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的春天才完美!请收好这份黄山春茶地图!
仲春时节,空气中弥漫的清新茶香,正是春的气息,令人不自觉嘴角上扬。
三五好友漫步葱绿山林,摘一捧鲜嫩茶叶,泡一杯新茶闲聊一下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像过春天的?
马头墙,小青瓦,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是徽州。梦里徽州,不仅有雕梁画栋的徽派建筑,钟鸣鼎食的徽商,还有集天地灵气徽茶。徽州古称歙州,自古便是重要的茶产区,唐敦煌遗书《茶酒论》谓之"浮梁、歙州、万国来求"。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山灵水秀,土质肥沃,茶树遍布。茶区云雾弥漫、空气清新、茶质优良,属高山茶类,是国内重点茶区之一。徽州茶历史悠久,传世的文字记载就有一千二百多年;徽州茶品种繁多,在中国十大名茶的行列中,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均榜上有名;徽州茶品质优良,香高味醇,营养丰富;徽州茶殊荣也多,仅祁门红茶就荣获过两次国际金奖。
徽州茶文化更是积淀丰厚,历朝历代的茶诗、茶画、茶著举不胜举,茶人茶商更是成绩斐然、有口皆碑;吴裕泰、张一元等老字号至今仍然熠熠生辉,胡适、陶行知等也是爱茶之人,徽州茶风茶俗更是独树一帜。那么今天就随着行走君的镜头来看看徽州十大鲜为人知的香茗,让你更多地从中了解到博大精深的徽州茶文化。
黄山毛峰,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黄山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明代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道:“天下名山,必产灵草”。黄山毛峰茶产于徽州区与黄山风景区毗邻的富溪、充川、岗村、芳村、杨村、长潭一带,其中,最核心的产区为富溪乡。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平均海拔约800米,以山林为主,高山深谷中溪涧遍布、幽兰丛生,共生环境极好。终年被雾气所笼罩,日照时间短,为黄山毛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黄山毛峰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采茶目的地:黄山风景区,黄山区汤口、岗村、杨村、芳村,徽州区富溪乡、徽州区杨村乡(黄山市大部分地方都产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茶创制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当时太平茶在长江一带极为流行,有茶商请茶农将尖茶中枝头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高价销售,获得重利。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受到启发,认为与其成茶后再挑选,不如从采鲜叶开始就精挑细制,于是在高山茶园内专门选摘壮挺的一芽二叶,精心制作成茶。由此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所产的茶叶品质为尖茶之魁,而茶叶制作技艺首创者又名"魁成",因而以“太平猴魁”命名。
太平猴魁的特征是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采茶目的地:黄山区太平湖周边,黄山区新明、龙门、三口一带
祁门红茶祁红是享誉中外的中国功夫茶,它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沃茶并称世界三大高山红茶,祁红赢得“茶中英豪”美称。民国4年(1915)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质奖章。
祁门红茶产于“中国红茶之乡”——黄山市祁门县,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有天然氧吧、生态山水之称的牯牛降景区周边,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景色宜人。祁红条索紧结,峰苗秀丽,显金毫,汤色红艳明亮,花香、果香、蜜香浓郁、持久,因祁红似花似蜜、兰韵独具的香气特征,国际上特别命名为“祁门香”。
采茶目的地:祁门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
“屯绿”全称屯溪绿茶。因历史上在屯溪加工输入、出,故名“屯绿”。屯绿在明朝即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有“首屈一指的好茶”、“绿色金子”等美誉。
屯溪绿茶的制作,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种茶采制精细,鲜叶原料多为一芽二叶或三叶嫩梢,制作方法分炒青和烘青两种。炒青是将鲜嫩叶揉捻以后,在茶锅里炒制成茶,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绿茶芬香馥郁,茶汁浓厚,汤色碧绿清新。烘青是鲜叶揉捻以后,在烘笼里用木炭烘制成茶。烘青的特点是颜色深厚,茶叶醇和,汤色明净。
采茶目的地:休宁、 婺源(现划归江西)、歙县东南乡、 黟县南乡、 绩溪东北乡和祁门东乡诸地
罗廩《茶解》言:“松萝茶出休宁松萝山,僧大方所创造。其法,将茶摘去筋脉,银铫炒制。今各山悉仿其法,真伪亦难辨别。” 松萝法的重要方面就是用银铫炒制,银铫比一般的铁锅更具优势。
