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我们来了”⑩ | 云村:“村社共建”的“织里样本”

黄山日报
2024-09-08


学无止境,千里探学。继首批湖州体悟实训之后,5月26日至31日,黄山市第二批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一行34人来到湖州,在太湖之滨开展为期5天的体悟实训。本次体悟实训的7个村主要在吴兴区和德清县。


5月29日,黄山日报“乡村振兴满天星”专栏记者再次赶赴湖州,跟踪采访现场记录黄山市乡村两级书记的所学所悟。

云村:“村社共建”的“织里样本”





















































时装看巴黎,童装看织里。


作为拥有45万人口的特大镇,拥有1.4万余家童装加工及周边企业,面对社会治理这个考题,织里着力在破解难题、实现破蛹蝶变上下功夫求突破,不断迭代升级基层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织里样本”。



云村是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的城中村,是一个以二产为主的村庄。云村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本地户籍人口只有1500人,但常住人口超2万,其中新居民约1.32万人。云村辖区内共有1483家各类经营主体,其中童装类经营主体有1179家。2022年,云村集体收入8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万元以上。



在云村体悟实训的黄山乡村两级书记分别是:屯溪区奕棋镇人大主席张涛;黄山区三口镇汪家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枫叶;休宁县月潭湖镇陈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邵冬生;黟县洪星乡长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振瑜,祁门县塔坊镇高源村党支部书记吴素兰。


“昔日打鸟沙子枪,今日财源聚满堂。”这是云村社区幸福舞台背景墙上白底红字的两句话,也是云村人过去和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


云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姚学建告诉记者,因为人多田少,曾经的云村人世世代代靠打鸟、收废铁来补贴生活。改革开放后,随着织里童装业的迅速发展,云村逐渐成为童装的生产集中地,吸引着全国各地包括黄山市在内的很多外乡人来就业创业。现在,云村人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每个人的口袋都鼓了起来,幸福感、满足感实实在在看得见。


人口密度大、中小企业多、新居民占比高,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自然也多,当地积极探索村社“共建共廉共富”新模式,云村社区围绕织里镇党建统领网格智治行动,深入开展全科网格改革,优化网格设置,推动力量下沉,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推动镇域治理“织里经验”向2.0版迭代升级。



“社区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一支安监队伍,有些事情看得见,管不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云村社区于2017年将行政执法、交巡警、环卫、市政等纳入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充实了基层社区的力量。去年年初,社区先试先行,进行全科网格改革。”织里镇云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蔡莹莹介绍,此次改革旨在打造“1+4+N”的工作新格局,以社区为单位,根据地域特色划分为4个全科网格,下设N个微网格,实行网格员包干负责制。且打破了原有的身份,没有安监员、执法队员这种称呼了,统一为网格员。我们的网格员相当于一个小管家,要熟悉网格内的各类情况。比如某某童装经营户老板是哪里人,企业里面有多少工人,消防安全情况怎么样,网格内房前屋后的卫生、有没有矛盾纠纷等等,通过改革,底数更加清,情况更加明,老百姓反映问题不用找很多人,只要找一个人就可以,办事也更便捷了,从而真正实现了“一支队伍管全部、一名队员全部管”的理念,打造多能型队伍。



“考察学习云村童装大市场,走访旅外创业乡贤,学习云村村社区‘村社共建’‘网格化管理’等社会治理模式……”在云村体悟实训的黄山乡村书记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奕棋镇人大主席张涛感慨:“这次的织里、云村之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浙江人的热情好客,更学习到了他们苦干实干的‘三牛’精神,确确实实开阔了眼界,更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发展理念和青年人的创业创造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村两委勇往直前的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高源村书记吴素兰认为,云村村党群服务中心以“云纳百川 同心共富”为党建品牌,设置和事坊、红色影院、云上讲堂、祥云馆、云书斋、小候鸟驿站、红色驿站等多个特色功能区。村党总支依托该阵地,举办青年创客论坛、“小候鸟”夏令营、“新云村人”元宵晚会等主题活动,为新老云村人提供暖心服务,创建温馨家园,有效实现了暖心服务聚人气 ,党群阵地润人心。


参观

在陈霞村书记邵冬生的眼里,云村村两委每名干部对全村的家底摸得很清,发展思路清晰,作为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高度集中村,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高,格局大,把新织里人从优从新对待,家里家外一样对待,这种共同发展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长春村书记赵振瑜说,看到云村满大街铺天盖地的童装品牌,联想到自己的村,有好的农产品,但缺少品牌的打造。同时,要向云村学习抱团发展的共富理念。



汪家桥书记周枫叶认为,一个村子的发展,班子和人才很重要,而云村在这两方面的做法都值得她带回村里。尤其是对待外来人口,云村有各项政策上的倾斜和各种暖心的服务,不再叫外地人为“民工”,而尊称为“新居民”,这体现了城市的包容度,也让在这里务工的很多他乡游子有了归属感,留住了更多的人才,推动了村庄发展。



作者:程向阳 胡高华 高岩部分图片由云村社区提供
新闻投稿邮箱:hszxbjb@163.com编辑:胡晓苗   二审:徐海生   终审:王翠竹
推荐阅读又添打卡新地标!黄山市数字创意馆开馆
“湖州,我们来了”⑨ | 晓河村:遍闻机杼声
黄金地段!这里有3520平方米办公用房出租!
41名!黄山市公安机关公开招聘辅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