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地+3校入选!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名单公布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名单。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教育部集中公示,最终64个地区和99所学校分别被确定为区域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
本次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遴选活动,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树立新时代读书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更加重视青少年阅读,全面提升育人水平,进一步推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引导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教育部将借助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深入挖掘并宣传这些区域和学校在青少年学生读书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在全国范围内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内外阅读氛围,进一步突出“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学科学 爱科学”“典耀中华”等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品牌读书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推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加,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其中
浙江这些地区和学校入选
一起来看名单
↓↓↓
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区域优秀案例名单
(浙江)
温州市
宁波市
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书香校园”名单
(浙江)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
绍兴市鲁迅小学
浙江省缙云中学
温州市
温州十年“爱阅读”:以校园阅读带动全民阅读
向上滑动阅览
温州市教育局2013年开始启动中小学“爱阅读”行动。十年来,通过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从点及面,从城市到乡村,不断丰富“爱阅读”的内涵和外延,成为教育系统落实全民阅读的有效载体,成为富有温州特色的全民阅读标识,取得显著成效。
顶层设计:为“爱阅读”引入领导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坚持顶层设计,领导整项工作整体推动,以中小学校为主体,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实现校园阅读带动全民阅读。
多部门协作。2013年4月,温州市教育局联合温州文化局、温州日报、文化事业机构(图书馆、城市书房)等实施“爱阅读”行动,多部门、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快速推动了阅读的传播与影响。
实施三轮行动计划。全市研制实施三轮“爱阅读”行动三年计划,针对阶段性问题和效果导向,不断解决阅读队伍建设、阅读活动项目、阅读研究重点、阅读保障等问题,推进“爱阅读”行动的实施。
市县校联动。市、县、校联动实施阅读项目1000多个,推进“爱阅读”行动常态化,不断将“爱阅读”行动项目融合到社会各部门“爱阅读”活动中,面向家庭、社区、企业、机关及农村等群体推广,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社会各界加入到阅读行列。
多方面融合。“爱阅读”行动坚持将阅读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日常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变革相结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坚持阶段性项目实施与长期性目标相结合原则,坚持广泛发动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多方面融合育人,共创书香校园,成为推进学校内涵办学的重要抓手。
多方位保障。设立市县“爱阅读”教研员,教学副校长分管“爱阅读”行动,对“爱阅读”行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学校予以表彰奖励,教师读书活动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建设温州市中小学云图书馆,建立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共同支撑的OTO(线上线下)阅读生态。
阅读研究:为“爱阅读”注入专业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坚持研究开路,以专业力量护航阅读行动,源源不断释放阅读的魅力。
打造阅读空间。中小学自觉把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内容,把每个教室打造成阅读空间,把每个办公室打造成阅读场所,乃至把图书馆、阅览室升级为学习中心。
