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蜱虫叮咬后的处理,咱们知道更多一点

开心爸孔令凯 儿科医生孔令凯 2022-12-23

前几天青岛出现了20余例蜱虫叮咬,导致了多人多器官功能衰竭,4人死亡。这个事件让大家对蜱虫这个小东西又关注起来。

网上出了好多的蜱虫的相关文章,讲了如何清除叮在皮肤上的蜱虫,比如:

  • 不能用汽油、指甲油涂抹,没效;

  • 得用夹子或者镊子夹除蜱虫,得夹住口器、垂直的夹除,不能旋转;

  • 尽量不要碰触蜱虫肚子,避免其唾液和胃内容物进入皮肤,导致严重感染;

  • 有些文章明确说不能用火烫/烧,有些说可以用火,效果不错。

这些内容,多是基于比较权威的机构给出的建议写的,没有写出这么做的原理到底是什么,所以看完之后,还有些疑惑,到底哪种方法对呢?矛盾处到底听谁的?

基于这些问题,咱们找找这些推荐背后的证据,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写完本文后,发现推荐和目前权威机构的推荐是一样的,但是能知道为什么这么推荐,能知道这些推荐有什么局限。

简单粗暴版

蜱虫会传染一些严重疾病,和蜱虫叮咬的时间相关性最大;

在拔除蜱虫时,是否挤压蜱虫腹部、使用火烫蜱虫,可能和蜱虫唾液、体液进入人体、导致传染病关系不大;

但是在去除蜱虫时,安全起见,仍建议避免挤压蜱虫,不要用火烫;

是否可以使用冷冻或者杀虫剂,先杀死蜱虫,再拔出,仍需研究;

目前主流的观点还是用镊子,轻柔稳定的,将蜱虫口器完全取出,取出的过程不要旋转。

目 录

  1. 蜱虫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2. 只要叮咬上,就会有这些疾病吗?

  3. 什么因素和传染严重疾病相关?

  4. 能用火烫的方式去除蜱虫吗?

  5. 能通过抹汽油、指甲油、异丙醇等方式,憋死蜱虫吗?

  6. 能先通过冰冻或者杀虫剂,把蜱虫杀死再夹除吗?

  7. 怎么夹除蜱虫?

  8. 怎么预防蜱虫叮咬?

蜱虫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蜱虫(TIck)不是昆虫,因为其有8条腿,昆虫是6条腿,哈哈,是不是回忆起初中知识了?蜱虫和蜘蛛是近亲,分为硬蜱hard ticks (ixodidae) 和软蜱soft ticks (Argasidae),为啥这么区分?因为一种背面有壳质化背板,硬硬的,一个没有。

上图是硬蜱,左面是喂吃饱的状态,右图是吸血饱了膨胀起来的状态,一般能从几毫米,膨胀到几十毫米。

上图是软蜱。

硬蜱和软蜱可能看形态也不好区分,可以看口器,如果趴那里,能看到口器的,就是硬蜱,看不到的,是软蜱,软蜱的藏在身体底下,大家再会去看看这两幅图。

口器是啥?就是嘴和嘴巴外面一些辅助结构,也叫颚体(gnathosoma),如下图黑色箭头所示。他们就是把这个东西插到你皮肤内部,叮的牢牢的,吸你的血的。下面是动图,扒开皮肤插入吸血,看你怕不怕。


哈哈,大家再看下吸完血后,蜱虫增大多少吧,如下图:


上图是吸血前后的对比

那他们把头都扎到你皮肤内部,不会憋得慌吗?哈哈,不会,因为他们的呼吸器官不在头上,而是在腹部,所以,人家是一边呼吸,一遍吸血,滋润的很。

最多见的是硬蜱,叮咬人和动物最多的也是硬蜱。那咬就咬下呗,有啥危害吗?

有,咬完轻微的溃疡、发炎都是小事,关键是能传播多种严重疾病,蜱虫在叮咬吸血过程中,将唾液和胃肠内容物输送到人体,而这里面含有各种病原体,比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莱姆病、巴尔通体感染。

这些疾病会让人有瘫痪、多系统衰竭、死亡等危险。

只要叮咬上,就会有这些疾病吗?

