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专稿 | 洞悉全新市场格局,把脉2021投资之道
导语
中国资本市场的全新市场格局已然形成,我们只有具备穿透迷雾看清本质的洞察力,才能读懂它理解它,预判它的运行轨迹,熟悉它的波动脉络,从而成为2021年的投资赢家。
【上篇】市场格局重塑
百味杂陈的2020年翻篇了,但它留下的是与非、得与失,却不该轻易被翻篇。尤其在投资市场,这一年的经验与教训,将很大程度决定着你2021年的成与败。
当2020年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人们心中充满的是期待与祝福。谁也不会想到,2020年世界遭遇了百年未有之大疫情,人们遭遇的是布满“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的一年。与新冠疫情的搏斗,从年初贯穿年尾;剧烈的市场波动,全年一直没有停息过。
放在全球政治和经济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来看,中国资本市场2020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各大指数几乎全部以最高点收盘,其中,上证指数年涨幅为13.87%,深证指数年涨幅为38.73%,中小板指数年涨幅为49.31%,创业板指数年涨幅为64.96%。
看上去应该皆大欢喜,但投资人的感觉却是另一回事。很多人的感觉是赚了指数不赚钱,虽然这种感觉年年有,但今年更加明显。另一些人的感觉是,上半年曾经赚过不少,下半年又还给市场了。走过纷繁复杂的2020年,摇头叹息A股市场的,并不在少数。大家的真实感觉是:在A股市场赚钱好难。
原因何在呢?我们摊开2020年的涨幅榜,答案浮出水面。
今年涨幅第一的,毫无疑问是白酒板块,涨幅翻倍。但这和普通投资人关系不大,因为白酒股绝大部分价格都很高,散户们看着就一个字——“晕”。贵州茅台,从1100元附近,涨到逼近2000元;山西汾酒从88元,涨到375元。其它的酒类股票,也差不多都是股价高高在上。
另两个涨幅榜集中营,出自生物疫苗和新能源板块,它们大多数价格也非常高。比如智飞生物,从50元涨到150元左右;宁德时代,从107元涨到350元左右。
这些股票个个价格不菲,不要说“新韭菜”,就算散户中的“老司机”,大多也只能“望股兴叹”。A股市场散户一般习惯于在几元、十几元的股票中“做差价”。但2020年,由于退市机制的加强,以及“壳资源”的飞速贬值,绩差低价股中蕴含着更大的风险。
且不说那些披星戴帽的ST股票,就算追在只有概念,没有实质业绩支撑的股票上,2020年损失也不小。尤其7月3458点的高位出现时,能否及时落袋为安,也很大程度决定了许多散户们2020年的收益幅度,是“谷满仓”还是“水中月”。
在2020年的跌幅榜中,我们发现有免税店板块。王府井很典型,2020年7月9日最高价为79元,而到了2020年底只有32元。如果你重仓这类股票,能否在7月中旬股价见顶阶段及时抽身,几乎决定了你2020年是大赢家,还是大输家。可谓“一念之间,天壤之别”。
7月中旬,成为2020年的关键时点之一。市场3458点时,考验着你对大势的判断力,对个股的理解力。只有研究透市场和信息,才能更加轻松地形成正确决策。
2020年另一个关键时点,则是春节后开盘那一两天。由于疫情扩散,2020年2月3日,上证指数大幅低开于2716点;次日,恐慌继续,大盘最低曾到达2685点。
你在那时是缴械投降?还是勇敢入场?至少,有没有做到持股不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当大家恐惧时,你应该贪婪。但说说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要想在关键时刻做得比别人更好,需要对市场有独特的观察能力,并建立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
投资者网的“总编看市”栏目,在市场鼓噪“牛市论”之时,在上证指数3458点附近,明确表达“市场只是急促反弹,并非牛市来临”的观点,反复提醒“在众人盲目乐观时,一定要自己保持清醒”。当然我们也并不悲观,判断市场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提出下半年“高抛低吸”乃正确应对市场的主要方法之一。
许多时候,战略决定战术,而战术又决定成败。实际上,很多人2020年下半年不仅没能做到“高抛低吸”,反而不断“追涨杀跌”,结果把上半年赚的钱丢失大半。究其原因,恰恰是对A股市场格局出现了战略与战术误判:有人一直沉浸在牛市幻觉中,一旦看到市场涨至前高附近,总觉得一轮大涨呼之欲出,所以很容易“追涨”;有人又过分担心市场会走熊,一旦看到市场跌至3200点附近,认为重回更低点将不可避免,所以很容易“杀跌”。这样搞几个来回,心态做坏了,钱包也变瘪了。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做过一次著名的演讲,他说:“面向未来,你无法将所有节点串联在一起;只有回望过去,你才能看清这些节点是如何串在一起的。你要相信,这些节点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
回首2020年的关键节点,正是为了2021年走得更稳更好,因为2020年出现的投资逻辑,并不会消失在这一年。相反,2020年已经呈现出全新的市场格局,对它的复盘与洞悉,必将深刻影响你的2021年投资战绩。
——对大势要准确把握。做好投资,首先要看准大势。这个道理,懂得的人多,做到位的人少。只有对大势了然于胸,做投资才能进退有据。这个问题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影响大势的因素多如牛毛,看似不可捉摸,但其实只要把握住核心因素,看准大势的主要运行脉络,也并非难事。
我们一直认为,并且在“总编看市”栏目中反复强调,对于2020年的A股来说,国内疫情的控制力度,中美撕裂的弥合程度,一直是左右A股市场走向的最关键因素。因为这两者,决定了庞大的产业和企业集群的生存与发展状态。