建设“爱阅读”课程。2014-2016年,全市组织专业力量研制温州版“爱阅读”假期阅读推荐书目,涉及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学段,涵盖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群体,成为师生、家长的阅读地图。
培育“爱阅读”项目。涌现了如“1+X”联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绘本阅读、整本书阅读、海量阅读、校园戏剧等项目,带动了课内外阅读,拓宽了阅读视界,丰富了阅读形式,获得省市县各类课题研究奖项,其中“1+X”联读获得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推进全科阅读。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阅读+”内容升级计划,将阅读与艺术、科学、生活、影视、旅行、写作等结合,研发“绘本课、整本书共读课、儿童剧”等阅读拓展课程,形成学校富有特色的拓展阅读课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新媒体阅读课程等“爱阅读”课程体系。
实施阅读作业。“双减”背景下,2021年出台了中小学作业管理指南与各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要求,鼓励小学每周三为无书面家庭作业日,每月一个周末不布置书面作业,增加学生社会实践、读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作业设计,让阅读成为最重要且长期坚持的作业,提倡每晚阅读30分钟,根据年段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爱阅读”活动,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系列活动:为“爱阅读”注入活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以活动为载体,以系列化、序列化、品牌化阅读项目为“爱阅读”注入生命活力,累计参与师生人次达40多万,8000多人次获奖。
连续十年举行“爱阅读”论坛。广邀知名作家、学者、阅读推广人做主旨演讲,更新阅读理念,拓宽阅读视界,近三年,通过“线下+线上”融合开展形式,每次近万余人线上互动,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良好氛围。
举行系列“爱阅读”活动。如“爱阅读·新少年”作文大赛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倡导中小学生读生活、会思考、善表达、享成长,成为全市推广阅读、普及文学,培育校园文学爱好者的重要抓手。如“爱阅读﹒诗画旅途”征文朗诵比赛以“阅读+旅行+写作”的方式让师生亲近自然,感受旅途,描绘风景旅游、人文地理,讲述旅途中的阅读故事,阐述对生态文明的思考等。大赛至今已举办六届,每届参与人数超5000人,从面向全市中小学生转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参与面不断扩大。如“爱阅读﹒暑期读好书”征文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暑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021年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围绕“光荣与梦想”主题开展红色书籍阅读;2022年,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背景下,围绕“我心中的共同富裕”主题选择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感受发展之美,展现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
推进十万教师大阅读。实施“教师12本书年度阅读计划”,每月一书,成立跨学科、跨校、跨区域教师读书会,举办“温州市百位教师藏书家”展示,积极运用App等新媒体平台,借助校长读书会、青年干部读书会等载体,将读书活动与学科研究、继续教育、校本教研等有机结合。
专项评选:为“爱阅读”添加张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以系列评选为载体,带动阅读队伍的培育和扩大,有力带动了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等良好氛围,形成了温州特色的阅读评选品牌项目。
选树“爱阅读”推动读书人物,至今评出了市级“推动读书十大人物”30位,提名奖29位,既有教研员、老师、校长,也有社会人士,不断壮大“爱阅读”行动队伍。
评选“爱阅读”榜样学校,至今评出了“爱阅读”榜样学校90多所,树立了一批有辐射示范作用,学生、家长认可度较高的“爱阅读”学校。
评选“爱阅读”榜样社团,评出了榜样社团50个,汇聚热心阅读的教师、校长或家长推动学校、区域开展阅读推广行动。
评选“爱阅读”榜样教室,旨在激励更多热心开展“爱阅读”行动的中小学班级持续创新地推进班级“爱阅读”活动,评出了榜样教室200个,让教室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阅读之美。
评选“爱阅读”榜样家庭,旨在带动家庭阅读、亲子阅读、社会阅读,评出了榜样家庭150个,形成小手拉大手的全民阅读氛围。
乡村阅读:为“爱阅读”添加共富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坚持城市、乡村并重,以阅读为载体带动乡村学校教育共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因子。
