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兴证计算机】19年中期策略:鸿蒙初开,布局科创型细分龙头

兴证计算机团队 兴业计算机团队 2022-07-03
投资要点

科创板元年,产业政策红利加速科技创新。2019年以来,科创板的拟推出正加速国内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步伐,与之相配套的产业政策红利有助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科创板规则弱化净利润指标,更关注研发投入、专利储备等指标。截至2019年4月底,上交所共受理的21家信息技术及软件类企业中,其中17家公司毛利率高于40%,整体业务质量较高,有望带来计算机板块历史性的投资机会。


巨头角力,新技术产业化正成为投入重点。目前,科技创新已成为产业共识,以阿里、腾讯、百度、亚马逊、微软、IBM等为代表的国内外各大互联网、科技巨头均在重点发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以及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领域,并于17、18年大量增加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且在未来将持续投入相关领域以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


拓荒先驱,计算机龙头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在A股的计算机行业中,龙头公司正积极拥抱科技创新,率先采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转型。例如,采用人脸识别、图像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公安、交通等政府客户提供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以及通过将已有的软件云化,向客户提供更便捷、更新更及时的服务等。在技术创新的前提下,计算机公司包括运营型、平台型、B2B2C等新的商业模式也层出不穷。


强者恒强,建议全面布局科创型细分龙头。在更强调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龙头公司依托研发投入、市场资源、资本加持等方面的优势,有望强者恒强。目前来看,布局科创型龙头至少具有以下有利条件:1)随着国内IT行业成熟度的提升,市场集中度不断朝着龙头公司集中,从18年来看,龙头公司的业绩表现相对更好;2)龙头公司由于业务体量更大,能够负担更高的研发支出,A股部分产品化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高于30%;3)龙头公司具有更多的客户资源和项目经验,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厚,而这些是转型升级的良好基础;4)自18年年初以来,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及以国有资本为代表的产业资本纷纷入股龙头计算机公司,形成产业和资本的联动,助力其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综合各子板块的科创属性与景气度情况,看好国产化替代与网络安全、智能驾驶、金融科技、云计算、医疗信息化。重点推荐中孚信息、中国软件、中科曙光、恒生电子、神州信息、科大讯飞、千方科技、石基信息、紫光股份、浪潮信息、博思软件、和仁科技。


‍‍报告正文

1.强者恒强,科创型龙头迎来投资的黄金时代



1.1、科创板元年,产业政策红利加速技术创新

近年来,针对计算机板块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而设立科创板是政府强化科技创新理念的集中体现。科技型公司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发展初期甚至是中期仍然鲜见巨额的净利润。过去受上市规则的限制,很多科技型公司很难在国内上市。2019年,设立科创板,就是弥补之前上市规则的短板,增强市场包容性,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能力。设立科创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支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科创板上市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企业,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的企业。



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对不同市值的上市公司提出了不同的财务要求,市值越低,相对应的财务标准越低。但整体来看,科创板对于公司净利润的要求较低,在主要考虑营业收入这个指标的同时,重视研发投入和经营性现金流的情况。尽管大部分上市标准都对营业收入的底线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对于之前主要考核净利润指标,科创板上市规则有了明显突破。这意味着科创板更加注重公司的成长性而非现实的成熟性,更加注重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而非现实的收入水平和盈利水平。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到,根据板块定位和科创企业特点,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对公司业绩的容忍度较高,但相应的对技术水平要求更高。



截至2019年4月底,上交所共受理93家拟上市的科创板企业。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这其中有21家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约为23%。其研发投入/营收的比例明显高于A股计算机公司:研发投入/营收比例高于10%的科创板公司占比为67%,而A股计算机公司该占比为50%。



与此同时,从毛利率角度看,上述的21家公司中,超过80%的公司毛利率高于40%,而A股计算机公司中毛利率高于40%的公司占比仅为50%。毛利率高低反映了一家计算机公司产品化和平台化的能力,更体现了产品竞争力和公司议价权。结合此前研发投入占比的数据来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整体上具有更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且盈利能力更强的特点。



1.2、巨头角力,新技术产业化正成为投入重点

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以及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领域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各大互联网、科技巨头的重要发力点。各大IT巨头公司于17、18年大量增加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并表示将在未来持续投入相关领域以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


  • 云计算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均有涉及的领域。腾讯将在2019年整合先进的云计算能力、数据分析、AI及安全解决方案;阿里云在年报里表示,在未来云计算作为一个节约成本的公共服务,数据作为增加价值的资源,新技术将在社会和商业互动发挥重要的作用;公司将持续增加在业务上的投资以支持未来增长,其中就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和能力;亚马逊表示公司在积极投资AWS,为各种规模的开发人员和企业提供广泛的全球计算、存储、数据库和其他服务;微软表示构建和运行基于云的服务,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新的体验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机会之一;IBM表示企业客户正处于向云迁移的早期阶段,未来仍有很大的迁移空间。


  • 在金融科技领域,腾讯将于2019年推动支付产品开发的创新,增加新的支付使用场景。拓展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及展品组合,以满足用户的财富管理及财务需要。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也在继续推广全球化战略。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表示,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技术使复杂的世界变得更简单,实现目标的两大支柱为移动基础和领先的人工智能(AI)。百度在积极探索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化,致力于将人工智能融入到公司的许多产品中,并带动相关业绩增长。阿里巴巴表示将继续通过将人工智能应用到业务的各个方面来实施数据战略,并投资于公司的云计算平台,以支持自己和第三方的业务。通过交流的自然方法来理解和翻译客户需求,把人工智能运用到驱动洞察并根据客户的行为作出反应是微软未来的发展机会之一。亚马逊还表示,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在科技和内容方面的投资将会更多,包括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师、软件和硬件等。



1.3、拓荒先驱,计算机龙头积极拥抱科技创新

在A股的计算机行业中,龙头公司依托更深厚的资源和技术积累、更敏锐的产业和市场感知,正积极拥抱科技创新,率先采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转型,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例如,近年来,众多智慧城市服务商积极采用人脸识别、图像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公安、交通等政府客户提供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提高政府客户的管理效率。在更为广泛的领域,龙头公司拥抱云计算,通过将已有的软件云化,向客户提供更便捷、更新更及时的服务。同时,在技术创新的前提下,计算机公司包括运营型、平台型、B2B2C等新的商业模式也层出不穷。新的商业模式都离不开数据价值的挖掘,龙头公司具有更加广泛的客户基础,数据量大使得数据价值更大。



1.4、强者恒强,建议全面布局科创型细分龙头

1.4.1细分龙头业绩表现相对更好

与过去偏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类业务不同,科创型企业的主要业务模式为产品型和平台型。从业绩角度来讲,这两类业务模式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较强,且对前瞻性高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的依赖程度较高,龙头公司的表现会更好。以国内的公有云市场为例,虽然近年来整个市场的红利仍在释放,产业规模快速放大,但市场格局越来越向龙头公司集中。2018年,市占率排名第一的阿里云、排名第二的腾讯云的收入增速都在100%左右,增速远高于市占率相对更低的竞争对手。