当然不是,大多数还只是有叮咬处炎症、溃疡等问题,这些问题毕竟是少数,不然也不会一出现就能成新闻。

不是一个蜱虫就能传播所有疾病,不同的蜱虫传播的疾病也不一样。如果蜱虫体内有这种病原,并且在叮咬人时进入人体,就可能导致该疾病。

所以,蜱虫叮咬后,一般取出来就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如果出现了发热、疲劳、肌肉关节疼痛、身体出现特殊皮疹、出血点、头痛不适、神经系统改变等表现,需要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被蜱虫叮咬过。

莱姆病的皮疹表现

什么因素和传染严重疾病相关?

蜱虫叮咬后的哪些原因导致这些疾病容易传染呢?目前研究不清楚,但是公认的一点是蜱虫叮咬的时间,这些病一般都得在蜱虫叮咬后的24-36小时以后才会感染,短时间没问题[1]。

另外,目前大多数的说法是,在去除蜱虫的过程中,如果挤压虫子腹部,会导致蜱虫分泌唾液,会将胃肠内容物挤到人体,导致感染。

但是这种说法,还没有完全得到证实,因为有研究发现[2],在夹除蜱虫时,挤压腹部3分钟和不挤压,在导致小鼠感染巴尔通体上,是没有区别的。当然,这个只是评估了一种病原,实验数量也很少,不能代表所有的情况。

即使是完全没有影响,我们也要尽量不要挤压腹部,一点都不要进入咱们身体最好。

另外,目前认为,移除蜱虫时,如果只把漏在外面的肚子拉出去,口器留在皮肤内,这也会导致过敏、感染加重

但是目前这种说法也没有完全被证实,有一些研究发现,留在皮肤内的口器,多在几天内脱落,或者留在皮肤内形成无害的肉芽肿,所以不会导致感染加重[1]。

但是这里,我们还是尽量要把口器去除,一点点的危险因素都不要留。并且目前出去口器已经是公认的做法,去除蜱虫是否有效、对感染的影响等等,都是针对这种做法做的研究。

能用火烫的方式去除蜱虫吗?

目前几乎所有的权威机构都认为,不能使用火烫的方式去除蜱虫。1985年,《Pediatrics》[3]就有一篇关于去除蜱虫的文章,里面明确的提到,使用火柴点绕后,等变红吹灭,直接烫蜱虫背部,不能将蜱虫去除,不管是叮咬3-4天的,还是叮咬12-15小时的,都不能去除,最后还得通过镊子夹除。

所以,不要用火烫的方式出去蜱虫,另外,火烫还可能烫到自己或者孩子,得不偿失。

那能不能先烫完,再使用镊子夹除呢?也是不要,因为文中认为热刺激,会导致蜱虫分泌唾液,或者将体液反流,导致感染。

看到这里,有些疑惑,因为咱们上面提到,捏肚子都没啥问题,那烫是否有这个作用呢,找到文中结论的出处原文[4]看了下,感觉这个结论不妥。

因为原文研究的是从宿主身上吸完血,去除下来的蜱虫,用灯照射(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能促进蜱虫分泌唾液,而不是叮在人身上的蜱虫。

那是否能推翻这个结论呢?当然也不可以,目前没有试验证明烫不会导致其分泌的多。所以咱们还是小心起见,不要烫了,再加上用镊子夹除蜱虫,完全就是有效果的,没有必要先烫一下了。

如果真的是叮咬的更深的蜱虫,或者因为皮肤严重肿胀,蜱虫的口器完全陷入皮内了,通过烫或者切除蜱虫肚子的方式,也没法更清楚的看到口器进行夹除。

所以,在这里我们还是和CDC等权威机构保持一致,不推荐烫的方式。

在这里,多说一句,WHO有文章却认为[5],对于软蜱,可以通过烫的方式,因为认为能将蜱虫的口器快速回缩对于硬蜱,只能在刚咬上时烫,如果时间久了,就不行了。因为硬蜱口器会分泌一些胶状物质(Cement),很快变硬,将口器牢牢的固定在皮肤内,烫也没有用。

但是软蜱叮人是少数,第二你可能在处理时,也分不清是软蜱还是硬蜱,所以就别用了。

能通过抹汽油、指甲油、异丙醇等方式,憋死蜱虫吗?

能憋死,但是需要时间很久。因为蜱虫一小时也就呼吸几次,快的十几次,你涂抹上,想憋死他们,需要很久,几个小时根本没戏。

而我们的目的是尽快的将他们清除掉,避免感染,所以,还是来点快的方式。

能先通过冰冻或者杀虫剂,把蜱虫杀死再夹除吗?

