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店出版社

其他

纪念我的父亲傅嘉仪:《篆字印汇》(修订版)前言

出土古印玺多被文博单位收藏,广大印人无缘一见,傅嘉仪先生因工作之故,常有古印过目,鉴赏之余钤拓留底,并记录情况,汇编为《篆字印汇》,于1999年出版,广受赞誉。二十年后,上海书店出版社对该书进行全面修订,并增补陶文、砖文三百余枚。本次推送文章为《篆字印汇》修订本前言。《篆字印汇》傅嘉仪、傅巍
2022年7月26日
其他

致认真生活的你:来一场“美学散步”,让美感有迹可循

美,它可能是一束花,一串旋律响起,一种怡然自乐,一段君子之交的距离;可能是一个错被原谅,也可能是此刻偏西的太阳吹来凉爽的风。它可以是任何。可我们不一定常常将它挂在嘴边——我们常常向往美,却又常常忽略美。罗安琍,一位来自台北的时尚插画师,画了一本关于发现美的书,她将之称为“美感的学习”。她认为美感,从来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一次一次在生活中观察感受、用心累积的力量。在这本书里,她以四季为轴,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感出发,谈论春夏秋冬的色彩、质感、结构与形貌,一年365天的食、衣、居住与节日,提供48组美感生活提案,分析美感体验,看见美学对生活的影响。她用插画师的眼光和生活家的态度,把有距离感的色相彩度、比例韵律等专业词汇,拆解成一个一个灵动又细腻的日常细节——那些我们习惯的、忽略的、以为理所当然的角角落落,拿画笔为它们穿上一层美的外衣,生活好像也就一瞬间地被明亮浇灌,变得更加扎实了起来。
2022年7月5日
其他

《申报馆剪报资料》上新:1931—1949年上海新闻出版的方方面都呈现在这里了

由上海报业集团收藏的“申报馆剪报资料”被誉为继《申报》后又一民国大型史料宝库,其中已初步完成篇名、来源、时间和专题整理的“上海卷”部分,约计15万份。自2017年以来,上海书店出版社携手上海报业集团相继推出了《申报馆剪报资料·上海卷》:《历史掌故专辑》(全4册)《淞沪抗战专辑》(全12册)《高等院校专辑》(全8册)。最新出版的《新闻出版专辑》(全12册),收录了20世纪30、40年代关于上海新闻报纸、图书出版等方面的剪报资料,按照主题分类,以年月日的顺序编排,具有资料系统、内容丰富等特点。本文为上海书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申报馆剪报资料》编委会编委唐晓云为《新闻出版专辑》撰写的导言(内容有删节)。点击图片购买《申报馆剪报资料·上海卷:新闻出版专辑》(全12册)上海报业集团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被艾略特和汤因比推崇备至的道森,留下这样一部极富预见性的力作

《世界历史的动力》为当代著名的文化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史学家克里斯托弗·道森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与汤因比齐名的大家,克里斯托弗·道森被誉为“新时代的先知”,艾略特推崇其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汤因比称赞他的作品“真诚而又深具独创性”。《世界历史的动力》追溯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考察了文明的核心动力,反思了人类整体经验。面对现代世界的普遍危机,尤其是精神文化文机,道森的灼见充满了预见性。本次推送文章节选自本书译者、青年历史学者武可撰写的译者序。点击图片购买《世界历史的动力》克里斯托弗·道森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新书推荐|《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

一部中国史,上下五千年,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留存着太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篇章。近期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的《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选取了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夹叙夹议,以点带面,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照相式的呈现。其中有对今人不太注意的历史事件的细致挖掘,也有对今人错误的历史认识的颠覆性纠正。打开这本书,层层的迷雾将一点点被拨开,事件的真相在一点点被还原,欲知详情如何,且听葛剑雄教授娓娓道来。本次推送的文章,为书中“再版弁言“,本书历经三版,几经修订,历久弥新。《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葛剑雄
2022年6月8日
其他

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约翰·伯格《国王:一个街头故事》

上海这座城市在逐渐苏醒,人们重新踏上繁忙的街头,但过去两个多月的记忆并不会消弭。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城市,让我们关注到了城市文明中的许多脆弱者、边缘者,思考他们看起来不同却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的命运。他们可能是路人甲、乙、丙,也可能是约翰·伯格笔下的维柯、维卡,以及国王。画家、编剧、作家、艺术评论家——这些是约翰·伯格所拥有的多重身份,作为艺术史家,伯格改变了西方世界品评艺术的方式。然而,他之所以被称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西方左翼精神的真正传人,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艺术领域的才华与贡献。苏珊·桑塔格曾这么形容约翰·伯格,“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而伯格探索自身政治和道德信念的雄心,从未像在《国王》中这般得以实现。(《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评)上海书店出版社首次引进出版约翰·伯格的这部作品,呈现诗意化写作、人与动物间情感、知识分子良知三者的完美融合。国王是不知自己名字的犬类,也是无家可归的人类,更是现代世界每个不可回归过往正常生活的边缘他者。在书中,伯格仍旧重视观看、依托感官,只不过这次,他借由一只流浪犬的感官去探索城郊废墟、注视人类世界。这是一群流浪者的二十四小时故事。在1000号高速公路旁的圣瓦莱里荒地上,到处都是破损的卡车和坏掉的机器。这里居住着一群无家可归的人:拥有蝴蝶般嗓音的维柯、总是在清洗的维卡、用纸做衣服的杰克、会唱歌的阿方索、读《圣经》的索尔、爱晒太阳的马尔塞洛……他们曾经充满希望,如今却被社会抛弃。主人公国王是维柯、维卡夫妇收养的流浪犬。他从屠夫那里偷肉,给予他人温暖,其犬类的思维使他既能超脱于人类的苦难,又能罕见地洞察同伴们的生活。通过他的感官世界,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群边缘人在混乱和痛苦中生存下来的尊严和力量。“这里有一种互相依赖,有一种温情,有一种爱,当然很惨,但他们也不是完全无力的受害者,他们在构造一个世界。”(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评)▲图片©
2022年6月7日
其他

新书推荐|探寻宗教的历史与意义:“人与宗教译丛”

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说:对神话、象征及其他传统的宗教结构的意义进行破译,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意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促成学者的内心转化,甚至有同感的读者的内心转化。在一个逐渐世俗化的社会里,这类研究也许会变得更加意义非凡。“人与宗教译丛”精选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上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和贡献,同时国内学界了解不多、研究较少的相关经典宗教学术著作。译丛新出版4种:《永恒回归的神话》《探寻:宗教的历史和意义》《出世:从吉尔伽美什到爱因斯坦的幽冥之旅》《何为灵知派》。
2022年6月6日
其他