从A股的计算机上市公司来看,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细分行业需求景气度分化和公司竞争力差异的影响,计算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提升的趋势,板块内个股业绩表现分化较为明显,龙头公司表现更好。以2018年年报为例:从营业收入来看,同比增速超过30%的个股占比约为21.6%,同比增速处于0%-30%之间的个股占比约为54.3%,营业收入下滑的个股占比约为24.1%;从归母净利润来看,分化则更加明显,同比增速超过30%的个股占比约为34.7%,同比增速处于0%-30%之间的个股占比约为25.1%,归母净利润下滑的个股占比约为40.2%。



从市值的维度出发,对排名前25%分位、排名后25%的A股计算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指标的增速进行比较分析,龙头公司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按照中位数法,市值排名前25%分位的公司营收增速约为16.2%,净利润增速约为11.6%,扣非净利润增速约为13.1%;而市值排名后25%分位的A股计算机上市公司营收增速约为7.6%,净利润增速约为-22%,扣非净利润增速约为-31.9%。



1.4.2龙头更具研发资源禀赋优势

研发能力是科创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龙头公司更充足的研发资金保障、以及更丰富的项目设计实施经验,使其在研发方面更具资源禀赋优势,从而可以依托先发优势,实现强者恒强。与此同时,研发成果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领先型企业将更为受益于其带来的盈利弹性。


在研发投入方面:龙头公司有更充足的研发资金保障。一般而言,研发投入对业绩的贡献具有滞后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只有大公司才能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同时,承担高额研发费用,雇佣更多的研发人员。根据统计,2017年、2018年,A股计算机板块市值排名前25%的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要高于市值排名后25%的公司。考虑到市值排名靠后公司的收入体量一般较小,其研发投入的规模(金额)也显著小于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



在项目设计实施方面:龙头公司拥有更丰富的经验以助于其进行产品化和平台化研发设计。一方面,从数量上看,龙头公司具有更多的客户资源和更多的项目经验,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厚。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大客户更倾向于选择龙头计算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大客户的业务种类更为丰富、流程更为复杂,龙头公司依靠这些大型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能够对行业有更深的理解。同时,更为复杂的场景及流程对IT架构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并不完全体现在技术上,而是体现在IT架构能否完整、可靠地支持业务流程,龙头公司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以较为简单的公文管理业务为例,整个业务涉及收文管理、发文管理、请示报告三个环节。收文管理环节对应的IT需求分别是收文支持自由传阅、支持接收来自外部的发文等;发文管理环节对应的IT需求分别是支持多人多部门的会签、根据正文内容自动进行套红处理、可随时进行督查督办、需要电子签章支持电子合同等;请示报告环节对应的IT需求包括能够进行催办、实现主送和抄送的单位控制等。



以医院信息化业务为例,门诊流程较多,涉及挂号、就诊检查、治疗(验血、注射、检验、影像等)、收费、取药等多个环节。这就需要相应的HIS系统能够支持病人在门诊就诊的整个环节。新进入者如果想开展医院信息化的业务,首先就需要对医院的流程有深入了解。这种对客户的了解构成了大部分A股计算机的核心壁垒。




 1.4.3产业资本与龙头的结合更加紧密

自18年年初以来,外部产业资本不断增持计算机行业龙头公司。一方面,在C端互联网红利见顶的背景下,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通过参股计算机上市公司,布局B端互联网。龙头计算机公司积累的B端客户以及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是互联网公司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以国有资本(含部分保险集团)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也纷纷入股计算机公司。大型国有资本近年来在科技领域也有所布局,希望通过参股上市平台,形成产业和资本的联动,通过资源互补,有助于龙头公司强者恒强。



从细分领域来看,综合计算机各子板块的科创属性与景气度情况,重点推荐国产化替代与网络安全、智能驾驶、金融科技、云计算、医疗信息化。其中,国产化替代与网络安全做为产品型板块,在自主创新技术的崛起和政策红利的催化化,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智能驾驶面临着5G商用带来的新变化,有望打破技术发展瓶颈进入爆发式增长的产业落地期;金融科技在云化、智能化、国产化的驱动下,正经历产业重塑,龙头有望强者恒强;云计算和医疗信息化板块景气度持续较高,正充分享受着技术迭代带来的产业红利。



2.国产化替代加速崛起,网安迎等保2.0新机遇



2.1、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加大,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广义的信息安全包括IT基础软硬件设备的安全可信、以及设备连接和信息交互过程中的网络安全。以“中美贸易摩擦事件”为代表的全球性博弈和变局使得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随着“贸易摩擦”向高科技领域战略聚焦,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一环。IT基础软硬件设备的安全可信领域,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正从过去的可选项变为了必选项,在包括18年的“中兴事件”、19年的“华为事件”在内的海外技术封锁里程碑事件的催化下,IT基础软硬件设施国产化替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显著提升;在网络安全领域,随着信息化渗透率的提升,全球网络安全事件频发,信息泄露规模连年加剧,夯实网络安全建设也成为IT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特别是等保2.0发布之后,行业发展有望加速。



2.2、国产化替代加速崛起,产业成熟度持续提升

产业拐点已基本确定,贸易摩擦催化加速发展。目前,国产化替代产业拥有三大核心驱动: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品成熟度不断提升、市场正从小到大快速崛起,均从量变到质变演进。其中,政策红利的释放由产业规划到财政支持蜕变,产品成熟度由不可用到全面可用蜕变,市场采购意愿由可选到必需蜕变。随着贸易摩擦的发酵,国产化替代正加速发展。同时,国内国产化替代遵循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有望沿着党政军、核心国企、民企和个人市场逐渐渗透,当前重点仍在党政军领域。



从细分产品领域来看:国产化替代产业链可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底层核心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安全防护软件,目前均已有可用的国产产品方案。其中,国产化程度较低的产品主要是底层硬件的CPU,以及基础软件中的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应用软件国产化程度整体较高。目前核心环节均已有可用的国产产品方案。



底层硬件核心为CPU,三大阵营各有特色。底层硬件可分为CPU、PC、服务器等,核心环节为CPU。CPU目前分为三大阵营,包括:以龙芯、申威为代表的纯自主研发阵营,龙芯获得了MIPS架构永久授权,申威的Alpha架构也可以永久使用,两者均可以在指令集层面自由扩展;以飞腾、海思为代表的获得ARM授权的芯片阵营,此类芯片可以自主设计微结构和CPU,兼顾性能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以海光、兆芯为代表的获得X86技术授权的芯片,性能较好、但自主性稍弱。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成熟度、自主研发可控性和可持续性、技术领先度等多方面因素,三大阵营目前来看各有千秋,将长期共存。