成立“爱阅读”公益指导团。组建了温州市中小学“爱阅读”公益指导团,赴海岛、山区乡村学校开展“爱阅读”进校园活动,带去阅读指导和阅读书籍,每一场活动在学校都引起了学生的热情参与和热烈反响。
培养“爱阅读”乡村领读者。举办温州市“爱阅读”乡村领读者研修班,60多位教师成为乡村“爱阅读”的实施者、引领者。
打造“爱阅读”乡村小而优学校。全市将“爱阅读”行动作为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基础内容,建设温州市云图书馆,让书籍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如沙城三小这所90%以上为新公民子女的学校人均纸质图书借阅数达28.28册,人均电子书阅览数达89.92册。乐清市智仁乡小学的“爱阅读”让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300多人次学生在各类阅读比赛中获奖,近300篇文章在《中国校园》《小学生时代》等发表,学校的阅读和写作项目被推送到全国教育博览会展出。
宁波市
持续完善“四个机制”
积极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向上滑动阅览
宁波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重要贺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完善一体协同推进、校园常态阅读、品牌项目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四个机制,积极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统筹,完善一体协同推进机制
宁波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以“书藏古今”作为城市宣传口号,也是浙江省首个以立法形式促进全民阅读的城市。在这样一座书香之城,宁波教育系统统筹各方资源,合力推动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增长才干,丰盈生命。
以《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施行为契机,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并制定《宁波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工作责任分解》等,指导各区县(市)成立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构建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全民阅读推广机制。
市教育局主动融入全民阅读体系,着力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发布《宁波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方案》,打造覆盖全域、特色鲜明的市青少年阅读推广体系,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各项任务要求传达到校、渗透到班;建立由市教育局、市社科联、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新华书店集团、出版社和公共图书馆等共同组成的“宁波市青少年阅读推广共同体”,定期邀请两院院士、专家学者、知名作家等举办讲读领读等活动,年均开展200余场;汇聚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组建教师阅读团队100个、举办家长读书会67场,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共阅共享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激发活力,完善校园常态阅读机制
强化书香校园建设,整合家、校、社资源,以“一张阅读单、一个阅读节、一门阅读课、一个阅读会”为抓手,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发掘培育优秀阅读典型。
从一张阅读单到校校都有阅读单。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及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制定《宁波市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并引导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制定校本阅读指导目录,不断丰富学生阅读书目。
从一个市级读书节到校校都有读书节。自2012年起,市教育局连续举办十一届“宁波市青少年读书节”,常年推出经典共读、名师荐读、校园畅读、亲子悦读等百余项活动,带动校校有读书节、班班有读书活动,年均参与师生约150万人次,全域校园读书节举办率达到90%以上。如鄞州高级中学融“观”“听”“读”“写”“诵”于一体的中华经典吟诵系列活动、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狐狸·刺猬杯”读书节系列活动、北仑顾国和中学“一方读书节”等,已形成了一批全域铺开基础上的亮丽育人特色载体。
从一门语文阅读课到多形态校园阅读课程。指导各校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积极拓展学科融合的多样态、多场景学校阅读课程,创生了镇海中学多场景融合的“大阅读”课程,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的“跟着古诗游宁波”、北仑区实验小学的“诗润童心·诗意成长”儿童诗教学等校园特色阅读项目。