新书推荐|《“帕内”号疑云:南京大屠杀前夕的“珍珠港事件”》

很少有人知道,南京大屠杀前夕的长江江面上曾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的“珍珠港事件”。1937年12月12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之际,搭载侨民撤离的美国军舰“帕内”号被日军飞机击沉,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伤。该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日、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影响了美国的东方政策,也埋下了珍珠港事件的导火索。在本书中,军事史学者汉密尔顿•达尔比•佩里以全方位调研的视角和方法、高超的多线叙事技巧,展现了“帕内”号事件的各个方面。同时,他也描述了日军的残酷行动与中国人民的善意帮助。下文为《“帕内”号疑云:南京大屠杀前夕的“珍珠港事件”》译者、纪录片导演汪伟的译后记,讲述了他向国内读者介绍这一不为人知但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心路历程。2013年的一天,江阴的老朋友唐汉章指着长江对我说:“知道吗?这段长江靠近南京,有一艘美国军舰在长江里躺着呢。”岂止我不知道,现在的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现在的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意大利人是否知道,恐怕也难说。1937年,中国积贫积弱,人民灾难深重。在日本,始终有一种势力,为了日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绞尽脑汁”,意图拓展生存空间。但是这种“战略图谋”,不幸的是以侵略扩张为手段,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中国。“帕内”号,这艘美国小炮舰,却承载着厚重的大历史。日军对“帕内”号的轰炸,对中美日之间的国际关系、二战东方战场的历史走向和最终结局有着深远的影响。自此事件后,美国从民间到官方,开始知晓中国抗战的惨烈和艰难,激发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苦难的同情和理解,进而不断增加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危险警觉起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加强战备,特别是海军的建设;而当时的谴责及随后的制裁和禁运,最终导致日本在战略压力下发动对珍珠港的偷袭⸺而珍珠港事件的影响与意义,不言而喻。感谢作者汉密尔顿·达尔比·佩里先生为写作本书所做的工作。他以全方位调研的视角和方法,向我们展示了“帕内”号事件的各个方面。从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1937年的中国、那个年代的中国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了解这段历史,我们才能更多地关照中国的现实及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未来发展走向。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深思。此外,作为一本军事历史研究著作,本书的写作特点也很有意思,一起历史事件能让人读得饶有兴致。就像一面墙,有两个侧面。《“帕内”号疑云:南京大屠杀前夕的“珍珠港事件”》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明亮的一面;而另一侧黑暗中的一面,我们看不清。关于这起事件,中国没有多少记载。据安徽和县文史专家王耀恕说,因为当时的战火已经从南京烧到和县,救援“帕内”号过程中有好多位当地村民死亡或失踪。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着那位牵着一匹瘸腿老马的农民,抬着担架的中国军人和村民,那些在天寒地冻的黑暗中拉着六条平底船走了十个小时的农民,和县、含山县的两位县长,那些中国士兵、医务人员、发报员……在美国海军和美意英侨民被救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中国人,永远都是我们无法看清的人,也永远是没有任何记录、注定被历史忘却的人。现在,让我们隐约地看到他们,即使是背影或虚幻的影子。本书涉及历史、军事、外交、报纸新闻等表述,我尽可能采用中国读者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说明;由于本书是汉密尔顿·达尔比·佩里先生对历史的个人表述,我尽可能维持原书作者的写作和语言风格,保留了一些英文原名以方便大家查阅相关背景,读者也可以从本书观察美国政治文化生态的变化。在我筹备电影制作、全方面寻找资料的过程中,我的助理鲍嘉璐克服重重困难帮我找到了这本书,让我获得了很多背景资料。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我作更多的介绍。与其一遍遍重复讲述,不如把原作翻译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自己阅读,总比我转述要好得多,毕竟,每一位读者有自己的思考。由此,我开始了翻译工作。因为中间种种事务,甚至是一些无法想象的变故,这项工作时断时续,直到现在终于完成。在翻译和出版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帮助与支持:国际关系学院的李家兴、白效洪及其夫人孙恩菊、谢岚、董华、祝勇、钱立伟;北京电影学院的钟大丰、刘一兵、张献民、梅峰、金铁木、李二仕、谢征宇、陆川、周洪波、司维东、细野岩、万传法、余立军,还有刘秀蓉、奚儒伟、韩建新、于霞飞、孔沂澜、逢文清、王小龙、吴海鹰、宇佐美典子,以及章亚娟、钱萍萍、俞波、闻丽君、王春林、张健、郑辉、李文贵、汪萍、高志超。汪米拉在假期中帮助我润色了译文的部分章节,李云展也帮助我做了校对工作。在地名旧址的考证过程中,得到了徐锦江、陈尚君等学者的指导。还有很多人,请原谅我没能一一列出。我亏欠大家太多,请接受我深深的谢意。我曾经一度想放弃,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事情。可是我无法面对自己,也无法面对所有关心我的人。无论如何,你们对我的宽容、理解和支持,我心怀感激,此生已值。点击图片购买《“帕内”号疑云:南京大屠杀前夕的“珍珠港事件”》[美]汉密尔顿·达尔比·佩里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申报》创刊150周年专刊|唐小兵:《申报》与上海左翼文化运动

