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域边界行·竹铺】春风浩荡,“老竹铺”又喧闹起来了!
群山环绕,溪流清浅,古树新绿,驿路断桥。走进歙县三阳镇竹铺村,一条石板铺就的古道穿村而过,泛着岁月的光亮。村口吱呀吱呀的水车,随着水流缓缓转动,店铺随风飘摇的招旗,在时光的沧桑里沉淀着文化。行走村中,青苔满阶,在春日的阳光里,听古老的人文传说,听乡村的肌理演变,听如今的精心改造,便是满眼的风景。
地处皖浙交界的竹铺村,曾是徽杭古道必经之地,过去的繁华在一栋栋古民居上依稀留有印记。“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明清时期,一群群十三四岁的少年郎,负起妈妈为自己准备好的行囊,带着家族的企盼,从这条古道走出徽州山门,书写出“无徽不成镇”的徽商传奇。
始建于唐代的徽杭古道,作为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齐名的第三条著名古道,是当年徽商与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在这条古官道上,“老竹铺”不仅是一个驿站、递铺,还是古徽州陆路通向长三角、出洋过海的必经之地。
“老竹铺”,即是如今的歙县三阳镇竹铺村。该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400年左右),距今约610年,由叶村洪氏二十五世祖奇同公迁居老竹铺,绵延繁衍至今。竹铺村东临昱岭关,北依清凉峰,南倚搁船尖,徽杭古道穿村而过,昌源河绕村向西奔流,森林覆盖率超过90%,是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作为古徽州通往杭州地区的交通要塞,竹铺村沿官道而建,见证着这条古道的前世今生。
村里的老人介绍说,历史上竹铺村内设有三条横路主干道,三条纵路主干道,人们走进村中,可以随意穿越街巷,漫步村中,任一一条纵横干道均可东西穿行,南北横越;一部《水浒》,因“卢俊义大战昱岭关”的描写而与徽州结缘不浅,武松独臂擒方腊的传说,就发生在竹铺村不远处;上个世纪火爆一时的“傀儡”戏,也成功留住了不少过往客商,在竹铺打尖歇脚,欣赏民俗……时光荏苒,作为东出徽州的最后一个驿站,竹铺成了徽商前往沪杭最后、也是最主要的补给之地。千百年来,古道历尽沧桑,为谋生、求学、为官、经商的行人南来北往而生生不息,记录着徽州人走出大山走向人生辉煌的历史诉说,也深深镌刻下徽州人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刚毅品格。
时光流淌,随着徽杭公路、徽杭高速以及黄杭高铁的开通,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徽杭古道失去了其原有的“物流价值”,再加上撤乡并镇,竹铺村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热闹,慢慢淡出了外界的视野。
进入新时代,沉寂多年的竹铺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0年,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竹铺村采取微投入、微整治、巧创意的方式,仅投入160余万元就对竹铺村完成了全面改造。
“我们不搞大拆大建,巧用创意微改造,邀请村民共同参与,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竹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志江介绍,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竹铺村以“老竹铺”村名为切入点,围绕“竹子、老竹大方茶、千年铺递、徽杭古官道”这一主线,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打造“茶香竹铺”鲜明IP。短短一年时间,竹铺村以低于全县美丽乡村村均投入水平的“小投入”,干成了美丽乡村建设“大好事”。
在当地镇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竹铺村实现了“惊艳之变”:闲置的祠堂整修成了乡村振兴馆,废弃的猪栏改成了“月亮湾”休闲广场,杂物废墟推平建起了大方茶凉亭,河边乱堆处改造成了村民休闲乘凉的“小宝岛”,空白的院墙上挂上了与“竹”有关的藏头诗,路边石头码放整齐后绘上了当地非遗特色“傀儡戏”脸谱,废墟砖瓦变成了富有童趣的“三维迷宫”……一个个独具巧思的节点打造,不仅突出了地方特色,浓厚的乡土气息也备受游客青睐,沉寂已久的古道随着竹铺美丽乡村建设又日益喧闹起来。
建好的美丽乡村如何才能持续管得住、运营好?竹铺村有“妙招”——
竹铺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利用外出学习的经验,活学活用,对标江浙地区的“未来乡村”打造模式,坚持机制化保障、市场化运营,大力推行农村党员管理“十二分”制模式,用制度约束巩固美丽乡村成果,探索“政金企村”的合作模式,吸引能人回乡创业,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业态,以市场化运营增加品牌效应,做好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后半篇文章。
