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校学生论通识 | 这是我想要的通识教育!
采访合集 | 这是我想要的通识教育!
4月4日至7日,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邀请来自11所高校的40名入围“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决赛的学生,来到复旦大学,参加论文答辩会及复旦通识研习营。小编利用这个机会采访了十几位参赛选手,分享他们对通识教育的感悟。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理解通识教育的吧!
更多比赛介绍请点击 获奖名单|“卿云杯”通识课程论文大赛赛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专业
叶安
在参加这次比赛前,我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也就是通过通识课学习其它专业的知识。而现在我觉得,教育是给予人自由的。自由的前提不是技能的掌握,而是拥有技能的自觉。来自复旦大学的曹智诚同学在论文中提到:“通识课程重要的不是‘去远方’,而是‘看近处’。”我个人十分赞同。把知识拉进我们的生活里来,我们才能从中获得自由,否则,教育就变成了知识的牢笼。我认为,运用知识,运用技能,才能让我们获得自由,而非单纯的记忆,单纯的追求格式的正确,被学术文本约束。在通识教育中也如此,若一味追求其学术性质,忽视其对人的启迪,对人思想的丰富,对人知识自觉的唤醒,那便与“追求自由”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让我对通识教育更新认识的还有7号下午陈思和教授的授讲座“人文教育的意义”。其中提到通识教育其实是人文教育,对人的本质的唤醒。我认为我在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关于通识课程做得非常好。老师在第一节就会强调:观点无对错,欢迎不同思维的碰撞;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重要的内容。这一理念让我可以放胆去想,不断认识自己,挖掘自己。通识课程为我打开了“思想力”的大门,让我思考,让我尝试去解答,去探索,会让我在课堂上想说“Wow”,会让我有“推开教室的门,整个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而不是上课记着笔记,思考哪一个知识点会在小测里出现。它让我不断了解自己,同时也为我所用,让我能够更好地看待事物,更好地处理现实问题。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
曹智诚
我觉得通识教育就是教人如何在近处好好生活,同时眼望远方;同时,我希望通识教育能够增加它与社会联系的部分,因为只有在实践中,通识教育才能够完成它真正的教育目的,而不是仅仅停留于一个悬空的乌托邦。
复旦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是比较高的,所以很难说哪门课的质量最高。我只能说我最喜欢第二模块的课程,其中我比较想介绍的是我们学院(哲学学院)张双利老师开设的《共产党宣言导读》。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马克思是一个复杂而纠结的存在。而理解马克思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势必要从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开始。张双利老师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正是带领我们进入马克思,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要阅读《共产党宣言》,还要阅读霍布斯鲍姆对那个时代的描述,阅读马克思在发表宣言之前的若干手稿。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通识课程,尤其是经典阅读类的课程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要先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也就是张双利老师带领我们所做的。他会带着我们向文本提出问题,带着我们观察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并且帮助我们分析这些问题在作者思想历程中的地位。比如说《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class)概念,在马克思之前是很少有人会用的。那么阶级这个概念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就要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及1844手稿的一部分。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将这个概念引入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这就是一个文本的向度。
除了这个向度之外,还有时代的向度,也就是对于同一文本,后人在阅读时又有怎样的感悟。因此,我们需要去阅读列宁、毛泽东这些后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去观察后来的学者,比如说韦伯,他对马克思思想的看法。在这些文本互文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增强我们对于文本的了解,同时还能把文本放入一个历史的语境当中去理解它发展的整个脉络。
我觉得,现代教育缺乏的往往是一个文本的历史感。我们在阅读一个文本的时候常常将他们看作一个知识,但对于经典来说,这样的阅读是不够的,我们恰恰要把它放入一个时代的语境中,去跟他对话。所以这就对我们提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老师要和我们一起把时代的架子搭出来,然后我们才能进入那个时代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感,不单单是把一个文本当成它在对我们说话,而是两个人在互相沟通的一种感觉。我觉得这就是哲学模块的通识课对我们非常重要的启发。
