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

成都新津 2023-09-08


中共成都市委

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

(2023年7月3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决策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使命任务重大、科技资源富集、产业门类丰富,必须把加强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革命大趋势,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认真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赋能支柱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提升城市科技水平和产业能级,加快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基本原则


——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汇聚高端要素,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突出实体为本、融合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倾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突出新旧转换、双轮驱动。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加速孵化,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更好统筹产业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突出开放合作、区域协同。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水平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国内其他都市圈内外联动,推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


——突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协调,引导市场“无形之手”高效配置资源、激发创新创造,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生态,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7年,创新发展综合优势显著增强,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能力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成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平台加速集聚。西部(成都)科学城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创新策源高地,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全面运行,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以上,集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超17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


——科技创新成果高效溢出。在前沿优势领域和核能技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0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和引进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1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3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8万家,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产业链加速迈上中高端。制造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持续提高,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超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2%以上。上市公司突破22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超100家,“灯塔工厂”超5家。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以上。


——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创新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健全,高端创新资源规模性集聚,产业建圈强链领军人才超1500人,专业技术人才超260万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超50%,培育骨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家以上,引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金融法人机构或区域性功能性总部12家以上,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超600家、管理规模超3000亿元。


二、优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构筑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握成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努力厚植技术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溢出、成果转化四大优势,形成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打造技术创新优势


构建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紧扣城市发展战略定位,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构建“1+4+N”创新空间布局,打造成都科学城“一核”创新策源高地和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成都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四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协同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环科技领军企业创新生态圈,不断完善“核心+基地+网络”创新体系。联合打造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成渝中线科创走廊,推动构建成渝绵“创新金三角”,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创新合作,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高质量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打造高端创新资源承载地和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承接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加快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建设运营天府实验室,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产业化应用链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地方高质量发展。推动在蓉科研机构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强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加大对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在蓉设立分院、研究院等的支持力度。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支持在蓉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布局。鼓励企业深化应用基础研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创投基金组建面向行业共性基础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开发的基础研究科研平台,推动破解制约行业发展共性问题。


面向产业需求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瞄准未来产业前沿技术领域,前瞻布局一批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抢占发展制高点。聚焦产业链重点领域,梳理技术创新需求清单,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和组建链主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工程和科技攻关项目,构建业主单位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现代工程技术攻关机制。


(五)聚焦创新生态营造放大要素集聚优势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大力推动科技型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加快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领航企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企业通过股权合作、共建实验室等方式,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深度合作。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企业创新积分指标体系,推动银行、投资机构依托创新积分实施“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加快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内外资企业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设立成都天使投资母子基金,提升“投新、投早、投小、投硬”能力。完善产业基金“募投管退”闭环体系,支持重点产业链组建专业化子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做大重产基金和科创投基金规模能级,强化“重产+科创”基金群招投联动。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科创金融事业部、科创保险专营机构,大力推广“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科技金融组合产品,支持发展科创类直接债务融资,推广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鼓励市属国有控股银行等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细化落实市属国有企业经营投资尽职合规免责制度。


筑牢教育人才基础支撑。聚焦打造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实行“一把手”领办人才项目、联系服务顶尖人才制度,深入实施顶尖科技创新团队“双招双引”和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海外智力城市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引优育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高水平建设成都国际职教城。持续开展“成都工匠”培育评选,办好成都工匠学院。给予链主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校院所更多人才评价自主权和举荐权,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人才引育机制。


做强新型基础设施底座。加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超算中心+智算中心+云计算中心+边缘计算”算力支撑体系,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服务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推进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数字市政等建设,打造智慧蓉城应用场景,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加快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构建便捷高效城市“通勤圈”,提升“两场两港”枢纽链接和运筹要素能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促进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流动。


强化财税用地服务保障。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保持市和区(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支出稳定增长,重点加大对优势产业赛道、研发初创环节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做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用地保障,加快清理低效闲置用地,推行新型产业用地和新型科研设计用地管理,因地制宜推进“工业上楼”。


(六)聚焦开放共享赋能发挥平台溢出优势


做强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持续推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蓉落地。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工业企业通过自建、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等方式建设工程中心、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各类研发机构,申报创建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


搭建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平台。按照“一校(院)一行动”原则,制定市校(院)协同创新合作实施方案,推动高校院所优质学科、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与重点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化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成果转化小试中试、技术转移服务等机构,增强承接溢出能力。支持高校院所联合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完善新型研发机构扶持政策和绩效评估体系。


完善高品质功能服务平台。围绕产业建圈强链按领域布局电子设计自动化、临床试验业务、检验检测中心、算力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新药临床前药效评价基地等开放运营。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供给,加快完善“科创通”等平台功能,提供政策宣传、需求对接、投融资服务等“一站式”服务。鼓励区(市)县在产业园区中植入科创载体空间,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推动建设更多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孵化器和优势产业加速器,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围绕重大平台强化产业创新孵化。依托重大创新平台组建专业化、市场化成果转化运营公司,探索建立“实验室+基金+公司+基地”转化模式,推进原创成果“沿途下蛋”“沿途孵化”。鼓励产业园区对接重大创新平台,规划布局成果应用转化基地,承接转化先进技术成果。鼓励各类科创平台开放共享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提供检验检测、高性能算力等服务。


(七)聚焦科技产业融合培育成果转化优势


健全科技成果发现和评价机制。完善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入室”服务重点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头部企业。健全成果转化对接服务机制,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定期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可转化成果清单,持续提升成果发现、挖掘、策划和转化服务专业水平。开展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与金融机构、投资公司联动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价值早发现、早实现。


