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红,超燃!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演员95%是青少年,揭秘那些青春面庞→

教育之江 2022-05-17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席开幕式。习近平宣布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立春”的表演者

来自这些学校


倒计时后的第一个节目就是“立春”的表演。


最初构思创意阶段,导演组发现开幕式当天正好是立春,还以为申办时有意为之,后来才知是种巧合。第二个巧合是“24”,既是中国节气,又是第24届冬奥会。



鸟巢后台不容易被忽略的道具是393根9.5米长、会发光的柔性杆。他们整齐地堆在房间的一角,细细长长,让第一次见到的人好奇它的用处。


开幕式倒数过后,柔性杆上场了。来自山东中华武校和宋江武校的年轻人展开一个矩阵。随着他们的舞动,柔性杆营造出花开的呼吸、绿草的麦浪,之后由绿色变成白色,如蒲公英飘散。


“它像草一样,灵动而有生命力。这种韵律感会让你想到生命不息,春天生长。”张艺谋评价这个表演。早在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秀时,他就准备过柔性杆表演,因为场地小而没能使用,这次终于派上用场。



柔性杆表演时长3分钟。三层楼高、6斤重的杆子在运动过程中会晃,排练的难度在于如何控制它,并且精准地呈现出0度、15度、90度、甚至176度的角度。演员之间的距离只有1.5米,容易撞杆,得练习控制力量、旋转身体、记忆节奏。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角度不一,又为训练增添了成倍的难度。


节目的分导演王醒介绍,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每天练六七个小时,练腿和手臂的力量、练眼睛盯着杆尖一刻不放松。因为学校靠海,学生们在海边训练,把海风当做一种应急考验。


到了鸟巢,所有演员的点位都在电脑上复原出来,编导对着电脑讨论位置和节奏,预判效果。历史上,这个步骤由沙盘推演,再之前是用树棍在地上画路线。


《我和你》又在鸟巢响起

作业桌亮了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始

之前,1365名

来自学校、社区和幼儿园的普通人

共同开创了一场

行进式广场舞的先河



当开场曲响起

学生从两侧涌入跑道

随后不断有新的方阵加入

伴随着《我和你》

法国和俄罗斯的外语歌

以及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等

少数民族的歌曲舞动

下至四五岁的儿童

上至70多岁的老年人

伴着24首乐曲用热情铺满整个跑道


现场,再次响起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

主题曲《我和你》


没有明星,95%是青少年


“90后”费翔是仪式前表演的编导,他的任务是在正式演出前调动现场5万观众的情绪,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北方寒冷的冬夜。


为了节约,这次排练没有启用训练基地。节目在各单位原地分解完成排练,再到鸟巢合成拼盘。


邀请普通人来表演,是贯穿整场开幕式的基调。在总共3000名演员中,95%是青少年。“历届奥运会上第一次有这么大规模的青少年。”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场馆副主任、开闭幕式部演出仪式处处长王军说。



后台专门增加桌子给青少年写作业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穿着白色棉背心,上面有手工缝制的雪花,亮钻也是一粒一粒贴上去的,表演服装由平日训练服改制而成。北京市第二中学的学生家长陪练,帮助学生化妆、编头发。一切都本着简约的原则进行。正如北京所承诺的那样:给世界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


青少年群体还给排练增加了另一层难度。鸟巢从去年10月开始彩排,到今年1月,排练期间刚好赶上期末考试、研究生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等。一般大型活动的后台会给演员配备椅子,这一次,专门增加了桌子,给演员写作业用


这次演出摒弃了人海战术,总人数3000人,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单个演员的表现被放大,因此动作需要更精准。


专业演员能迅速解读导演的创意,有时还能二次创作,“更省事地完成任务”。对于素人,更多的是从眼神和动作中展示一种真诚。


这个吹小号的小男孩是他


在国旗传递的同时,一名小男孩站在旗杆下,用小号吹响了嘹亮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



据悉,这名小号手经过了整个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层层选拔。“在选拔小演员时,总导演首先要求专业水平过硬,然后希望年龄尽可能小一些。”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主任张荪说,“小朋友的天真、他认真努力地表达、他眼睛里透露出来的状态,都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很难具备的。”