这种方式是有机构是推荐的,比如澳大利亚的一些医院。澳大利亚的蜱虫问题比较严重,研究是比较多些。

他们使用杀虫剂涂抹到蜱幼虫上,将冷冻剂在成年蜱上方1cm喷5次,之后再去除。

并且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临床免疫学和变态反应学会(ASCIA)他们的推荐做法是不要硬从皮肤里将蜱虫夹出来(这和CDC、WHO等主流观点相反),他们觉得通过冻死蜱虫,过几天蜱虫自己掉落是最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降低其导致的过敏反应[6]。如果不行,就去医院取出来。

但是澳大利亚政府还没有完全认同这个观点,给出的指导是可以考虑先冻死或者杀灭,之后夹除[7]。咱们别想这个了,因为咱们没有这个药,并且对孩子皮肤是否有影响还不好说。

哈哈,想知道药名?OK,是这两个:Lyclear Scabies Cream,Wart-Off Freeze。

这种做法目前还没能被证实完全有益无害,或者说益处远远大于坏处,所以仍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效果。

怎么夹除蜱虫?

以下是美国CDC的建议[8]

1.使用细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这是补充:买商品的蜱虫去除器也行,各种各样的也有效,有些发现比镊子效果更好。

2.用平稳,均匀的力向上拉。不要旋转或搅动蜱虫,这会导致口部折断并留在皮肤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请用镊子再次取下口部。如果您不能用干净的镊子轻易地将嘴移开,请别管它,让皮肤自愈。虽然是这么建议,但是如果自己弄不下来,建议还是就医,将其取出,更保险。

给大家看看动图怎么操作的吧:

关于是否要旋转镊子,之前有文献提示说逆时针旋转,能更好更全的拔出美国孤星蜱虫,如下图这种蜱虫,但是《Pediatrics》[3]那篇文章提到,经过试验发现没啥区别,所以就直接向上拔除就行了。那其实从这里看,通过扭转的方式,对于这种硬蜱,也基本没问题的。

3.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手。

4.切勿用手指压扁蜱虫,也别用手直接接触蜱虫,因为取出来的蜱虫会继续分泌,皮肤接触后也会感染。将活蜱虫放在酒精瓶中,或放在密封的袋/容器中,或用胶带紧紧包裹或从马桶冲走。

怎么预防蜱虫叮咬?

如果不去森林、草原等地方,基本不用预防蜱虫,如果去的话,预防方法和防蚊是一样的,因为蜱虫也是通过探测CO2等气味定位的。

具体怎么预防,大家看蚊虫叮咬那篇就行了:驱蚊知识和一些有意思的偏方

加一点,如果去这些地方,穿被除虫菊酯处理过的衣物,每天回到住处,洗澡时好好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虫。

- 参考文献 -

下拉看更多

[1].Benjamin William Phillips Taylor.Tick killing in situ before removal to prevent allergic and anaphylactic reactions in humans: a cross-sectional study.Asia Pac Allergy. 2019 Apr; 9(2): e15.

[2]. O. KahP.Risk of Infection with 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 for a Host in Relation to the Duration of Nymphal Ixodes ricinus Feeding and the Method of Tick Removal.Zent.bl. Bakteriol. 287,41-52 (1998)

[3].Needham.Evaluation of Five Popular Methods for Tick Removal Glen R. Pediatrics.1985.

[4].Robert W. Barker.COMPOSITION OF TICK ORAL SECRETIONS ODTAINED BY THREE DIFFERENT COLLECTION METHODS! J Med Entomol 1973;10:198-201.

[5].WHO.Ticks.Vector Control - Methods for Use by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 1997, WHO.https://www.who.int/docstore/water_sanitation_health/vectcontrol/ch26.htm

[6].Tick Allergy.ASCIA PCC Tick allergy 2019.https://www.allergy.org.au/patients/insect-allergy-bites-and-stings/tick-allergy

[7].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ick bites.https://www1.health.gov.au/internet/main/publishing.nsf/content/EA2FA455F96F36F1CA257C3700786BCB/$File/Preventing-treating-tick-bites.pdf

[8].CDC.Tick Bite: What to Do.2019.https://www.cdc.gov/ticks/pdfs/FS_TickBite-508.pdfhttps://www.cdc.gov/ticks/removing_a_tick.htm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