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上城路径”

教育之江 2023-07-28

下午第三节数学课结束,杭州市景华小学数学教师朱玲玲请课堂上表现突出的10名学生一起站上讲台,为他们拍照,学生们纷纷给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之后,朱玲玲将这张照片上传至“智慧景行”平台。很快,学生父母的手机上也收到了这条钉钉消息。


“被表扬的学生得到了肯定,学习状态会比以前更好。”朱玲玲说,因为有了“智慧景行”综合评价系统,教师的视野被打开,能够关注到学生成长的更多过程,“成为一名更客观、更全面了解学生的教师”。


正如朱玲玲感受到的,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沈琳表示,教师是真正撬动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核心力量,“因此要让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教师都卷入评价改革工作中”。


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条“整体规划、区校联动、以校为本”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实践路径已在上城区铺就——


区校一体,整体规划



上城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工作“141”整体解决方案


去年,上城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主任、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伍小斌和区教育学院学科研究员、评估中心评价研究员们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进校调研。“我们走访了全区近三分之二的学校,了解他们的综合评价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发现学校之间的综合评价工作有较大差距,“原先这方面工作基础较好的,我们和学校一起诊断优化,根据自己的特色继续做,原本基础比较薄弱的,区域层面就要给到足够的支撑,这样才能让不同水平和样态的学校都可以更好地进行综合评价改革”。 


“足够的支撑”是一套名为“141”的改革方案:第一个“1”是一个实施方案,2022年9月,《杭州市上城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出台;“4”包括1个报告单样例、1套不同学段的评价参考标准、1个评定方法和1个数字化应用管理办法;第二个“1”则是上城区学生综合评价数字化平台,让评价变得可预测、可分析、可视化。 


上城区教育学院院长王莺认为,评价是一个不断发现学生成长需求的过程、一个挖掘学生潜力优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成就学生的过程,“因此在研制区域学生综合评价参考标准等内容时,团队非常重视高标准立意、低重心操作,将课程学习与实践拓展相互融通”。 


“改革方案在保证区域共性要求的基础上,也为学校预留了自主发展特色的空间,每所学校的个性化演绎正是他们的闪光点。”伍小斌介绍,以“141”改革方案为核心,上城区形成了“@成长”评价改革模式,聚焦、守护、陪伴、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杭州市胜利小学教育集团正是在区域报告单样例的基础上研制了《“正学海燕”综合评价报告册》。从两页的报告单到丰富的报告册,胜利小学为其加上了更多的“胜利印记”:在“日常行为表现”栏目,增加“善合作”指标,体现学校对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要求;添加学校德育特色栏目“胜利八礼”;除衔接好各学科分项等级指标外,突出呈现“学业发展雷达图”,让评价结果更直观,并特别添加“闪光时刻”,记录学生的高光亮点。


区校联动,共建共享



学校分类攻关、众筹共建、辐射示范活动


随着调研的深入,上城区的报告单样例调整迭代了多次。 


评估中心评价研究员邵晓婷介绍,中心会根据学校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报告单进行及时的调整,“比如原先我们的报告单是把地方课程纳入品德发展维度的,但可能某所学校的地方课程性质是偏向体育的,所以我们就将地方课程模块调整为可以自由组合”。 


在伍小斌看来,区域整体规划和学校校本实施之间的双向奔赴正是突破综合评价改革重难点的有效手段。他介绍,全区已经评定了30所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学校,成立了上城区教育评价创新项目研究基地,设立了“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项目。2022年6月,第一批50个校本创新项目入驻基地校。“基地里既有区域性的大项目,也有学校层面的小项目,实验校也分别有自己改革攻坚的主题。当有了实践成果后,我们会通过汇编成册、内部研讨、大型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推广,做到‘共创共享、一校研发、全区推广’。” 


景华小学校长何霞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听到了杭州市天长小学提出的“差异教育”理念,这让她有所触动。“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找到最好的自己”也是何霞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学校综合评价系统“智慧景行”的架构中,景华小学除了设置“争章旅程”“学业发展”“书海遨游”等模块,还特地增加了“时光印痕”模块,学生觉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值得记录的事情都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倡导学生去呈现努力向上的生活状态,很多事情并不关乎好与坏,但它是个体成长的关键点,是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时刻,这也是学校关爱文化的体现”。此前,景华小学已申报成为区域品德表现维度的评价改革攻坚小组成员校之一。


“区域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能看到百花齐放的校本样态。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鼓励各校能够积极探索校本化的评价体系,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便于落地、可迁移推广的改革成果。”沈琳表示。


5月,上城区也将召开教育评价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将“上城经验”分享给省内外更多的学校。


家校合力,共护成长



学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解读评价改革政策与方案


推行综合评价改革至今,何霞感触最深的是教师们“动起来了”。她坦言,景华小学“路走得很稳,但没有惊喜”,教师们一开始的状态也不够积极主动,“随着‘智慧景行’评价改革的深入实践,学期评价任务、考核机制等使得教师共学共进、互学互鉴的意愿前所未有地高涨”。


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动”也带动了家长。“以前教师找家长大部分是传递不好的消息,但是现在家长每次收到消息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进步与努力。这不仅改善了家校关系,也提高了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度。”何霞说。


“通过学校和教师,评价理念可以传递给家长,从而形成全区良好的改革氛围。”因此在入校调研时,伍小斌和团队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教师们面对面交流,让他们真正理解为什么要改革、“141”是什么、学校校本化改革要如何实施等问题。“每所学校、每位教师不纠结要不要进行评价改革,而是探讨如何将评价改革工作做好。”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五(6)班学生金诺萱的家长金骏经常收到教师发来的消息:“今天诺萱上课发言很积极”“诺萱最近眼睛里都有光”……“每一次老师告诉我们的都不是冷冰冰的某个结果,比如考试成绩是好还是坏,而是生动的学习状态。”金骏说,学校还会提供阶段学情反馈、写实记录、日志手册、成果展示等,家长能够根据这些内容,全面系统地感知到孩子的成长画像。


浙江教育报记者 张纯纯

责任编辑丨顾俊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经历高空坠落、电梯失灵,拼命搜索逃生知识时,才发现日常的安全教育课太重要了!”


» “有毒呀”,5岁萌娃报警立功!


» 2023年浙江省职业教育活动周来了!这些活动等你参加


» 今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如何衔接?五部门发文


» 教资面试明日开考,成绩将于6月14日左右公布,考前提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