以北京市为例,“前期阶段,我们联系了市教委,了解哪些学校有吹奏乐或管乐的队伍建设,通过设定一些曲目,考察孩子们在情感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呈现。”包括张荪在内的主创团队实地走访了许多学校,远郊的孩子则可以录制视频参加选拔,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院校的老师也从更加专业的层面进行了整体性推荐。综合各种考量,3位小演奏家最终从上百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我们也想过,小演员的年龄能不能再小一点,或者干脆到幼儿园里找?”选拔过程中,张荪也学习了很多,“后来,音乐老师告诉我们,小朋友存在换牙的问题,他们必须等到恒牙都长出来,才能进行吹奏,如果缺一颗牙,音准就把握不了。”


“对孩子们来说,竞争真的是个很残酷的过程,连大人们看了都觉得于心不忍。”分场导演陶雯婷说。开幕式当晚,朱德恩小朋友登上舞台。小号声响起的瞬间,全世界观众的目光都落在这个稚嫩可爱的孩子身上,但在镜头之外,另外两名一路走来的小演奏家注定要留下一些遗憾。


包括陶雯婷在内的所有主创,都希望一次竞争不要给这两个孩子带来太多困恼,或是因此损伤了自信心。他们同样非常优秀:9岁的刘浩然同学就读于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学习吹小号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表现已经相当出色;13岁的梁桐同学从三年级起开始跟随著名小号演奏家朱光教授学习,曾在多个国际比赛中获奖,去年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我和我的祖国》吹奏部分的时长为1分多钟,专业难度不算很高,但它要求的感情深度,孩子们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为此,日常生活中,刘浩然的妈妈郝冬媛、梁桐的爸爸梁彦秋想了许多办法。“孩子从出生后,我就没有离开过他。”郝冬媛会让孩子试着把宏大的“祖国”理解成妈妈,去不断接近“一刻也不能分割”描述的赤子深情;梁彦秋给孩子讲了很多关于祖国、关于成长的故事。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娜木拉教授的一段话让他印象深刻,“她告诉孩子们,学习就是为了祖国,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安安静静的教室来学习?”演奏时,梁彦秋会让孩子努力“带着感恩的心情”。


作为家长,郝冬媛和梁彦秋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心理疏导。“我们希望孩子有一颗平常心,能参加这次活动、能得到人生的收获是最重要的。”郝冬媛说。好在,刘浩然小朋友一直是个懂事而性格平和的孩子。比他大几岁的梁桐,有时候更加敏感。几次排练上场时,他发现没有给自己绑上号旗,便猜测自己可能不是第一人选,有些沮丧。“中国这么多人,吹小号比你好的也有,能参与这次活动,我们就为你感到骄傲。结果顺其自然,过程是最大的锻炼。”梁彦秋对梁桐说。他还鼓励孩子拿出大哥哥的担当来,“很多小朋友都比你小,你要做个表率,帮助老师保持好现场的纪律。”


虽然没有登台,但为了确保开幕式的万无一失,2月4日当天,两个孩子依然起了大早,准时来到鸟巢做各种准备。“大型活动要考虑很多因素,没有入选,不代表孩子们不优秀。我相信,他们将来都能成为了不起的演奏家。”陶雯婷期待,能有更多人给予这两位幕后小英雄鼓励。


运动员入场式引导员


开幕式前夕,首都师范大学“运动员入场式引导员”训练场地上出现了15位靓丽女孩“举牌训练”的场景:她们一遍又一遍地打着节拍,互相帮助彼此纠正动作和表情。从去年10月2日训练至今,已过去四个月。她们的动作早已从零基础变得日渐标准。



首都师范大学负责老师表示,无论是站姿、微笑、行进还是托举,每个小细节都需要千百次的磨练。“除了上学时间,所有的节假日都需要每天超过5、6个小时的集体训练,有时训练时长甚至达到10小时,每个动作都反复训练超千次。经过初步计算,同学们从开始训练至今,已经进行了近300小时的专业训练。


“比如走路,就不那么简单。”首都师范大学学生王雪菲透露,正式上场时,需要引导员们脚踩5至7公分的高跟鞋举牌行进。为了能够尽快适应,导演组对她们的训练经常是穿着高跟鞋练站姿。“不仅如此,站姿训练也要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挺拔起来”。冬奥会开幕式引导员、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张曦丹身高1.76米,此前几乎从来没有穿过高跟鞋,为此,她特意买了2双7公分的高跟鞋专门用于日常反复训练。


同时,“标准微笑”对于她们来讲也并不简单。为能够做出标准的微笑、露出八颗牙齿,引导员们在初期训练中还采用过“咬筷子”的训练的方法。“我们大概咬了两个星期的筷子,现在只要笑,不自觉地就露8颗牙齿。”张曦丹说。