基础软件核心为操作系统,麒麟系列独领风骚。国内基础软件国产化空间巨大,目前在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多个关键环节仍是国外厂商占有大部分份额,其中操作系统最为重要,同时国产操作系统市占率很低,据统计局2018年3月份统计,Windows操作系统占国内市场份额达到94.31%。目前国产操作系统主要有中标麒麟、银河麒麟、中科方德等,技术路线基本均是基于Linux系统做开发。根据赛迪顾问统计,截止2018年,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已经连续8年在国产linux操作系统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在中间件领域,目前占大头的仍是IBM、Oracle等国外厂家,但是国内厂商正在快速崛起,东方通、金蝶、山东中创、普元等厂家市占率在逐步提升,其中东方通在国产中间件中市占率排名第一。


在数据库方面,Oracle、IBM等公司仍占据了国内数据库大部分份额,但是国内数据库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一方面是以武汉达梦、人大金仓为代表的国产数据库厂家正在加速发展,并在国企中得到规模化落地;另一方面,在云计算时代,国内外厂家均在积极布局面向大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库,差距有限,包括BAT在内的互联网厂家也在研发自身可用的分布式数据库,国产数据库有望在云计算背景下迎来弯道超车机会。



在应用软件领域,主要包括办公软件、ERP软件、安全防护软件等,整体国产化程度较高,比如办公软件目前国产厂商包括金山、永中、普华,市占率持续提升,ERP方面,用友、金蝶等国产厂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在2016年,国产厂商整体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国外厂商主要在高端市场占据较高份额。安全防护软件国产化率很高,传统网络安全软件有启明星辰、绿盟科技、深信服等大批国有厂商做到行业前列,此外还有身份鉴别等防护类软件受益于本轮国产化进程加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安全防护软件加速落地可期。安全防护类软件主要安装在PC机中,除了传统的网络安全软件,还包括身份鉴别、主机监控、三合一、电子文档管理等各类防护软件。本轮国产替代进程主要是以点带面,率先突破政府领域,安全防护类软件在政府领域应用需求较大,前期行业需求较为分散,需求较弱,本次政府领域采购有望快速上升,同时《网络安全法》、分保制度等均推动安全防护软件在政府领域配套快速落地,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大。产业内公司由于长期深耕政府领域,也有望乘行业东风,从小到大,快速成长。



2.3、等保2.0发布,网络安全正迎来发展新机遇

等级保护进入2.0时代,网络安全保护政策、标准和支撑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5月13号,《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新标准将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正式进入“2.0时代”。相较于2007年实施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所确立的等级保护1.0体系,等级保护力度从条例法规提升到法律层面,在标准名称、保护对象、章节结构、控制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完善,更注重全方面主动、动态防御和精准防护。



工控及“云大物移”等新技术和新场景不断拓展网络安全市场空间。随着IT向DT的转变,等级保护2.0体系更加丰富。从横向的维度来看,除传统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外,新标准针对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工业控制等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个性安全保护需求提出安全扩展要求,将各个级别的安全要求调整为安全通用要求、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移动互联安全扩展要求、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五个方面,即对于使用新技术的信息系统需要同时满足“通用要求+安全扩展”的要求。网安市场将由二维市场扩展到“网安+行业领域+新兴技术”的三维市场,围绕网络和数据信息的应用和服务呈快速增长的格局。



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有望进入加速上升期。伴随着等保2.0的落地实施,以及工控、“云大物移”等新场景和新技术的全面普及,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进入加速上升期。中国近三年网络安全行业市场增速维持在20%左右,2018年市场规模达495.2亿元,同比增长20.9%。据《2019中国网络安全发展白皮书》预测,2019年到2021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由608.1亿元增加至926.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3.45%。



当前网络安全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从安全领域看,包括传统安全、移动安全、云安全、工控和物联网安全、大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从产业结构看,网络安全产业由硬件、软件和信息安全服务构成,其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十二小类、百余种产品。据《2018中国网络安全产业报告》显示,目前行业细分领域多,市场高度分散,市场格局未定,CR5小于30%



网络安全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包括:整个网络安全市场正从过去的莽荒时代逐渐成熟、客户需求由过去的单类产品和服务向整体解决方案切换、新技术迭代对研发能力的要求提升、国家政策和产业资本进一步向龙头公司倾斜,网络安全行业有望强者恒强。目前A股计算机公司的主要参与者有:深信服、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南洋股份(天融信)等。


  深信服

深信服目前是国内领先的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高市场份额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业务范围覆盖信息安全、云计算、企业级无线,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并且在多个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启明星辰

启明星辰拥有完善的专业安全产品线,涉及防火墙/UTM、入侵检测管理、网络审计、终端管理、加密认证等技术领域,其中统一威胁管理、入侵检测与防御、安全管理平台等产品位于市场领先地位。


 绿盟科技

绿盟科技是国内领先的企业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服务于政府、电信运营商、金融、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级用户,向用户提供网络及终端安全产品、Web及应用安全产品、合规及安全管理产品等信息安全产品,并提供专业安全服务。


南洋股份(天融信)

南洋股份(天融信)目前已形成了安全产品、安全服务、安全集成三条业务主线,主要产品包括防火墙产品、VPN产品、入侵检测与防御产品、安全网关产品等,拥有安全网关虚拟化技术、异常流量清洗技术、AMP架构下的处理器负载均衡技术等核心技术。公司2018年5月16日正式上市,登录创业板。


奇安信

奇安信的前身为360企业安全集团,于2019年4月30日更名为奇安信集团。公司专门为政府、军队、企业,教育、金融等机构和组织提供企业级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已覆盖90%以上的中央政府部门、中央企业和大型银行,已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安全业务。



3.智能驾驶:进入爆发前夜,5G催化瓜熟蒂落


3.1、产业进入爆发前夜,市场规模快速放大

车联网近几年发展迅速,以自动驾驶为例,根据加州车管局公布的自动驾驶厂商测试记录,Waymo的自动驾驶汽车在2018年平均1000英里接管0.09次,意味着行驶1.1万英里只需要人工干预1次,比2017年降低50%;通用汽车旗下的Cruise AV测试里程从2017年13万英里增加到45万英里,发生接管次数86次。此外,带有半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特斯拉,销量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销量达到24.5万辆,同比增速138%,带动了自动驾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落地。



车联网规模迅速增长:根据《中国联通车联网白皮书》,预计2020年,全球车联网市场将突破6600亿元,渗透率为20%,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渗透率为24%。未来几年行业整体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政策支持力度确定:今年以来,国家持续推动车联网行业发展,工信部继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 )》之后,在2019年5月印发《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全面开展自动驾驶相关标准研制,同时国内多地建立车联网测试基地,助推产业发展。


