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5)】篁墩:把“根”留住

黄山日报
2024-08-28




篁墩地处黄山市东大门,距离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仅5公里,背山面水,平畴沃野,阡陌纵横,一条新安江从村南流过,顺流而下直抵富春江,是古代徽州人从水路去往杭州、苏州、扬州、上海等江浙沪城市的必经之地。明代诗人赵滂曾经生动地描述篁墩秀丽的风光:“天马列其前,石壁拥其右,古宫辅其左。大河前绕,重心后镇,居然一澳区也!”然而,这样一个文化厚重的村子,却在历史洪流的不断冲刷中屡遭摧残,而最终式微。幸好,在如今的文化复兴的大潮下,篁墩正在缓缓“醒”来。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若想给这个困扰世人的永恒哲学问题以解答,去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就是个解谜最恰当的开始。因为,篁墩是中国三大宗族始迁地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三次氏族大迁徙中,有几十个姓氏选择篁墩作为首选安居地,在唐末黄巢起义时迁入篁墩的姓氏目前搜集到的就有朱、萧江、济阳江、戴、方、王、张、李、曹等28个姓氏。其中程、朱、江、毕、汪、黄、吴、胡、王、李等30余个姓氏的后裔又从篁墩分迁到徽州和全国各地。



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武夷石壁村、中有徽州古篁墩。很显然,篁墩,在徽州移民史上有着异常显赫的地位。直至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来自国内外的徽州后人回篁墩“寻根问祖”。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文化厚重的村子,却在历史洪流的不断冲刷中屡遭摧残,“世忠庙”“三夫子祠”“程朱阙里坊”等重要古迹先后被毁,朱师古墓、程氏统宗祠、朱家巷、相公湖、射蜃湖、鼓吹台、洗马池、铧卜桥及篁墩老街等等文物古迹因为保护不力而破败不堪或荡然无存,加之村中各种无序的乱搭乱建,千年古村一度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





2021年7月11日8时许,篁墩村,随着起重机缓缓将一块重达1吨、1米见方的“宸翰”圣旨碑吊装牌坊的顶中位置,标志着经过270天的施工、被推倒埋入地下53年、距今已有409年历史的乾隆皇帝御笔的洛闽溯本“程朱阙里”坊修缮工程完工。这是有着“徽州文化第一村”盛誉的篁墩村乃至徽州文化复兴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篁墩是“徽州文化第一村”。“程朱理学”,指的是曾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和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程颐、程颢和朱熹学术思想流派。“二程”的祖居地在篁墩,朱熹的祖居地也在篁墩,所以篁墩又叫“程朱阙里”。“程朱阙里”石坊的另一面是乾隆皇帝亲笔御赐的“洛闽溯本”四个大字,昭示着人们: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洛学、闽学的本源就在篁墩。



历史上,篁墩村名人辈出,西晋时期的新安太守程元谭、南北朝时期助平侯景之乱的镇西将军程灵洗;宋代理学家奠基人程颢、程颐;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珠心宗师程大位;民国名将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将军;非洲联盟主席程让平、当今世界华人领袖程万琪、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等的祖籍均在篁墩。





转折出现在2019年5月底。篁墩村在“五清一改”村庄风貌整治过中,挖掘出土被埋入地下51年的“程朱阙里”石坊及其构件,其中包括“程朱阙里”坊上乾隆皇帝御赐的“洛闽溯本”构件,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石刻和石狻猊等。



程朱阙里坊的重见天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重修牌坊、重振篁墩、复兴文化之声此起彼伏。加之此间省立领导批示,市、区、镇非常重视,牌坊构件的保护、牌坊原址重修、村庄村貌的整治等工作先后落地。


篁墩风貌整治规划内容包括洛闽溯本牌坊、三夫子祠的重建、姓氏文化广场、程氏统宗祠、余堂巷、朱家巷、程朱阙里广场,入口标志等节点的复建和修缮。黄山市城建设计院院长、中国传统古建筑专家陈继腾说:“篁墩及‘程朱阙里’坊具有徽州文化的标志性顶层价值特征,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站位高度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村庄风貌整治会深入考证原址历史空间演变,论证其历史文脉,尊重历史格局肌理,并运用现代修复新技术,让篁墩创造性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空间。”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小到一座城市、一个乡村的振兴,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而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和乡村的历史和文脉。



如今的篁墩,已然”醒”来。经过半年多的村庄风貌整治,牌坊重立,明代古延寿桥重修、三夫子祠正恢复重建,破旧的附属房、旱厕、猪栏、搭建棚被拆除,60幢房子的外立面和空间布局得到整治,臭水渠改造成了绿化带、养猪场变成了休闲吧、废弃地改成了停车场……昔日破落的篁墩逐渐变得“端庄可人”。




瓜子铺语录


文化是篁墩的根,当前要以村庄风貌整治为契机,用文化涵养村庄发展根基,大打寻根文化牌,大力发展人文观光游,留住更多文化的根,让历经千百年沧桑的古村枝繁叶茂、焕发新机。



—END—




题字:姬臣

策划 :瓜子铺工作室

文字:程向阳

图视:向日葵  樊成柱  朱志翔

制作: 程瀚星

图文征集: 1172522531@qq.com

联系方式: 18055959822(微信同步)


联 系 我 们


值班编辑:胡晓苗 责任编辑:程向阳
二审:徐海生 终审:项其敏

推荐阅读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4)】千年蜀源:乡村旅游开新花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3)】古黟山水:乡村让生活更美好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2)】吾心安处是里庄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1)】梨白花红“兴村”之道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60)】花桥:祁红故里又一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9)】隆阜:东原故里景色新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8)】新江村: 屯溪人的菜篮子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7)】槐塘:黄山的“欧洲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6)】长丰破浪会有时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5)】“四色”碣石,五彩乡村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4)】五丰:五城的“江心洲”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3)】万二突围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2)】箬岭:一步千年 历久弥新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51)】木梨硔:天空之村的华丽蜕变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9)】茶儿垅村: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8)】黄山茶:品质提升解难题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7)】崇山:万山最美映山红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6)】江村:“新六尺巷”故事

【乡村振兴之黄山探索 (45)】官川:何时“活”起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