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燃烧的“中国芯”,80岁老科学家出手,挽回中国万亿市场

芯榜 2020-08-25

热度新闻:

1、我和一个清华女教授聊了聊:2020年,该买房,还是该炒股?
2、马云给我的启示:饭局上这2种人,我绝对不会重用!
3、某高人对中国局势之分析,看完一身冷汗!
4、北大经济学教授:今年比存钱更重要的,是做对这件事!



近十年来,我国在智能芯片领域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每年我国向发达国家进口芯片的总价值已经超过1.4万亿。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一枚小小芯片,却关乎着我国工业、国防等多领域发展。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在芯片研究的领域中取得不错成绩,而黄令仪就是芯片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位。

小编今天带您走近她!

视频资料,建议WiFi观看
黄令仪,中科院院士,1936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市,其父是广西博物馆创始人、首任馆长廖葛民,母亲是广西化学研究院前辈。

她在抗日战争中长大,随新中国一起成长,遵循毛主席和周总理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指示,怀揣科技兴国的理想,195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被华工派到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1960年学成返校,24岁的她在母校创建了半导体专业,讲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课,同时带领一批更年轻的教工和学生,风风火火地创建了实验室。什么都自己动手干,并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当时居然得到大家心中敬仰的科学院院长、著名诗人、作家郭沫若的视察及鼓励。随后三年困难时期来临,由于粮食紧张,国家制定了调整方针,学校对一批刚上马的专业也调整了,半导体下马。

华中工学院1958年宣传册
1962年她加入中科院计算所,一心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在随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枚CPU芯片,黄令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电子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设计一块高水平芯片参展来洗刷耻辱
1989年黄令仪被公派到美国一家公司进行合作,但怎么也没有料到,一生中最大的刺激迎面而来。11月在加州拉斯维加斯有一个国际芯片的展览会,她们在那里参观了一周,成千上万的摊位几乎跑遍,都找不到我国的摊位。好不容易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几个国人手中拿着长城公司的塑料袋,她立马迎上去,亲切地问:“你们是来参展的吧?” “不,是来参观的。”心中猛然一震,只有她最明白,1963年我国的集成电路的研究水平与国外是同步的啊!为什么现在差距如此?内心的痛苦使她掉下了眼泪,她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设计一块高水平的芯片来参展,洗刷耻辱。
1990年回国后,黄令仪就潜心钻研各种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从建立版图库、时序库开始,到寄生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时钟树的生成、全局规划、时序驱动布线等等,全定制、标准单元、宏单元的设计方法都研究过,用户包括华为的程序控制芯片、计算所的模糊控制芯片等等,批准了两个发明专利。
有关单位在2000年推荐她参加了一个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这个在德国纽纶堡召开的博览会于1949年创立,2000年第一次邀请中国参加。全国大约去了32人,别人摊位是一个公司,我们则是一个国,摊位小而拥挤,但毕竟突破了“零”。归国的大巴走了约一半车程,黄令仪被通知所送的专利被评为银奖,她感到十分的高兴。但是兴奋之余,定下心来,她仔细一想:真正用上的芯片在哪里?虽然在设计时,就像一个老迈之年的人,用战战兢兢的双腿爬上了一个山峰,仰头一看,又一座更高的山峰堵住了前进的路,然后一咬牙,又顽强地一步一步地爬上那更高的山峰,可是令人痛心的是:芯片做出来了,没有用,锁在抽屉中,得了奖,又怎样?它只是一张纸。
因此,当江绵恒副院长视察微电子所时,召开了座谈会,在会上黄令仪说:“一个科技工作者最大的痛苦,就是他用心血灌溉的珍贵芯片做出来了,没有用!”好心人对她说:“你只会干活,不会说话”,可是,这是她的肺腑之言。


激情再次燃烧---参加龙芯物理设计
2002年,66岁的黄令仪老师第一次见到胡伟武,共同的理想促使黄老师加入龙芯,开始了他们之间长达六年之久的真诚合作,系统设计与物理设计无缝地结合了。

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
那时,每一周,她都要召开会议,要每一个人汇报自己做过的工作,而且请胡伟武到会指导。在那一段合作的时间中,龙芯课题组的全体年青人,尤其是胡伟武那种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深深的感染着她。那里没有无聊的纷争,只有一颗颗炙热的心,要把龙芯做出来,她感觉到一个激情燃烧的时期又来到了,因此下决心一定要把CPU的物理设计做成功。

龙芯3A
一晃十五载,从1B,1C到3A,3B,再到GS464E,龙芯的每一块芯片中都凝聚着黄老师的辛勤汗水。参加156(集成电路)及龙芯的工作,是黄令仪一生中最紧张、最艰苦的工作,然而也是心情最舒畅和感到最幸福的时刻。用黄老师自己的话说,人生取决于思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命运取决于选择,成于正挑,败于诱惑。一生取决于内心,大爱常乐,小我恒苦。一世坚持于正念,风雨无阻,雷鸣失声。她时常联想到:如果计算所86年不彻底地解散大规模集成电路室,留下几个种子,或许龙芯不至于15年后如此艰辛的从零开始做物理设计,进展也许会更快。

胡伟武和龙芯同事给黄老师庆祝八十寿辰
时至今日,耄耋之年的黄老师仍然精神矍铄的站在研发一线,在屏幕前拖动鼠标查看版图,如此辛勤付出又何曾有一丝一毫是为己为私?她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敌机的扫射中度过的,我就躲过防空洞,亲眼目睹过敌机炸死了两个在洞口抽烟的无辜同胞。国破山河碎的痛苦,四处逃难的恐惧,已深深地印在了我年幼的心灵中。我的少年时期,是在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中,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中成长。因此,在我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为祖国的强大而出力。今天,龙芯的理想,就是增强中国国力,加强信息安全,为千万老百姓能用上龙芯而努力。愿以生命的余辉与龙芯人一起,共同奋斗!”
如今,已经84岁高寿的黄令仪院士还仍活跃在科研前线,带领着新一代的科学工作者们保持初心、砥砺前行。黄令仪院士突破技术难关,不断攻克困难,为国家芯片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正是因为有像她一样不为功名利禄,国家富强的科学工作者,中国才得以有今天繁荣够富强的局面。

内容来源:龙芯《岁月见证的中国芯——谨贺龙芯黄令仪老师八十寿辰》

-----全文完,如果喜欢,请点亮“在看”并放到圈子里。



打赏


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热度新闻:

1、我和一个清华女教授聊了聊:2020年,该买房,还是该炒股?

2、日本专家:大部分人戴口罩等于没有戴,实验结果震惊了!!!

3、太厉害了,此次疫情,2年前就被准确预言,连名字、症状都一模一样!

4、某高人对中国局势之分析,看完一身冷汗!

5、北大经济学教授:今年比存钱更重要的,是做对这件事!



今日推荐!高端人士必备微信号 

华 尔 街

微信号:hejdaily


推荐理由:第一时间深度解读全球财富、资本、金融热点。


▼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华尔街 微信:hejdaily   华尔街财经:hejnews   深科技微信:deeptek

欢迎转发,点个“在看”

让本文被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