3.2、5G带来V2X技术跨越,智能驾驶瓜熟蒂落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2019年迎来落地元年,对支撑车联网的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体现在5G网络传输时延可达毫秒级,满足车联网的严苛要求,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的安全;5G峰值速率可达以10~20Gbit/s,连接数密度可达100万个/km2,可满足车联网环境的车辆与人、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需求。实现V2X的网联化。



V2X的实现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感知信息,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并且通过车路、车车互联,达到提升交通效率、提高驾驶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改善交通管理、减少污染等目的。


相比以往的通信系统,5G带来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1)5G技术可以加强车辆定位。传统的卫星定位(GNSS)无法满足车辆自动驾驶所需的定位精度,因而需要使用基于网络辅助的差分定位技术,并且结合航迹推演技术来提升定位精度。以高通公司推出的视觉增强精确定位(VEPP)技术为例,其融合多个汽车传感器,包含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摄影机、惯性测量单元(IMU)和车轮传感器,以提供更准确的全球车辆定位。此外,利用5G移动通信大带宽的优势,车辆可以实时获取最新的高精地图以确定自己的位置。


2)车载传感器只能检测到视距范围内的物体,并且对气候条件也比较敏感,比如雾霾天气摄像机和激光雷达就会失效。V2X通信技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中的信息交互关键技术,与传统车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等车载感知设备优势互补,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雷达无法实现的超视距和复杂环境感知能力。


3)5G技术可以利用车辆间无线连接,让多个车辆进行协作式决策,合理规划行动方案。


综上,通过基于5G技术的车车/车路协同,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能力,并且与单车智能充分配合,对实现最终的自动驾驶意义重大。


3.3、智能化重构产业链,巨头入场加速发展

车联网行业的持续发展,对产业链影响巨大,由于汽车自身智能化程度持续提升,大量科技公司参与到汽车产业链中,并渗透至各个产业环节。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谷歌在车辆自动驾驶方面已经占据先机,百度在高精度地图方面持续发力,intel、英伟达纷纷推出自动驾驶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从传统的整车及零部件公司扩展至科技公司、创业公司等更为复杂的生态。整个产业链处于重构的过程,各大科技巨头入场分享车辆网行业大机遇。


车联网带来的产业链变化主要体现在感知层面增加雷达、视觉传感器等硬件产品,决策层面增加计算平台、执行层增加了高精度地图、V2X等通信设备。伴随着各个环节产品的落地,最终将帮助汽车完成全面自动驾驶。



感知层:雷达和摄像头是目前主流的用于感知车外环境的设备,其中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由于成本可接受,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方案中已经得到较多应用,激光雷达相比之下,成本高昂,64线激光雷达售价可达7万美元,因此需要解决价格问题。从精度角度,激光雷达的障碍物识别能力很强,因此大部分厂家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均搭载了一定数量的激光雷达。



计算平台: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英伟达、intel等芯片厂商具有优势,目前英伟达除了推出Drive硬件计算平台,在2019年3月推出了保护自动驾驶车辆不受碰撞的计算型防御驾驶策略软件 DRIVE AV Safety Force Fiel,以及自动驾驶车辆仿真平台NVIDIA DRIVE Constellation,英伟达正在构建提供完整软硬件基础设施的能力。Intel通过收购mobileye之后在ADAS领域占据了一定优势,当前大部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使用的都是mobileye的方案。高通相对起步较晚,但是其在5G技术方面占据优势,致力于打造互联互通的5G平台,并成立了1亿美金风投基金。


高精度地图:目前高精度地图仍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产品,国内外地图厂商均在大力布局,国内主要是高德、百度、四维图新三家公司,各自布局的思路存在差异,高德在今年4月11日发布“高精宣言”,表示会以成本价格向合作伙伴提供标准化高精地图,平均每辆车年费不超过100元,高德的思路是将高精度地图作为自动驾驶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出去,本身不从中盈利。百度作为互联网公司是否跟进还未可知,但是四维图新作为面向B端的图商,主要思路仍然是为客户提供有价值高保障的高精度地图服务,存在定制化需求,大概率不会跟进,并且四维图新在2019年2月,已经和宝马签署了自动驾驶地图及相关服务的许可协议,四维图新将为宝马在中国销售的2021年-2024年量产上市的旗下汽车提供Level3及以上自动驾驶地图产品和相关服务,后续预计持续会有类似订单产出。




4.金融科技:“三化”趋势重塑行业新格局



金融行业是IT技术赋能的重要领域。从广义的概念来看,金融科技是泛指通过科技赋能金融的业务和产品;从狭义的概念来看,金融科技是特指近年来,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征信、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前沿科技手段,服务于金融效率提升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云、区块链、征信、AI、生物钱包等等。从历史来看,金融行业的科技应用可分为智慧金融、互联网金融、狭义的金融科技三阶段,即目前处于第三阶段,即狭义的金融科技阶段。


  • 第一阶段:智慧金融。智慧金融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2年之前蓬勃发展。其核心产业逻辑为通过金融行业办公的电子化改造,提高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其核心驱动为智慧金融在客户端的渗透率提升;其核心业务模式为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金融信息化项目的定制化集成开发。

  • 第二阶段: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契机在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主要的时间窗口为2013年~2015年。其核心产业逻辑为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实现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从而实现金融业务的扁平化和长尾化;其核心驱动为科技企业通过切入金融业务端,从而带来业务体量的飞跃;其核心业务为平台型金融服务科技业务的拓展与落地。

  • 第三阶段:金融科技。狭义的金融科技主要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前沿技术,将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进行解构,提供更加高效快速的金融服务。其核心产业逻辑为技术对金融业务的全面赋能与颠覆,但并不切入金融业务本身;其核心驱动为“国产化”、云化”、“智能化”为主线的“三化”产业趋势对已有的金融信息化系统和行业格局进行重塑;其核心业务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目前的金融信息化系统进行产品化升级。



当前,金融科技行业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渗透,以及国产IT技术和产品的崛起与成熟,逐渐进入全新的加速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产业趋势来看,“国产化”、“云化”、“智能化”三大核心趋势相互交织,对金融科技正产生深远影响。上述的“三化”产业趋势有望重塑行业格局。在行业变局过程中,龙头企业依托更广泛的客户资源禀赋和更深厚的技术资源积累,在行业“三化”趋势洗牌的过程中,有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有望实现强者恒强。



4.1、趋势一:“东风”势起,国产化替代恰逢其时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其中,金融信息化的安全可控是金融安全的基础支撑和关键一环。特别是“棱镜门”事件后,安全可控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而我国金融业主要软硬件设施目前仍主要由外资厂商提供,其信息安全风险一直受到国家相关领导部门重点关注。经过多年的产品和技术储备、以及市场培育,目前金融科技的国产化产业趋势已初步呈现万事俱备的局面,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发酵,“东风”已至,加速推进金融科技的国产化进程时不我待。


