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时学人的文化救亡:顾颉刚在重庆主编《文史杂志》

(一)


顾颉刚(1893—1980)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不仅是一位名重一时的博学鸿儒,更是一个有文化使命感的爱国学人。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我东北领土,民族危机空前深重,顾颉刚先生有感于此,不安于继续沉静在学术殿堂中,他反对“为学问而学问”的治学态度,提倡学术研究联系社会现实,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他创办“三户书社”(后改名为“通俗读物编刊社”),取喻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历史典故,编写出版了大量京戏、鼓词等普及读物来宣传抗日救亡。与此同时,他又邀集一些史地学者,组织成立了“禹贡学会”,专门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和边疆史地问题,并出版了著名的史地学术期刊《禹贡》半月刊。在《禹贡·纪念号》上他写到:


本会同人感念国事日非,惧民族衰亡之无日,深知抱‘为学问而学问’之态度,实未可以应目前之急,亦非学人以学术救国所应出之一途,爰纠集同志从事于吾国地理之研究。窃愿借以激起海内外同胞爱国之热诚,使于吾国疆域之演变有所认识,而坚持其爱护国土之意向。


办刊既是传承发扬学术,更承载着在民族危亡之际报效国家的心念。顾颉刚终其一生,都极其重视刊物的编辑和出版,他曾编辑过《国学季刊》、《歌谣》周刊、《救国特刊》、《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史学集刊》、《老百姓》旬刊、《边疆》周刊、《责善》半月刊、《民众周刊》等一大批学术、文化期刊。七七事变前夕,顾颉刚因积极宣传抗日受到日本军方追捕,为避祸离开北平回到故乡苏州,后又几经过辗转西北、西南,到四川成都担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1941年初,他又毅然放弃在国学研究所的教学研究,受邀前往重庆主编《文史杂志》。


(二)

《文史杂志》,1941年1月在重庆创刊,是一份综合文史哲的学术文化普及刊物,初为半月刊后改月刊、双月刊。该刊原由朱家骅发起创办,叶楚伧任社长,卢逮曾主编。顾颉刚到社后,担任副社长和主编,1945年2月又自任社长,直至该刊1948年终刊始终主持其事。这份倾尽了顾先生心血的刊物也是抗战时期创办最久的期刊之一。


它的创办者们认识到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和国家的根本,办刊目的旨在国家危亡的至暗时刻传承文化星火,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顾颉刚在1948年出版的《文史杂志》第六卷第一期的《复刊词》中写道:


《文史杂志》是民国三十年在重庆创刊的……战事不知何日终了,我们不知再可活几天,如果我们不把这一星星的火焰传衍下去,说不定我们的后人竟会因此而度着一个长期的黑暗生涯。历史的传统是不能一天中断的,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我们都是服务于文化界的人,自己的生命总有终止的一天,不值得太留恋,但这文化的蜡烛在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总得点着,好让孑遗的人们或其子孙来接受这传统。这传统是什么?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立国根本。

1941年初正值抗战极其艰难的时期,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频繁遭受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重庆人民时刻都要准备在防空洞中躲避轰炸,曾经繁荣的重庆城到处是残垣断壁,几乎没有一间完好的房子。《文史杂志》的编创者们正是在这样战火纷飞的情形下辛苦开拓战时的文化事业,由于物质条件极端恶劣,纸张缺乏,杂志用纸都是四川当地生产的“土纸”,纸面粗糙类似草纸,封面为设计简单的灰色硬纸壳,笔者所见保存到现在的原刊纸张已经开始脆化,一些页面的字迹也多有褪色、漫漶,难以辨识。

