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按“跷跷板”原理治疗双相障碍
此前不久我曾写了一篇《莫把药物当“作料”》,评论了某些病人家属甚至医生把精神科药物当“作料”用的现象。过后,感到意犹未尽,再写下本篇文章。
由于典型的双相障碍是抑郁发作和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交替出现,从现象上看,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发作形式,不少病人及其亲属据此理解,以为双相障碍是一种“跷跷板”性质的精神疾病,在躁狂发作状态他们知道要用心境稳定剂治疗,但一旦躁狂发作减轻或缓解后,常常会自作主张,迅速减少心境稳定剂剂量或停药,认为继续用药会导致抑郁发作。甚至某些精神科医生也有类似的认识和做法。
追根溯源,双相障碍患者和亲属对双相障碍的错误认识和理解,既有他们自身的认知错误如较为简单的直线思维这类原因,也有我们专业人员对该精神障碍的理解和表述不充分、不准确的问题。而且,有些具有专业人员身份但却未必具备足够关于双相障碍学识的人,头顶着“专家”的光环,在某些有广大受众的传媒平台传递错误信息,也对双相障碍“跷跷板”性质印象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极大地干扰了双相障碍病人的临床治疗过程。
除了上述这些原因导致人们关于双相障碍的“跷跷板”错误认识之外,某些专业性的双相障碍治疗指南也或多或少地传递了可能误导非专业人员的信息。
例如,这些治疗指南多有“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增加抑郁发作‘转相’风险”的描述或循证医学信息,并多将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当作抗抑郁药物的相对或绝对禁忌症。这样,就可能使一些医生在回答病人家属咨询时,简单地解释为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抑郁会导致出现躁狂发作。
或许这些医生也确实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我就看到过有些医生甚至是高年资医生在其诊治的双相抑郁患者此前服用抗抑郁药物,不问青红皂白,不考虑评估转相风险,一概停药,只使用心境稳定剂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甚至很多医生连临床现象都不加区分,将“易激惹”这个单一临床表现等同于躁狂综合征,对在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易激惹定性为“转相”,并据此将单相抑郁修正诊断为双相障碍。实际上,很多时候,以恶劣心境为背景的易激惹远比躁狂发作的易激惹多见。
于是,一些医生以这样错误的诊断观念与不严谨的治疗药物变更,也间接地影响了患者家属的认识,进而形成双相障碍属于“跷跷板”性质精神障碍的刻板印象。
我自己诊治的患者中,就有许多人就是这样认为的,一旦我给他们处方了哪怕很小剂量的抗抑郁药,就会有家属担心或反对我的治疗药物会使病情转相。
另外,患者家属也常常自以为是地自行调节用药:看到患者有易激惹表现,就认为是躁狂发作,增加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看到患者有情绪低落的表现,就立刻减少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待患者再出现易激惹现象,又迅速恢复这些药物剂量。
甚至,有的病人家属又片面地理解抗抑郁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而在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时,立即加用抗抑郁药物,以期“撬动”患者低沉的情绪状态。他们完全是按“跷跷板”模式理解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本没有疾病的整体观念,使患者病情持续处于波动之中,痛失接受规范治疗、获得最佳疗效的机会。
通过健康教育,矫正专业人员和患者家属有关双相障碍是“跷跷板”性质精神疾病的认识,对正确治疗双相障碍有实际意义。
联系我们(咨询及问诊)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联系电话 | 18122399828
好大夫网站 | http://miaoguodonghaodf.com
工作室地址 |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长堤街7号一楼自编05室(周三、周四)
苗国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