回顾相关产业政策:2014年9月,银监会即下发了银监发[2014]39号文件《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中“可控”二字出现了35次,并明确将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应用纳入战略规划,提出“从2015年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以不低于15%的比例逐年增加,直至2019 年达到不低于75%的总体占比。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


从细分产品来看:中国金融行业与国外IT品牌厂商的合作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在IT基础设施领域,目前国外品牌厂商的市占率处于绝对优势,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领域。随着国家政策的催化、金融机构国产化主观意愿的转变、国产IT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提升,金融行业的国产化将由国产化试点逐渐向国产化推广、准国产化和全面国产化纵深推进,目前的外资品牌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行业格局也使得国产化空间巨大,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以新疆人民银行为例:该行通过借助项目建设实现国产化更新、通过系统改造形成规模应用、引入考核机制鼓励先行先试、抓好试点示范逐步推广应用、加强人员培训培育应用环境等策略,目前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其中,在硬件领域:安全设备、机房设备、网络设备国产化替代较快;前端外设的国产化范围不断扩大;PC服务器、存储设备由于原有业务应用部署,国产化替代相对较慢。在软件领域:基于Window系统的办公软件、安全防控软件的国产化应用已成规模;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虚拟化等系统软件由于涉及业务应用和数据,国产化替代相对较慢;特别是系统软件目前仍主要依赖国外产品。



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今年4月, 中国建设银行国产化办公自动化系统已在境内外分支机构全面部署上线。该系统由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软件旗下的中软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基于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自主平台,率先在国内金融业中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软硬件全国产化替代。


4.2、趋势二:群雄逐“云”,云化渗透率快速提升

云计算由于其具有弹性、便捷、高效的特点,是当前IT行业变革的主流趋势。对于金融行业而言,云计算可以显著缩短IT系统的建设周期,且降低其建设与运营成本,同时有利于海量数据的管理和深度挖掘,金融企业“上云”正成为行业共识。以国外的金融IT巨头富达国民信息服务公司(FIS)为例,截止到2018年底,已实现北美地区50%左右的业务“上云”,并计划在2019年实现全球65%的业务“上云”。对国内的金融企业而言,考虑到其对金融数据安全的敏感度较高,自建私有云、行业云有望成为其主要的“上云”路径。


从产业政策来看:2015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即提出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核心业务。2016年7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求“积极开展云计算架构规划,主动实施架构转型,建立开放、弹性、高效、安全的新一代银行系统。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将稳步推进系统架构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


从产业格局来看:目前金融云正成为各大IT巨头群雄逐鹿的重点领域,包括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均在拓展金融云相关业务。其中,阿里旗下的蚂蚁金融云通过公有云、专有云的形式将核心技术进行标准化输出,让更多金融机构可以使用蚂蚁金服的分布式计算、大数据、移动、人工智能、安全风控等金融级能力;腾讯则于2015年,在基于微众银行的经验基础上,腾讯提炼了金融云;百度金融云解决方案为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其它金融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IT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安全防护、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支付等整体解决方案;京东金融云是全球首个提供FaaS的企业服务云平台,主要功能涵盖京东来客、数据AI、线下场景、解决方案、基础服务五大模块。



从产业生态来看:IT巨头正与A股的金融科技公司携手,共同发力金融云市场。其中,IT巨头的优势在于产品化和平台化能力,而A股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在于实施能力,双方能力互补,相得益彰,在金融云领域跑马圈地,渐成诸侯割据的产业生态。近年来,IT巨头除了直接开展业务合作之外,股权合作更有利于增强两者的业务粘性,因此被广泛使用。



4.3、趋势三:AI为镐,掘金智能化蓝海市场

金融行业具有历史数据丰富、数据含金量高、数据变现能力强的特点,是人工智能落地的理想场景。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17年)》的预测,中国金融AI产业的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8亿美元,若考虑更广泛的依靠AI赋能的金融业务,则市场规模将非常巨大。以智能投顾为例,据Statista估算,预计到2022年,中国的智能投顾管理资产总额有望超6600亿美元,用户数量将超过1亿。



金融科技智能化的核心优势:具有低门槛、低费用、投资广、易操作、透明度高和个性化定制六大优势。传统金融服务的费用较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以快速处理海量信息,并通过算法模型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建议,极大降低金融服务的人力成本,从而降低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和费用,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以智能投顾为例,自2008年起,Betterment、Wealthfront、Future Advisor 等第一批智能投顾公司即在美国相继成立,但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较为缓慢,而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投顾在2015年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根据Statista在2019年2月发布的美国智能投顾市场报告,美国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在2019年将达到7497亿美元。



我国智能化金融科技起步相对较晚,但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以智能投顾为例,大多数机构在2015-2016年期间推出智能投顾产品。2017年,我国的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达289亿美元,其年增长率高达261%,资产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美国。除智能投顾外,智能化金融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征信、保险等领域。



5.云计算:市场快速增长,公有云马太效应凸显



5.1、从百舸争流到鼎足而立,IaaS寡头垄断格局形成

IaaS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未来有望成为云计算中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据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IaaS市场规模为347亿美元,增速为36.6%,其中云主机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几年全球IaaS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增幅会略有下降,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724亿美元,增速为24.0%。根据wind统计的三个细分市场规模增速可以看到,IaaS市场规模扩张最为明显,占比持续增加。随着底层基础设施重要性的提升,未来IaaS有望成为云计算中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



传统IDC被颠覆,IaaS模式更优成主流。IaaS之前,企业的IT架构更多的是采用在本地部署服务器、存储等资源,模式主要是建设IDC。IaaS的普及已经从服务模式、盈利模式、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对传统IDC产生了颠覆性冲击。服务模式方面,传统的IDC模式下,建设方更多的是提供IDC机房建设及硬件资源部署及运维,企业往往还需要自建IT部门对IDC进行管理;在IaaS模式下,公有云厂商的IaaS体系分为资源、产品、服务三大部分。资源层提供了企业需要的基础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在其之上,云厂商还提供了更为核心的满足企业各类需求的云产品,比如ECS、CDN、RDS、云监控等,方便企业更好的根据需要进行快速模块搭建。盈利模式方面,传统IDC中心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项目建设费,以一次性收费为主;IaaS模式下转变为,IaaS服务商对外服务输出,客户可以按使用时间,按资源需求量收费,实现模式上从一次性收费朝租赁收费转变,时间维度的从短期收费朝持续性收费转变。竞争格局方面,在传统IDC模式下,企业的IT服务主要是系统集成商为主,并且相对分散;在IaaS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参与玩家将逐渐转为公有云厂商主导,新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将大量涌现。



