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看新时代师生党员如何发挥影响力丨双百示范展播
2018年,省教育厅党委组织开展了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示范群“双百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工作,105个特色品牌和60个示范群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项目。(全名单戳这里)
近日,“教育之江”双微开设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项目专栏,聚焦这些特色品牌和示范群的亮点实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工商大学,看新时代师生党员如何发挥影响力,打造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党建服务品牌!
——实施“党员影响力工程”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大学生环保法律智囊团开展普法活动
浙江工商大学从2007年开始实施“党员影响力工程”,倾力打造具有商大特色的党建品牌,增强党员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党组织在高知识群体和青年学生中的感召力,推动基层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
坚持顶层设计,构建重在落实的长效机制
学校印发《关于开展“党员影响力工程”活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基层党组织立足岗位、面向需求,主动设计服务载体,不断深化服务内容。2007年起实施“党员影响力工程”,推动服务载体创新建设;2011年开展特色项目建设,指导基层党组织打造特色服务品牌;2014年根据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精神新要求,开展支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每年定期举行支部服务品牌评比活动,遴选20个项目进行现场展示交流。
△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学院“小水滴”志愿队
坚持靶向发力,培育重在实效的服务品牌
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着眼增强影响力,突出自主性、实效性、持久性,形成一批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党建服务品牌。
针对青年教师发展需要,许多教师党支部通过“以老带新”、博士党员创新示范等,指导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实行“党员导师制”,对学生学习、科技竞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开展全方位指导;许多学生党支部自主设计“党员小先生”活动,开展“1+4”党员进宿舍以及“分享体验,相伴成长”等活动。
△ 浙江工商大学外语学院主题党日活动:献礼十九大诗歌朗诵
同时,各党支部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六个浙江”建设,如开发“义乌小商品指数”,为台州、金华等地美丽乡村建设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等,数十份调研报告获国务院、商务部以及省委省政府等领导批示或采纳;许多学生党支部组织有文艺特长的党员和积极分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持典型带动,推动形成“由点到面”的党建示范群
学校通过经验交流会、展示评比、分级点评等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推动党建品牌的特色凝练和内涵拓展。每年评选10个“优秀支部服务品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把实施“党员影响力工程”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评,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重要内容,作为“两优一先”评比、星级支部评定等的重要依据。
△ 浙江工商大学“最多跑一次”校务服务网2.0版启动仪式
多年来,教工党支部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党支部将主题党日与党员志愿者活动等有机结合,构筑起“党建服务品牌+”的新模式。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岗位,根据部门特点和专业优势,打造党建服务品牌,师生党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党组织生机和活力明显增强。全校各基层党支部从“要我服务”转变成“我要服务”,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打造“一支部一品牌”的党建工作格局。
全员育人 学科育人 朋辈互助
立德树人铸党魂 益师亦友育新人——“师友制”党建特色品牌
△ 实践团队成长导师在进行指导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CCT”实践科研团队,为杭州某企业设计的人流控制系统投入使用,日人流量17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该团队由柴春来老师带领15名学生组成,聚焦培养学生的技术(coding)、沟通(communication)和思考(Thinking)能力。“来的就不会遗憾地走”柴春来自信满满地表示。
实践科研团队建设是该院“师友制”党建特色品牌中的一环,旨在紧密依托学院学科专业,让学生在实践科研中迅速成才成长。“CCT”便是8支实践科研团队之一。近年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力推动全员育人、学科育人、朋辈互助的“师友制”党建特色品牌建设,促进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形成了党委为核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在实践中育人,在课程思政中育人
△ 成长导师刘春晓老师指导学生
学院党委制定《“实践团队成长导师”实施方案》,明确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和自身研究方向,带领学生开展研究实践,指导内容涵盖程序设计、软件项目开发、学术论文撰写、各类竞赛等。目前8支实践团队辐射全院80%以上学生,充分调动了师生积极性和潜力。2018年,学生获得国际级奖6项、国家级奖14项、省级奖21项,发表一级论文2篇,获专利1项。
“‘实践团队成长导师制’促使教师从导‘学’走向导‘育’,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该学院党委书记虞晓东认为,这不仅引导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而且通过团队合作、对外交流等促进学生高质量成长。
△ “万名好党员”邵俊教授在指导学生
在江照意老师的“计算机游戏”课上,学生运用VR模拟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浙江红色革命纪念地的场景实施再现处理,在兴致盎然的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党性教育。信息安全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陈志贤在授课中时常结合当下热门的网络安全,突出职业伦理道德、国家安全理念的价值观教育。
这是学院确立的两门课程思政试点课。学院还通过召开支部课程建设讨论会等方式,引导党员教师积极探索将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担起育人职责。
朋辈互助,彰显育人自育成效
△ 学辅团在进行学习交流
晚上六点半,信息楼429室灯火通明,大三学生党员程经纬“小先生”正给大一学生讲解“线性代数”课中的知识难点。这是该学院“党员小先生”开展的“学辅团”活动。“党员小先生”是学院“师友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和生活指导等工作。5年来每期均有100余名学生参加。“通过该活动‘党员小先生’真正当起模范,树起标杆,在朋辈互助中实现了共成长。”虞晓东说。
△ 党员小先生为新生家长指路
童卓玥同学先天残疾,行动不便,入学后受到了“党员小先生”和同学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天轮流用轮椅推着她去上课、用餐,一起讨论交流,这得益于“党员小先生131计划”。学院每年遴选优秀学生党员,每人联系3个新生寝室,并在3个寝室中创建1个“寝室文明先锋岗”。童卓玥大三时入党,主动加入“党员小先生”学辅团。据统计,10年来共计600余位学生党员加入,取得了良好的育人自育效果。
在浙江工商大学,电脑有问题,就找“电脑医院”,成为师生共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依托计算机专业技术优势,创建“电脑医院”“信息安全联盟”等学生支部服务品牌,十年如一日服务学校师生和社区群众。
往期回顾
本期责任编辑:马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