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经济

乳企中报发榜:头部企业谋求多元化布局 仅6家营收负增长丨中报专题

张斯文 投资者网 2023-09-13

奶酪和低温奶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作者丨张斯文
思维财经&投资者网 出品丨ID:touzizhebao


9月初,上市乳企半年报已全部出炉。今年上半年17家上市乳企合计营收1532.27万元,同比增长3.66%;同期这些公司合计净利润110.26亿元,同比增长1.28%。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我国原奶供应阶段性过剩,原奶价格持续下行,对乳企毛利率改善利好,但头部乳企喷粉保存损失大,红利有所抵消。


万联证券认为,短期来看,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以及下半年消费提振,乳制品消费需求有望回升,原奶供应过剩现象得以缓解,预测下半年原奶价格降幅将收窄,最终保持低位运行,同时乳企喷粉导致损失也会减少,从而使乳企毛利率进一步改善。


中长期来看,随着消费提振以及消费升级,我国奶业发展空间广阔。行业未来向高端化发展,奶酪和低温奶成为新的增长点。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总体来看,多数上市乳品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业绩增长。


在统计的17家上市乳企中,营收方面,上半年同比增长的公司有11家,增速最快的是均瑶健康,增速为62.50%。而营收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还有新乳业、天润乳业、皇氏集团、熊猫乳品。


 

营收下滑的乳企仅有6家,包括光明乳业、妙可蓝多、贝因美、庄园牧场、三元股份、麦趣尔。其中跌幅最大的是麦趣尔,上半年营收下滑51.42%。同时营收跌幅两位数的还有妙可蓝多,为20.35%。


净利润方面,一鸣食品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37.96%;三元股份净利润也实现三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27.69%。皇氏集团增长118.03%;熊猫股份净利润接近翻倍,为93.78%。


此外,今年上半年有两家乳企亏损,分别为庄园牧场亏损0.20亿元、麦趣尔亏损0.38亿元。


从行业整体来看,中国乳制品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到去年底的市场价值达到了6860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白酒(8940亿元)、家电(8350亿元)和珠宝(8160亿元)。

 

放眼全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市场,过去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9%,2022年零售额达到6860亿元,尽管过去两年因疫情导致零售额增长放缓(2019-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7%),但根据欧睿国际预计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将保持3.7%的复合年增长率(2022-2027年)。


今后,乳企的主要看点在于白奶高端化、多元化业务发展以及头部企业在产业链的布局。


高端化白奶迎合市场需求


自疫情暴发后,人们对健康食品和营养摄入的认知逐渐提高。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荷兰皇家菲仕兰最新的2023年“奶商”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绿色、健康的高品质食品,高端化的趋势也在持续推进。


“奶商”指数概念于2018年提出,并用于衡量中国消费者在理解乳制品并做出明智购买决策方面的能力,反映了国民健康素质的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在20个中国城市的约4000名受访者中,有78.4%的人表示在购买乳制品时会查看产品标签。丰富的营养、优质奶源地、低糖、低脂、零添加剂、有机认证等都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乳制品的重要因素。


乳品企业推出高端牛奶产品,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还能丰富其产品组合。


在白奶(通常指原料仅为牛乳的巴氏杀菌奶或高温灭菌乳,如纯牛奶)市场上,近年来多家公司相继推出了高端牛奶,包括圣牧的有机奶(2012年)、辉山杰西牧场的娟姗奶(2014年)、光明乳业的优倍系列(2017年)、蒙牛的每日鲜语鲜奶(2018年)、君乐宝的悦鲜活(2019年)和伊利的金典鲜奶(2019年)。


同时,随着有机、草饲牛、A2、高蛋白(3.6克)、活性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娟姗牛等新品种的涌现,以及冷链保鲜技术的改进,液态奶高端化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目前,白奶是中国乳制品行业中最大的品类。2022年鲜奶占白奶市场的20%,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而常温奶、风味乳饮料的复合年增长率则较慢,为3%。


伊利和蒙牛是常温奶的龙头,2022年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7%。这种主导地位未来可能会保持稳定。然而,快速增长的鲜奶市场竞争更加均匀,目前光明乳业以30%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横向收购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乳制品部分细分品类,如奶酪、冰淇淋和鲜奶等增长较快。


因此,各大乳业集团一直积极收购细分品类的龙头企业,比如伊利收购澳优、蒙牛收购雅士利和妙可蓝多,并且这些公司也在向牧场上游拓展,比如伊利投资优然和Westland,蒙牛投资中国现代牧业和圣牧。


通过收购,这些头部乳企可以更加快速地进入其他奶制品领域,这一领域具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乳制品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液态奶消费占比从1995年的94.9%下降到2021年的74.3%,被其他乳制品取代。这表明新兴乳制品品类增长空间广阔。