受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需要引导员们戴口罩进行引领。“这也要求我们在保持微笑的同时,更要注重用眼神传递情感,尽量少眨眼。”王雪菲介绍,以前在宿舍对着镜子化妆,现在对着镜子多半都是练习不眨眼、少眨眼。“我们经常练着练着,就会生理性地流出眼泪。”


作为引导员,举牌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举牌让我们练到胳膊麻木。”王雪菲介绍,引导员们的举牌高度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从平举到向上160度举牌,她们练习了上千次。“整小时的将引导牌高举过头顶,双臂麻得失去知觉。”


张曦丹说,团队中有不少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院校的专业学舞蹈、表演的同学们,也有来自综合类院校不同专业的同学,每一个都是学校中的佼佼者。但是由于竞争激烈,每天都有被“刷”下去的同学。10月2日她们首次进行训练时,有来自全市十多所学校的同学共300人左右,到10月4日再次训练时,一同训练的同学仅剩下123人,陆续有同学在选拔中被要求“回家”。“从学校发出的大巴车上的同学也从49人最终变成了15人。我很担心下一次我就没有机会再坐上这一班大巴了。”张曦丹说,她非常明白这次活动的意义,谁都不想被筛选掉,大家都会尽最大努力留下来。


“每次训练,导演组每次都会对我们的训练全过程进行录像,随后对每个人的每个动作、状态进行点评。”张曦丹介绍,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每次训练她都拼尽全力。“刚开始,导演组提醒我在训练时有点塌腰,我就特别沮丧,马上买了全身镜,并在网上找各种纠正办法。反复训练,每天要加练超过1小时。终于经过一个星期的训练,改掉了塌腰的毛病。”


张曦丹还透露,现在,自己在取快递的路上,经常会不自觉地走在马路中间,抬头挺胸,保持标准微笑迈步走,心里不时还会默数拍子。


“回想起四个月的训练,这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我只想说:生逢其时,才得以用我之青春承国之重任,我们都愿意为北京冬奥会添一抹青春华彩!”王雪菲说。


500只“和平鸽”扮演者

每个动作都是孩子“原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于2月4日晚8时正式揭开面纱。在开幕式上,伴随着《雪花》的音乐声起,500只由首都小学生扮演的“和平鸽”进入会场,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他们身穿传统元素服装随性而快活地摆动着身体,将中国儿童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500名扮演和平鸽的小学生分别来自首都多所小学,中关村二小的40名孩子就在其中。中关村二小带队老师郭建雲介绍,大家看到孩子们在场上表演的动作各不相同,这正是导演组的用意所在。“这个节目就希望孩子们用自己的动作表达情感,表达天真浪漫、自由快乐的一面。因此每个动作都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



孩子们自己设计动作并不是随意设计,而是在完全理解歌曲寓意前提下的设计。为了帮助孩子们“吃透”《雪花》这首歌,老师们要求孩子们写听后感,先用文字表达出对歌曲的理解。随后,孩子们要用肢体动作将自己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郭建雲老师透露,他会让每个孩子在他面前认真地聆听旋律,孩子如果情不自禁地微笑了,就说明孩子懂了这首歌。由此再创作出相应的舞蹈动作。


孩子们自编出动作后,还需老师们一点一点地将动作固定化。“我们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们抠动作,手伸出去的速度快慢如何,有没有张尺度、呼吸感。最终,将孩子们自编的动作固定下来,形成肌肉记忆。”郭建雲表示,舞蹈排练最难的就是即兴,40个孩子有40套不同的动作,需要一个一个的个性辅导,一遍一遍地反复琢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节目中,导演组用上了最新“动作捕捉”系统,当孩子们走进会场后,地屏上的酷炫的动作捕捉系统配合着孩子们随机捕捉表演画面,更增加了几分富有冲击力的美感。


“我们学校参加表演的孩子平均年龄只有10岁,他们在舞台上的每个节奏、每个动作反复训练,多则成百上千次。”郭建雲说。但辛苦之后是收获,同学们都表示参加这次的冬奥会开幕式表演非常自豪,他们今后会更多地关注冬季运动项目。


8名外籍师生参演“致敬人民”


