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风采】《现代科学视角下的东亚创世神话》——通识核心课程“东亚文明史”优秀讨论稿分享之一
课程介绍
“东亚文明史”隶属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由历史学系韩昇教授教授。课程主要从文明史的视角探讨东亚世界形成发展变化的历程,及其共同的文化基础,分析其主要特征。教学内容主要有:东亚文明的渊源、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东亚世界的基本特点与移民的文化传播、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隋朝重建东亚国际关系秩序、东亚局势与唐朝的朝鲜政策、东亚世界格局的形成等。
编者按
本学期,“东亚文明史”课程开展了如“东亚创世神话”、“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关系理论的文化标准”等主题的讨论。同学们与老师和助教一起进行了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小班研讨以及讨论稿写作。将陆续以其中的三篇佳作,与各位读者分享所得,共同探索东亚文明史的独特魅力。
本次推送的课程优秀讨论稿《现代科学视角下的东亚创世神话》是21级技术科学试验班黎子歌同学参与以“东亚创世神话”为题的讨论之时所作的讨论稿。
现代科学视角下的东亚创世神话
黎子歌 21级技术科学试验班
东亚地区创世神话,包括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流传的创世神话,是各自民族神话体系的奠基石。创世神话反映出古人的宇宙观、时空观和生态观等原始观念,对推动文明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现代科学视角观照东亚创世神话,在神话对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瑰丽想象式描述中,我们能对古代人民对自然世界的理解认知体系有进一步的发现。
一、引言:东亚地区的创世神话
神话是源于上古时代,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基于对自然和文化现象的思考与探索,并结合自身想象力所创作的特殊体裁。创世神话则指的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由于动植物和人类的产生与发展以“创世”为先决条件,没有天地,世间万物生灵都无所依附,因此创世神话在所有神话中占据特殊地位。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东亚地区的创世神话大体可分为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三支。中日两国创世神话均有片段式的文献记载,如中国的《山海经》《庄子》《淮南子》,日本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而朝鲜创世神话少见于文献,只以《创世歌》《初感祭歌》等叙事巫歌的形式口口相传。本文将立足于东亚创世神话的相关记载,从现代科学视角出发,浅析神话中折射出先民的宇宙观、时空观与生态观。
二、创世神话中的宇宙观
“宇宙”一词,最早出自《庄子》:“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1],描绘了圣人与日月相伴,胸怀宇宙,与万物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宇宙包含了一切的时间和空间,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所在。东亚原始先民们或农耕畜牧,或采集渔猎,徜徉于天地之间,以天为幕,以地为席,自然会思考天与地究竟从何而来。
最初的宇宙是怎么样的?中国徐整所著《三五历记》中记载了这样的创世神话:
最初之,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2]
宇宙最初像鸡蛋一样混沌不清,天地不分。创世神盘古“卵生”出世,轻而清的物质上升为天,重而浊的下降为地,天地由此开辟。
《日本书纪》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古,天地未剖,阴阳不分,浑沌如鸡子,溟涬而含牙。[3]
朝鲜神话资料《初感祭歌》中也有“天地不分,世界一片黑暗”的描绘。
在东亚创世神话流传的各个版本中,对宇宙最初状态的描述有宇宙蛋型、气雾型、空虚型和天地合体型等,然而“混沌不清”是共同特点。巧合的是,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研究中,同样也提出了宇宙混沌学说的观点。霍金说:“在大爆炸时刻,宇宙的尺度无穷小,而且无限紧密。在这种条件下所有科学定律都失效了……”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认为:“早期宇宙必须是非常密集的、白热的。”[4]宇宙诞生之初的密集、无序、混沌的特征,逐渐得到学界认可。
正是在对天地与世界起源的思考与想象中,东亚先民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解释了“我们从何而来”的本源问题。宇宙体系的构建,也为中国的盘古和女娲、日本的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等创世神的诞生和行为提供了物质基础。神话中“创世”的工作由此进入了具象化的物质生产过程,如山川、森林、河流等自然事物的出现,继而是在自然中生活的动植物和人类。一个完整的世界认知体系,从简单的宇宙观开始,由远及近,由简而繁地搭建了起来。
三、创世神话中的时间观
在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对时间的概念和变化规律的认知和掌握,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说文解字》中,“昼”“夜”二字分别有“日之出入”和“天下休舍”的解释,反映了古人顺应天时的作息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昼光热充足,适于生产劳作,而夜晚是漆黑、未知的,充满来自自然界的危险。而区分昼夜、刻画时间流动的最明显的自然物象,正是日月星辰,尤其是最耀眼的太阳。中国《山海经》中对太阳神羲和的故事有生动的记载:
有女子名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5]
传说这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在天上值班,由羲和驾车伴送,许慎注《淮南子》“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写羲和驾驭六龙掌管太阳。
在正史中,“羲和”分别指羲氏、和氏两个部族,他们掌管天文历法官职,同样与测时的工作密不可分。《尚书·虞书·尧典》中记载: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6]
这里叙述羲、和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为人民制定计算时间的历法。
日本的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地位尤为崇高。日本《古事记》中记载了创世神伊邪那岐在河中洗脸时,左眼生出掌管太阳的天照大神,右眼生出掌管月亮的月读大神。后来月读大神拔剑杀死了保食神,天照大神听后很生气,不再与月读见面,从此昼夜分离。后来天照大神派其子孙去管理日本国,天皇是天照大神的神裔便由此而来。
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万物生老不死,生生不息;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流动不止又循环往复的原始时间观逐渐形成了。笔者认为,原始时间观主要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在思想意识方面,原始时间观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各民族的处世观与生死观,如日本的“生死无常”观和中国的“惜时”观。二是在生产生活方面,当古人有意识地注意到太阳东升西落、月亮盈亏、季节交替等自然规律时,他们逐渐按照这些规律去安排采集渔猎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在定居农耕文明出现后,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古人更加重视对时间进行精确的测度。由此产生了诸如二十四节气等流传至今的节令,以及日晷、滴漏等较为精确的测时仪器,以适应各季节时段的气候、物候特征,安排耕作和其他农事活动。
四、创世神话中的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整个文明发展史的亘古问题。原始先民既要向自然索取必需的生存资源,又无法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对自然生态的思考也逐步深入。在东亚各国的创世神话中,我们能看到古人生态文明观的影子,这种原始的观念进一步指导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世神话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既有和谐共生,又有矛盾对抗的特点。
从和谐共生的角度看,人类由创世神孕育于自然中,人死后也会化归尘土,回归自然。中国创世神话中,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尤为突出。中国《五运历年记》记载了盘古死后化生为山川江河、日月星辰、金石珠玉等自然万物的传说:
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7]
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二神伊邪那美和伊邪那岐在开天辟地后,生育出日本八大岛国的神明,以及海洋、河川等自然诸神,人类得以繁衍生息。《创世歌》中讲述弥勒巨神在金鼎山击打石英和热铁产生了火,到小夏山找到了水泉。随后弥勒手持金银托盘向天祈愿,从天上得到金虫、银虫各五只,它们变成男人和女人成为五对夫妇,从此人类开始繁衍。这些神话充分印证了古人相信人与自然同源共生的关系,蕴含着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生态哲学。
盘古神话中的“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写盘古身上的各种虫,被暖风所号召,变成为大地上的黎民百姓,以及《创世歌》中由虫变人的传说,也蕴含了古人对生物进化演替的原始理解: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从另一角度看,人类与自然的对抗性也体现于东亚创世神话中。这种矛盾对抗一是由于天灾而产生,如中国流传有古时洪水滔天,大禹为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传说。又如中国后羿射日的神话,原本天上有十个太阳令草木烧焦,后羿射下了其中的九个,最后只留下一个,使百姓安居乐业。朝鲜《创世歌》中记载当时各有两个太阳和月亮,弥勒各摘取一个太阳和月亮,创造天上星宿的传说等有所印证。另一原因则更富有生态保护的深刻含意,即人类过度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灾害的神话传说。纳西族神话《创世纪》中记载了人们耕地时侵占了天神居住的地方,使天神大怒,以洪水淹没人类的传说。仫佬族神话《天是怎样升高起来的》则讲述了玉皇大帝赐予人类谷物后,人类农耕兴盛,但由于制造了大量的污物,臭气熏天,天神为避地上臭气把天升高,人间再也不能到天上去的故事。这些神话意在警醒后人,人类并不能主宰自然,而应该善待自然、保护自然。据清朝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早在舜在位时,中国人就最早设立了环保部---“虞”,负责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大禹在任时颁布的“禹禁”中也有春季“山禁”、夏季“休渔”的环保禁令。神话中的生态观代代传承下来。
由此可见,中、日、朝韩的创世神话中均折射出了原始的生态观,这种观念既从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来,又服务于人类利用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这其中无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化认知,还是人类生产活动不应破坏自然生态的反思,于后世乃至现在都有宝贵的科学价值和生态学价值。