山西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刘靖波
来复旦之前,我对通识教育的了解其实就是像我们学校那样的教育。我们文科之间是打通的,比如我这个学院叫做“中国语言文学类(文科实验班)”,汉语言文学、历史性、哲学三个专业在一起。这三个专业的知识我们几乎都要系统的学,而且不是学一两门概论课而已。比如历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以及史料学等等课程我们都要学。上这么多课,最大的体会就是累,课太多了。平时基本上留不下多少时间看书,尤其是我们这还是一种“需要大量阅读”的专业。
我觉得我们学校这样的课程设计,初衷还是好的。这个初衷,大概就像今天张汝伦老师讲座提到的,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学习是为了什么,而不是简单的跨学科。这些课程会试图培养我们的心性、人生态度。我们觉得这样的课程设计或许还是会有不足之处,课业压力打容易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最终可能导致这么多门课都只是很浅表的涉猎一下而已。
上海交通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张天阳
上海交大的通识课有四个模块,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和专业课相比,人文模块通识课的老师会降低一些难度和要求,对作业的专业性会较为放松要求。但相应的,通识课会有更高的自由度,所以在通识课上我愿意做出一些尝试来开拓思维,对同一个问题的考量会去用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视角尝试。而理科类的通识课,我修过一门比较好的课程,生命科学实验探索。这门课两周做一次实验,期末完成一篇感想。这门课作为通识课,我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但也有很多课程比如量子力学,难度大,专业性强,非本专业学生很难完成。
我觉得通识教育的“识”,在很大程度上不只是“知识”,而更应将其理解为“认识”。通识教育所要做的也不应该只是传输其他学科的知识,它的核心理念应当是对内而非对外的。通过这种教育,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学会在喧嚣浮躁的当代社会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找到维持本心之道,才是最理想通识教育的体现。
湖南大学 岳麓书院历史系
万乾益
我觉得通识教育不是知识教育,不是兴趣教育,而应当立足价值,是成人教育,是价值观教育。通识课不该只是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通识之“识”应该是见识而不是知识。通识教育对人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是否实现了文理互补,丰富了知识,而是使人成为更好的人,能坚定自己的志向,对于肤浅功利的社会价值不随波逐流。
我真正和通识教育结缘,是大二在昆山杜克大学的交流期间,在那里第一次亲身体悟到通识教育扩展视野、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健全人格的意义。在第二个session选修了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学院Jeffery Moe教授的“全球健康伦理:跨学科视角(Global Health Ethics: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这门课程,这也是我目前为止在大学生涯中收获最大的一门课。在这门课上,知识是最“微不足道”的,更重要的是批判思维、全球化的视野、跨学科的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我认为,这才是一门好的通识课应该并且能够带给我们的。
苏州大学 西班牙语专业
钱雨欣
我觉得通识教育非常重要,但还是要与专业相结合,“通”可能是每个方面都学会一点点,但更重要的是要“专”一样东西,不然人会很空泛。我自己的专业是西班牙语,我一直在比较西班牙语和中国文学之间的一些差别,然后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再通过我的力量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西班牙语进入中国。
重庆大学 人类学专业
郑桐
我就读的是博雅学院的人文科学实验班。大学前两年接受文学,史学,哲学,社科(包括政治学,法学,人类学)各方面的课程教育。大三再从中选择具体的专业。而在分专业之后,前面所学到的知识都会有所帮助。
学院的每个年级都只有三十人左右,较小的规模有利于学生与老师进行更加密切的联系。每一个老师都有office hour,在办公时间内,学生们可以预约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另外,学院开设了读书班,由老师和同学共同阅读经典。在每周特定的时间里,大家花费两三个小时围在一起精读文本,讨论书本的内容。在课堂上下的密切交流,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课上的知识,还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老师们在治学以及做人方面的方法。
北京大学 政经哲专业
李庄威
“力量与习俗——试析《历史》中希腊战胜波斯的原因”这篇论文的背景,是古代西方政治思想课程。虽然本课程以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却是由哲学系的李猛老师授课。这一门课程以精读文本为主要的授课方式,学期内阅读的文本包含《荷马史诗》,《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腊罗马名人传》等著作。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这样的安排实际上是对于削弱学科壁垒的尝试,将不同学科结合在一起去思考问题。