作为全国罕见的拥有高铁站的乡镇,三阳高铁站的建成为这个边界小山村带来了人气和物流,“五微”改造后的美丽竹铺如村口那古老的银杏树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昔日沿街的老屋逐渐打开了紧闭的木门,以乡土气息浓郁的业态迎接着来往的游人。青山古道旁,在春来茶亭品一杯大方清茶,在茶香氤氲中等待那宛然如画的相逢。“迷你”铁匠铺里,虽然空间不大,但工具、炉灶、铁器等配置齐全,不仅可以给村民打农具,还能让游客参与体验。善山酒馆前,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甘醇的酒香扑鼻而来,古朴陈旧的环境,让人一秒穿越,恍惚间回到了当年徽商远行赶路时休憩的小酒馆。“这个小酒馆是村里一处闲置农房改造出来的,卖的也是当地自制的粮食酒。游客来村里玩,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品品酒,选购一些伴手礼。”潘志江高兴地说。
随着游客日益增多,村里正想方设法整合资源打造新场景,研究新业态新玩法,积极发展多元化产业,为竹铺文旅产业增加新的营收点。“粗略算一下,去年下半年,以来村里接待游客总数近万人次。现在村里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人多的时候,街巷中的游客络绎不绝,好像过大年一般噢!”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谢蓉打趣道。
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了竹铺的基础设施,提升了村庄品位,也让村庄的各种资源优势得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竹铺村是中国十大名茶老竹大方茶原产地,当地有着“茶乡竹铺”的美誉,茶产业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如何发展壮大这一富民产业?引进人才是关键。
“欢迎大家走进大方茶体验馆,品尝我们刚泡好的新茶……”说话间,竹铺村大方茶体验馆的负责人程茂军麻利地换上干净杯子,准备给新到的访客泡茶。2022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歙县人程茂军,回到家乡选择了“大方茶”作为新事业的开端。他与村民签订协议,采取“村集体+强村公司+农户”模式,注册成立了黄山市茗水溪茶叶有限公司,流转村里的浩川老山茶园200余亩,对茶园实施绿色有机、无公害管理,并利用自己互联网从业经历积攒的技术优势,为茶园的管理和销售“插上科技的翅膀”,引领竹铺大方茶产业做强做精。“大方茶创制于唐,兴盛于清,虽然近些年名气大不如前,但假以时日,这款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名茶一定可以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程茂军信心满满。
同样看好竹铺村发展的还有村民洪声海。在浙江工作多年的他敏锐地察觉到家乡的商机,毅然回乡投资修缮了自己的老宅,打造成“官路里”民宿和茶香面馆,丰富完善了当地的旅游业态。与此同时,村里还积极打造多元化农业产业,利用村内小河流域,组织实施泉水鱼收费制垂钓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竹铺老街业态改造,打造集民宿、研学、农旅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为竹铺文旅产业增加新的营收点。
村貌之变、理念更新、产业发展,这些交错纷呈的密集转变,让沉寂多年的“老竹铺”,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再次回归群众视野,不仅成为了美丽乡村的“样板”,更是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秀”。穿村而过的徽杭古道,历经岁月变迁,依旧见证着这一方沃野拔节生长的缤纷过程。
相关链接
三阳镇简介
01
竹铺村所属的歙县三阳镇号称古徽州“东大门”,与浙江省杭州市交界,是皖浙交界地带边贸重镇。这里自唐代开埠,是徽杭古官道的必经之地。全镇拥有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16个、不可移动文物283处,其中,国保2处、省保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阳生态优良,物产丰富,盛产山核桃、老竹大方茶、金丝琥珀蜜枣、徽州贡菊、三阳燕笋等特产,种植在海拔600米以上三阳梯田的泉水大米和泉水蔬菜深受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青睐。三阳区位优越,设有黄杭高铁三阳站和徽杭黄山三阳出口,是黄杭边界之地重要交通枢纽,是游客重要集散地、分流站。
推荐阅读青春时尚!黄山大地飘出浓浓咖啡香
这本书很厚重!几乎囊括徽州百年以上古树名木
传统民俗大巡演!黄山五一假期很热闹
赏花攻略!黄山杜鹃观赏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