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夜空】第153期|叶文俊:白云生处有人家
新安
夜空
让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缀人生
白云深处有人家
叶 文 俊
01
“天上蓬莱境,人间木梨硔。”位于休宁县溪口镇境内的木梨硔,村庄三面悬空,常年有云海景观出现,由此得名。明万历十五年,避难的环姓人改为姓詹,詹姓人凭借一根根木头,一片片瓦,一捧捧泥筑房舍,鸟儿一样栖居下来。
查看硔,是大谷的意思,木梨硔过去是不是有着木梨花香无可查考,但大谷确乎称得起,因为是徽州古镇中海拔最高的村落。远看云海茫茫,俯瞰深谷里一团团升腾的云雾,忍不住思索:云山深居的人,或放下俗念,看破红尘;或一颗禅心,大彻大悟;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02
六百米木梨硔村庄,久经岁月风霜,咬着牙立至今日,恍若有神明庇护。纵观木梨硔,仿佛一匹骆驼盘卧在山之高处。徽州古老的建筑风格,白墙黛瓦,木质桌椅,古木参天,幽,静。拾阶而上,那一根一根木头略显陈旧,纹理斑驳,仍坚韧地匍匐在原地,让一只只脚踏过去,走下来。富贵的,贫穷的,不同身份的人,不一样民族和服饰的人,走过木质阶梯。挑山夫,挑山女,就这样穿云破雾挑了几百年,用脚板踏出一条路,挑出一个黄山魂。
03
在木梨硔,停留,驻足,枕着木梨硔的一弯月光入梦,守着木梨硔一山的虫鸣写字煮酒,细品火腿肉炖鲜笋,人生几何,对酒当歌。风拂纱幔,窗外,杏花落,一瓣一瓣。竹林被风掀起沙沙沙响声,木梨硔的静,不染尘埃、大音希声。木梨硔的静,听溪,淙淙,汩汩,潺潺。柔中带刚,清风朗月,万念归心。木梨硔盛大的琴弦,在云遮雾绕的山峰,在云海深处,在悬崖峭壁,演绎一首一首辽阔的曲子。
04
融进木梨硔的山水,竹篱茅舍,廊檐下悬挂的火腿肉,树枝上垂着的玉米,一缕炊烟,升起,婉转,低徊。木梨硔村落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是原生态的,是初子之身。我行走在青砖,黛瓦,马头墙,木头组合的世界。听疏竹冉冉拔节,挣扎着向上生长。一只布谷的歌声,清脆空灵。一潭水,泊在低处,宁谧,从容。一滴一滴露珠,从一棵银杏树落下,被一块瓦,又一块瓦接住。瓦与一堵墙,一幢老屋,一张木桌,一把竹椅,一柄犁,一把锹,一只月牙镰,一顶斗笠,相依为命,不离不弃。
05
木梨硔的木头路,连贯的,持续的,从低处,蜿蜿蜒蜒,匍匐着朝山顶攀援,抵达云巅。木头们坐怀不乱的心态,一直是内敛的,坦荡地横陈于山峦。随着峰回路转,木头路一半隐匿在树木后,一半裸露在人的视野。一半是诗情,一半是烟火。经过几百年的日月星辰,风雨轮回。木梨硔的木头路,活得踏实稳定。木梨硔的木头路,硬生生把自己活出另一种味道。
06
木梨硔的先祖,没想到他亲手一砖一瓦垒起的村子,成了一部经典。越来越多的人,来木梨硔走一走,住一住,亲自弯一弯腰,挖笋做美味。听一听木梨硔四百年前的风,淋一淋木梨硔的雨。一阶一阶,踩着木头,逶迤而上,在顶峰体验下云一样的自由,飘逸。云海汹涌,衣袂飘飘,仙风道骨,不惹凡尘。
07
木梨硔没有公路,生活用品,建房屋的砖瓦,得人从山下一点一点挑上山,像登天梯。挑山夫,挑山女,这个职业早在木梨硔村庄存在几百年,明末就开始了。很难想象一座一座房子,是人一次一次从山底挑上来的石头,砖瓦,泥沙,搭建成的。我有理由相信,木梨硔是国内留存下来的古村落中,最迷人的一座。前来游览的人,一批又一批,一方唱罢,一方出场。木梨硔人先后建了十几个农家乐,招待游客食宿。田园菜系,火腿肉炒笋,山蘑炖土鸡,白粥,腌蛋。在八仙客栈,菊花茶、打糕,一壶老酒,邀你来相逢。
08
河有险峻的,平缓的,清澈的,浑浊的,宽阔的,狭窄的。去过数不清的村寨,良田,阡陌,乌衣老巷,小桥流水人家。能令一颗放荡不羁的心,顷刻安静下来的,除了木梨硔,还是木梨硔。木梨硔,一茬茬人在用生命,用一腔痴情,守住这一方净土。
END
“
作者简介
叶文俊,网名归于平淡,安徽郎溪人,安徽省作协会员。偶有文字散见《诗歌月刊》《作家天地》《散文诗世界》《辽河》《奔流》《新民晚报》《安徽日报》等报刊及新媒体平台。
黄山日报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陈夏暑
朗诵|吉米
图片摄影|本报资料图
联合出品|黄山市作协
征稿邮箱|hsrbxayk@163.com
联系方式|13685591385
(微信同步)
新安夜空
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题材不限。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请务必记录下来,投给我们。可配图!可配乐!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要求:原创首发!要有正能量!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稿件一旦被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徐海生
终审:李学军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