在IaaS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优秀的公司已经成长起来。由于IaaS行业存在资本、技术及客户三大壁垒,全球市场呈现AWS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根据Gartner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分析报告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位列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前三甲,并且合计垄断全球IaaS市场66.5%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相比2016年进一步提高。Google Cloud和IBM分别位居第四位和第五位。其他厂商阵营的营收总额为57亿美元,增长率缓慢,约为8.6%,远远落后于前五大厂商的增长速度。



亚马逊AWS以市场占比54.1%,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大的IaaS厂商。2014-2018年,AWS的营收规模在不断增长,年均增长超过50%,2018年营收规模相比2016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同时AWS在整个亚马逊体系中的营收占比从2014年的5.22%,提升至2018年的11.02%。AWS业务的高速增长以及超高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助力着亚马逊的股价攀升。



与全球IaaS市场发展格局类似,中国国内IaaS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厂商聚拢,呈现出“一超四强”的局面。IDC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中国IaaS市场规模增速再创新高,同比增长88.4%。尽管前有百度云、京东云、微软Azure加速入局,后有华为云、浪潮云、紫光云等公有云玩家相继发力,但中国IaaS市场格局并未发生太大变化。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AWS和金山云分别以42.9%、11.8%、8.7%、6.4%和4.8%的市占率位列中国公有云市场前五名,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了74.6%。



阿里云是国内云计算龙头公司,成立于2009年,脱胎于阿里内部IT架构,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阿里巴巴集团公布 2019财年第一季度(2018 年 10 月至12月底)业绩,云计算业务营收再创新高,达到 66.11 亿元,同比增长 83.69%,单季营收超过 2018 上半年的 54.06亿营收。虽然阿里云目前全球份额较小,但是领先的业务发展速度及在国内的龙头地位,为公司业务成长空间打下了良好的预期。随着云计算业务营收占比的持续提升,未来将成为公司有力的利润贡献点。



5.2、如日方升,SaaS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全球SaaS收入占比最大,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公有云 SaaS市场规模为905亿美元,增速为23.0%,在全球公有云细分市场中占比最大,为68.34%。至2021年,全球SaaS市场规模将达到1711亿美元,增速为15.4%。全球 SaaS 市场目前发展已较为成熟, SaaS模式已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可。



SaaS将一次性的软件销售模式变革为长期稳定的许可订阅模式。对于购买SaaS(软件即服务)的企业而言,通过可以节约成本,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美国是整个SaaS行业的探路者,企业级SaaS已步入成熟阶段。2000年后,伴随着Salesforce的成立,CRM、ERP、财务等传统的内部管理领域的SaaS公司大量出现,产品主要是细分领域的服务软件。2005年后,Workday、Zendesk等公司相继上市,之后在企业社交、客服、招聘等新领域也开始涌现一批SaaS公司。与此同时,部分传统软件公司也积极推出SaaS产品,美国的SaaS服务行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Adobe转型最成功老牌软件

Adobe于2012年正式宣布转型SaaS,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创意云(Creative Cloud)、体验云(Experience Cloud)、文档云(Document Cloud)的三大体系。Autodesk转型前后细分业务无明显变化,依然由四部分构成:1)、建筑、工程和施工;2)、制造业;3)、平台解决方案和新兴行业;4)、媒体和娱乐。但是在商业模式上从License转变成为SaaS的订阅模式,意味着Autodesk的收入变得更加平稳、规律和拥有可预见性。



财务表现:Adobe在转型过程中,公司传统License产品受到较大冲击。2013财年Adobe传统产品和服务的收入从2012财年的37亿美元急降至29亿美元。此后订阅服务的收入快速增加,快速补充缺口,到2014年公司总收入已经实现正增长。总体而言,Adobe在2014年已经基本度过了转型痛苦期,云转型非常顺利。2018年报显示,Adobe认购的收入为79.2亿美元,贡献收入88%。



国内SaaS行业起始于2005年左右,产业发展进程落后美国5-10年。大约在2004-2005年左右,少数国内企业开始仿照国外SaaS产品向SaaS转型试水,在传统C/S架构软件之外推出B/S架构的软件,成为国内SaaS产品的雏形。2010年开始,国内更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军SaaS市场,CRM领域发展较为集中。2015年以来,国内SaaS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而此时的美国SaaS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从细分领域看,国内SaaS市场主要集中在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管理(ERM)和协同应用(Collaborative),细分市场份额占比持续扩大。



中国SaaS市场整体规模有限但增速持续跑赢全球。伴随国家政策不断加码及底层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内SaaS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公有云 SaaS市场规模为12.6亿美元,增速为40.0%,在中国公有云细分市场中占比仅为31.53%。至2021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将达到1711亿美元,增速为仍然高达31.2%。与全球SaaS市场增长率相比,中国SaaS市场增长率长期跑赢全球。2016年中国SaaS增长率高于全球增长率1.1个百分点,这一领先程度到2020年将扩大至23.8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中国SaaS在全球SaaS市场占比将不断提升。



6.医疗信息化:景气度稳步提升,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6.1、医保控费将成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018年医保局设立,整合多部门职能,结束医保碎片化管理,这对医疗信息化、药品管理等医疗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2018年3月公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显示,将原属于人社部、卫计委、发改委及民政部的部分医疗相关职责进行整合,决定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2018年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领导班子组建完成。原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出任局长,原发改委副秘书长施子海、原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陈金甫、原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司长李滔任副局长。



作为最大的付费方,医保局有动力有能力约束医院行为,达到控费的目的。自2018年3月医保局成立以来,多项政策和行动显示控费已经是政策的重中之重。1)2018年9月医保局开展专门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全国性专项行动,至11月底全国有三万多家医院药店受到查处,追回医保基金五亿多元。2)2018年下半年医保局主导试点“4+7”带量采购,12月预中标结果公布,中标药品降价幅度超市场预期;3)2018年12月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探索制定并完善全国基本统一的DRGs付费政策。


身兼多项职能的医保局将会对医疗机构形成较强约束。其约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医保局管理医保基金,是医保费用的最大支付方,而医保付费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数据,2013-2017年医院业务收入的近60%来源于医保,医疗机构收入的近50%来源于医保;2)医保局负责管理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药品的招标采购等,而2013-2017年仅药品收入一项就占到医院收入30%以上。因此医保局对医院收入具有绝对的影响力,进而对其有很强约束力。



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是医保控费的重要前提,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助推医疗信息化行业长期处于高景气度阶段。近几年关于数据共享的医疗信息化政策频频出台。政策指引下的未来信息化建设有两个主要方面1)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解决医院内互联互通;2)医联体内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解决区域互联互通。而云计算技术有助于互联互通的实现。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解决医院内互联互通。2018年12月,卫健委发布新版《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和标准(试行)》,新增对二级医院分级评价的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按时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根据政策要求的评价分级来看,3级是实现部门间数据交换和4级是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初级医疗决策支持,总结来说最新政策的要求是基本实现院内的信息互通,所以未来两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将围绕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整合和互联互通。



