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榜 | 新津入选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2016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概念。2022年6月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既是落实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发展部署的重要举措,又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场景的重要引擎。
近日,四川省经信厅公布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成都青羊区、成都新津区、绵阳游仙区等10个主体为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将按照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决策部署和省委基治委有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信息化牵引作用,加快开展试点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应用新场景,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那么,新型智慧城市到底“新”在何处?又如何实现优政、兴业、惠民?
城市开发转型,需要“物理城市+数字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新津通过“策规建管运”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实现一个城市从传统的物理空间升维到数字孪生空间、从单一的城市开发向“物理+数字”双开发转变。
基于智慧蓉城“王”字型架构,新津建立了“112N”城市数智底座,打造智慧化城市大脑,打通49个事件来源,构建事件收集、派发、处置、督办、反馈全流程闭环,形成“事件中枢”。聚焦“优政、惠民、兴业”,打造智慧防疫、智慧城管、智慧耕保等应用场景,“报表通”在全市推广应用,17项智慧城市探索案例上榜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优秀示范。
在此基础上,新津积极试点应用智能建筑技术。在农博主展馆项目中,实施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和智能施工,实现主展馆膜结构、木结构精准安装;在瑞雪“听见乡村”项目中,应用机器人改性塑料打印技术,实现曲面屋顶造型精准施工;在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中,基于“物理+数字”双开发模式,创新研发了《新津数智城市-BIM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以10大核心业务板块40大核心管理项为管理体系,落地BIM设计、BIM建造、BIM运营等全周期管理。
多年来,各地在智慧城市、新基建上投入很多,但是老百姓和企业感受不深,究其原因,是智慧城市与具体场景缺乏深度融合。成都新津坚持“以智慧兴城、以产业立城”双轮驱动,打造成现代创新活力新区、现代高质产业新区、现代宜居宜业新区。
以天府牧山数字新城为载体,开展“数智微城”试点建设,开放新型智慧城市场景机会,联合城市综合运营商、科技型企业探索“物理城市+数字城市”双开发模式,实现数字孪生城市的解决方案协同创新,孵化数字基建、数字建造领域的数字化产业。
以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为载体,围绕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价值拓展,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联合中国信通院争取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智能硬件产品供应链,为产业园区提供“人业场”智慧服务平台支撑,实现生产端、平台端、产品端“三端”解决方案协同创新,孵化数字工厂、工业互联、智能硬件等领域的数字化产业。
以天府农业博览园为载体,打造“数字农博+乡村振兴”平台,实现城与乡的资源要素链接,实现“新流量+新农业”,“互联网+共享经济”解决方案协同创新,孵化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数字农旅等领域的数字化产业。
近年来,新津以城乡全域为整体单元推动数实融合发展,通过政企多元协同创新的方式,创造并开放城市和产业场景机会,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以适宜的颗粒度,打造“成都公园城市精明增长”的功能片区;数智赋能产业建圈强链,以协同的创新链,拓展“成渝极核城市创新驱动”的产业赛道;做实智慧蓉城区县平台,以好用的新场景,建强“国家超大城市智慧治理”的县域单元,这都与数字中国战略高度契合。
《中国50强城市数字化发展能力指数(2022)》显示,成都数字化发展能力排名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县域城市已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热土”。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县城”的重要任务。
未来,更多像新津一样的县域城市将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下沉场景,实现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
来源:天府数字微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