从一个区域阅读会到校校都有阅读会。依托市阅读学会及986家校企社图书馆联盟单位,建设培育各地各校阅读推广工作站(室),积极服务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推动中小学建立学生阅读社团、阅读兴趣小组等,带动学生互助互促开展阅读。如“甬上家长书房”,宁波市镇海区“研之乐”读书会,高新区青年教师读书会,奉化区红树林校园教师读书会等。
突出特色,完善品牌项目建设机制
结合每年4月“宁波读书月”和每年10月31日“书香宁波日”开展相应活动,推动全民阅读与青少年读书行动有机结合。
打造“甬上教育讲堂”,开设“院士开讲啦”“名师面对面”“名家论道”“甬上家长会”四个子栏目,以名家引领提高阅读精深度,创设“读书、读人、读世界”的新型阅读模式,每场观看量近30万人次,最高达85万人次。作为宁波教育“院士之乡”品牌名片之一的“院士开讲啦”栏目,邀请施一公、郑纬民等院士为中小学生宣讲,培育科学素养、传递科学精神;“名家有约”“名师面对面”等教育惠民阅读分享系列,每月一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启迪阅读智慧。
以大型活动提升阅读仪式感和影响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诗汇三江·博雅少年’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活动”,这期间共吸引2600余名宁波中小学生参与“诗词角逐”,过关斩将的诗词小达人们成为同伴之中追捧的“新星”。围绕诗词比赛,参赛选手们还有机会体验茶艺、太极、陶艺、香囊、扎染等传统文化课堂,让宁波小诗友们在赛中学,在学中乐。
依托多方资源营造教师、家长阅读圈。以教师、家长读书带动学生读书。“甬上云读”旨在“让宁波教师爱上读书”,在实践中提炼“新型阅读智慧服务社群”,形成教师专业阅读“初相识”“读起来”和“读得深”三步走共读方案,2023年共读图书8本,举办活动16场,参与教师1万余名。“一师一书”教师著作推广平台,为推动宁波教师专业阅读与写作,每月发布一期,向社会展示“甬有优学”的风采,现已累计发布新书15本。“甬上家长书房”之“共读一本书”诚邀广大家长在名师导读下,以社群打卡的形式共读经典,每月共读一本,累计参与逾3万人次。
拓展平台,完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打造“分馆联盟”平台,依托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建立中小学图书馆联盟,不断强化区域图书的流通共享、自动化图书管理的平台共建、学校馆员的业务培训等,为更好服务宁波市中小学校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提供有力支持。现已有中小学图书馆联盟单位517家,年均图书调拨约3.4万册,年新增学生借阅证约6.2万张。
打造“智慧阅读”平台,持续推进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甬上云校”等数字平台建设,用户达120万人,不断拓展线上阅读资源,服务学生处处可读、时时能读。
打造“城乡共阅”平台,用阅读助力“精神共富”。“小星星儿童阅读公益推广”项目于2019年启动,深入乡村儿童阅读场景,致力于打造“有光的”阅读教室,先后吸引200多名教师加入,创建11个名师工作室,研制阅读课41节,培育26名乡村阅读种子教师,举办上千场阅读活动,辐射17.6万人次;打造有声图书馆,累计7万余人次收听。在该项目的带动下,乡村学生的阅读数量、阅读质量和阅读兴趣都有了明显提升。“‘赠最爱的书,与你共读’甬凉青少年阅享活动”以书为桥,突破传统的公益捐书模式,宁波学子在向四川凉山州赠送推荐书目的基础上,开展两地学生的共读活动及分享,为东西部学子创造围绕“经典”对话的机会。自2023年6月起,共有28所宁波学校和17所西部学校发动本校学生参与共读,两地学子在“共绘随书手账走千里”的过程中,留下了诸多基于阅读,又超越阅读的感言。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
卓阅者,阅无界:创建融合阅读课程与活动的书香校园
向上滑动阅览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从2014年创校始,就坚持“带一本闲书上学”的特色办学信念,以“卓阅者”课程为载体,为创建融合阅读课程与活动的书香校园而不懈努力,实现阅读书籍无界、阅读方式无界、阅读空间无界。
卓阅馆:基于“非正式学习”为核心的新型开放阅读空间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的图书馆名为“卓阅馆”,是基于“非正式学习”的新型阅读空间,总面积达1700平方米左右,藏书71655册。小学馆面积860平方米左右,孩子们每天都要穿过图书馆进出教室,故有“一天的学习从图书馆开始”之说;中学馆面积700平方米左右,沉降式设计为不同的阅读活动提供多元空间。此外,学校还建有一个教师专用阅读空间“品逸轩”,学校地下车库处特设阅读一隅,供接送孩子的家长阅读。
“卓阅馆”内既有多样态的阅读功能区,包括图书及学生作品展示区、阅读休闲区、多功能资料查询区,还有文化沙龙、专题讲座等阅读社交空间。四个场馆均采用开放机制,随到随读,随借随还。除此之外,在校园各个楼层都放置漂流书柜,设置阅读角;每个教室配置书架,建设班级阅读角。
卓阅者:融合阅读产品、阅读活动、阅读空间和阅读社区的图书馆课程
观成实验学校作为浙江省117个阅读共同体中成员校最多(7所)且唯一融通初小九年一贯制的主体学校,以“卓阅者”图书馆课程为核心,搭建“阅读产品+阅读活动+阅读空间+阅读社区”的四维系统,鼓励观成人发现阅读之美、阅读之乐。
(一)阅读产品
观成有九年一贯制全科阅读课程体系,以完善的体系支撑不同学段的阅读需求、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发展。小学低段通过“图书馆素养课+和大人一起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中、高段利用“阅读任务单”在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各类书籍不同的阅读方法,初中学段则通过导读课、自主阅读、读后分享及阶段性的阅读评价开展深度阅读。此外,学校也尝试转换阅读载体,提供线上视听资源,搭建观成共同体专属阅读平台,编制测评卷;采用分组研讨、亲子共读和师生享读等多元形式的阅读社交,切实促进知识流通、共享和创新。
