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初中老师的“带娃记”

之之和阿江 教育之江 2022-03-18

对于“双减”,不少人认为,这意味着家长为孩子报补习班的“攀比之风”刹车,家长的压力减少,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学校开展的课后托管受到很多家长“追捧”。


前段时间,之之和阿江走访了省内不少地方的中小学,体验了课后托管究竟是如何开展的,还分别对话了校长、教师、志愿者、学生,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这次作业完成地不错,值得表扬”


“同样的题型又做错了,一会晚上要和他讲讲”


……


9月15日下午15:15,最后一节课结束,樊国荣回到办公室开始批改、整理这些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一会儿晚自习第一节课要给学生答疑,他打算留几分钟带着学生们一起梳理下解题思路。



樊国荣是浙江师范大学附属金华市第十五中学九(5)班的科学任课教师,也是学校的教务处主任。这学期,“双减令”一下,他和不少老师一样,先是松了一口气,“孩子们的负担是该减减了,快乐童年、美好未来,都不应该被分数绑架”。但随后,他们又紧了一口气,“咱们当老师的,任务又要加重了”。


话虽这么说,但全校老师们依然一边忙碌着备课、上课,一边开始计划“双减”后的初中晚自习如何开得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便能多出时间来放松休闲。


樊国荣也一样。他这学期不当班主任,却也自告奋勇揽下了九(5)班每周三晚自习的值班工作。“晚自习其实最适合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梳理一天学到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他告诉记者,作为老师,应该在这方面给予他们辅助。“所以今晚我打算就作业中学生们出现的共性问题做个简单讲解,再针对他们各自的提问进行针对性辅导。”


17:00,樊国荣整理完毕,抬手看了看表,“该去食堂了,看看孩子们都有没有好好吃饭。晚自习要8点半结束,不吃饱一会又该饿了”。这位家有两娃的“老父亲”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少有空带家里的娃了,因为要腾出更多时间来带班上的49个娃。



其实,早在2018年,了解到不少家长下班晚的情况后,学校就开始了晚托工作的尝试,在晚餐后开设一节自习课,有需要的孩子自愿参加,放学时间为晚上7点30分。这学期,按照“双减”等政策要求,学校“升级”了原有的晚托班,将时间延长至8点30分。


校长王政说:“相比于之前所开展的晚托工作,这次启动的晚托班形式更加完善,内容也更加充实。周一至周五无特殊情况,均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分别由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五门科目的教师轮流值班,具体值班顺序由班级内部个性化安排。”


得知消息后,最开心的当属家长。开学前夕晚自习预报名结束后,学校一统计,发现学生参与率高达98%,樊国荣带的九(5)班更是全员参与。


对于参加晚托班的学生,学校统一提供晚餐。“晚托延长后,晚饭一定要让学生们吃好、吃饱。”樊国荣说。



下午5点10分左右,记者看到,在食堂餐桌上,食堂师傅已准备好了晚餐和牛奶,静待学生用餐。不一会儿,学生们按班级由各班晚托值班老师带队,有序进入食堂,按照防疫要求到达每个班指定用餐点打饭就坐。



“油炸虾饼、木耳炒肉、糖醋藕片,今天都是我爱吃的菜”“油炸虾饼我的最爱”“我发现这学期开学以来餐餐都有我爱吃的,太爱学校了”……学生们开心地交流了几句后,便坐下来大口大口吃起来。


“大家多盛点菜,多吃点,一定要吃饱。”樊国荣操心着“娃们”的吃饭问题,一个劲在旁边“叨叨”,顺便给他们分发牛奶。



“哎呀樊老师放心吧,你看我肚子都吃得圆滚滚了。”5班一名胖胖的男生边扒饭边笑着对他说。一顿晚饭,学生们个个都吃得有滋有味,还自觉践行“光盘行动”,餐盘里几乎没有剩菜。


等到班级最后一名同学吃好,樊国荣和班级值日生一起做好桌面清洁后,他才到隔壁教工餐厅,匆匆吃了几口饭。“好了,‘代理家长’要上岗带娃去了。”他笑着打趣。


18:00预备铃响起,正在操场上活动的学生们听到铃声后,开始三三两两收拾好体育器材往教室走去。


这学期,学校的晚托工作从晚上18:10正式开始,三个年级错峰下课,分别是七年级20:00,八年级20:15,九年级20:30。



“刚刚那场球打得太畅快了!”一名男生刚刚运动完,脸蛋红彤彤的,开心地说,“学校很支持我们能在空余的时间去运动。对我而言,每天晚自习前去打一场球,然后再来学习,精神头特别足”。


站在讲台前的樊国荣也笑着对学生们说,劳逸结合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现在学校每天下午16:25安排了一节课外活动课,大家都应该走出教室,去操场上活动。”



不仅如此,记者还了解到,学校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利用资源场地,为学生们创造运动场所。比如,这学期学校把食堂后面的废旧游泳池改造成了排球场地,供学生们打排球。



‘双减’要落到实处,不仅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要增加适宜的体育锻炼,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学习压力大,适当的体育运动是他们最好的减压方式,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樊国荣总是鼓励学生们走出教室,他还有自己的一些小方法,“我的课会上得更加生动一些,也会教给他们一些减压手操,让他们释放压力”。


18:10,晚托正式开始。“应大家的要求,今天第一节课我们来解决一下近期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樊国荣边说边将此前整理好的材料发给学生们。