真正决定A股走势的,并不全是你表面上看得见的KDJ、MACD、RSI等浅表的技术因素,尽管它们也有作用,但往往瞬间就会发生改变。基本面和政策面,对市场的影响更深远,如果你觉得这些比较宏观不好把握,那就看看你经常经过的店铺,问问你的朋友们所处的行业,它们的境况好坏与心气高低等等,汇集起来就是整个经济的活力、弹性和气势。弄懂了这些,你就会明白A股2020年不可能出现摧枯拉朽的大牛市。另一方面,国内疫情状态快速抑制,相应的对冲措施及时出台,也封堵住了市场大幅下滑的退路。这使得A股市场2020年既上台阶又维持箱体震荡,成为必然又合理的选择。
——对业绩要高度重视。做业绩股和炒概念股,一直是A股市场两条泾渭分明的战线。如果说之前到底选择哪个方法更易赚钱还有争议的话,那么2020年成为重要的分水岭,业绩派几乎大获全胜。如果你无法真正理解业绩之于股价的重要性,你就不可能抱着贵州茅台等数不胜数的高价股安然入眠。而你不抱着它们,2020年赚大钱又几乎与你无缘。
有许多人,每到年底,看到捏住了好股票可以赚好多倍,总是暗下决心,下一次如果还有机会,一定要抱住一只大牛股不撒手。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句著名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
问题是,当机会再次降临时,你真的能把握住吗?靠什么把握住呢?只能靠对业绩推动股票上涨本质的深刻认知。
这方面不得不说,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2020年大展身手,表现出超高的对股价上涨的认知能力,和卓越的投资业绩领跑能力。2020年,公募基金规模增长和净值增长,都称得上是丰收的大年。据Wind资讯统计,公募基金总规模年内增加3.8万亿元,比2018年和2019年两年之和还多两成。年内有1522只基金盈利超过50%,其中53只净值翻倍,比2019年分别多73%和460%。
毫无疑问,2020年成为公募基金奠定领导者角色的关键一年,A股市场的机构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加速塑造。
——对事件要透彻理解。今年是主题投资大年,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所谓危机其实是“危中有机”。医药主题尤其与抗疫有关的公司,今年股价纷纷拔地而起,很多都创了历史新高。比如英科医疗主营多种手套,由于疫情原因导致公司产品需求量大增,业绩暴涨20倍,股价从10多元涨至168元,年涨幅高达14倍。即使如此,目前公司市盈率仍只有10倍左右。这就是事件、业绩和股价完美结合的典型案例。
类似的,还有新能源板块。只不过,它借助的是政策东风,这个板块中也是大牛股迭出。国家对于新能源领域的支持,绝不是一时一地之计。看透这一点,就不会在相关的投资中浅尝辄止。2020年的实践证明,对产业链供给端和需求端进行准确无误地判断,做起投资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而这,首先需要对相关事件或政策面有精深独到的理解。
…………………
从年初的疫情此起彼伏,到年底疫苗纷纷面世;从年初大国之间撕裂程度愈发激烈,到年尾看到相互之间出现缓和的苗头。走过充满风险又孕育希望的2020年,我们发现,中国资本市场对于外界具有独特的理解和应变能力,一种全新的市场格局已然形成。只有具备穿透迷雾看清本质的洞察力,才能读懂它理解它,预判它的运行轨迹,熟悉它的波动脉络,从而成为2021年的投资赢家。
【下篇】2021年投资之道
《投资者网》曹璐/文
2020年是个极为特殊的年份,在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显著,投资分化加剧。那么,在2020年落下帷幕后,2021年又该如何布局呢?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认为,2021年的投资方向是从周期变回到内生增长。他表示,“从全年维度来看,风险资产面临估值的消化压力,需要降低预期收益率。一季度大宗商品、股票优于债券,港股性价比占优。二季度经济、信用越过山丘,风险资产受压,债券配置价值凸显。”
他向《投资者网》分析表示,“从结构来看,权益的成长方面消费优于周期,信用债分化,黄金避险功能弱化,原油震荡上行。疫情、美元走势、政策拐弯力度决定投资节奏,产业趋势决定了主赛道的结构。”
东方证券分析师薛俊认为,2021年可以定义为“蓄力之年”。他表示,新的一年时长牛周期中的过渡之年,呈现“双高”和“双低”的特征。双高指业绩高增长和估值处于高位;双低为国内宏观经济和政策风险较低,但由于估值高企,明年需放低投资预期收益率。
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则认为,“2021年市场整体预期收益率预计收敛,市场机会更多在于结构性;其中,谨慎在于流动性收敛制约市场估值,乐观源于盈利景气修复和产业政策加持酝酿机遇,建议中期布局制造和消费板块。”
——券商看好“十四五”带来的新机遇。2021年,是中国开启“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在展望2021年整体市场行情中,多家券商也提到了“十四五”规划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表示,“十四五”规划将推进落地,整体改革将围绕建立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等主线展开。我国研发环境迎来大变革,“十四五”规划瞄准战略新兴产业,注册制改革即将全面落地实施,整体环境与美国新经济时期相似,创新政策和融资环境是研发的重要驱动力。
他进一步分析,“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定调和资本市场改革有助于我国补齐研发短板,未来研发强度有望快速提升;大市值头部公司研发投入有优势,有望获得市场较高定价;研发强度提升快的计算机、通信、军工、机械设备等行业,以及未来上升空间大的生物制药、半导体等行业值得中长期关注。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则认为,“和十三五期间的‘供给侧’一样,十四五的‘双循环’将影响深远。对未来五年来说,我们理解双循环的两个重要支点是都市圈建设和产业链高级化。”