《申报》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办,至1949年5月27日终刊,是我国出版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它历时78年,全面记录了晚清、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其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为同时期其他报纸难以企及,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为了保存和便于学界开发、利用这座资料宝库,经过长期准备和不懈努力,上海书店于1987年正式出版全套400册的《申报》影印本。随后又经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努力,历时二十年,于2008年将全套30册的《申报索引》(1919—1949)编成付印,与新版《申报》影印本同步出版,成为近现代文献出版的一大盛事。今年正值《申报》创办150周年,为纪念这份我国新闻史上出版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报纸,我社现推出“《申报》创刊150周年专刊”,经作者授权,将陆续刊发部分专家、学者在4月30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申报》创刊150周年纪念座谈上的发言(个别文字作者有修改和补充),以飨读者。今年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广泛的上海《申报》创刊150周年,我个人的研究与这份独特的市民化报纸也有着一定的渊源,所以也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与这个纪念会议并撰文讲述我对这份报纸的感受和理解。在我看来,无论是将《申报》作为近代报纸资料来源,还是探讨报馆、报人与政治力量、都市、资本家的关系,都会给我们提供很深的启发。我个人早期的研究对象偏重平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但通过研究《申报》副刊《自由谈》,对左翼文化和左翼文化人有了更多的理解,可以说让我获得了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理解上的一种“内在的平衡感”。因此,《申报》对我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我认为《申报》的角色与功能首先要放在近代中国报刊三足鼎立的版图中间,权且将报刊分为《申报》《新闻报》代表的商业型报刊、《大公报》所代表的新闻专业主义取向的政论报刊以及《中央日报》《解放日报》为标志的党报三种类型,《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而且比较偏市民文化的商业报刊。▲《申报》和《新闻报》是近现代中国并驾齐驱的两大民营报纸1930年代林语堂在美国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新闻舆论史》,对《大公报》与《申报》做了比较,那时候在上海创办《宇宙风》《论语》和《人间世》等幽默刊物的他对于《申报》和《大公报》有着这样的臧否:“《大公报》无疑是中国最为进步、编辑最佳的中文报纸,而《申报》和《新闻报》则是旧时保守大报的代表,同时也均在编辑最差的报纸之列。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申报》的编辑水平差强人意,而《新闻报》则毫无编辑工序可言。不过这两报却是当今发行量最大的大报,两者皆称发行量达到15万份,但实际调查显示,目前这两家报纸的发行量均不到10万份,而《大公报》公布其发行量为3.5万份。由此可见销量最好的报纸却是编辑最差的,因为这些报纸都是以广告作为主体,新闻反而退居其次,仅仅用以填充广告排完后剩余的零散空间。而编辑水平更好的报纸只能影响较少公众。当然,这种现象是完全正常的。何况,编辑水平不错的报纸也有问题,通过我们对《大公报》的分析可见一斑。《大公报》的排版、印刷和新闻业务水平都无可挑剔,但它却明显倾向于迎合一部分受过优良教育的受众。”这自然是林语堂一家之言,或许有可商榷之处,不过也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些视角来认知和解读《申报》,即使在1930年代,对《申报》和《大公报》的认知也是见仁见智的。▲办报历史悠久,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公报》《申报》除了在近代中国史研究中是重要资料,从报纸本身的专业主义进程来对比也是另一种研究视角。《申报》起初是自觉去政治化的商业报刊,后来开始介入政治,针对国民党对中共根据地的“围剿”发表批判性言论,认为是国民党一党独裁的政策导致抗争政治的产生。当蒋介石1930年代初内外交困而被迫宣布下野时,史量才在《申报》上刊发题名为《欢送》的时评,并呼唤一个政治革新的后蒋新时代的来临。而《申报》对于时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朱家骅挪用救灾款的辛辣批评,更是激起了朱的愤慨。1932年7月15日,朱给正焦头烂额地忙于第四次“围剿”红军的蒋介石去信:“上海报阀史量才利用他的报业权威,勾结上海的一般无聊文人,专做危害党国的工作。例如《申报》的《剿匪评论》,对于南京中央大学学潮的记载和评议,《申报·自由谈》和《申报月刊》登载陶行之等的文章,黄炎培做《申报》的设计部长,都是不利于党国的。”蒋阅后暴跳如雷,命令禁止邮递《申报》,于是从当年7月16日到8月21日长达35天的时间内,《申报》无从在蒋控制的区域内与读者见面。后经多方斡旋,才获恢复邮递。▲申报馆在抗战时期出版发行的《申报月刊》(曾改名《申报周刊》)《申报》批评蒋介石的“围剿”行动,是在制造更多的无家可归者被逼上梁山,直言这种现象产生的根由不在于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而根植于持续的种植鸦片、不断攀升的苛捐杂税、地方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民党军队对乡村的破坏,换言之,造成中国贫弱的根源在于专制横暴的国民党政权自身。针对民权保障同盟会总干事杨杏佛的被蒋刺杀,以及更早的第三党领袖邓演达的被刺等,史量才积极参与由宋庆龄等发起的反蒋社会活动。1931年12月20日,《申报》全文刊登了《宋庆龄之宣言》,宋在文中指出:“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它早已丧失革命集团的地位,名誉扫地,遭到全国人民的厌弃和痛恨。”《申报》也援引刚从法国回来的湖南人黎烈文主编“自由谈”副刊,吸引了大量左翼文化人比如鲁迅、茅盾等左翼作家在报纸上发表专栏、随笔,讲述社会贫富两极状况,通过文艺来进行政治动员。蒋介石对此很不满,史量才也被国民党特务刺杀。抗战时没有跟随政府内迁的《申报》在1945年后自身存在的正当性遭受质疑,后被国民政府渗透并全面控制,相对于《大公报》,社会影响力下降。从去政治化到介入政治,到最终被政治力量操控,反映了《申报》自身的历史脉络。有个意味深长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在特定时代里,政治力量试图操纵言论的时候,报馆该怎么处理与政治力量的关系。其实并不存在完全独立的媒体,媒体不可能生存在完全去政治化的真空里,所有媒体都可能要小心翼翼地处理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来维护一个有限的表达空间。这也是《申报》和《大公报》的媒体生命力横向对比可以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1931年12月20日《申报》第17版发表的《宋庆龄之宣言》《申报》不仅是报纸,还有很多延伸产品,比如《申报月刊》、申报流通图书馆、量才补习学校、《读书生活》杂志等。《大公报》更多是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学府以及平津上层知识分子有更多互动,可以说走的是精英主义的报人报国路线;《申报》则服务于地方、城市和市民阶层,更多面向中小知识青年甚至学徒工等群体,具有独特的平民主义特点,这也在1930年代的公共舆论里形成南北对峙的有趣对比。我曾在研究中将左翼知识分子分为三种类型:以左联党团书记为代表的组织化左翼、以鲁迅为精神领袖强调精神独立的左翼,以及注重社会科学通俗化的左翼知识分子。《申报》主要面向普通大众讲述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等,比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1949年之前印刷了48次之多)和柳湜的《街头讲话》就是其中典范,将因为个体生活处境而对政治和社会不满的中小知识青年都纳入读者群体之中,形成了一个抗争不公不义的“想象共同体”,起到了在都市里进行革命动员的作用。▲《申报》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申报》创刊150周年专刊|苏智良:《申报》与近代中国

《申报》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办,至1949年5月27日终刊,是我国出版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它历时78年,全面记录了晚清、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
2022年5月9日
其他

世界读书日 | 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推荐十大好书

当感到困惑时让哲学来帮忙:《哲学与人生:张汝伦演讲录》再版2《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
2022年4月23日
其他

古工委春季书单丨​《中国彝铭学》​

编著本书入选2021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为“宝卷文献丛刊”之一种,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张汝伦|考研热背后:我们今天为何要读研究生?