集体讲解的时间并不长。樊国荣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们自主学习。“大家把订正完的作业放到桌角,我挨个来批改。”说完,他拿起红笔,弯下腰,从第一排同学的座位开始检查。


“沉淀符号又忘记了?一定要记住!”“这道题粗心了吧,这个分可不能丢,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至少能做对三分之二的题”“题目千万别空着,仔细审题,很多时候答案就在题目中,就看你仔不仔细”


……



尽管课堂并不是那么安静,但学生们个个都自顾自埋头学习,浓浓的学习氛围令记者也感同身受。


19:00,第一阶段晚托班结束。课间,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在走廊上轻松地聊聊天。


“晚自习这样的形式挺好的,能随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及时把不懂的题目弄懂,这比我以前在家刷题管用多了。”倪同学对樊国荣更是赞不绝口,“特别是樊老师,简直是有求必应,他教我们该怎么梳理知识体系,这是很实用的学习方法”。


边上一名女生听了也忍不住夸起了学校的晚自习,“之前的晚自习我也参加,不过那时候7点半放学,我还得去校外的培训班再上一节课,回家了才有时间写作业,每天都觉得特别困。现在这样时间刚好,不仅在学校就能完成全部作业,回到家还能看一会课外书,每天10点前能熄灯睡觉,爸爸妈妈也觉得我现在的状态特别好”。


记者和同学们聊着,发现他们都对学校的晚自习很认可。有不少同学都说,自从参加了学校的晚自习,父母就把在外面报的培训班给退了,说有学校老师管着更放心。还有同学说,集体学习氛围更浓,“在家做作业总集中不了精神,一会要听个音乐,一会儿想吃点零食,学校里不会这样,大家都在认真学习,自己不学挺不好意思的。总之,晚自习让我的学习拖延症不药而愈了”。



19:10,第二阶段晚托开始。学生们陆续回到教室,开始下一阶段的自主学习。相比前一堂课,这堂课显然轻松很多,有学生完成了全部作业,还拿出课外书看了起来。整个教室只听见写字声和翻书声,樊国荣全程陪伴,随时准备为学生提供答疑服务。


在班级门口的一块公告板上,记者看到,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当日的作业,“现在作业量透明公开,每天各科的作业都清楚地记录在案。”樊国荣说,这也是学校“双减”行动的举措之一,每班设作业公告牌,以这样的方式“减作业量”。



“当然,‘减’的前提必然有‘增’,‘增’的就是效率。”樊国荣告诉记者,现在各科教研组会更精心设置作业,在课堂之余做了大量工作,“就拿科学来说,目前就用了一本配套作业本AB册和一份学校自编的科学作业卷”。


像今天第一节课上用到的材料,除了樊国荣整理的本班情况,还有整个科学教研组自主编制的练习,上面的题目都由教师们集体精心筛选,确保以最少的题量浓缩最多的知识点,实现学生们的高效学习,确保作业“减量不减质”。


20:30,下课铃声响起。“大家整理好东西出来排队,做完的作业可以放在抽屉里,轻装回家。”樊国荣组织学生们收拾好东西准备放学。很快,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排成三列,挨个班级走出校门。



“同学们路上注意安全”“好的,老师再见!”记者在校门口看到,每个班的值班老师会一直把学生送出校门。在保安和家长志愿者的引导下,学生队列自动分开去往三个方向,每个方向的两百米外,是正在翘首等候的家长。


副校长王东良也站在学生引导队伍中。“家长及接送车辆一律停靠在200米外的等候处,一方面为学生安全提供最大保障,同时也能避免拥堵。”王东良说,“我们根据学生家住方向进行排队,分别是往左、往右及路对面三个方向。这样安排效率最高也最安全”。



据王东良介绍,金华市区的公办学校学生均为通校形式,因此,管理学生放学是一项重要工作,学校综合校园安保、社会交警和家长志愿者三方力量,为晚托学生放学安全保驾护航。“这学期,社会车辆也非常配合,一到放学时间车辆都会主动让行。”


樊国荣呢?记者折回学校,发现他又返回教室,先关灯关门,再到自己办公室。“简单再对今天的晚自习辅导情况做个整理,以便下一步更好地精选作业。”樊国荣说这话时,脸上已是藏不住的疲惫。毕竟,一天在校时间早已超过12个小时。



“不过,现在孩子们回家基本就能直接睡觉了,很好地保证了睡眠。在看到孩子们的精气神明显变好之后,我就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樊国荣说,就在前几天还进行了一次家长问卷调查,根据家长们的反馈,大多数孩子都能在10点前睡觉,部分时间较晚的也能保证在10:30之前入睡,“这个结果让我们很欣慰,大家都切实感受到了‘双减’的成效”。


“确实累,但也快乐,大概这就是为人师表最‘甜蜜的负担’吧。”


樊国荣说,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相信相关政策会越来越完善,让老师们能在为学生发挥出最大价值的同时也得到切实的“减负”。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数媒中心记者 吴锦珑

责任编辑 | 曹可可

转载请注明“来源: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涉及8000万人的职称评审,迎来大变化!今后教师职称怎么评?


» 教育部重要发布!事关“双减”“私教”


» 浙江小学、初中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已达100%


» 学生家长到底怎么看“双减”?50万份样本调查告诉你→


» “双减”再发力!浙江一地建立培训机构“进校”教师资源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