对于这一判断的依据,他表示,双循环的思路源于对发展环境的两大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这两个判断基础上,“双循环”的两个思路,一是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和一个更强大的国内市场;二是以更高的附加值参与全球分工。
光大证券分析师秦波则通过对“十四五”规划全文框架进行梳理,并结合行业景气度趋势后,表示更看好绿色发展和扩大内需两条主线。他说,其中,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为数不多的长期高增长且确定性强的成长赛道。扩大内需是“十四五”规划与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交汇点,仍将成为未来市场主线,其中消费升级是长期主线。
东兴证券分析师张凯琳同样看好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并表示,“十四五”定下全面促进消费的基调,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以及中产阶级的扩大和低线城市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等共同作用下,符合核心消费群体生活方式升级所需的细分赛道将持续成长。
——公募基金看好科技+消费。在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中,公募基金持续上演“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实力,整体表现大幅超越指数。那么,作为投资市场的另一支主力军,公募基金领域的投资强将们是如何看待明年的市场机会?
作为一举包揽市场前四只“翻倍基”的基金经理,农银汇理基金经理赵诣无疑是今年在公募基金领域最为亮眼的掌舵者,一举一动都获得了投资者的关注。
对于2021年的投资市场,赵诣对《投资者网》表示,“由于今年有疫情影响,对整个经济和市场都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对明年会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例如疫苗能否顺利推出,使得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增长在后疫情时代能否顺利得到恢复;经济恢复后,流动性是否会逐步收紧;美国新的对华政策等。”
谈及前期大涨的板块,在他看来,过去两年以“消费+科技”的成长股表现非常好,随着后疫情时代宏观经济增长的恢复,流动性边际上不会再放松,对成长股而言,对于高增长的持续性、确定性的要求会更高。
对于接下来的布局方向,他坦言表示,后续会更加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术进步带来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 5G 应用;另一个是国产替代、补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发动机、半导体、北斗为主的高端制造业。组合配置上仍然以 5G 产业链、新能源、高端制造为主。”
若说近来A股市场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消费中的白酒板块一定榜上有名。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收盘,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1家涨幅超100%,4家公司涨幅超200%。其中,酒鬼酒、山西汾酒年内涨幅超过300%;贵州茅台的股价高达1867元,总市值为2.35万亿元。
作为掌管240亿元规模的白酒明星基金经理,招商中证白酒基金经理侯昊对《投资者网》表示:“明年整体板块仍有机会,上半年由于疫情带来的低基数存在高弹性,下半年重在竞争格局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三季度以来,中秋国庆旺季家宴婚宴回补明显,动销加快,压抑的需求在双节充分释放。同时大部分渠道调整已有成效,且在大部分酒企控量挺价下批价相对稳定,经销商信心重振、积极性高。预计经济回暖下动销旺盛趋势延续,二三线白酒计划逐渐回补,低库存、快动销,推动四季度加速增长,且明年一二季度低基数,高增长依然可期。明年下半年则回归疫情前的发展趋势,疫情只是导致消费场景一次性损失,行业中长期成长逻辑依然是消费升级和品牌集中度提升,龙头强者恒强。”他说道。
对于2021年的投资机会,侯昊表示颇为乐观,“明年上半年大部分白酒企业都有业绩低基数带来的高弹性,叠加白酒新股上市,市场氛围会持续向好,虽然目前食品饮料估值均比疫情前提高,但白酒的安全垫较高,名酒消费基础好、品牌积淀厚,业绩确定性强,可带来中长期估值体系提升重塑,核心资产有望继续享有估值溢价。”(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阅读精选
商务合作 · tzzb@tzzw.cn
内容合作 · gaofangfang@tzzw.cn
官方网站 · www.investorchina.cn
▣
◆
招聘
◆
产经行业研究员 前台行政
金融行业研究员 公关经理
研究院 · 研究员 新媒体销售经理
医药产经分析师 美编
微商城/小程序运营专员
▣
◆
联系方式
◆
招聘电话:021-33833319
加入我们:tzzbhr@tz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