近些年来,选择读研究生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每年研究生考试人数的增长率已经远远超过高考人数的增长率。这种考研热,绝不意味着重视学问成了一种社会潮流。对于这股考研热潮,我们有必要向其泼些冷水,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种现象,认真思考我们为何要读研究生,借由追问和质疑,让研究生教育回归其真正的价值和作用。本文选自新版《哲学与人生:张汝伦演讲录》。读研究生似乎是近些年的一个时髦。现在有许多人读研究生是出于生计或其他非学问的考虑;我的讲演不是对这些人,而是对那些为了追求学问而读研究生的人讲的。人为什么要追求学问?那就要先问:什么是学问?我认为学问不仅仅是知识,它还包括思想、价值和见识,一句话,它包括人类精神文明最核心的一些东西。古人云: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追求学问也是这样。追求学问不仅仅是追求纯粹的知识,也是在追求人生的觉悟,所以古人才会将学问放在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另一方面,学问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追求学问就是试图掌握这份宝贵的遗产。学问之宝贵,不仅仅像古董那样在于古老和珍稀,而在于能给世世代代的人提供不竭的智慧。读书重在“明理”▲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研究生?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通过读研来追求学问?刚才我讲的“学问”概念似乎已经做了回答;其实还很不够。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一个人之所以要读书求学问,首先不是因为要找个饭碗或谋生,因为事实上没学问的人可以在谋生上非常成功,谋生不一定需要学问。人之所以要读书求学问,是因为他有惑,有种种的惑。也就是孔子讲的“困而学之”的那个“困”。人是一个充满困惑又不甘困惑的动物,他总是试图要摆脱困惑。古诗云:“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为何人明明知道人生不满百,却偏要长怀千岁忧?“千岁忧”,“忧”什么?显然不仅仅是一己的生死祸福,而是超越自身利害关系的人类之忧。不但忧自己的人生意义,也忧家国天下的兴衰,忧人类文明的前途。文明将如何传承?如何发展?发展的方向何在?这些都是读书人要忧的。以前读书人之所以被人尊重和尊敬,就是因为他们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他能忧,他关心自己和子孙万代的前途。今天,一定会有许多同学说,我没有那么多“宏大的”想法,我只想多读点书,多掌握些知识。这样的想法当然不错,但却不免有糊涂的成分。读书也好,掌握知识也好,不是全然中性的事。我们总是以一定的态度来读书和求学问的。为读书而读书,为知识而知识,听上去似乎很纯洁,很高尚,其实难免糊涂。因为那样的话你就会不知道一些非常需要的基本区别,这就是读什么书?求什么知识?你如果是在无目的地读书和求知识,那结果一定不太妙。最起码你在求学路上不会太坚定,一有别的诱惑就会掉头他去。古人总是把读书与明理联系在一起。明什么“理”?明真理。读书若只是为读书,而不是为求真理,那么读书未见得是一件好事。我这里说的真理,不是与善和美相区分的真理。我始终认为,真、善、美实际上是无法分开的。区分真、善、美是现代性思维的产物,未必有道理,因时间关系,我们在此暂且不论。古人读书欲明之“理”,乃是这样意义上的真理。而现代人却往往将这样的真理与所谓知识分开,这样,知识常常成了人类作恶的工具。奥姆真理教的一些骨干分子就是一个例子。而今天流行的那些为读书而读书、为求学问而求学问的想法,是与没有这样的真理概念密切相关的。由于没有这样的真理概念,我们的同学求学可能缺乏真正的动力和热情,不能忘我地投入。在古人看来,求学就是求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求学求道乃生命之事,非关稻粱之谋。无论是我们的古人还是西洋古人,都认为个人是小宇宙,这个小宇宙与那个大宇宙归根结底是一体的,人这个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之间对应一致。宇宙和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精心设计的等级秩序,它与人体各部分的有机结合相对应,是人类在宇宙中的投影。虽然从物理学的时间意义上来说,每个人的一生在无垠的宇宙时间中只不过沧海一粟,但人类文明却正是由无数这样在物理时间意义上微不足道的有限生命来薪火相传的。如果你在这样的薪火相传中也接了一棒,也跑了几步,那么,你也就可以“与天地参”。当我们接触到所谓学问,即人类文明的成果时,等于是前人将那个接力棒交到了你手里,你可以接棒继续跑下去,也可以扔了这棒或乱跑一气。不想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人,等于是扔了文明的接力棒。而歪曲和糟蹋人类文明的人,则是接了棒乱跑一气。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为了自己解惑而读书求学问,没有能力也没有野心要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可是,当你想要用人类文明的成果来为自己解惑时,这已经超出你自身了,你已经将自己置身于人类文明的语境中,你的取舍选择代表了你对文明的态度。事实上,文明的命运正是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态度。轴心时代的世界文明和现在消费时代文明的巨大反差,不正是由于人们对文明的不同理解和态度吗?只要我们生活在人类文明中,就无法摆脱对它的责任。并非只有文化巨人才对文明有贡献,每个普通人对文明的理解和态度都影响着文明的未来。我始终认为,人类文明是由巨人和普通人共同造就的。所以当我们选择以学术为志业时,我们就为文明的未来承担了责任。▲熊十力先生熊十力先生当年在复性书院的开讲词中说,现今学校教育,唯重知识技能,不重器识的培养,但知能所以善其用者,在于人之器识。他对器识的解释是:能受而不匮之谓器,知本而不蔽之谓识。我的理解是,一个有器识的人就是一个能尽量接受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又不蔽于自己私欲俗见的人。当然,今天许多人读研,并不是为了将来从事学术工作,而是为了给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做准备。这也无可厚非。在任何时代,从事学术工作的总是少数人。但这不等于说,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可以不懂文明和不知人文为何物。正相反,因为实际工作会直接影响社会,所以准备将来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更应该利用读研的宝贵时间,努力掌握人类文明的精髓。中国人往往把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叫“草包”。“草包”就是肚子里没货的人。没“货”者,不懂人类文明、没有必要的知识之谓也。不能以将来要从事实际工作而只学一些技能和实用性知识,而拒绝了解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追求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一个只懂技术而不知文化修养为何物的人,是可怕的。这样的人主持实际工作往往是以物为本,而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他不知人文为何物。做实际工作的人要对人文有基本的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人文意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高瞻远瞩,有想象力,能对自己的工作有创造性的把握和开展。而要做到这些,不认真读书是不成的。立志从事学术工作就更不用说了。本科教育基本是通才教育,研究生才是通向学术工作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主要还是进德修业,为未来的学术事业打基础。进德,不用多说,主要是敦品励行,求真服善,养成人文素养。修业,则是指求学问道。首先要对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一切有广泛了解,当然最好不要囿于自己的专业,对人文科学的一切领域最好都有所涉猎,这不仅是扩大所谓的知识面,而且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必需的。要知道,我们的实际生活和思想其实是不分专业的;而现在所谓的专业,直接或间接都与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有关,硬生生地划分专业,虽然也有它的道理,但终究是无法让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深刻的认识。各专业的大家,大多博洽多闻,很少是只通专业的专家,就是这个道理。那些在各自领域开风气的大师,就更不用说了。研究生当然离大家和大师尚远,但知识面必须开阔。就像挖地一样,要想挖得深,口子要开得大。拿哲学来说,只有文史哲的书一起读,才能对哲学有真正的理解。除了哲学,对其他人文知识几无所知的人,肯定成不了哲学家。打基础当然也包括基本技能的掌握:外语、古文、工具书的使用,等等。研究生阶段还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其中包括培养不可动摇的学术兴趣。(本文摘选自《哲学与生:张汝伦演讲录》全新修订版)作者
2022年4月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重新定位中国反新文学运动:《“学衡派”与新文学运动》