(二)阅读活动
每日阅读。图书馆每日固定时间开放,学生每日固定时间到卓阅馆阅读。
每周阅读。小学部人手一本《阅读手册》用于记录每日阅读的书目和页码,通过积分评选每周的“读书达人”。中学部则以“卓阅者”挑战赛形式评选“观成星级卓阅者”。
每月阅读。根据不同学段组织比赛推动阅读,如低段学生的“讲故事”比赛,中段学生的“读后感”比赛,高段学生的“好书推荐”比赛,中学阶段的“书评”“演讲”“剧本演绎”等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的习惯,并学会对书籍的内容进行内化以及从简到难的输出应用。
每年阅读。学校每年推出“书海冲浪”读书节活动,包括“阅读小状元”“一读到底”“现场作文”“主题演讲”“诗词大会”“汉字听写”等内容,积极创设书香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结合学情推出观成书单,包含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书单由“专家、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共同完成,以国学为基按照年级拓展:一年级《笠翁对韵》,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论语》,四年级《大学》,五、六年级《古文观止》,七-九年级《百部观成》,课外古诗词诵读则贯穿小学九年。
全科阅读校本资源。建校初期,百册书单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后来基于“学生时间有限”和“如何寻找更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等真实问题,组织编撰《百部观成》5卷册,包括中国文学卷、外国文学卷、数理科学卷、历史哲学卷和艺术美学卷。《百部观成》不仅为学生提供内容概览、阅读方法,还在书中留给学生关于本书的创意思考题,为自由阅读搭建更多支架。
专家领读。观成人文大讲堂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进入校园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如:台湾作家张晓风老师、央视百家讲坛于赓哲教授、《小欢喜》作者鲁引弓先生、浙大数学博导蔡天新老师、作家安意如老师、丰子恺的外孙宋雪君老师等都曾作客观成人文大讲堂。
“卓阅者”图书馆课程进课表,安排专职教师和图书馆老师上阅读课,打造常态化阅读课型,设计“阅享卡”“好书推荐视频”及“测评卷”三种方式作为阅读评价闭环。
(三)阅读空间
倡导“大阅读”概念。一方面打破原有正式阅读空间的限制,创新开发“行走读城”系列阅读实践活动,以行走的方式将阅读从有字之书拓展到无字之书。另一方面聚焦阅读素养,积极探索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促进校园阅读走向深度的同时,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和“社交”的需求。
(四)阅读社区
一方面将提升文化理解与文化自信作为校园阅读建设的重要目标,引入“儒学·晓书房”,观成也因此成为“国际儒学联合会”在杭州义务教育校园中首家阅读实践基地,深度践行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整合资源,积极在学校内部构建阅读社区,与高校、出版社读等专业单位合作,卷入学生、家长和老师等不同的群体共享阅读。特别“观成好爸好妈”的亲子共读,很好地推动了家长课程的“一本书阅读计划”。
绍兴市鲁迅小学
浸润书香,“立人”校园最致远
向上滑动阅览
绍兴市鲁迅小学在阅读文化建设特色上,课程引领,增加文化积淀;活动浸润,培养阅读素养;家校辐射,带动读书风气,打造优质的“立人”书香校园。
加强领导,整体规划,营造优越的书香环境
学校有健全的制度,完善的组织机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读书活动组织,成立“书香校园”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学校教导处,大队部、总务处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分工明确,落实到点,贯穿到面。
学校加大资金投入,针对师生实际,整体规划,高标准、高质量提升图书室和阅览室品质,配备专门管理员,改善软硬件环境。目前集团藏书40万余册,其中包含电子图书15万余册,期刊种类180余种,各类图书结构合理,满足全校师生借阅。
集团安装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利用网络阅读平台,实现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便捷阅览。学校购置自助图书借还机等设备,实现图书借阅自动化管理,提高流通率。校园开放式场地购置自助阅读机,方便师生阅读图书。
学校实行全天开放阅读,确保师生有充足的借阅时间。班班设有“共读书共快乐的小书吧”和“共分享共阅读的开放式图书架”,配备图书管理员,定期更换书目,拓宽书源,为学生提供闲趣共享的读书环境。
立足校本,课程引领,打造丰富的书香特色
(一)校本课程,让书香飘起来。
