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感言】第二届“卿云杯”论文大赛一等奖学生参赛感言
在本周一落幕的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比赛线上颁奖仪式,来自中山大学的李尔清、华东师范大学的唐褀林以及复旦大学的朱凌玄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参赛感言。三位同学在本次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一起来看看吧。
李尔清
中山大学 16级汉语言文学(博雅学院)
获奖论文:
欧阳修自编集不收 《与高司谏书》 发微
“通识教育就像是向湖面投掷的一颗石子,它泛起涟漪,而这个圆的半径很大。”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李尔清。训练营结束了,今天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就像训练营中复旦大学物理系金晓峰老师对于科学的观察结果,通识教育因为它去专业化的特性,往往显得不够高效,不够实用。而在这种马不停蹄的发展话语中,由于出离了一时的功利,通识总是呈现出一种“无用”或者说“吃亏”的状态。我想我们这些认为“吃亏是福”的人,一定有类似的审视世界的眼光,一些共同的执著与眷恋,就像某种文化的乡愁。
其实就在半个月前,我刚刚完成了自己的本科生涯。当我回忆起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我发现那些实在的知识总是会随着时间变得十分模糊,而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种关心某个问题的心情,它有时很小很具体,就像前天听到的关于“头像文化”的答辩,有时很大很辽阔,关系宇宙,关系命运。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时那种儿童式的、初识世界的好奇与感动,会给予我们某些原始的动力,这种关切在更高的位置指导着人的生活。所以我想,通识教育能够让我们保持这种关切,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可避免地汇入了社会的洪流,成为了柏拉图笔下的癞头小铜匠,最终指导我们的也不应该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则会导向一种长期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就像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老师的讲座“通识教育与人类关切”所传达的,在现代学科的人为壁垒之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更高的共识,而一个共同体,也许不只是学术共同体,是应该具备跨越这种壁垒的能力的。通识教育就像是向湖面投掷的一颗石子。它泛起涟漪,而这个圆半径很大,它有关自然、人文、艺术等等,所以它才能把今天在座的你我全部囊括。我的直觉愿意相信它还会扩散得更远,直到成为无限。也许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身处其中,享受着同样的润泽,保持着同频的呼吸,却看不到它的边界。这时我们也许可以说,我们是有文化的,有共同的文化。
当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之后怎样?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睦老师的讲座“我们在绘画中到底该看到什么?”中曾经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观看艺术时首先要抛弃智识。联系韦伯的“天职”一说,或者奥古斯丁对《圣经》的解读,我想可以把这种“抛弃”理解成敞开自己,抛弃那些固有的标签与其背后的成见,把自己还原成一块仍然可染的素质,将自己全身心交给我们所观看的艺术,真正与它发生联系。或者延伸开去说——只有当我们谦逊而真诚地面对自己所受到的教育,这教育才是有效的,而我们也才是可教的。我个人将李睦老师说的“无知”理解成一种天真的、原始的状态,是人之为人,对这个世界抱有的最自然、真诚、朴素的感情,我想这是通识的原点。
最后,非常感谢“卿云杯”论文大赛主办方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给予我们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辛勤的付出、悉心的指导。在这个严格强调专业化的时代,看似无用的“通识”有它的大用,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能让我们的灵魂始终柔软、丰盈,它可以让已经散落成原子、成为社会螺丝钉的个体还能够继续共鸣、共情。最后,但愿我们都能在通识教育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后仍能保持可贵的“无知”,怀着赤子之心对待我们自己,对待这个世界。
谢谢大家!
