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高等研究院“中西方民俗学史”读书会成功举办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儒学高等研究院“中西方民俗学史”读书会成功举办
2021年6月25日下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西方民俗学史”读书会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2116会议室举行。此次读书会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讲师林海聪博士发起,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任雅萱副教授以及讲师李海云博士应邀出席此次活动,民俗学研究所在读硕博士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讨方式,围绕朱泽佩·科基雅拉著《欧洲民俗学史》(魏庆征译)一书各抒己见、交流切磋。
读书会伊始,林海聪老师介绍了此次读书会的发起缘由、《欧洲民俗学史》的主要内容、版本情况、作者和译者的基本信息等,并诚挚感谢了王加华教授对此次读书会的赞助,也向线上线下参加读书会的各校老师、同学表示欢迎和感谢。此次读书会由任雅萱老师、李海云老师和林海聪老师领读,2020级博士研究生蒙锦贤、2019级硕士研究生袁晓倩作为主讲人,2020级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组进行报告。蒙锦贤围绕“民族主义、浪漫主义与民俗学传统”的话题,介绍了《欧洲民俗学史》的基本内容、研究对象和方法、社会思潮和学科关系,比较了该书与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的书写范式、脉络和特征等,并结合中国民俗学学者的观点,讨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对欧洲民俗学传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民俗学的启示等问题。袁晓倩以“民:‘珍贵的叙述者’是谁?”为题,从自己在田野中被指责“你太文明了”的经历讲起,反思了“民在哪里?”“民是谁?”“为什么讨论民?”等问题,梳理了欧洲民俗学在不同历史阶段“民”的概念演变、“民”的范畴变化与民俗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关系,追问了思维方式和认知中的“遗留”带来的生态伦理、“民”的书写的合法性等问题。
国先翼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介绍了欧洲近代化的大历史,认为讨论学科意义上欧洲民俗学的萌发,必须从整个欧洲近代史的大环境下予以考量。如果抽离了欧洲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讨论民俗学的产生犹如无根之木。欧洲历史上为人所熟知的近代化运动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推动了民俗学的产生,只有《欧洲民俗学史》的前三编放置在欧洲大历史背景之中,或者说抓住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读起来或许会难度降低且更加通顺。梁春婵认为浪漫的想象推动欧洲人扩大了“民”的范围进而丰富了“俗”的内容。欧洲的“民俗之民”是进化着的了,而退化了的“民俗之民”是指一部分思想退化了的人,具体表现在思想贪婪、堕落、腐化,受商业利益驱动,改造或发明了“伪民俗”。林凤敏介绍了格林兄弟及其代表作,认为这一时期民间文化被当做维护民族尊严的政治工具和手段。民俗学本来就是民众生活的学问,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反映着民众最朴素和真挚的情感,如果我们对于其中的一些精华加以很好的利用,将它与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联系起来也会促进民俗学自身的发展。
刘淑俏认为在第五、六章中,随着民俗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集体与个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对个体的重视不断增强,民俗之“民”也逐渐进入了研究领域,但民俗学对“民”的研究是不够的,新一代民俗学者提出面向“人”的民俗学,从而使民俗学成为了关注“人”的主体性、主观性及生活经验的学问。王翘楚认为实证论时期的民间文化观点其实是和浪漫主义一脉相承的,准确来说,所谓实证论,是承袭启蒙运动先行者、启蒙思想家和浪漫主义者们的观点,同时表现出对实验科学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又并不鄙夷对原始民族思维特征的研究。孙华月以日本民俗学的建立过程为对照,梳理了欧洲民俗学建立过程中的特点,认为东西方的民俗学诞生环境不同,出发点不同,其后的发展方向也随着具体的思潮、事件、地缘等种种因素而存在差异。
王云帆讨论了克罗齐的美学观点,及其对民间文艺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重视民间诗歌的精神表现,反对民间文学的的实证主义倾向,反对机械的因果继承论,注重作品的内在属性,注重民间诗歌的个性,反对其精神的同质化。陈立荣介绍了《欧洲民俗学史》第一、二编的主要内容,认为民俗学是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下伴随着人种学、历史学及语文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出现,民俗学发端之际就体现了它的现实实用价值与人民性,但本书缺乏相关内容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若能把相关背景以每章节前言的形式写出来会更好。张春雨围绕启蒙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实证主义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第三、四编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文化的视角是存在转向的,这种转变与社会背景、国家政治、历史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民间文化关注视角的转变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需求的转变。傅灵犀认为这本书对欧洲民俗学史的爬梳,只进行到了古典进化论与遗留物研究的阶段,对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美国心理学派、法国社会学派等涉及较少或几乎没有涉及,我们从中还不能看到民俗学发展至今的完整历程,但是这本书让我们意识到,很多我们今天仍在纠结的问题,在几百年前就已有过特别精彩的讨论,这提醒我们要在经典的民俗学、人类学著作中补课。
最后,李海云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和思考,认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应该从原初的认知上,去追溯、理解和重新认知“民俗”。任雅萱老师认为这本书不仅梳理了民俗学的历史,而且呈现了整个欧洲人文社会科学如何产生的脉络,分享了通过时间轴归纳和提炼内容的读书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反思中国历史上的异域想象,并提议小组的读书报告,应该加强组内的交流和讨论。林海聪老师讨论了欧洲民俗学史的起源为何从美洲发现开始写起的问题,以及风景与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的关系,认为民俗在整个历史发展脉络中是多意的、开放的,民俗学在知识背景、思潮转变中不断调整立足点,而中国民俗学的讨论都在与这本书进行对话,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与整个中国民俗学的思潮和发展史的脉络联系起来。
文字:蒙锦贤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msyjbjb@126.com
值班编辑:刘淑俏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任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