20世纪初,“学衡派”人物在美留学期间,积极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出路,从学理和理论构想上给出自己的文化救国方案。然而,陈独秀认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出路,只有白话文才是正宗。如此绝对的态度,让原本不同意胡适白话文学革命方案的“学衡派”人物,走到了白话文运动的对立面。本次推送摘编自上海书店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学衡派”与新文学运动》绪论部分。▲吴宓及刊载于《学衡》上的杂志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1915年初夏,帮章士钊办《甲寅》杂志已将近一年时间的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参加了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等人为他举行的“洗尘”宴会。失去了左膀右臂的章士钊很快停办了《甲寅》杂志。陈独秀此时则在内心中酝酿着一场大的“革命”,一场可以席卷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革命”。在这一年的9月15日,经过汪孟邹等人的撮合,陈独秀与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合作出版了《青年杂志》,将会影响整个中国历史文化走向的新文化运动,就此拉开了帷幕。▲《甲寅》杂志与此差不多同时期,也是在1915年的夏天,远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和他的同学梅光迪、任鸿隽等人在绮色佳讨论了关于中国文学的问题。讨论过后,在这一年的9月17日,胡适给梅光迪写了一首诗,即《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诗》。诗中写道:“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这是胡适第一次使用“文学革命”一词。这个时候的胡适,已经开始朦胧地思考如何进行“文学革命”的问题了。从1915年夏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胡适和梅光迪等友人关于“文学革命”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争论过程中,胡适受尽奚落,丝毫没有占到上风。在1916年10月1日出版发行的《新青年》第2卷第2号上,“通信”栏目中刊出了胡适致陈独秀的信函。在这封信函中,胡适将他关于“文学革命”的思考首次用“八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后来,他将这“八事”的意见稍作修改,敷衍成《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发表在1917年2月1日出版发行的《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新文化运动至此才算找到一个真正的突破口,才得以在这些“捕风者”的引领下朝一个明确的目标开展进行。▲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文化运动及后来的“文学革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寂寂无声,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们。旧派文人对他们不屑一顾,乃至新文学阵营要用唱“双簧戏”的方式“引蛇出洞”就是最好的证明。林纾在与新文学阵营对阵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历史的天平悄悄地移向了新文学阵营这边。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又助了新文学阵营这些年轻人一臂之力,使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最终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五四”与新文化运动裹挟在一起推动了中国历史文化前进的潮流。这股潮流势不可挡,以至于1920年代“学衡派”及后期“甲寅派”的成员即使从西方取得“真经”也无法将其逆转。▲梅光迪(左)在美留学期间与杨杏佛(右)、任鸿隽(中)合影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新书推荐|《百字一帝:中国历代帝王画传》

皇帝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其人其事代表着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谈及中国古代的某段历史,习惯以在位帝王的年号、庙号等指代某一时期。上海书店出版社近期推出《百字一帝:中国历代帝王画传》,以朝代更迭为序,精心收集从上古三皇五帝至清末宣统皇帝,共342位古代帝王的画像,每幅画像配以专业历史学家撰写的百字左右小传介绍。翻阅本书,带你轻松了解五千年华夏历史。本次推送的文章,节选自本书作者、著名出版家、历史学家郭志坤的自序,讲述本书写作背后的故事。在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皇”或“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公孙轩辕、炎帝神农等。从夏朝第二任君主启开始至秦帝国之前,最高统治者称为“王”,如夏桀、商纣王、周武王、周幽王等均是王,也称作天子。秦王嬴政统一中国之后建立秦帝国,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史称“始皇帝”。自此之后“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此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皇帝”也简称“皇”或“帝”。本书的构想始于1984年,那时我在《文汇报》编“神州”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当鲁迅说“最好的印刷只能如此”时,他说的是一段注定会不朽的美术传奇