集团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一套由学生喜欢的小故事组成的校本教材《感受鲁迅》《阅读鲁迅》《亲近鲁迅》,是学生了解鲁迅、认识鲁迅的启蒙读物,学生在阅读中亲近一个“故乡鲁迅、故事鲁迅、童年鲁迅”,用鲁迅的精神、思想为鲁小学生从小抹上不一样的生命底色。在四至六年级开设校本课程《三味书屋·经典古文美读》,在读书声中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这两门阅读课程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学校传承“越地文化”,开发《跟着小鲁迅学对课》《诗韵悠悠品绍兴》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参与读书、沉浸阅读,感受绍兴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数字课程,让书香广起来。
学校开发“百草园”数字课程90余门,其中《三味书屋(悦读)》《朝花夕拾(乐写)》等板块深受学生喜爱,这样的数字阅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活动课程,让书香浓起来。
1.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好书分享、图书捐赠、书籍漂流等活动,班级的读书活动不仅“常态化”,还“特色化”。学生们走进社区图书馆、访谈图书爱好者,分享家庭书房,班班有经典、个个有特色。
2.每年12月学校开展“童心悦读月”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课程,1至3年级的朗读者联盟活动课程、4至6年级的好书推介活动课程,并制作成视频推广分享。12月31日是“童心悦读日”。学生带上“书香小书包”,快乐地参加一天的读书活动。有故事爸妈进学校、好书漂流场、“千人诵童诗”、班级诗歌迎新会、读书诵读节目汇演。
3.每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诞辰纪念日,学校举办特色纪念活动,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先生都会亲临现场,为校园百草园揭幕、为学生赠书、与学生一同走进“四独娃”小课堂,传播鲁迅文化。
4.寒暑假期间,学校借智慧教育阅读平台开启假期阅读活动,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追溯文化根源,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手册指引,师生参与,养成良好的书香素养
(一)手册促成长。学校设计编印人手一册的《书海扬帆——快乐读书成长手册》,提炼出一至六年级的阅读目标,从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三个方面促使学生明确阅读基本方向,并按不同年龄层的学生阅读程度安排成长册中的不同版块,内有《跟着地图去旅行》书目推荐卡、读书协议和《争创书香家庭》要求。阅读纳入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每天保证学生有半小时及以上的阅读时间。语文老师有计划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校刊展风采。每年,《立人》校刊以名著导读,好书推荐,学生优秀作文展示,亲子阅读分享,名师教学案例等栏目专刊带给师生校园文化的快乐。学校为全力打造“立人”之师,举办“夕拾论坛”,与专家面对面,参加读书沙龙,与美文心贴心,进行诗文创作,与朗诵共存,开展“三味书社”,与好书为友,深造《立人》校刊,与经典共识。以“立人”思想去引领教师的教学行为,推动家庭教育,影响社会教育,达成共同“立人”的目标。
多方结合,区域辐射,锻造优美的书香风气
学校作为“浙江省阅读共同体”主体学校,树立榜样作用,推进学校及引领共同体内的小学书香阅读活动,形成区域阅读场。不仅为鲁小学子提供学习阅读与交友空间,也为他们与校外伙伴交流学习开辟一方天地。学校先后与新疆阿瓦提鲁迅小学、四川马边民建小学、青海大柴旦学校、浙江开化齐溪小学等学校联合开展了云上游学、同步悦读课堂活动,共同开展“两地鲁小手拉手,书香飘校园”图书捐赠活动,“云上共读书籍,云上共享读书之乐”的读书交流活动;向坡塘小学等教共体学校、结对学校学生开放数字悦读课程平台;与香港九龙塘学校、澳大利亚图文巴兰吉维尔学校等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与师生交流活动。
馆社校结合,学校与社区、鲁迅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共同打造天然阅读场地,形成良好的社会阅读风气。
家校结合,学校的书香系列活动积极发动广大家长参与其中,父母亲与学生一起共读一本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共享读书乐趣。学校还要求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读书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实效,并通过“阅读成长手册”,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书签制作、办手抄报,填写课外阅读记载等,反馈家长与子女在家一起读书的情况,积极倡导每个家庭成为书香家庭,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
浙江省缙云中学
书香滋润心灵 阅读涵养风尚
向上滑动阅览
通过读书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一直以来都是缙云中学孜孜不倦追求的育人目标中的重要一环。潜心读书,敏于求知,让每一位学生在书香四溢的校园里尽享读书之乐,也让热爱读书、求知上进的文明风尚在校园中氤氲弥漫。
“书香校园”一直以来都是持续探索“优雅缙中”的德育模式中的一个重点和亮点,也是缙云中学培育“向善、向上、向心”新时代高中生的必然要求。为此,学校的三年规划中专门明确了“书香校园”的实施要求和过程。
