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少年学生“爱阅读”读书行动方案发布
近日
省教育厅等九部门
印发《浙江省青少年学生
“爱阅读”读书行动方案》
之之
一起来看行动方案↓↓↓
浙江省青少年学生“爱阅读”
读书活动一览表
全文如下👇
阿江
浙江省青少年学生“爱阅读”读书行动方案
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工程,事关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教基〔2023〕1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阅读中发展心智,打好底色,开阔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增强综合素质,坚定理想信念,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统筹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通过3—5年的努力,全面提升“书香校园”建设水平,打造处处有空间、校校有特色、时时能阅读、人人有成长的青少年学生阅读环境;丰富“有字书”“数字书”“无字书”纵横贯通的阅读路径,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电子阅读并举,完善覆盖各学段的阅读服务体系,持久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创新阅读载体,完善评价体系,持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数量、阅读能力,为青少年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好根基;健全激励机制,强化示范引领,培树一批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学校、班级和师生典型。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常态化高质量开展,校园书香味更浓,学生“爱阅读”蔚然成风,家校社“助阅读”风尚基本形成,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青少年学生读书品牌。
(三)基本原则
——全面育人与差异发展相统一。坚持全面育人,坚定育人导向,帮助青少年学生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潜质。尊重个性差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幸福成长。
——启发引导与循序渐进相统一。注重阅读启蒙作用,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读书热情,在读书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注重循序渐进,有效防止增加师生及家长额外负担,克服阅读功利化倾向。突出阅读兴趣培养,倡导读思结合、读写一体。
——系统推动与协同服务相统一。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以学校为核心动力,整体推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实施。强化对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示范引领,助力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更好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常态长效与常创常新相统一。将读书行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构建校内外阅读常态,形成“爱阅读”长效机制。切合时代要求和区域发展需求,有效创新青少年学生阅读机制和载体,以生动鲜明的主题活动,推动读书行动取得实效。
二、阅读内容
(一)倡导大中小学生广泛全面开展阅读
各地各校要根据青少年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引导青少年学生珍惜大好年华,充分利用阅读黄金期,博览群书,拓宽视野。各中小学校要重视引导中小学生加强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阅读;各高校要引导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加强科技史、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阅读,引导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阅读。
(二)多形式向大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各地各校因地制宜、遴选推荐一批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鼓励各地各大中小学校通过“校长荐书”“名师荐书”等形式向大中小学生推荐好书,进一步丰富学生阅读内容,确保读物质量。鼓励学生读经典、多读书、读好书。
三、阅读方式
(一)倡导多种形式的阅读
——师生共读:利用个人阅读存折、班级阅读吧、校园阅读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引导教师与学生同书共读、同学共进,营造师生共读良好氛围。
——亲子阅读:各级妇联、教育等部门联合实施“亲子共读·书香润浙”家庭亲子阅读系列行动。各地各校要多形式引导家长重视阅读并提高阅读指导能力,传播亲子阅读理念,帮助儿童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涵育家庭阅读风尚。
——名家领读:鼓励各地各校邀请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专家学者和劳模工匠、榜样人物等进校园,利用公共文化场所和各类媒体,开展书目领读。
——名著导读: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程标准明确的必读书目(名著)的阅读指导,用科学方法指导学生会阅读、会欣赏,引导学生走进书籍世界。各级教研部门筛选有经验的名师组成阅读指导组,设计推出必读书目(名著)的阅读示范课。省教研、教育技术等部门组织录制与教材配套的必读书目(名著)导读视频课程,通过“浙里问学”等供全省师生共享、免费使用。
——经典诵读: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激发师生对中华经典的热爱,引导中小学生诵读、熟背经典诗词、名篇佳作,让学生与经典同行。
——沉浸式阅读:各地各校要鼓励大中小学生利用周末、假期等时光多读有意义的课外“杂书”“闲书”,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沉浸式阅读。义务教育学校要将读书行动纳入“双减”工作,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为学生阅读腾出时间和空间,将阅读活动融入到学校课后服务等项目中。
(二)注重阅读与教学实践的融合
——阅读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各级各类学校要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鼓励学校开设阅读课,定期举办学生阅读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阅读方法。构建全学科阅读体系,实现阅读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各学科教师都要积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推荐专业书籍,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学科的阅读素养。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和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课内外读物,关注学生阅读学习全过程。高校要推进阅读融入课程教学,汇总各门课程开列的课程教学参考书目,在学校层面建立教学参考书目数据库,鼓励学生跨专业阅读,倡导以课程阅读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活动。
——阅读与悟思实践相融合。强化读书感悟、探究体验、启智增慧,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学用相长、知行合一。把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开展红色教育、科学探究、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实践体验、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不断拓展读书实际成效,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创新意识。
——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融合。倡导中小学生以纸质阅读为主。鼓励各地各校利用好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提供优质数字阅读资源;有效利用好“学习强国”、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及各地各校的数字平台。鼓励大中小学校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类阅读资源,利用互联网阅读平台,发挥云图书馆的作用,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开展阅读,建立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共同支撑的线上线下阅读生态,营造学生处处可读、时时能读的阅读环境。
四、行动载体
(一)分层级举办读书活动
省教育厅会同省有关部门每年举办“爱阅读”——浙江省中小学生读书节;在高校举办“百校百馆共读好书”等系列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每年举办全省未成年人读书节。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和节气、重大节庆和纪念日、国家重大活动和重要事件等,有针对性地组织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读书月、读书周、读书节等活动。大中小学校普遍组建文学社、读书会等,带动学生互助互促开展阅读。