01《美术生活》创办的背景和缘起1934年4月,一份8开全彩印刷,名为《美术生活》的期刊出版了。由于印制特别精美,选题高雅,内容丰富,该刊一经问世,就受到美术界、艺术界的高度重视,被时人誉为“全国唯一的美术杂志”。鲁迅曾对《美术生活》的印刷质量有很高的评价,他在1936年1月8日写给赵家璧的信中说:“回寓后看到了最近的《美术生活》,内有这回展览的木刻四幅,觉得也不坏,颇细的线,并不模糊……说明中国的最好的印刷只能如此……”。滑动查看更多▲《美术生活》封面《美术生活》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出版发行,月刊,创办人金有成。金有成(1886-1988),浙江余姚人,是中国近代印刷业的先驱人物。1928年,金有成与他人合作,在上海昆明路797号开办了三一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业务以印制发行古今中外名画、历史人物、香烟牌子等画片为主,还承印公司股票、债券等印件。▲三一印刷公司承印的彩色画片、票证金有成在三一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刚成立时就购买了对开双色胶印机一台,全张胶印机五台,对开单色机一台,新式照相、晒版等机器多台,这些设备都是当时世界上最新颖最先进的印刷器材。他还聘请留法归国的柳溥庆担任照相平版部长兼技师长,总管公司的印刷技术。柳溥庆(1900-1974),江苏靖江人,中国现代印钞业的泰斗。1924年4月赴法勤工俭学,专攻美术和印刷技术,期间与邓小平一起创办《赤光》杂志。上海解放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厂总工程师兼印刷技术研究所长。1931年柳溥庆应聘于上海三一印刷公司,他一经到任,便开始推行新的印刷工艺,尤其是在《美术生活》的印制上首次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四色平凹版印刷工艺。柳溥庆还在《美术生活》上发表了《近代平版印刷术之理论与实施》《照相凹式平版》《平版印刷术之基础》等介绍印刷工艺的文章。▲柳溥庆先生及其撰写的介绍印刷工艺的文章《美术生活》能获得成功除了得益于三一印刷公司提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外,也离不开由上海艺术家群体组成的编辑和作者团队。该刊的编辑成员有国画家钱瘦铁、钟山隐,雕塑家江小鹣,摄影家郎静山、李尊庸,建筑设计师杜彦耿,工艺设计师张德荣,印刷专家柳溥庆,电影专家苏怡,文学家吴郎西等,还聘请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黄宾虹、吴湖帆、贺天健、陈抱一、汪亚尘、王陶民、孙福熙、雷圭元等名家担任特约编辑,齐白石、张善孖、叶浅予、黄苗子、庞薰琹、万籁鸣等大家也经常撰稿。能够汇集如此数量众多、阵容空前的名家大师为刊物编辑供稿,可见《美术生活》在当时美术界、艺术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其他的美术杂志难以企及的。▲《美术生活》版权页上的编辑名单02内容丰富、提倡整体艺术发展的美术期刊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美术运动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大批留学欧洲、日本的美术留学生、文化艺术学者纷纷归国,他们创办美术期刊,在继承发扬中国美术传统的同时,又积极介绍西方的美术思潮和理念。《美术生活》的编创团队中就有许多有留学背景的美术家、艺术家,使得期刊呈现出一种中西交汇,兼容并包的特色。正如该刊宗旨所示“表彰我国固有之灿烂文物,使国人知所眷顾;介绍世界新兴艺术,使国人有所借镜。”刊登的艺术作品涉及国画、西洋画、工艺美术、建筑设计、版画、漫画、雕塑、摄影,同时还介绍书画展览、艺术家传记和美术理论。可以说,《美术生活》提倡的是近代整体艺术的全面发展,笔者试就其中的部分作品和作者做点简单的介绍:1、近代国画《美术生活》上的国画作品多为名家画作,既传播了传统绘画艺术,又提高了读者的审美情趣,还提升了刊物的档次和收藏价值,可谓一举多得。如第1期刊载的高奇峰的两幅画作《孔雀》和《狮》。高奇峰(1889-1933),“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少时随父兄习画,后东渡日本,对京都派名家技艺有深入研究,他把传统笔墨功夫以及“撞水”、“撞粉”等花卉画中的特殊技巧,运用于绘画飞禽走兽和山水,达到形体逼真而又生气勃勃的效果。高氏尤擅画雄狮和猛禽,两幅画作用笔老辣,功底深厚,自成一体。▲高奇峰的《孔雀》《狮》第2期刊登了黄宾虹的《山水》。黄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本幅画作也体现了画家显著独特的画风。▲黄宾虹的《山水》2、西洋画《美术生活》刊登的西洋画作不乏一些青年画家,尤其是女画家的作品,而所选作品又务求精美,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为今人研究中国近代绘画艺术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如第4期刊登了方君璧的《人体》一幅以及潘玉良的《人体》两幅。方君璧(1898-1986年),福建闽侯人,曾留学法国,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她潜心尝试西画与中国画之间的沟通融汇,想用西画的写实笔法,画出东方的意象。方氏所作《人体》设色淡薄、透亮,笔意潇洒,流丽动人,背景、衬布写实厚重,与人体形成强烈对比;潘玉良(1895-1977年),近代著名女画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入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巴黎国立美术学院。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潘玉良喜画裸女,两幅《人体》作品的人物造型流畅,人体肌肤富有质感,气韵生动。▲方君璧、潘玉良的《人体》3、木刻版画木刻版画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艺术形式,近代以来欧洲版画艺术日臻成熟并影响到国人。鲁迅先生就曾努力提倡版画艺术,并向国人积极介绍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她的艺术风格和实践也影响了许多中国的青年艺术家投身到版画创作中。《美术生活》第30期就刊载了一篇“凯绥·珂勒惠支版画”的介绍文章,随文还配发了《耕夫》《失业》《死和女人》《死亡》《德国的孩子们饥饿着》《自画像》《面包》七幅版刻,多为题材凝重,反映底层民众痛苦的作品。▲凯绥·珂勒惠支版画第5期刊登了唐英伟、李桦两位广州青年艺术家的木刻作品。唐英伟的《裸女》,用简约的刀法刻画人物,采用大块阳刻表现强烈的艺术效果。另一幅作品《休息》使用不同刀法组合,通过对人物、服饰、背景的组织排列,创造出丰富的黑色层次。李桦的《冲庐附近》《小猫》《东山风景》三幅作品用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具有一种朴素的魅力。▲唐英伟、李桦的木刻版画4、漫画漫画因其幽默、简洁的表现形式也更容易吸引读者关注,增加刊物的阅读趣味。《美术生活》通过漫画来讽刺社会弊病、不良现象,揭露侵略者丑陋的嘴脸,激发民众积极向上、追求光明的决心。如第4期,黄士英的《欧洲军缩写真》,通过描绘三只互相剪尾巴的猿猴,表现了帝国主义列强假裁军,真备战的面目。宝辉的《无独有偶》,画了一幅日本军阀在亚洲用镣铐锁住斯大林,希特勒在欧洲锁住法国人的漫画,反映了当时世界两大法西斯集团崛起,成为战争策源地的现实情形。沈小红《夸狂的妖魅》,用一个写着“伐美、征俄、灭华”三只手的妖怪正在追捕地球先生的形象,来代表日本军阀企图用武力统治世界的狼子野心。▲《美术生活》刊登的漫画作品5、工艺美术设计《美术生活》刊载了大量的艺术设计作品和介绍性文章,涉及建筑与室内设计、图案设计、家具设计、插画设计、工艺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反映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设计艺术的整体水平。建筑设计有第1期上海市建筑协会彭伯刚的“美式住宅”、刘家声的“英式住宅”等。室内设计有第9期的“室内新式布置”、“餐食兼客堂布置”、“书房、会客室布置设计图”等。图案设计有第1期居永的“地毯图案”、林裕“葡萄图案”、杨雪玖“纺织图案”等。家具设计有第1期张德荣设计的书柜、写字台等“三种经济木器”,第8期西平的“会客室器具的设计”等。插画设计有第1期林裕的“壁画之一部”,徐毓莹的“幽夜”等。工艺产品设计有第4期张一帆设计的“欧化之中国瓷器”等。服装设计有第10期的“西式儿童服装汇图”等。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美术生活》刊载的工艺美术设计6、介绍西方艺术家和中西方艺术理论的文章《美术生活》除了直接刊登大量西方美术、艺术作品,还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西方知名艺术家和中西艺术理论,涉及范围包括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种艺术思潮和各种流派的名家大师,有助于对读者了解一点西方艺术史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介绍艺术家的如第1、2、4期连载朗鲁逊写的《法国十九世纪三大雕刻家》分别介绍了鹤虞特、加波、白利三位法国浪漫主义、新派雕刻家,第2、3、5、8期刊载了由居永相继撰写的《印象派的叛徒都绯》《人体美的大家法俄利》《一片光芒的风景画家莫勒》《写实的民众画家夏丹》等系列文章。介绍艺术理论的如第1期到第5期连载的唐隽所作《艺术上自然派与理想派一致底论证》,第1期钟山隐作《世界交通後东西画派互相之影响》,第2、3期连载钟山隐作《中国绘画之近势与将来》,第3期窳父作《中国绘画与民族性》等。滑动查看更多▲《美术生活》发表的艺术理论文章03期由艺术之大众化,以达到救亡图存观念之普遍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落入日寇手中,伪满洲国等傀儡政权相继建立。面对民族危亡的关头,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有识之士和爱国知识分子普遍的共识,《美术生活》的办刊宗旨
2022年3月25日
其他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盛巽昌解读曾国藩的多重面相