从学生的阅读量来看,学校完成了阅读书目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这一过程,将继续向“素养的养成”这一目标迈进。从学生的阅读内容来看,学校已经完成了经典篇章的任务阶段,正实施整本书阅读任务。下一个三年规划的目标是“系列书通读”。从学生阅读课堂来看,学校已经完成阅读课堂的打造和阅读教学的实施,目前正在开发“缙云中学校本阅读课程”。从学生阅读环境来看,学校初步完成了阅读环境和氛围营造的任务,完成了家校共联共读的任务,准备向跨校际阅读这一方向努力。
学校以打造“悦读”空间为基本,以涵养书香课堂为载体,以师生共读为核心,以深化阅读实践为检验,努力走出富有“优雅缙中”特色的书香之路。
打造“悦读”空间,让读书界无边
一步一景,有景入心,因地制宜打造学校“悦读”空间:读书亭、阅览室、图书馆、书吧、阅读走廊、班级阅读角等,全方位营造阅读氛围。
入学伊始,学校为每位学生免费发放一张校园借书卡,学生凭此卡三年内可以在图书馆里免费借阅书籍,对照推荐书目,在一旁常年开放的阅览室里畅游书海。
学校巧用校园边角,布置读书凉亭。在这里,学校定期更新报刊杂志和最新著作,师生们可以寻一方明净,在每一寸的闲趣时光里感受阅读的无限魅力。
校园文化墙的设计,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不论是教学楼环形楼梯的文化布置,还是展示窗的有效设计,不论是学生的写作成果,还是教师的好书分享,都增添了学生的文化厚重感。
教师楼的五楼,为老师们专门打造了阅读空间“书吧”,里面有各个学科的前沿期刊和专业书目,课后或闲暇之余,老师们便可以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涵养专业素养,启迪自我心灵。
学校鼓励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定期在家长群里完成读书打卡,并和孩子分享读书成果。引导家长在家为孩子构建读书角,真正营造全方位、全角度的书香环境。
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书法展示活动,有序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书法比赛。每年春节前组织书法社和书法爱好者开展“春联进万家”的迎春送春联活动。
涵养书香课堂,让读书时无限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校将阅读纳入课程,将经典文化纳入课程,在课程中创设阅读情境,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
在缙云中学,学生每周至少有两节阅读课,教师课前都会介绍阅读方法、设计阅读任务等,供学生选择和了解。
学校语文科组积极参加并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让老师带领学生读书、推荐好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课前,每班每节语文课前都设有“读书分享会”,每一位同学都可以通过这5分钟分享自己的好书好文,以及自己阅读收获和体悟。课后,教师会分享必读书目的阅读梳理册,引导学生有深度地阅读、思考和评价文本。比如《乡土中国》助学助评册分为“助学”“助评”两个板块,《红楼梦》阅读梳理册按各章回整理而成,分为“情节梳理填空”“经典情节复述”“阅读研讨探究”三个板块。
假期,每个学生都有自主阅读的任务。老师们会根据年龄层次、教材设计等各年段的学生提供“寒假必读书目”和“暑假必读书目”两个大类。教师们会提前做好必读文本优选摘录示范,指导学生自读并做好摘录。
五一、国庆等小节假日,学校为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选取缙云当地的文化特色(“绿水青山”“黄帝文化”“烧饼文化”“古民居文化”等),激发学生调查研究,认真研读,现场研讨,课题探索。
此外,学校还设有每周“优秀散文阅读探讨课”,学生们可以在9大专题、39篇的国内外优秀散文中,进行实时分析点评,总结个人阅读感悟,积累专题知识素材,学会思考运用巩固。
深化阅读实践,让读书意无垠
于课堂之外拓宽学习路径,于山水之间传承优秀文化。阅读家乡风物志、地方志,为家乡风物撰书立志,积极投身家乡文化建设。
学校定期向教师和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鼓励教师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著作。学校的青年教师共同体还会进行集中学习、读书交流、成果分享等活动。
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语文组进行了“家乡风物志”“诗歌专栏”“家书”等系列专题的推送,集中展示了部分优秀作品。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诗歌诵读大赛和课本剧大赛,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和教师点拨,或进入角色、声情并茂,或改写台词、排练剧目,在异彩纷呈的经典诵读与创意剧献里寻找万里河山的壮阔,感受千年文字的广阔。
学校组织开展“书香缙中人”“书香班集体”等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推进“书香校园”活动走深走实。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打造符合学科素养的书香课程,让阅读和育人结为一体,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评价,促成课程成果。
继续研究和深耕书香课堂模式,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书香课堂模式。
部分来源 | 教育部官网
责任编辑 | 吴锦珑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浙江考生,6月7日-10日高考时间定了!4月先确认这些科目信息
» 短袖准备,又见30℃!全国“乱穿衣”地图出炉,这招穿衣法帮你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