唐祺林
华东师范大学 17级汉语言文学
获奖论文:
“朝向衰微的辩证法”:史诗总体性到抒情性——读解卢卡奇《小说理论》
“一个优美的灵魂,不应当仅仅是单色的”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唐祺林,非常荣幸能作为参赛选手代表在此发言,并向各位分享一点虽浅薄但诚挚的个人体会。
此刻看来,“卿云杯”之于我,或许亦之于诸位,其意义早逾越了一场单纯的比赛,而更似一场颇有古风的“以文会友”、“负笈游学”。言其“会友”,在于“卿云杯”广邀全国各方有志于学的青年,不拘科类,不序年齿,令其共聚一堂,以文自荐,对答于师长,见习于同辈,正所谓游目骋怀,卒有获闻。而言其“游学”,缘自卿云杯给了我们这些学府后进一个彼此结识,切磋琢磨的宝贵契机,一个拓展眼界,反思自我的平台。常道是“文无第一”,不难看出,从我们的主办方起,“卿云杯”的意味就早超越了任何纯粹的竞赛,而指向对一种尚学勤思之风气的复兴,以及对青年人灵动卓绝创造力的循循善诱。
因此,我不由得衷心敬仰。无论东、西方,古代社会似乎都力图将我们培养为兼才通才,即便不能尽善尽美,但总求一个融会贯通。而今在高校基础教育中复兴的“通识”概念,我想多少有赖于此。在各行各业无不以专精、专擅为准则的时代,“通识”观念面临着 “专业化”、也即“碎片化”潮流的压力。在浩浩荡荡的“专业化”要求下,我们乃至一切经受现代教育走出校园的社会人,皆好似一组蓄势待发的零件,时刻准备将自身投入某条庞大的社会分工生产链条中。诚然,发达的社会分工造就了今日繁荣文明,但当社会分工本身反客为主,开始僵化现代人的心灵与志趣时,精神上的返乡运动,便显得刻不容缓。在此意义上,通识教育恰是一剂良药,它告诉我们,或许人在工作、劳动等社会系统中被琐细化确是必然,但一个优美的灵魂,不当仅是单色的。
自然,这些大而无当的展望多少流于幽玄,但窃以为,之于我们这些阅历尚浅,意气犹在的本科学生,“通识”与“通识教育”意味着更直接的可能性。大学是真理的故乡,除开持守一颗完整而鲜活的灵魂应对这个加速主义支配下的世界,我想今日身为求索者而在座的诸位,都应明白科类阻隔对迎接真理造成的艰险。我们面临的正是人类文明史上空前周密详尽的科类划分,我们被告诫称今日是也仅可能是一个“专家时代”。但无论如何,不容否认的是我们究竟在“通往思的道路”上。海德格尔教导我们,应成为“思者”,“思者”是什么?可以肯定,“思者”不会仅是一名技术工人般的“哲学家”或“科学家”。
“愿与知己遇,舒愤启幽微”。盛会难常,佳日苦短,“卿云杯”落幕在即。但“通识”与通识教育的火种已然传下,即便今后天各一方,事业殊异,惟愿诸君以此短短数日的精神为勉为念,奋宏博兼收之胸怀,运超迈科类之奇思,“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谢谢大家!
朱凌玄
复旦大学 18级药学
获奖论文:
“北境没有雨季”——浅析中世纪背景下城市空间距离与城市兴衰的关系
“思想的碰撞是通识课程给我带来的一个礼物”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复旦大学的朱凌玄。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参赛学生代表在“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的颁奖典礼上进行发言。
说实话,回顾这次的比赛经历,我感到有些遗憾。我遗憾没能把文章改得十全十美,遗憾没能在答辩时妙语连珠。当然,我最大的遗憾,还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没能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在线下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但这次参赛经历,给我带来更多的是收获。我一直自认是一个涉猎面比较广的人,但在看到其他同学的论文题目,听他们进行介绍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到了。我不仅了解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深入了解的内容,也看到了不同的人,面对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思路。除此之外,我也看到了学科之间互相组合、碰撞的无限可能。我想在座的许多同学也有类似的感受。而在答辩的时候,老师和我的交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也得以从更专业的角度来审视我的这篇参赛文章。老师的批评和建议,对我将来的论文写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之后的训练营里,三位老师分别从人文、艺术、科学三个不同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让我们对通识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总而言之,如果让我用一个短语来总结这次经历的话,我想我会用“思想的碰撞”。而思想的碰撞也正是通识课程给我带来的一个礼物。我的这篇参赛文章原本是“经济与社会”这门通识课程的课程论文。在课堂上,我的指导老师,吴建峰老师一直强调的一个专有名词叫“知识溢出”,我想在这里把这个词分享给大家。简单来讲,知识溢出就是知识的再造。当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聚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知识溢出”效应就产生了。在与他人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学会了表达自己、学会了倾听他人,更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不同学科、不同的人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式。
思维的碰撞并不是我在通识课上唯一的收获。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对写论文的课程有着一种恐惧。一方面是因为论文看起来好像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之前的写作,大多“字数在800字左右”,而论文动辄几千字,看起来确实很吓人。但在我们毕业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上交毕业论文。那怎么完成从高中作文到本科毕业论文的这一跨越呢?我觉得通识课程论文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一开始我也多少对写论文有着恐惧,但当我尝试着写完一篇课程论文之后,我发现我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编织成这样一篇几千字的论文。每完成这样一篇课程论文,我的恐惧就减少一分,自信就增加一分。我们学生常常自嘲,自己写论文就是在造“学术垃圾”。确实,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写的内容大多数都比较幼稚肤浅。但是很少有人是天生会写论文的,学习论文写作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后我还想讲一讲我对通识教育的一点粗浅看法。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了,我就想讲一讲兴趣的重要性。我们一直说,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进入大学之后,要主动地探索甚至发现知识。而如果没有兴趣,不管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还是主动地探索知识,我们都会走得很累。期末季的时候,我们学生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可以说,如果不是感兴趣,就不会有我这篇文章。我之所以愿意头一次尝试建模,愿意花好几个下午笨拙地用一款从来没用过的软件测了400多个图上距离,我觉得这背后的动力已经超过了单纯地为了交一份作业了。
我的发言到这里也就接近尾声了。在这里,我想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在这几天时间里的陪伴,也要感谢主办方的各位老师、各位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祝大家身体健康,祝“卿云杯”全国通识论文大赛越办越好,也祝我们的通识教育能够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