开幕式上,有一个特殊的节目叫做“致敬人民”,演员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其中有8名外籍演员,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师生。经过46次总计427小时的排练,他们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和“最好的呈现”。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这个环节,“透过这四个字可以看出,就是让普通人站到舞台上,让大家来,包括在热场环节和表演环节上,我们都尽可能地希望人民来参与。”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在开幕式上,伴随着动听的歌曲,76名中外演员开始下场“走步”,他们的步伐和地面的特效形成了互动,营造了别样的艺术效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冬奥会开幕式领队刘严欣介绍,这个节目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从效果上看,也仅是演员们按照一定的队形行走,但实际上,伴随音乐和特效,走出整齐统一的效果,需要多次沟通协调和艰难的排练。


从去年10月5号开始,学校的6名留学生和2名教师就开始按照导演组的统一安排进行排练。截至2月3日,北二外一共参与排练了46次,其中有12次是在周末,排练时长共计427小时。


刘严欣说,最长的一次训练是在1月22日,师生们早上7点从学校出发,夜里12点30返校;最早一次出发是12月9日早上6:45。训练和彩排根据总体安排的不同,既有单个节目的训练,也有所有节目的串场,后者往往需要更长的等待。


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老师德琳说,“参演开幕式比我想象中要累,但这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事情,我很开心,很骄傲。”


德琳来自委内瑞拉,2014年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求学,之后留校工作。她说,自己有很深的奥运会情节,“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很精彩,但那时候我还小,记不清具体的细节了,所以当学校告诉我有机会参加冬奥会时,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因为排练次数多,排练时间长,德琳见过夜幕降临、灯火璀璨的鸟巢,“那真是太美了!尽管排练很累,但能参与到冬奥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一生只有一次,也很值得!”德琳笑着说。


这个瞬间最直抵人心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各行各业的代表、国家功勋人员、56个民族的代表,手手相传国旗。这一刻,骄傲!


国旗入场是冬奥会开幕式一个重要的环节。两排,100多位普通人,代表着全体人民,手手相传,把国旗传递到国旗班手里。总导演张艺谋说,这个瞬间,看似没有什么伟大的表演感,但是最直抵人心。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很美很中国


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大幕,满目绿色在鸟巢中央涌动滋长。


“我们把差不多的两年时间用在了创意上,讨论各种各样的东西。”总导演张艺谋说,倒计时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位演员击缶倒计时的种种画面,在无数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今年,冬奥会开幕式决定不采用“人海战术”。


那到底该怎么做?“我们天天都在想创意。”有一天,灵感悄然从纷乱的思绪里发芽,“我突然发现,2月4日正好是立春。”此前一直没往这个角度想的张艺谋很惊讶,还去问了负责冬奥会申办事宜的工作人员,是专门把开幕式选在立春这一天吗?“他们告诉我,也不是专门选的。申办冬奥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综合各种因素才锁定了2月4日。哎哟,我想那简直太巧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让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去完成倒计时。”


“我们都知道,倒计时通常就是数数字。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它要处理的都是数字到来的临近感。”张艺谋介绍,一般来说,倒计时都会从60开始,比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也有些从30或10开始。“既然是立春,我们能不能从中国文化的这个角度入手,选择二十四节气,从24开始倒数?这很独特嘛,全世界都会想,24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简单直接地告诉你,这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一种古老的关于岁月的算法,把中国文化进行一次普及。”这个创意让导演组非常兴奋,“开幕式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定义。”


最燃还是中国红


中国代表团入场!最燃还是中国红!担任旗手的速度滑冰男运动员高亭宇和钢架雪车女运动员赵丹走在队伍最前列,高擎国旗带领中国体育代表团步入国家体育场。



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达387人,规模为历届之最。总共176名运动员中,女运动员87人,占49.43%;男运动员89人,占50.57%。



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年龄最大的37岁,年龄最小的17岁。131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奥会,占74.43%;徐梦桃、贾宗洋、齐广璞等运动员第四次参加奥运会,是代表团中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



同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共获104个小项194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含4个需通过北京冬奥会其他小项成绩再确认的“赛中赛”小项),首次实现冬奥会所有大项、分项全覆盖。



每一张都是精美壁纸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新华社 首都教育 教育圆桌责任编辑 | 曹可可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杭州一中学25名教师除夕奔赴抗疫一线:“我们拼了!”


» 虎年到!杨倩、汪顺、石智勇送来新春祝福!你们的梦想,安排上了


» 不想取标题,只想送礼物!


» 今年还在“浙”过年,安排!浙江各地各校开启迎新年“花式宠”模式!


» 大年初二不止“回娘家”,还有这些讲究……


» 大年初一拜大年!这些虎文化知识,讲给孩子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