自1851年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天国军队凯歌行进,几乎无往而不胜。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随后派军西征。西征的目的,是为巩固天京安全,并夺取安庆、南昌、庐州(合肥)和武昌等长江中下游重镇。起初,太平军可以说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所经之地,几乎没有阻拦。然而,在湖南新战场上,太平军遇到了从未见过的强大对手,即曾国藩组建的湘军水陆师。太平军的劲敌——曾国藩,出场了。由著名历史学家盛巽昌先生撰写、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实说太平天国》,为我们描摹了这位颇受争议的晚晴重臣的多重面相。在近代中国非常时期,曾国藩是一个非常人物。誉之者说他是理学大师、大儒、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是一代名臣,开百世之太平;毁之者说他是民族败类、刽子手、魔鬼,阻碍历史车轮前进。正如章太炎所说:“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在对付太平天国上,他的确是两者兼之,是拯救孔孟圣道的能臣,也是屠杀万千民众的刽子手。▲曾国藩画像曾国藩的两重人格曾国藩出身湘乡农村的一家书香门第,四岁读书,书读得很好,靠科举进阶,又能依附穆彰阿、倭仁等当朝权臣和理学权威,使他春风得意、机遇迭生。自道光二十年(1840)起,不到十年,曾国藩连升七级,成为正二品侍郎。他在清廷中央六部中,先后出任礼部、兵部、工部、刑部和吏部的侍郎,人称“侍郎专家”。由此,他对于政府职能运作和官场升浮都非常熟悉。鉴于长期与各界人士交往,曾国藩具备善于识人、知人善任之才干。江忠源放荡,不拘小节,“任侠自喜,不事绳检”。曾国藩和他作了几次闲谈,认为江颇有才干,说“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塔齐布是绿营游击,曾国藩发现他每次训练士卒必自执旗指挥,虽暴风骤雨亦如同平时,就认为他出类拔萃,大加信用。湘军名将鲍超、杨载福均出身行伍,而彭玉麟是一个穷秀才,曾国藩在他们穷途潦倒不得志时,就发现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一流将才,即加以提拔、选任。曾国藩确有他的人才鉴定方法,讲实学,多以诚朴为主准。比如他所定的湘军带兵之人,须具备四条标准:(一)才堪治民;(二)不怕死;(三)不急功利;(四)耐辛苦。他还说治民之才,不外是公、明、勤三字。所以湘军统兵的营官,多数是读儒书的公明勤知识分子和绿营有才干的偏裨,他们是军队的骨干。因此,在曾国藩办湘军征讨太平军时,身边就常聚一群有才之士,为之策谋运筹。在他任两江总督期间,其幕府人才之盛、军中将帅之精,堪称全国第一。据统计后来得以成名的就达182人;其中做到一二品官的,即总督有14人,巡抚有13人,提督、总兵各有20人。这是一个集聚人才的群体,因而湘军前期在与太平军作战时,虽然屡战屡败,却能屡败屡战,挫败后仍能凝聚不散。▲曾国藩画像1852年7月,就在太平天国北上初进湖南时,曾国藩被派为江西正考官出京,中途得悉母丧,告丁忧假回到湘乡老家。翌年初,咸丰皇帝因武昌失陷,采纳周天爵意见,命湖南、江西江苏等九省在籍官绅、曾任二三品文武官,举办地方团练。团练,有团有练,就是地方民军,以此与正规军呼应、配合,以牵制和歼灭太平军。曾国藩到了长沙,就提出要设一大团,把周边各县农民,择其壮健而又头脑单纯、缺乏独立思想的,招募来省城编队训练;而且借长沙城防军不足,要把团练重做正规军训练和编制。曾国藩还成立了所谓“审案局”,一旦拿到造反农民,即使仅有造反嫌疑的,只要看不上眼,也不作审讯,就借巡抚令旗,重则斩首,轻则立毙杖下。他主张,对付任何不服王法的民众,只有用大力诛杀才能干净利落。所谓官府杀人不必拘守常例,乡绅捕人不必一一报官备案,无限制地扩大杀人权限,多遍及无辜。非杀何以立威?曾国藩就奉行这样的信条,也为其他官衙和团练做出了榜样。杀人如草不闻声。因而曾国藩被称为“曾剃头”、“曾屠胡子”。意思是说,他杀人利落,如剃头发、剃胡子。对曾国藩的作为,咸丰皇帝却极为赞赏,说是“办理土匪,必须从严,务期根株净尽”。曾国藩的两重人格,诚朴和残忍兼而有之,王道与霸道交替使用。他的手段高明、认识睿远,这是太平天国诸王所远不能及的。所以后来人称曾国藩的高文化高学历,毕竟要比不第秀才半知识分子洪秀全要高明得多哩。曾国藩的出现,从此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遇到了克星,一个最强大的对手。湘军崛起曾国藩开设的湘军,纯属私人武装。湘军只听命曾国藩和曾国藩直属的各级军官,他亲自选拔、擢用与己有关的血缘、亲缘、乡缘、学缘和业缘等关系的亲朋故旧、同乡好友、师生门徒,出任各军统领、营官。如罗泽南、胡林翼、左宗棠是学友,彭玉麟、李鸿章是门生。曾国藩组建的湘军,系参照戚继光建军法,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一)强化编制,以营为基本组织,每营(营官)有四哨(哨官),哨有八队;营官直辖亲兵六队,全营为五百人;(二)对将士厚饷,要比绿营同级将士多两三倍;(三)建立水师;(四)常设置帐篷和长夫制度,行军作战部队住帐篷不住民房,长夫(非兵员编制)作为辅助兵力,处理后勤给养,使将士不扰民,有足够的战斗力。曾国藩兄弟非常讲究地域概念。他们的直属部队尤讲究籍贯。曾国荃的吉字中营,要求用湘乡人,且尽用以湘乡(今双峰县)荷叶塘镇曾家大院为中心方圆百里内的人丁。同乡风俗习俗、饮食言语均相近、不易隔膜,而更大因素是便于指挥与调拨。曾国藩注重招募细节,凡当兵的都要报姓名、填表格。曾国藩还为当兵者建立个人档案。凡当兵者都须取具保结,造具府、县、里居所及本父母、兄弟、妻子等名姓,箕斗清册,各结附册,以便清查,易于控制。▲湘军亲兵所以,湘军在作战中,即使面临困境,也从未出现过临阵叛变的。相反,经曾国藩的诱导,倒是有曾经参加太平军的湘籍将士,后来竟有不少投诚过来,有的还被提拔为总兵、副将等带兵大员。这是一支相当有战斗力的军队,往往能以寡敌众,以少胜多。曾国藩也很懂得政治宣传的功能。1854年春,湘军出省作战,曾国藩写《讨粤匪檄》,正式向太平天国宣战。《讨粤匪檄》极具煽动性。它以“名教”、“人伦”为名,号召全国地主士绅和其他民众,群起为“卫道”而战。文中说,太平天国所过之地,贫富都受洗劫,被掳者银钱满五两,不献出即斩首,妇女不肯放足即斩足;又说太平天国崇洋教、弃孔子,将中国几千年礼义扫地荡尽;还说太平天国到处破神像、毁庙宇,甚至孔庙学宫、关帝岳王都要焚毁,所谓“无庙不焚,无像不灭”,以此挑动万千人众对太平天国的仇视。湘潭之战:湘军八日之内,十获大胜1854年,太平军林绍璋部欲进攻长沙。林绍璋此时犯了轻敌的大忌,以为长沙省城挥手可得,可没有推想到,背后的曾国藩正紧锣密鼓,调兵遣将。湘勇主力塔齐布、周凤山和王錱等部已前来湘潭讨战,曾国藩自引水师进攻靖港作为牵制。4月25日,塔齐布等部到达湘潭前线。4月26日,林绍璋部主动出击,失败。4月27日,湘勇水陆并进,陆路统帅副将塔齐布身先士卒,独自驰马陷阵,全军将士随之紧跟着冲锋,水路褚汝航、彭玉麟、夏銮、杨载福等部配合前进,势不可挡。▲湘军重要首领——塔齐布画像太平军与敌人鏖战多年,我进敌退,很少有见之敢于短兵相接、作肉搏战的辫子兵,而且带头的还是满洲人,不禁惊愕迟疑。后队忽然望见周围山冈出现了不少肩挑的行人,心理负担更为沉重,以为敌军大至,就先撤走;前队也害怕受伏被夹击,跟着后撤,于是相互拥挤,践踏。湘勇见状,大声呼喊杀敌,山冈上的行人也跟着叫喊、呼应,林绍璋的水师先退,陆师不战自溃,湘勇不战自胜,一鼓作气追至城下。这是一次溃败。4月28日,林绍璋水师在湘江水面惨败,被焚烧三百余艘船只。4月29日,林绍璋陆师又败,塔齐布、周凤山再胜。林绍璋收队败退回城时,广西籍老兄弟和两湖籍新兄弟竟因战役失利,互相指责,五十步笑百步,引起械斗,自相残杀,再损兵几百人。4月30日,林绍璋水师再次在湘潭江面为彭玉麟水师所败,被焚毁六七百艘船只。5月1日,林绍璋放弃湘潭,率残部退走靖港。▲太平军大战湘军(绘画)这六天的连续战斗,林绍璋累战累败,累败累战。湘军陆师“八日之内,十获大胜”,据称太平军将士阵亡先后超过1万余人。这是太平军自金田起义后在长江流域所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溃败,也是湘勇创建后的首次大捷。湘勇就此声名远扬,士气振奋,始为清廷器重,从此湘勇被称为“湘军”,且作为正规军由内线转入外线作战。湘潭之战,主要是林绍璋不懂得打仗,又怕打硬仗,不会管束将士,以至人心不齐。当时从双方实力来比较,林绍璋所部有3万人处于上风,且多有久经战场的能耐将士,完全有把握打败仅有5000人数的新兴湘勇。这一仗如果打得好,足可夺取长沙,横行三湘大地,而且还能将初出茅庐的湘勇主力歼灭。这一仗为曾国藩出山树立了信心,也为他捞到了一笔极大的政治赌注。自此之后,太平天国退出湖南省,再也无力图进。湘潭惨败,传遍太平天国上下,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实力。后来李秀成总结失败教训,把它列为“天朝十误”之一,说:“误不应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璋在湘潭全军败尽。”作者简介盛巽昌,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三国史和太平天国研究,著有《太平天国职官志》《太平天国十四年》《水浒黑白绰号谭》《三国演义补证本》《说三国》《三国大小脸谱志》《毛泽东和三国演义》等。恪守历史文献平实述说呈现太平天国全息图像《实说太平天国》盛巽昌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亦玩亦专”的丁悚,奉献了这本“海”味十足、让人大开眼界的回忆录