(二)分主题开展读书活动
一是各地各校深入实施“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题读书行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继续举办好全省中小学爱国主义主题读书教育活动。
二是各地各校实施“学科学 爱科学”主题读书行动,加强科学教育,普及科学常识,激发青少年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省教育厅持续推出“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课程;省科协每年开展“潮科技、悦科普”青少年学生科学阅读行动。
三是各地各校实施“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加强中华传统经典、红色经典和当代经典阅读,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办好全省大中小学生经典诵写讲大赛。
(三)分对象开展专项读书行动
一是面向职业院校学生开展“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引导学生学习工匠精神,钻研先进技术,提高技能水平。
二是面向普通高校学生开展“书香激扬青春”读书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报国本领。
三是面向农村中小学生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读书行动。各地有关部门利用全省教育山海协作平台,促进山区县和海岛县用好农家书屋阅读空间和藏书资源,帮扶农村中小学校指导学生更好阅读。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力量,推广乡村学校公益阅读项目。
五、“书香校园”建设
(一)优化学校读书环境
各地各校要积极打造泛在化的校园书香场景,高品位建设校园图书馆。充分重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利用,按便捷、就近、舒适原则,在班级教室和公共空间建立图书角,放置图书架,开设阅读亭等,建设“书在手边”的图书馆式学校。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诚信取阅,使教室、校园公共空间成为学生课余读书与交流的平台,方便学生即时阅读、处处可读。支持各学校将阅读植入办学基因,根据实际建设开放书吧(书屋)等新型阅读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朗读亭,开展有声阅读。用好学校宣传栏、文化墙、校园广播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优化学校图书配置
各地各校要按照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有关工作规程,丰富图书配备,改善阅读条件,保障学生阅读需要。中小学校主要参考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推荐书目加强图书配备。配好中小学课程标准明确必读书目的图书,保障必读书目阅读指导课的学生用书;增加教育部阅读推荐书目图书和学校办学特色相应的图书。根据各年龄段中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征,紧贴时代发展脉搏和教育育人本质,做到人文、科学与文学兼具,注重图书的适用性、教育性、新颖性和均衡性,进一步优化图书结构,保障中小学生读好书。图书配置向各级“书香校园”倾斜,给学校更多的选购图书自主权。推进图书从量向质提升。人均图书拥有量已达标的学校,要更加重视提高馆藏图书的质量和利用率,把师生借阅率作为学校图书配置更新和“书香校园”建设评价的核心指标。建立图书馆资源良性补充和退出机制。推进学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时掌握学校图书资源和师生借阅情况等信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图书装备与教学教研的互动,加强分析、跟踪,不断优化图书配置,提升图书的使用效率。
(三)共建共享馆校资源
加强适宜、优质、多样、健康的阅读资源建设。支持大中小学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共建共享。积极探索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区域内学校和图书馆通借通还。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整合全省公共图书馆的纸质和数字资源,主动为各地大中小学校和师生阅读提供便捷的服务。鼓励各高校在校园内开设书店(书吧);支持中小学校利用闲置场所,按有关规程引进国有书店等图书资源,开设校园书店(书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校要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制订区域、学校实施方案。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领导,书记、校长要亲自抓,“一校一案”认真组织实施。强化经费和条件保障,各地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活动经费。各级文明办、教育行政部门要把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开展情况和实际成效作为文明校园创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等的重要内容。
(二)密切各方协同
充分发挥各级宣传、网信、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优势,有效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城市书房等社会公共资源。鼓励高校、高科技企业、制造企业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参观。支持各地遴选一批青少年学生阅读基地,利用公共阅读空间开展学生阅读推广活动。鼓励各校建立“班级·校园·家庭·社会”的阅读联动圈。
(三)重视专业力量
各地各校要加强学校阅读指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教师、专家学者、“五老”队伍、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各地组建阅读共同体,协同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阅读课程开发和阅读活动开展。鼓励各校组建阅读指导团队。强化教师阅读指导培训,将阅读指导能力纳入各级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阅读指导能力。鼓励各地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阅读教研员队伍,阅读教研员可由语文教研员或其他热爱阅读的教研员和教师兼任,加强阅读专业指导。鼓励高校和教科研单位开展青少年学生阅读研究和阅读推广工作。
(四)强化正向激励
按教育部等的统一安排,省级计划遴选推荐若干个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示范区;计划每年遴选200所“书香校园”、200个中小学“书香班级”、200名“爱阅读”学生读书标兵、200名“爱阅读”活动指导教师、200份学生优秀读书报告等。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对读书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师生及家庭给予激励。鼓励出版发行机构、新闻媒体单位、社会公益组织等参与协办区域性的学生读书活动。
(五)落实负面清单
各地各校要严格按有关要求及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并建立相应的负面清单。各地各校读书行动不搞一刀切,目标任务不搞摊派;学校及教师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对学生课外阅读数量不设硬性指标,不以专项考试、“打卡接龙”等方式检验学生读书效果;教师不向学生推荐自己未读过的书籍;单位和个人不在中小学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六)建立监测体系
支持高校、教科研单位、社会专业机构等开展青少年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发布阅读状况报告;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每年发布青少年学生阅读状况蓝皮书。由省教研部门牵头构建符合中小学生特点和阅读教学规律的科学、多元、简易的监测体系,研制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监测标准,强化促进学生阅读习惯养成与能力提升的过程性评价,开展科学规范的学生阅读质量监测与分析,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学生阅读监测机制。
(七)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各校要不断探索创新深化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有效途径,及时总结凝练典型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开辟学生读书活动成果展示专区。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通过开辟专栏、开展品牌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各地各校学生读书行动的好做法、好故事,充分展示学生的读书风采与收获,大力营造持续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
之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通知↓↓↓
责任编辑丨顾俊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暑假来临,严防儿童溺水!给娃穿这个颜色的泳衣最安全,家长知道吗?
» 浙江高校14人上榜!浙江表彰担当作为好干部、担当作为好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