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到达甘加的第二天。25号一早,我就接到了通知,要我去帐篷营地参加这次游学活动。匆忙收拾好东西,坐上牧民朋友的小卡车,我就带着激动的心情上路了。
一路颠簸 ,大概三四十分钟的路程,沿途所见只有青翠的草原和湛蓝的的天空,快到营地时,我们还在路边偶遇了几只圆滚滚的旱獭,虽然身材肥胖,但跑起来却也丝毫不慢,吱吱的叫声仿佛也在向我们展示着草原的生机与活力。
下车后,我一边享受着甘加草原优良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新鲜空气,一边也在寻找着“传说中的”帐篷营地,只是视线所及处,除了一条清澈的小溪和一座矮矮的山坡就再没有别的东西。我带着疑惑的眼神看向身旁的牧民大哥,他却没有说话,只是笑着让我跟上他。
我们一行人向山坡走去,经过那条小溪时都或多或少的露出了笑容——对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一条浅浅的小溪就像是自然的象征,无论是跨过去,趟过去,还是从独木桥上走过去,都让我们感觉到和自然重新产生了联结。走上了山坡,我们才发现,帐篷营地已经近在眼前。远远望去,大大小小的白色帐篷围成一圈,像是几颗雪白的鹅卵石被撒在辽阔的草原上。营地中间的旗杆上,五色的经幡迎风飘扬,无声的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吉祥。走进营地,我仔细观察着身边的一切,洗浴间和卫生间、宽敞整洁的厨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帐篷营地的基础设施既满足了游学学院员们的基本需求,也为大家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体验。而为营地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摆放整齐的垃圾分类回收袋也都在细微处体现着帐篷营地的环保理念。
唯一让我疑惑的就是营地里几个外观不一样的帐篷——营地中间的圆形帐篷、营地后方巨大的黑帐篷和营地两侧两顶黑白相间的帐篷。它们都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呢?后来,通过和负责人的交谈,我才对这几顶帐篷有了了解:先说黑帐篷,它可以说是整个营地的核心建筑,因为黑帐篷作为草原传统游牧文化和手艺的载体,已经被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用牦牛毛制作帐篷的复杂工艺,还是帐篷里炉台,羊皮毯子等众多牧民日常使用的生活物品,都是向外界展示甘加地区游牧文化最好的名片。走进黑帐篷,可以清楚感觉到拥有千年历史的游牧文化独特的智慧和魅力,这种智慧和魅力一半来自牧人,一半来自养育他们的草原。少了几分对自然的征服欲望,多了几分对万物的尊重理解,正是草原把这种和谐的生活之道教给了这里的牧人。两侧黑白相间的帐篷,虽然并没有太多实际的用处,当地也很少有人使用,但它也和黑帐篷一样是传统游牧生活的象征,它们的搭建就是为了让前来帐篷营地的人们体验到最纯正的游牧文化。
再说营地中央的圆形帐篷,它比普通的帐篷大了一圈,是作为一个公共空间而存在,就像一团无形的篝火,让大家能在这里聊天,休息,交流在营地的感受。从陌生到熟悉,从拘谨到随性,它以最温暖的方式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而营地的选址更是让我感觉到了牧人们的用心,营地的旁边有一座连绵起伏的小山丘,一路跑上去既不会觉得很累,又能愉快的放飞自我。营地的后面还有另一条小溪,水流清浅平缓,小孩子也可以在这里戏水玩耍,大家浣洗衣服也很是方便。向远处望去,还能看见雄伟壮观的白石崖,名扬藏区的山神阿米年末,继承了藏传佛教萨迦派传承的甘坪寺和仁艾村牧民冬牧场的定居点。
营地四周的草原上还有很多美丽的野生动植物,小巧的麻雀和青蛙、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野草。每天与这些生灵相处,可以亲身体会到草原上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午用餐时,热情的牧民朋友把糌粑、蕨麻拌饭、甘加羊肉包子等当地传统美食摆满了桌子。大家大饱口福的同时,营地负责人也对本次游学和帐篷营地做了简短的介绍:我们所在的帐篷营地是甘加环保志愿者团队在过去三年游学的基础上搭建而成的,结合过去游学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今年6月份刚刚建成并投入使用。而甘加草原本期的游学活动是由集思和甘加环保志愿者团队共同举办,以帐篷营地为核心,通过让参加游学的学员体验最纯正的草原游牧生活,感受当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从中学习到草原生态知识和传统游牧智慧。同时,游学还积极响应无垃圾旅游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造福当地人民,也提高甘加地区的影响力和旅游质量。
午饭过后,我在小溪边的草地上躺下,一边回味着初到帐篷营地的一切,一边期待着接下来的旅程。
文&编辑|善觉维儿巴:胡珺涵
དོན་དངོས་དཔྱད་བརྗོད། ཀུན་ཕན་ལག་ལེན།
有声 | 有图 | 有知识 | 有行动 | 利众生
© 善 觉
▲下一篇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