医联体内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解决区域互联互通。2018年8月22日,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其中将“区域资源共享情况”作为其中一项考核内容,考察是否“探索建立统一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如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来实现区域资源信息共享将是完善医联体建设的重点。



云计算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疗健康数据实现互联互通。首先,云计算能够降低系统建设和数据存储的成本。SaaS化的软件系统建设成本低,无需重资产投资建设,存储空间能够按需使用。其次,医院、诊所、药店等云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打通医疗环节的信息孤岛,方便医疗数据共享,例如医疗机构之间能够在区域医疗平台上实现的同级检查结果互认,节省医疗资源,减少患者重复检查的负担。


2018年,东华软件及卫宁健康分别携手腾讯及阿里,基于巨头的技术优势,共同探索云计算在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应用。目前,腾讯云主要提供医疗解决方案,具体表现在构建医疗生态系统、搭建医患远程医疗视频场景、分析医疗大数据、解决医疗云存储问题。阿里云推出了互联网医院/云医院解决方案、医疗信息化方案、医疗智能硬件、医疗云解决方案等多种产品和服务。



6.2、军队医院订单复苏,政策变化将带来市场增量

近年来中央政策不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医院建设迎来加速期。2016年6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出台《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在医院建设上,《意见》对贫困地区的医院建设数量作出要求。具体目标为2020年,每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少建设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在医疗信息化方面,《意见》对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远程医疗能力,各层级医疗机构资源互通等方面作出要求。其中,实施全国三级医院与扶贫地区医院一对一帮扶是重点任务。三级医院(包含军队和武警部队医院)与扶贫地区医院签订一对一帮扶责任书,建立帮扶双方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使其2020年能达到二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2016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对到2020年的医院建设任务做出了部署。中央对中西部地区新建医院项目的补助投入较大。



军队院校改革获得重大进展,军队医院订单迎来复苏。2015年正式启动的军改也涉及到了军队院校方面的改革。涉及军队院校方面的改革主要在2017年获得重大进展。2017年6月29日,国防部公布军队院校结构调整的具体名单。在本次改革之前,军事院校共67所,分别隶属于四总部(参谋、后勤、政治、装备)和各军兵种。本次改革后变为43所,布局以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43所院校中,军委直属院校2所,军兵种院校35所,武警部队院校6所。35所军兵种院校中,海军8所、空军10所、陆军12所、火箭军3所、战略支援部队2所。原总后勤部隶属的第二、三、四军医大学,分别划分到陆、海、空军。第二军医大学在军改期间先是转隶到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一年后又转隶到海军,组建成海军军医大学。2017年6月10日起,第四军医大学划归空军建制领导管理,7月18日,第四军医大学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随着军队院校结构调整完毕,其附属的军队医院的隶属变更也自然落定。隶属关系的落实有助于稳定军队医院的管理,跟管理效率密切相关的信息化项目需求有望恢复。例如,西京医院在转隶到空军军医大学后不久,于2018年2月13日与公司签订了5659.3万元的大单。



同时,医疗相关政策变化带来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空间的变化,特别是政策的焦点电子病历、DRGs、医联体等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将会有可观的市场增量。


我国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整体较低,远未达到政策要求。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2018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18CHINC)介绍,从我国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填报医院数量来看,2017年有3900家,2016年是3630家,不足全国医院总数的一半。填报的全国三级医院的电子病历功能应用平均水平2.11级,二级医院平均才0.83级,连1级的都没有达到。而卫健委政策要求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所以,我国电子病历的水平远没有达到政策要求水平,未来升级市场潜力很大。



未来两年电子病历市场至少有百亿增量。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共有2460家三级医院,8714家二级医院。根据焦雅辉副局长的数据,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至少90%需要进行电子病历升级改造。依照电子病历最近半年相关招标数据,假设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升级项目金额大约为300万,二级医院大约为100万。我们可以保守地估算出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市场增量为66亿,二级医院市场增量为78亿,二者合计约144亿。



DRGs市场初步估计,医保端每年服务费约16亿,医院端市场增量约40亿。在医保端,因为医保局对DRGs全国试点推广的定价方式未明确,只能根据现有DRGs落地项目进行简单测算。国新健康2018年在佛山落地项目合同438.05万,我们假设每个城市每年平均收费500万元,我国共有334个地级行政区,那么DRGs医保端每年服务费用约16.7亿。在医院端,根据中标信息假设三级医院DRGs相关项目,三级医院项目为60万,二级医院项目为30万。结合之前DRGs试点城市很少,我们使用全部医院数量来测算。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三级医院DRGs市场空间为14.76亿,二级医院市场增量为26.14亿,二者合计约40亿。



医联体信息化增量市场大约100亿。为推进分级诊疗格局的建立,从2017年开始医联体建设全面加速,截至2017年底, 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参与了医联体建设。2019年1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590号建议的答复》,“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组建城市医疗集团1654个,县域医疗共同体2388个,跨区域专科联盟1165个,面向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5619个。”因此,全国共有医联体10826个。根据已有医联体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标情况,如远程医疗系统、信息平台等,可假设每个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支出平均100万元,那么全国医联体信息化增量市场大约100亿。尽管部分医联体项目已经建设完毕,但未来医联体信息化需求仍会较为旺盛。


7.投资建议和重点标的



在个股配置上,建议围绕着科创属性强、行业景气度高的细分龙头进行布局。重点推荐中孚信息、中国软件、中科曙光、恒生电子、神州信息、科大讯飞、千方科技、石基信息、紫光股份、浪潮信息、博思软件、和仁科技。


中孚信息(300659.SZ

公司是国产化替代领域具有产品和技术优势的细分龙头。1、营收加速拐点已至,研发费用持续高增。公司2019Q1营收增速达到68.71%,去年同期增速为16.61%,主要受益于保密防护类收入高增长,存货同比增长50.84%,业务拐点态势获得验证。同时公司保持较高费用投入,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7.34%,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7.78%,保障业务高速发展。2、武汉剑通并购过会,估值消化,协同性值得期待。武汉剑通从事移动网数据采集分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和中孚信息同属信息安全领域,双方客户可以共同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形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本次并购有效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公司估值消化,性价比进一步提升。3、自主可控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催化持续性强。贸易战倒逼自主可控产业加速,公司在政府端耕耘深厚,自主可控项目全面推进将催化公司业绩持续爆发。


中国软件(600536.SH

公司是国产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1、公司旗下中标公司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在政府机构和军队系统中有较高的市占率,是目前商业化前景最好的国产操作系统。公司的基础软件产品销售情况良好,对公司自主可控生态形成有力支撑。但由于安全可靠工程尚未全面展开,公司基础软件产品的销售能力并未完全体现,预计未来有望推送基础软件产业的销售。2、公司持有武汉达梦39.51%的股份,后者是数据库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数据库领域60%以上的份额被外资品牌占据,且预计未来几年平均增速在15%以上,在国产厂商技术实力逐渐提升以及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公司业务有较强的增长动力。