杂志社的社址和办公场所也屡经变迁,创刊时,社址位于小龙坎至重庆的公路北侧,1942年又迁移到小龙坎上游,位于嘉陵江畔的柏溪,此地距沙坪坝不远。1943年10月社址又迁移到北碚,最初设在牌坊湾,1944年迁至黑龙江路52号。期间,顾颉刚相继在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战时校址沙坪坝)、复旦大学(战时校址北碚)任教,又总纂北碚管理局兴修的《北碚志》,在教学编书之余,他都要赶去杂志社办理期刊事务。杂志社除了编辑人员几经更迭,办刊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创刊以来所需经费由国民党中央党部拨发,每月五千元,1944年经费增加至一万三千元,抗战期间,物价高涨,算上机关茶水灯油、印刷费、办公出差及职员薪水等各项开支,办刊经费往往入不敷出,为节省开支,只有缺员不补,社员兼做多人之职。造成刊物经费不足的问题也与顾颉刚坚持将杂志办成纯学术文化期刊,不为国民党做宣传工作有关,通览《文史杂志》确实没有一篇为国民党宣传颂扬的政治文章。1945年2月,因顾颉刚在文化界组织战时全国一致政府的宣言上签名,要求商讨战时政治纲领,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停发经费,刊物与国民党的关系就此中断。


(三)

由于顾颉刚先生的学术地位,众多学者的襄助以及杂志社历年选稿严谨所积累的声誉,稿源不断,办刊后期存稿达几百篇之多。顾先生办刊宗旨,一方面是提高历史研究的准确性,以严谨的考据手法“治文史之学”,一方面又提倡史学著作要写得生动,有文采,要“深入浅出”,在提高学术质量的基础上,使一般受过教育的读者都能读懂,产生兴味。《文史杂志》因此也成为一份成功的战时文化普及读物,在当时西南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受到广大文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顾颉刚先生不仅全力负责刊物编辑工作,更身体力行,撰写了很多精彩的文章,如《商王国的始末》、《周人的崛起及其克商》、《周室的封建及其属邦》、《黄河流域与中国古代文明》、《齐桓公的霸业》、《左丘失明》等,同时还发表了十数篇读书笔记。当时在大后方的著名学者也纷纷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如朱东润《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论述》、罗莘田《现代方言中的古音遗迹》、唐兰《论骑术入中国始於周末》、任鸿隽《近代科学之发展及其与哲学之关系》、台静农《关于西游记江流僧本事》、张荫麟《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魏青釯《元顺帝为宋裔考》、罗根泽《王昌龄诗格考证》、金毓黻《宋代官制与行政制度》、史念海《汉代对于西北边郡的经营》、张家驹《靖康之乱与北方人口的南迁》、韩儒林《汉代西域屯田与车师伊吾的争夺》、邓广铭《宋史职官志抉原匡谬》、朱希祖《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唐圭璋《唐宋两代蜀词》、孟森《明开国以后之制度》、罗尔纲《翼王石达开略传》、牟宗三《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朱自清《诗正变说》、傅斯年《段绳武先生传》、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小引》、赵景深《词统与明曲家词》、童书业《春秋末吴都江北越都江南考》、吕思勉《读晋书》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刊物还出版诸如“美术专号”、“明清史专号”、“哲学专号”、“近代史专号”、“中国经济史专号”、“佛教专号”、“戏曲专号”、“文学专号”、“古代史专号”、“民俗学专号”等一系列主题突出,富有特色的专刊、专号。


顾颉刚先生创办《文史杂志》是抗战时期中国学人光辉的文化功绩,传承和发扬了以“文”、“史”为代表的传统学术文化、激励了后方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人们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心,表达了特定时代下爱国学人不忘初心,努力使学术与现实联系的文化使命感。


《文史杂志》原刊完整保存至今者较为罕见,资料稀有珍贵,鉴于该刊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需要,上海书店出版社于2016年6月将六卷共六十四期《文史杂志》,依循原刊版式大小整理,按照16开精装影印,分装八册出版。由于该刊创办于抗战时期,用纸和印刷等条件艰难,保存至今的原刊部分页面漫漶不清,印前处理时版面衬托灰底,并勉力修复至可以辨识,敬祈读者谅见。


文:杨何林







《文史杂志》(民国期刊集成)(全8册)

上海书店出版社 编

 978-7-5458-1263-3/K·224

16开

出版时间: 2016-06

定价:4800.00



【购买方式】:

                              

上海书店出版社

 联系人:周文强

上海市福建中路193号22楼 

TEL:021-53594508-1213

 QQ:897688396


京东购买: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上海书店出版社



Shanghai Bookstore

Publishing House


微信公众号ID :sbph_shsdsj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