建设高标准技术市场体系。高质量建设运行成都科创生态岛,强化创新成果展示、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转化服务、新兴产业育成等核心功能,打造成果转化服务生态集聚区。组建技术转移联盟,建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引进培育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化机制。实施技术经纪(经理)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技术转移学院,支持能力水平高、业绩贡献突出的技术经纪(经理)人按规定申报成都市相关人才计划。


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聚焦重点产业链关键领域,重点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面向社会开放的中试平台,制定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支持政策,开展中试平台申报备案。探索建立产业中试服务平台联盟,支持中试产业基地建设,构建各具特色、行业共享的中试服务体系。支持中试平台建设用地实行差异化土地供应价格,强化用地、用水、用气、用热、用电、用网等保障。


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建设。加强城市机会供给,围绕智能生产、智慧治理等领域定期发布成果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杆场景。推进未来轨道交通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建设,实施“学科+产业”创新模式,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建立创新产品目录定期发布机制,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支持政府重点工程、投资项目及国有投资项目采购使用创新产品。支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市场化应用。


三、增强产业科技创新动能,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促进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集群成链发展、未来产业加快技术突破,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构建“8+N”重点产业发展集群。


(八)聚焦技术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推动支柱产业提能发展。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加强行业先进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产业规模增长和质效提升。加强基础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创新发展,增强产业发展韧性和体系安全。发展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绿色低碳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培育建设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打响“成都智造”品牌。


推动新兴产业领先发展。聚焦新科技革命群体性爆发方向,加快数字技术、新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技术等领域突破性创新成果产业化,推进新兴产业加速迭代。强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链接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培育壮大高端芯片、无人机、绿色氢能、超高清显示、抗体药物、机器人、工业母机、卫星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3—5个全球、全国产业地标。


推动未来产业突破发展。聚焦中长期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方向,力争在基因治疗、空天动力、类脑智能、6G、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原创性成果和颠覆性技术突破,策源产业发展。完善新赛道主动发现和前瞻遴选机制,建立完善涵盖专家咨询委员会、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策源平台、天使投资基金、概念验证中心、新兴创业团队的“6+N”发展机制,加快产业孵化。重点围绕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等未来产业领域,抢占新赛道、构建新优势。


(九)聚焦供给创新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突出业态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流通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为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引育专业化市场主体,打造云智慧、云咨询、云商务、云贸易等生产性服务线上应用场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工业设计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定制生产等服务型制造,加快建设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突出模式创新提质生活性服务业。以现代商贸、文体旅游、数字文创、医疗健康、社区服务为重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把扩大内需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扩大首店首发、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消费新供给,发展电商直播、电子竞技、智慧医养等消费新业态,培育智慧商圈、智慧零售等消费新热点,着力营造特色消费场景、培育新型消费平台、推进消费创新,擦亮“新十二月市”消费品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十)聚焦藏粮于技提升现代都市农业能级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聚焦“4+6”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需求,加强耕地质量、优质粮油、高效种养、植物工厂、数字农业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高质量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天府农业博览园,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基地,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深化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探索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办好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蓉展示、交易、转化与应用。


促进现代种业振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建设天府现代种业园和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推进做优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四川现代种业研究院、种业实验中心等创新功能平台,推动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持续推进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各类育制种基地建设,强化畜禽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良繁体系建设。办好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等会展品牌活动,集成推广“稻香杯”“鱼凫杯”获奖水稻、高油高蛋白大豆、“双低”油菜等优质品种。


强化农业装备支撑。高水平建设成都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聚焦丘陵山区智能适用农机装备和区域主要作物高效栽种、采收、转运装备,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缺门断档种类研发制造和引进。开展宜机化改造,推进全程机械化先导区建设,培育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


(十一)聚焦跨界融合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


提升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深化国家“两业融合”试点,促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推动以服务为主导的反向制造、反向整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经营和商业模式,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建强以创意设计、传媒影视、动漫游戏、数字文博等为支撑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发展智慧体育,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品牌。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景观农业,探索“林盘+”“绿道+”“公园+”“园区+”等运营模式创新,以科技赋能现代都市农业多元融合发展,丰富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深化国家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和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工程,推进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打造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场景实验室,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发展,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统筹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壮大光伏、氢能、动力电池及储能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近零碳排放园区;适度超前安排充电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积极扩大电力、氢能等新能源在公共领域应用;建设数字化“虚拟电厂”,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汇聚形成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形成科技产业一体发展的高效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发展格局。


(十二)加强创新发展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战略规划、资源布局、项目建设、政策制定、考核督促等,构建“大科创”工作格局。完善产业建圈强链组织领导机制,健全“链长制”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和“1+N”建圈强链政策体系。优化西部(成都)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职责和天府实验室运行机制,统筹实施跨层级、跨领域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任务。健全市和区(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抓科技创新促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坚持结果导向完善分区分类激励机制。鲜明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主战场培养、检验和选拔干部,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专业能力。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宣传引导,营造大抓创新、大兴产业的浓厚氛围。


(十三)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深化“总部+基地”“研发+制造”新型协作关系,探索构建统计分算机制。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进一步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建立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数据要素创新应用,促进数据价值化。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加快推进集成授权改革试点。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和科技安全风险防控。


(十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创新政企互动模式,实行“首问服务”责任制,优化提升“12345”亲清在线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线下“一窗综办”和线上“一网通办”水平。进一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制度规范,优化司法保障法律服务,高标准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积极探索楼宇企业法律一站式服务,加快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高效运行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免责等政策,探索建立成都天使投资母子基金风险容忍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实施“科创中国”科创生态伙伴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培育弘扬崇尚科学的创新文化。


信息来源:成都发布


往期回顾














“强国复兴有我”成都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新津区选拔赛圆满举行

唐华胡建平安建东左斌率队开展“八一”走访慰问工作

上 榜 | 新津入选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