中科曙光(603019.SH

公司是中科院下属的服务器、芯片领域的龙头公司。1、公司基于指定的国产芯片研发了全自主计算和服务器,满足了国内特定高安全行业的应用需求。2、公司参股的海光公司采用X86指令集,软硬件生态成熟,未来商业化前景较好,国产替代空间很大。同时,公司在X86服务器和存储器领域的市占率仅为7%和6%,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恒生电子(600570.SH

公司是金融科技领域,特别是证券IT领域的龙头企业。1、2019Q1业绩符合预期,投资收益大增。公司2019年Q1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增速符合前期预增公告区间。3.6亿非经常收益主要来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扣非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受去年订单增速放缓影响,预计后续将持续改善。2、资本市场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控费趋势延续。2019年Q1资本市场业务整体保持了13.61%增速,其中资管业务保持了27.23%的较高增速,互联网业务同比增长16%。一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整体同比增长10%,控费趋势延续。3、行业政策陆续兑现,基本面趋势向上。今年以来,金融创新为金融IT带来了明确的增量市场,行业景气度向上无疑,科创板、资管新规、第三方接入、券商结算等行业利好将陆续步入业绩兑现期。


神州信息(000555.SZ

公司是金融IT领域,特别是银行IT领域的龙头公司。1、金融科技龙头地位稳固。18年以来,公司聚焦其优势的金融科技领域,收入规模位居行业第一,其ESB、银行核心系统等产品市场率领先,核心系统及分布式平台中标进出口银行等多家大中型银行,签约额同比增长超过36%。2、股权激励夯实长期业绩信心。公司于19年4月落地股权激励方案,其中19、20年行权条件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6亿、4.35亿,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高。3、公司估值具有较强吸引力。与同类型公司相比,公司的收入规模、收入质量、净利润与市值的匹配度更具性价比,估值具有提升空间。


科大讯飞(002230.SZ

公司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语音识别领域的龙头公司。1、科创型稀缺标的。以语音为利基,不断拓展AI全产业链“平台+赛道”优势,尽享政策红利。2、业绩拐点可期待。教育、政法等B端业务持续快跑,C端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费用率有望下降。3、增发进入关键期。34.74亿元非公开增发已获批文,拟发行不超过1.08亿股。


千方科技(002373.SZ

公司在智能交通、智能安防领域具有较强的龙头地位。1、智慧交通业务稳健增长,缓解交通拥堵订单陆续落地。公司18年智慧交通全年实现收入34.9亿,同比增长19.4%,毛利率31.2%保持稳定,智慧高速与城市交通业务中标金额快速增长,轨交业务头部优势继续保持。2、安防业务迎来海外布局之年,协同效应逐步显现。18年智慧安防业务实现收入37亿,同比增长53.9%,保持稳步较快增长,阿里入股15%股权有助于其更好发展。3、V2X竞争优势逐步形成,高研发投入强化壁垒。公司18年推出了整套的V2X解决方案,V2X技术通过世界首例三跨互联互通测试,实现国内首个实际高速公路场景的车路协同测试,离V2X产品的市场化推广更进一步。


石基信息(002153.SZ

公司是以酒店为核心的大消费信息化龙头,在云PMS领域具有较大潜力。1、酒店信息化订单高速增长,管理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2018年新签酒店信息系统与支付系统合同订单同比增长26%与15%,订单数量达到3370份与322份,有望带动公司相应板块营收取得较快增长。2、餐饮零售业务取得标志性突破,平台化战略打开成长空间,2018年公司新一代云平台餐饮系统Infrasys Cloud成功成为洲际、凯悦、半岛、马可波罗等多家全球知名国际酒店集团系统标准,大型酒店客户的持续突破。


 紫光股份(000938.SZ

公司是云基础设施领域的龙头公司,在企业网市场具有强竞争优势。1、公司是清华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2016年5月,公司通过225亿元的定增完成了对“新华三”的并购,大幅提升了公司在IT行业的竞争力,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网络设备提供商。2、紫光集团在18年3月底宣布投资120亿进军公有云市场,发挥其在企业级市场的强大优势。根据紫光云规划,预计2019年成为国内前5的公有云服务厂商,开拓海外市场,2020年成为国内前三的公有云服务商。


浪潮信息(000977.SZ

公司是全球服务器行业的领军厂商。1、2018年浪潮x86服务器出货量、销售额均居全球前三、中国第一。并且公司人均创收及人均创利连续三年持续提升,毛利率企稳回升,随着规模继续扩大,规模效应有望继续体现带来较大业绩弹。2、2018H1,浪潮AI服务器市占率51.4%,蝉联中国市场第一。3、18年公司研发人员同比增长22%,研发投入同比增长76%,达到19亿元,由于多个项目研发阶段结束,研发资本化比例从去年23.25%大比例下降至2.06%。


博思软件(300525.SZ

公司是财税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1、电子票据市场19年爆发性强,是公司收入净利润高增长的重要保障,公司政府采购平台业务目前仍处于拓展阶段,对净利润贡献较小。2、基本面持续向上。公司19年一季度显示收入增速高达106%左右,明显高于17年、18年80%的收入增速,在高基数基础上营收仍然呈现加速迹象。凭借电子票据推广的政策红利、异地扩张、产品线扩张三大驱动因素,公司收入业绩增速预计将维持高增长。


和仁科技(300550.SZ

公司是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细分龙头。1、公司在公立医院市场突飞猛进的态势延续。此轮医院信息化建设强调全院级别医疗数据的实时互联互通,以便较好的支持诊疗过程,提高医院效率。和仁科技在电子病历、新一代信息系统等方面有先发优势,能够满足医院IT建设新的需求。2、公司中标江西省儿童医院红谷滩新院项目金额超1个亿,实施周期较短,预计会对2019年财务报表产生积极影响。3、区域医疗平台的落地将是2019年最大看点。基于富阳模式打下的基础,公司已经成为杭州城市大脑“舒心就医”板块的建设者和运营者。



7.风险提示



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产化替代等政策正处于实施阶段,当中涉及的产业落地和企业内部调整情况较为复杂,具有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2)国际外部环境不稳定。当前中美关系紧张,计算机板块中部分上市公司会用到美国的芯片等产品,存在供应链不稳定的风险。

3)人工成本上升的风险。当前仍处于技术创新阶段,上市公司将有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的可能,而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配比提升将使整体人力成本增加,其他 IT 巨头或创业公司如果采用高薪挖人的策略也会拉动整个行业的人工成本增加。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鸿蒙初开,布局科创型细分龙头

对外发布时间:2019年6月4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蒋佳霖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5050002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本信息材料仅为对公开资料的整理信息,不涉及分析师的研究观点及投资建议。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