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奋斗者之歌】曲宪忠:挥洒余热绿荒坡

HEBRTS 河北新闻联播 2019-04-07

他退休不退岗,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帮助邢台威县西沙河畔农民,将沙荒滩涂变成了10万亩梨园,带动1.6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被当地老百姓亲切称为“梨财神”。今天的新时代奋斗者之歌,为您讲述省林业厅退休干部、果树专家曲宪忠挥洒余热绿荒坡的感人事迹。

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739sgvi4c&width=500&height=375&auto=0


记者见到曲宪忠时,他正在梨园内教授果农夏剪的技术。为了让果树长势更好,实现高产,曲宪忠经常冒着酷暑来到梨园内手把手地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


果农:

枝怎么剪,药怎么用,亲自给你指导,亲自说。


今年74岁的曲宪忠退休前曾任省林业厅副厅长、巡视员。在林果业倾注了几十年感情的他退休后选择在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发挥余热。2013年,曲宪忠应邀到威县任经济林发展高级顾问。本来说干一年,可是他这一干就是六年。


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曲宪忠: 

因为果树搞得不好就害了农民,不能搞半拉子工程,也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让农民从中受益,脱贫致富。


当初曲宪忠来到威县时,威县西沙河畔十万亩沙荒地,有的荒芜,有的种着效益极低的棉花。通过调研,曲宪忠发现威县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梨树种植传统。经过科学论证他认为,威县西沙流域的沙质土壤、气候条件等都非常适合种植梨树。因此曲宪忠产生了打造梨产业带的想法。可一开始当地的老百姓并不认同。


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曲宪忠:

他拿着小梨苗,曲厅长,这就能长成大梨树呀,怀疑。带着他们到我们采穗圃把树拉开,枝子拉开,第二年亩产3600多斤。


看到结出的果实,老百姓的信心大大提升。五年多来,威县西沙河畔逐渐建立起10万余亩绿色A级高标准果园。为了确保梨产业高标准起步,曲宪忠呕心沥血、亲力亲为。从挖沟、栽植到浇水、施肥再到储藏、加工等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模式。而且曲宪忠经常到现场亲自监督指导。


威县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郑继奎: 

征梨园的时候,曲厅长亲自挖坑,一米多深,一米见方,可累坏了那回。


曲宪忠说,他们的目标是将威县梨产业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亚洲知名的梨果生产出口基地”,令他欣慰的是他们主要推广的秋月梨、雪青梨、新梨7号、红香酥梨四个品种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果农:

我去年卖了6万多,八亩地,一亩地合八九千块钱。今年积极性更大了,今年好好管了,自觉地都上了防鸟网。


在曲宪忠执着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带动下,威县梨产业带实现了快速发展。五年多来,威县西沙河流域发展标准化梨园230个,带动3万多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1.6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曲宪忠:

我非常热爱这片热土,看到果农的需要,看到县里的期盼,我就想用我现在的余热,把我的知识和才能还到老百姓当中去,多为威县做点农民需要的事情。



来源:河北新闻联播

记者:齐红娟、李永倩、李政轩 

编辑:双全、孙静

主编:晓明

监制:朱湘鹤、刘新艳



热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