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科技】世界首例人尸换头在中国成功实施,下一步活人换头?

2017-11-22 寿光科普

备受争议的“头移植”手术又有了最新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7日报道,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当天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而手术地点正是中国。

▲卡纳韦罗

卡纳韦罗说,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教授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11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赶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向任晓平教授当面求证。


“我们做了原创性、始发性的研究”

“手术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做的。”任晓平对记者说,“经过长达约18小时的手术,我和团队成功将一具尸体的头与另一具尸体的脊椎、血管及神经接驳。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有关本次头移植相关的数据、过程和结果将在美国学术杂志《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表,届时关于手术的全部详细过程都会刊登在上面。”

▲任晓平


怎么证明这个手术是成功的?

任晓平回答:“既然学术杂志会刊发论文,就证明手术做得有学术价值。此前没有人提出过怎么做,但我们提出来了,包括怎么切,神经怎么处理,血管和肌肉怎么处理,在哪做,为什么这么做等等,这就是我们的成果。”

 

“这个手术太重要了,我们做了原创性、始发性的研究。有人认为这会是医学领域上的一块里程碑。比如中枢神经再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突破的障碍,这方面研究全世界一直停滞不前。”任晓平强调,“人类医学史上头移植史无前例。手术要解决如何解剖、各个组织如何修复重建、怎么做才能保证术后功能得到最大恢复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的手术对这些方面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和创新性的设计。”

 

遗体头移植的成功是否代表着头移植手术可在活体上施行?

 

任晓平表示,活体的成功率要做了以后才能知道,临床前设计的方案之后也会不断改进。



另一种声音

“遗体手术”仅可视为解剖学研究


“这次所谓的头颅移植手术是在遗体上进行的,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手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则认为,“手术应该是指在活体上进行的操作,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

 

胡永生介绍,当前的医学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离断后的脊髓如何能够完美地做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国际上还没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现在就谈什么活体头颅移植,实际上没有太多现实意义。”

 

“我认为应该先充分地进行动物实验,手术技术和神经再生方法得到充分证实后再考虑人体实验,这样才是对病人真正负责任的做法,也更加符合医学伦理。”胡永生说,“将来,头颅移植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但现在还差得太远太远。”

 

尽管对活体头颅移植持谨慎乐观态度,但胡永生也认为,17日公布的这个解剖学研究可以被看做是对真正的“换头实验”的前期实践。“它的顺利实施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而人类距离真正实现活人头部的移植还有很远的距离。”


头颅移植后“你”到底是谁?


“遗体头颅移植手术成功”的消息传来的同时,“换头术”所涉及到的伦理问题也再次引发热议。

 

胡永生就指出,即使将来头颅移植在科学技术层面上完全可行了,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如何解决?头颅移植后“你”到底是谁?他认为,目前对于头颅移植手术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避免浮躁浮夸,科学探索有意义,过度宣传无益处。

 

对此,任晓平表示,人类的医学发展史就是在一个个争议中发展过来的,1953年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当时学术界、社会上都批评不应该做,人应该正常死亡,旁人不能改变这个历程。第一例心脏移植也如此,甚至都有民众递诉状,认为医生不合理、不合法、大逆不道。20年前他到美国参与的手移植手术去年也被列入了美国医保法案。他说,新事物都会有争议,有争议才会有完善。

 

“作为医生这是我的使命,伦理最基本的要素是生命、生存,没有生命和生存无法谈伦理。医学伦理学是为了治病救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人们大可以去规范它,讨论它,但是不能阻碍它,历史证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碍。”任晓平说。


新闻多一点

据微信公号“中国之声” 此前报道,两年前,塞尔吉 · 卡纳维罗就提出他拟在两三年内进行全球首例人头移植手术。

 

他认为,这一移植手术需要 100 名外科医生持续进行 36 个小时,花费 750 万英镑。手术对象是那些因脊损伤或患有严重肌萎缩疾病而瘫痪的病人,如已故的“超人”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和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按照这位神经外科专家的设想:

 

第一步,用于移植的头部和身体将被冷却到 12℃~15 ℃左右,以减缓细胞死亡的速度。

 

第二步,患者和捐赠者的颈部将被同时切断,大血管以人造血管连接。接着是切断颈椎。

 

然后迅速将患者的头部移植到供体的颈部,使用一种医学“胶水” 将脊椎连接到一起,将二者的肌肉和血管缝合起来。

 

在患者愈合的 4 个星期内还要用弱电流刺激颈椎内的神经,强化头部和身体的连接。

 

卡纳维罗说,一旦手术成功,患者将在理疗的帮助下在一年内学会行走,并学着适应自己的新躯体,包括感受面部,甚至用原来的声音说话。

任晓平和卡纳维罗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大约在一年前,卡纳维罗和他的团队称他们完成了对小狗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狗的脊髓切断之后可以再重新连接起来,这只狗在脖子断掉及瘫痪了三个星期之后,又能重新行走和摇尾巴。卡纳维罗表示,这证明 GEMINI 脊髓融合技术是可以将脊髓两端连接在一起的。

 

而卡纳维罗特别推崇的中国医生——任晓平所在团队,也于 2013 年完成了首例小白鼠头部移植手术,之后团队又给近 1000 只老鼠进行了手术———他们迄今为止的最长纪录是让老鼠在手术后存活一天。

 

不过,“头部移植术” 仍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不仅在临床技术上非常不成熟,而且在法律和伦理层面也根本无法达成社会共识。《新科学家》杂志也曾经就此评论,先不谈“身首异处”后头部是否可能存活,“头部移植” 手术势必引来极大的道德争议。比如说,如果病人康复后有了孩子,那孩子在生物上属于捐赠者,因为卵子或精子来自于新的身体。此外,一具全新的身体也可能给病人带来庞大的心理压力。

 

正如有媒体所说,“头移植” 不能当做儿戏来炒作。尽管它在理论上可以治愈脊髓损伤、癌症和肌肉萎缩性疾病,也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发展的进程,不过,当严肃的、前卫的科学碰上人情,原本就会先“输” 一局,但这也会更加督促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客观地实验猜想、更加谨慎地维护生命。

来源:彭拜新闻  科技日报  观察者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