行业龙头蒙牛和伊利依靠并购来快速进入具有更强增长前景的新兴品类。例如在奶酪领域,2022年11月,蒙牛以35.01%的股份成为奶酪市场领导者妙可蓝多的最大股东。


在婴儿食品领域,伊利收购了婴幼儿奶粉品牌澳优,蒙牛则收购了雅士利和贝拉米。


不过,由于人们平均结婚时间推迟,生育意愿下降,面向0-3岁婴儿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将进一步萎缩。交银国际预计2023年及2024年婴幼儿奶粉行业销售额将下降8%、3%。不过市场领导者仍可通过行业整合,从规模较小的同业获取市场份额来实现增长。


冰淇淋方面,伊利收购泰国最大冰淇淋生产商Chomthana,蒙牛收购东南亚领先冰淇淋品牌Aice。这些收购使得乳制品巨头能够在未来几年扩大增长,并巩固其在行业的主导地位。


随着消费者日益富裕和口味变化,冰淇淋和奶酪等新乳制品的使用率也有所增加。


其中,奶酪在过去五年中增长最快,复合年增长率为23%;而冰淇淋则一直稳定增长,过去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预计未来五年将增长6%。


酸奶的份额已从10年前的12%上升到2022年的20%,而黄油和涂抹酱则录得第二快增长。


婴幼儿配方奶粉在中国已经占有很大份额,由于人口趋势,增长可能会滞后,但随着中国社会老年消费者比例的上升,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增加,成人配方奶粉有望继续增长。


交银国际认为,快速的整合速度也使得市场领导者能够获得份额,并实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市场更加集中还往往会导致竞争减少和领导者的议价能力增强,这通常会带来更好的利润。


龙头企业各具特点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布局,头部乳企形成了不同的竞争优势。


伊利股份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61.97亿元,同比增长4.31%,归母净利润63.05亿元,同比增长2.81%。


从经营情况来看,这家公司液体乳零售额市占率稳居细分市场第一,金典有机纯牛奶零售量同比双位数增长;婴配粉零售额市占率约13.6%;成人奶粉零售额市占率约23.8%,稳居细分市场第一;面向终端消费的奶酪业务线下零售额市占率约17.2%,同比增加1.5%。


此外,伊利的冷饮业务市场份额保持市场第一,而且已经连续28年稳居中国冰淇淋市场领先地位,其冰淇淋产品已深入低线小城市、地区和乡村。


国元证券认为,伊利股份加速布局大健康产业、洞察细分功能需求,拓展增量空间。伊利通过培育开发有机、A2等健康功能性乳品,满足消费者乳制品升级需求;洞察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细分功能需求,率先推出全球首款控糖牛奶、首款低GI配方奶粉等;今年上半年,公司有机乳品、乳及植物基健康功能营养品等增长良好。


而同期,蒙牛乳业液态奶依旧保持增长,尤其是冰淇淋高基数下仍实现双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这家公司的公司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酪收入分别为416.40亿元、43.09亿元、18.94亿元、22.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98%、10.38%、0、313.60%,奶酪业务高增主要得益于妙可蓝多并表。


从上游来看,蒙牛的合作伙伴现代牧业目前成本最低,2022年为29.4元/公斤,而其平均售价(即其客户蒙牛的销货成本)也最低,2022年为4.3元/公斤。同时,圣牧以其高端有机牛奶而闻名,其平均售价和单位成本最高。


目前,蒙牛拥有圣牧35%的股权,其90%的有机奶来自圣牧,能够更稳定地供应有机鲜奶给终端消费者。


光大证券认为,蒙牛乳业的鲜奶、奶粉、冰淇淋等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随着奶粉与冰淇淋等高毛利产品的增长,品类结构有望得到改善。


此外,光明乳业今年上半年鲜奶业务同比增长18.4%,快于市场增速。按价格带划分,低端产品系列蓝房子、新鲜牧场分别同比增长18%、29%;中端产品优倍同比增长13%;高端产品致优系列受到消费力下降的负面影响同比下滑5%。


光明乳业鲜奶业务快速增长得益于旗下的冷链物流公司——领鲜物流,这家公司拥有超过5万个每日配送网点。领鲜在中国冷链物流企业中排名第9位,城市配送规模名列前茅,并在乳品行业中率先获得五星级冷链资质。


交银国际认为,鉴于目前供过于求的格局暂未改变,同时国际奶价也呈下降趋势,叠加需求端暂未明显提升,光明乳业的管理层预计奶价的恢复还需时间,下半年奶价预计仍在低位徘徊。


对于头部企业全年业绩表现,这家机构预计,由于蒙牛并表妙可蓝多,2023年销售增长达到最高同比增长14%。鉴于光明乳业去年的低基数以及销售主要集中在上海地区,预计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13%,为第二高增速。此外,预计伊利2023年销售额同比将增长8.5%。


未来,随着可支配收入增长、健康意识提升和营养摄取需求的增加,新兴品类(例如奶酪、冰淇淋)和消费升级(如白奶等更成熟的品类,从UHT升级到鲜奶和有机奶)将推动未来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增长。(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 tzzb@tzzw.cn

内容合作 · gaofangfang@tzzw.cn

官方网站 · www.investorchina.cn


招聘电话:17269676988

加入我们:tzzbhr@tzzw.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