休宁松萝茶主产于列入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区之一的松萝山脉,创制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松萝茶的问世,带动整个徽茶一领风骚数百年,被称为“徽茶始祖”。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松萝茶按感官品质分为特一级、特一级、一级三个等级。外形紧结稍圆,显毫,重实匀壮,色泽绿润。花香高长,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叶底柔嫩匀齐,嫩绿明亮。
采茶目的地:休宁县休歙边界黄山余脉的松萝山
石墨茶石墨茶产自黄山黟县,清同治己巳(1869年)许乃登注《黟县三志》称:“茶,六都石墨岭产者最佳,茗家谓之石墨茶”,是黟县历史文献中唯一记载中的地方传统名茶。
石墨茶为颗粒状绿茶,于每年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以“一芽二叶”为主,经过手工摊放、杀青、揉捻、初烘、炒头坯、筛分、摊凉、炒二坯、晾置、足烘等十道工序制作而成。石墨茶具有“重如石”、“色如墨”、“香味浓”和“营养高”的特点,冲泡时茶叶沉底、香气浓郁、滋味浓厚。“黟山石墨”入选《全国农业系统文化遗产名录》,其传统工艺和原产地品质均已得到保护和传承。
采茶目的地:黟县(西递镇)东源乡石墨岭、美溪乡
金山时雨金山时雨为上品绿茶,创名于清道光年间,原名“金山茗雾”,产于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故乡———绩溪县上庄镇上庄的邻村上金山。早在清代末年,“时雨”就由上海“汪裕泰茶庄”独家经销。到了民国初年,“时雨”已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此,“时雨”扬名海内外。
采茶目的地:绩溪县上庄镇
紫霞莲芯紫霞莲芯产于徽州区潜口紫霞山,属芽型茶,芽圆直匀齐,色银绿油润,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爽,回味甘醇,汤色明亮,叶底匀整。明诗人袁启旭有《紫霞山试茶诗为粟亭赋》,赞曰:“阮公溪畔是仙家,山上旗枪带石霞。谷雨过时堪小摘,洞云深处有灵芽。烹来活火三春候,坐傍浓阴一树花。莫道卢仝偏好事,天香未许世人夸。”
采茶目的地:徽州区潜口紫霞山
新安源银毫新安源银毫产于安徽新安江源头。这里地处休宁县境内,黄山南麓、新安江源头,有茶园近3万亩,境内群山环抱,植被茂盛,水质清纯,土壤肥沃,茶叶生产具有独特的天然生态环境,拥有休宁县也是全国最大的有机茶基地。
该茶外形条索紧直、匀齐,香气鲜嫩持久,有浓郁的熟板栗香;滋味醇厚鲜爽,回味甘甜。干茶成条色泽墨绿,有白色绒毛覆盖,条索匀实、紧结、挺直,锋毫显著;开水冲泡后,汤色明净、透亮,略带黄色,叶底均匀明净柔软,实为茶中珍品。
采茶目的地:休宁县新安源
黄山翠兰产于安徽黄山市祁门县凫峰乡的凫溪口、下土坑、李坑口和杨村一带洲地茶园。品质特征:外形肥嫩,似兰花,色泽翠绿,内质香气嫩香持久带花香,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肥嫩匀整。
采茶目的地:祁门县凫峰乡的凫溪口、下土坑、李坑口和杨村一带
“安茶”是祁门一种历史名茶,民间称为“软枝茶”。明永乐《祁阊志》有软枝茶记载,“祁红”诞生前,“安茶”享有很高声誉,生产数量也较多。由于此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在粤东颇负盛名,与“徽六名茶”并驾齐驱。其条身紧结匀齐,色泽黑褐尚润,香气浓郁飘逸、泌人心脾,更为难得的是,它不但是一种上乘的饮品,还是良药,一直以来岭南中医诊方中常用“安茶”作引,广东、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更是尊它为“圣茶”。
采茶目的地:祁门南乡芦溪、溶口一带
苏轼有句“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看到白茶在水中婀娜翩跹的样子,似乎看到苏子笔下的佳人,卓然独秀,避世绝尘。
蜈蚣岭白茶生长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璜田乡蜈蚣岭村海拔600—800米高山云雾中,形似玉兰,轻薄晶莹。经过独特的制作工艺加工后,色泽金黄,茶香持久;冲泡之后,茶芽朵朵,叶底玉白;饮之,滋味鲜爽,回味绵长。中国茶叶协会原理事长程启坤命其为“徽州白茶”,并欣然题词:“徽州白茶,稀有珍贵,叶白味鲜,品质超群”。安徽省农业大学教授王镇恒评价:“蜈蚣岭村,稀有茶树,芽叶玉白,嫩香味爽,健身观赏,茗中珍品。”2014年,蜈蚣岭白茶荣获第七届“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获得金奖。
采茶目的地:歙县璜田乡蜈蚣岭村
老竹大方老竹大方是一种汉族传统茶,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明朝,清代已入贡茶之列,创始于皖南徽州古歇老竹岭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据《款县志》记载,明代隆庆(1567年-1572年)年间,有一和尚名叫比丘大方,曾在徽州歙县南乡老竹岭之上的大方山创制大方茶。因其采制得法,制作精妙,其制品而售于国内者,有毛峰、顶谷大方等目。有云:大方茶以老竹岭大方山产地而得名,故称“老竹大方”,或云:为僧之创制,以大方和尚之名命茶。其形平扁光滑似竹叶,色深绿如铸铁,又有“铁叶大方”之称。
采茶目的地:歙县南乡老竹岭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猜你喜欢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程红妹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黄山日报微信公众号
下载黄山日报新闻客户端
关注黄山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