年自己第一次作为总住院医师汇报工作时的情景,台下坐着的是自己的导师张孝骞,以及血液病学专家张安、心血管病学专家方圻、呼吸病学专家朱贵卿等人,这些人几乎都是中国现代西医体系的学科奠基人或开拓者。“正说着呢,看到张安教授低头看了下表,我就知道时间过了,太啰嗦了,赶紧打住。”
王爱霞挨了顿训,可就是这样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让她快速成长,练就了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在北京协和医院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王爱霞的临床能力一步一步地夯实,开始在内科领域崭露头角。
晋升为主治医师后,在张孝骞的安排下,王爱霞于1972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传染科(感染内科前身),由此开始了在感染性疾病领域40多年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初,已是八旬老人的张孝骞每天仍要拄着拐杖去医院上班,负责接送他上下班的秘书曾说:“张主任从不轻易表扬一个人,但他曾多次情不自禁地跟我说,王爱霞真是一个特别能干的人。”
与中国艾滋病抗争的38年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爱霞还在上海医学院学习时,中国感染病学鼻祖、上海华山医院的戴自英是她的老师,最后一年实习期间,她曾在戴自英所在的华山医院内科传染组轮转,那段经历是王爱霞初次接触感染内科。
1979年底,王爱霞到澳大利亚进修肝炎和免疫学。两年时间里,她跟随两位国际传染学专家系统学习了理论知识。更有意义的是,她在这里遇到了世界著名的细胞克隆技术专家唐纳德·梅特卡夫,在他的指导下,王爱霞接触到早期细胞克隆技术,这为她于1989年在国内率先制备G-GSF单克隆抗体和检测试剂盒、1996年制成TNF的单克隆抗体打下了坚实基础。1996年,她所完成的“C-CSF单克隆抗体和试剂盒制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爱霞最为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我国大陆第一个艾滋病病人和本土第一个经性传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981年,美国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在此后的两三年里,艾滋病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迅速蔓延开来。1985年以前,中国本土基本将艾滋病视为“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产物”,对其是否会在中国大规模流行、爆发存有怀疑,直到一名阿根廷青年的来华之旅,打破了这份平静。
1985年6月4日下午,一位34岁的阿根廷籍男子在西安旅游返回北京后,因“肺部感染”收住在北京协和医院外宾医疗科病房内,时任内科副主任的王爱霞被请去会诊。
当时的病例档案显示,病人胸片为典型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艾滋病这个惊人的初步诊断闪现在王爱霞脑海中。
6月5日,王爱霞叮嘱抽血的护士给她预留3到4毫升病人血液。随后,她亲自从中分离出2.5 毫升的血清标本,将其送到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结果显示HIV病毒血清抗体呈阳性,病人确诊为艾滋病。由于病情急剧恶化,6月6日上午,病人死于中毒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
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一周后,王爱霞在位于北京东单三条的协和小礼堂举办了中国首场关于艾滋病的学术报告。
“为什么在确诊首例艾滋病的时候有那样的果敢、自信和决断?”有人曾发出疑问,对此,中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方圻给出了他的答案,“王爱霞的细心和责任心,是一个临床大夫最宝贵的优点。她能迅速捕捉到病人身上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所以1985年因艾滋病而崭露头角,是她多年厚积薄发的具体体现,是水到渠成的事。”
到了1989年,一名来自云南省德宏州的女性被王爱霞诊断为艾滋病患者,这是我国本土确诊的第一例经性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这一年,我国一共确诊了146例艾滋病患者,这也意味着从1989年开始艾滋病在中国本土广泛传播。
6年后,王爱霞主持制定了艾滋病诊治的国家标准,并于2001年主持了该国家标准的修改。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艾滋病诊治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国艾滋病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指导和依据。1994年,在卫生部和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王爱霞建立了我国医院院内第一个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为艾滋病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和平台。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北京协和医院所受理的308名非典病人的血清检测,就是在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完成的。当时,王爱霞以71岁高龄,作为医院抗击SARS三线专家组成员,为冲在一线、二线的年轻专家坐镇把关。
王爱霞对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巨大贡献,还体现在她带出了一个极具实力的艾滋病专家团队。如今的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是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艾滋病研究的全国牵头单位。现已是国内外著名艾滋病专家的李太生1987年考上王爱霞的硕士研究生,他于1997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免疫功能重建理论,提出被HIV病毒破坏掉的免疫系统经过治疗是可以恢复重建的。这一理论对于人类攻克艾滋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让人们看到了艾滋病诊治的新希望。
以身作则培育后辈
王爱霞不仅在艾滋病领域有突出贡献,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科研等方面卓有成就。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王爱霞就敏锐地意识到手卫生对医院内部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临床医护人员是否洗手与细菌数量的调查,最终推动了手卫生在医院的落实。直到今天,手卫生依然是院感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她在国内最早从事医院内感染细菌变迁的动向研究,由她牵头的“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研究”获得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牵头完成输血后丙肝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率先提出要警惕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交叉感染;主持了20多个临床药理实验项目,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参与主编了《内科疑难病症百例》《现代内科学》《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等专著。
从医60多年来,王爱霞一直遵循老一辈医学家“到病人身边去”的教诲,坚守在临床一线。长期的拼命工作,导致她频发房性早搏、心律不齐,症状发作时,她总是在三把并排的椅子上躺下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工作。
虽然已获得瞩目成就,但她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一直让她无法停息脚步。忙碌的,果敢的,心无旁骛的,一辈子与疑难疾病斗智斗勇,这就是王爱霞的医者人生,也许正是这样的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使她在年轻时就因出众的才华深受张孝骞、方圻等名家的欣赏,能在艾滋病的发现、疑难病的诊治、院内感染控制、抗生素合理使用等诸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即使因高龄告别了学术舞台,全国的同道们见到协和医院同仁的时候,总提起王爱霞当年结合前沿最新进展和自身丰富临床实践的高水平讲课。
王爱霞不仅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医者,一位杰出的医学教育家,她还培养了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办协和感染性疾病继续教育学习班,一直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教学工作,直到年近八旬才因身体原因退出。她对学生及青年医生,一向以严著称,为北京协和医院乃至我国医疗界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
在她的学生、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刘晓清眼里,王爱霞是那种让人一接触就心生敬佩的人,“天生的悟性高,加上多年的锤炼,使王老师练就了一身临床医生的真本事。她的思维条理性极强,无论多复杂的情况,到了她手里,总能迅速理出头绪,作出精确的决断。”
在后辈们心中,王爱霞不仅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王老师很多无论花色还是款式都很得体的衬衫、裙子都是她自己做的,花也养得好,怎么浇水,怎么晒太阳,怎么弄土,总能让花正好在春节期间亲戚朋友同事们上门的时候开。从这一点就足以见得王老师凡事善于动脑子,肯琢磨。”刘晓清说。
斯人远去,音容宛在。这位在感染病学、传染病学领域奋斗了大半辈子、贡献卓著的医学家,已经成为我国感染性疾病领域的一面旗帜,她身上所承载的优秀品质,也不断激励一代一代医学后辈。
来源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ID:zgcjrzzs)
编辑丨张帅
★转载请注明来源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使用抖音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