五、结语
虚幻的创世神话与严谨的自然科学间看似矛盾,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先民由于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一方面从森林河流等自然事物中获取生存资源,另一方面又饱受风雨雷电、旱涝等自然灾害之苦。正是在生产生活中对周围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中,原始的宇宙观、时空观、生态观逐渐产生,古人依此创作出溯源于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以创世神话为基础的神话体系,构建了一个民族对自然世界的原始思维范式。神话在流传过程中,虽然不可避免地会被调整修正,以贴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语境,但就自然认知体系的构建而言,神话无疑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同时,原始的时空观和生态观衍生出了天文历法等可直接指导生产的理论、更加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更加高效的生产工具。经验性的规律,与文学性的神话代代传承下来,渗透到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助推了生产力发展与文明前进。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对历史文献的研究,人们也发现了上古创世神话与现代科学理论有不谋而合之处。古人对时空本源的思考,以及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资源、积极治理污染的生态智慧,对当今前沿的物理学和生态治理等科学问题也具有启示意义。由此观之,东亚创世神话与现代科学紧密相连。
假若我们把眼光放长远,在千万年后的人类看来,爱因斯坦和霍金等一众科学巨匠对宇宙本源、时空本质、自然万物的“科学”的猜想和解释,或许也将成为“神话”的一部分。人类的思考和探索永无止境,如何对创世神话和历史资料深入挖掘,在科学研究中戮力攻坚,从而不断完善对自然世界的认知体系,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注释
↓ 向上滑动阅览 ↓
[1] (明)焦竑 撰;李剑雄 点校:《焦氏笔乘•别集•493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58页。
[2] (清)马骕 撰,王利器 整理:《绎史》卷一《太古第一•开辟原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页。
[3] [日] 舍人親王 著:《日本书纪》,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页。
[4] 胡继琼:《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与时空观念的形成》,《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5] (晋)陶渊明 着,逯钦立 校注:《陶渊明集》卷四《诗五言•读<山海经>十三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36页。
[6] (清)阮元 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卷二《虞书•尧典》,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51页。
[7] (清)马骕 撰,王利器 整理:《绎史》卷一《太古第一•开辟原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页。
参考文献
↓ 向上滑动阅览 ↓
[1] (明)焦竑 撰,李剑雄 点校:《焦氏笔乘》,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 (清)马骕 撰,王利器 整理:《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 (日)舍人親王 著:《日本书纪》,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
[4] (清)阮元 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5] (晋)陶渊明 着,逯钦立 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6] 许辉勋,朴锋奎:《朝鲜半岛开天辟地神话传承及其深层意蕴》,《东疆学刊》2012年第4期。
[7] 赵伯乐:《从天神一体到“天人合一”——中国创世神话的演变》,《思想战线》1993年第1期。
[8] 朱玥:《中日创世神话比较及其女性崇拜渊源探微》,《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6月增刊。
[9]胡继琼:《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与时空观念的形成》,《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0]石迪:《中国创世神话的生态智慧与生态社会建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3期。
助教评语
“东亚创世神话”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话题。本篇讨论稿视角新颖,选题独特。作者根据自己的理工科背景,选择从“科学”角度审视古代东亚创世神话中蕴含的“合理”元素,从宇宙观、时空观与生态观三个维度,借以考察东亚范围内先民们的认知方式与生活状态。作者充分挖掘古代东亚创世神话的价值,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加以解读,既不厚古薄今,也不苛求古人,试图实现神话与科学的积极交流,为我们进行古今对话做出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欢迎关注通识核心课程“东亚文明史”!
排版:俞 亮
供稿:“东亚文明史“教学团队
审核:沈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