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万国机车”到“复兴号”,中国轨道交通“跑”过140年

百年唐车 2022-07-27

2021年9月27日,中国轨道交通工业140年峰会在唐山举行。140年前的1881年,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正式开通,这一年,位于唐胥铁路终点站煤河边的胥各庄建立了修车厂,组装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拉响了中国铁路第一声嘹亮的汽笛,开启了中国轨道交通工业元年。






跨越三个世纪的传承

从1881年到2021年,中国中车从唐山胥各庄修车厂发源起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历程,一代代中车人勇立时代潮头,肩负历史使命,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书写了壮丽的红色故事,绘就了辉煌的创新篇章。从“万国机车”到“复兴号”动车组,从普通铁路到高速铁路,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一次次科技的进步,一次次速度的飞跃,既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获得新生。中车人从艰辛中奋起,在探索中奋斗,逐步走上自力更生、自主设计的发展道路。1952年成功制造第一台蒸汽机车“八一号”;1958年成功研制第一台干线内燃机车“巨龙号”、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1型”;1969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列地铁列车……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体系和制造体系,能够自主研制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客车、地铁车辆、铁路货车等各类产品,基本满足了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的需要,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开始进行内燃化、电气化改造,研制生产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机车、客车和货车,推动机车车辆实现更新换代,为我国铁路六次大提速提供了装备支撑。铁路货车实现载重由60吨级向70—80吨级、时速由70—80公里向时速100—120公里的升级换代。2004年开始,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开启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艰辛历程。经过近4年的努力,2008年8月1日,“和谐号”CRH3动车组在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同时,和谐型系列大功率机车研制成功。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开始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从“和谐号”创造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到“复兴号”树立世界高铁运营新标杆,再到“绿巨人”进藏入疆,近4000列高铁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铸就“大国重器”,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伟大跨越,成为中国递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创新是永恒的动力源泉

以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为标志,中国高铁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20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7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9%;其中,时速300—350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1.37万公里,占比为36%;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2.42万公里,占比为64%。投入运营的高速列车近4000组,占世界高速列车总数三分之二,实现了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创造了时速420公里交会试验世界纪录。






中国高铁的发展是以创新为坚实基础的。在成功掌握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的基础上,以中国标准为主导,成功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在动车组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30项关键零部件全部采用中国标准。时至今日,中国中车已构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产品谱系,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全面投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时速350公里货运动车组、首列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先后下线。京张、京雄、京沪智能动车组,高原双源动车组,高原电力机车等相继上线运营。大功率机车、重载铁路货车、货运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创新过程中,中国中车还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中国中车拥有2个国家级创新中心、10个国家级研发机构、2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海外研发中心,涵盖产品研发、仿真计算、试验验证、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在复兴号研制过程中,采用“联合舰队”模式,联合包括清华、北大等25所国内一流高校,中科院、铁科院等11家一流科研院所,51家国家级研究实验室,68位院士,2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携手攻关,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十三五”期间,中国中车累计发布国际标准48项、国家标准143项、行业标准243项;拥有有效专利23486项,其中发明专利9974项;2020年,中车位居“世界500强”第349位,位居“全球品牌500强”国内机械制造行业第1名。中车科技创新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打造自主创新新典范

回顾奋斗历程,中国中车能够实现从弱到强、从追赶到领跑、从本土企业到跨国企业的重大跨越,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始终坚持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并形成了中车人“敢于担当、舍我其谁,勇于创新、志在必得”的创新精神,这是中车成为“国家名片”的宝贵经验,更是中车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的深刻启示,我们必须要继承创新、长期坚持、发扬光大。


面向未来,中国中车将以企业为“根”,以技术为“源”,以加强顶层设计为“脉”,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新突破,全力打造中车科技创新新典范、新亮点。在建设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和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等方面,积极推进“技术+”“产品+”模式,系统规划标志性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在高速列车、高速磁浮、智慧交通、川藏铁路装备等领域,形成涵盖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集成应用、标准规范等自主核心技术体系;充分发挥中车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方面的核心优势,加强产业链开放合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努力当好现代产业链链长;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起航“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中国中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创新精神,加快实现科技创新新突破,加速向受人尊敬世界一流中车迈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END-

了解更多新闻资讯:

陕西省实现“复兴号”全覆盖 “唐车造”动车组护航第十四届全运会

河北省绿色智能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获评2021年度省级研发平台绩效评估“优秀”

中国中车140年 | 为国家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中国中车140年 | 铁路工人是工人运动主要力量

中国中车140年 | 中国铁路工业与路权之争

中国中车140年 | 中国铁路工业从“0”到“1”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 “百年唐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