如果说通识教育让我们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这其实是比较抽象的说法。但其实有一些收获是可以说的很具体的。比如我所修读的通识课程大部分是文本精读类,在精读文本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以前缺乏关注,或者曾经遇见却并未进行思考的问题。而文本会提醒你这些问题的存在,帮助你去反思、解答。实际上,这些问题可能是很根本的问题。通识教育也会逐渐锻炼阅读、写作以及思考的能力。无论是从事学术,还是未来走向社会,这些能力都是很实质与必然的方面。在各种课程以及读书学习的漫长积累后,我们可以慢慢地修炼出扎实的基本功。
上海财经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王瑞
通识教育中对我意义最大的就是读经典类的课程。在小时候,阅读是个很自发的行为,没有目的或者期望得到什么,仅仅当作一个日常的习惯。到大了的时候,阅读就从习惯变成一种期望,期望在其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知识的拓展。高中时我到了家乡的一个地级市学习,因为地理位置的便利,学校旁边有不少书店,在周末休息时我经常会到书店里看书,把书店当作了学习之余放松的一个地方。是这些书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激发了我的求知欲,也填补了我父母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是这些数学公式和考试成绩以外的东西使我坚定了生活的信心,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倘使有人问我通识教育于我有什么意义,我想它的意义就在这里。
苏州大学 纺织工程专业
陈佳琳
与规范和深刻的专业课不同,通识选修发散而广泛,让你不再在意分数的高低,而是感恩所学所感装点了我们的人生旅途。通识教育从知识的获取转向思维的培养,为学子的身心建设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和渠道,更是给予一个已经选完专业的学子扩充视野的机会。
就我个人体验而言,苏州大学的《计算思维与问题求解》这门课令我难忘。第一堂课,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讲述了许多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第二堂课,老师让我们对我们所选的课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描绘,针对“计算思维与问题求解”这个名词进行展开,从更宽泛的范围去了解,之后的几节课也是这样,先概述好问题和学习方向,再每个名词从多个侧面入手扩充认知体系。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堂课的“自主”:从小组的划分到组长的选拔,老师以一种绝对信任、放权、自由的形式,将主动权交于我们。知识获取方式亦是如此,老师从建议的角度给出可以用来参考的书籍类别,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网站,但并没有任何限制和具体指令,具体实施的方法由同学们自主探寻。这种探寻方式锻炼个人的知识查找获取能力,同时又可以和他人交汇观点\协作融合,最终解决问题。
重庆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
刘才碧
我觉得通识教育带来的反馈可能并不是那么直接的。有时候,它不能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不能直接给我们一个结果。它更多的是改变思维、习惯,改变我们和他人的交流方式以及处事方式。和一个接受过通识教育的人接触,你会有着如沐春风,海纳百春与开阔的感觉。这或许是通识教育给予人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也是通识教育能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它会带给我们更多视角,从史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角度去看待问题。每一个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多视角看待问题会感悟到人性的通达,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专业
马雪菁
我在高中学的是理科,所以我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后,就没有刻意地去接触人文社科之类的东西。甚至有时候觉得如果自己去接触一些偏文科的东西,可能会与自己所在的主线有所偏离。上了大学之后,我逐渐了解到学校的行远书院开设的这个通识课程,因为考虑到之后社会需要的是更多综合性的人才,我觉得不管怎么样都要了解一些人文社科的东西,否则视野可能就会特别狭隘,很难有长远发展。
在大二上学期,我上了《大学之道》和《宇宙大历史》这两门通识课。《大学之道》就是讲人与各种各样事物的关系,比如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己的内心的关系。这门课的价值就在于让我知道如何进行自我定位,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门课是《宇宙大历史》,这门课是从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发开始讲起的。一开始上这节课时,我的内心其实有点抵触,因为有整大段的文字需要课前看,每次预习材料花费的时间就很多,而且还要准备课堂讨论。但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让我自己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并且能够从多角度看问题。总而言之,我觉得,通识教育的意义可能就是对于学科之间差异的跨越以及对于自身以及对于社会的思考吧。
采访人:卯升崴 尚思远 李舒阳 曾良圆
纪昊楠 赵潇涵 黄紫琼 张雅斐 曾子豪
复旦通识 关注课程建设与学生学习 微信号:复旦通识教育 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fdge@fudan.edu.cn
别忘记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