20世纪前半叶的上海滩,丁悚(1891—1969)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响亮的名字。他在美术(包括漫画、月份牌、广告、插图、美术编辑和教育等)、戏剧、电影、摄影乃至文学创作等众多领域里都卓有建树、影响深远,是海派文化史上开一代风气的不应被忽视的代表人物。上海书店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是丁悚在1944—1945年间为《东方日报》所撰写的“四十年艺坛回忆录”专栏文字的首次汇集。书中展现了丁悚极为广泛的交游以及对海上艺坛文苑的独到观察和认知,可谓清末民国海上艺坛文苑珍闻掌故,能为海派文化艺文史料补白。本次推送为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华为本书写的序。▲丁夏推荐《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有时与朋友谈起20世纪80年代,不免壮心激烈,时不我与之慨,但是我想无论是怀旧还是失落,在今天都不过是圈子和流量时代的记忆碎片。的确,80年代大部分我是在复旦校园里度过的,碰到老同学,仍有一种集体记忆的东西,记忆碎片中却有一页熠熠闪亮,那就是每次一翻开《读书》杂志,就看到丁聪先生的漫画,简练有神,幽默中富于睿智和现实关怀,予人启益。▲丁悚夫妇与丁聪(©丁悚家藏)90年代我在大洋彼岸,渐渐熟悉的是丁聪的父亲丁悚先生。因为研究周瘦鹃,常接触到丁悚的材料,两人都是《礼拜六》周刊同人,丁悚是美术编辑。看到他的许多画,各种文艺杂志的封面,报纸上的漫画以及“百美图”等。觉得有趣,为他专门做了文件夹,后来在香港教书,文件夹愈加扩大,有时对他的兴趣更甚于周瘦鹃,在研究上颇有功高震主之势,大概图像比文字更来得直接,像学界所说的“视觉转折”在我身上发生了作用。2017年5月,顾铮兄为刘海粟美术馆作了“来自上海”的系列策展,我受邀作了一场题为“亦玩亦专——丁悚与民国初年的上海画风”的讲座,以讲解图像为主,首先是几张他的“美男子”肖像照。1912年乌始光、刘海粟创办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不久丁悚担任教务长,与正副校长张聿光、刘海粟的西服照不同,丁悚一身中装,浓眉大眼,细气妩媚,和蔼可亲。他画的杂志封面林林总总,每期《礼拜六》的封面都是他画的,还有《上海滩》《香艳杂志》《游戏杂志》《女子世界》等,虽是百年之后色彩仍相当鲜艳。那时丁悚已名闻遐迩,各杂志争相邀约,他也十分多产。1912年7月,《申报·自由谈》副刊连续刊出丁悚的讽刺画:《某都督之手》画一手执手枪,另一手拿“军用钞票”,下面兰花般妓女之手在接这叠钞票。当时上海“都督”是国民党的陈其美,吃喝嫖赌,还搞暗杀,市民当中口碑很坏。另如《某都督之病》画两只杨梅,指陈其美嫖妓而得杨梅疮,民间叫他“杨梅都督”。这类画开了后来讽刺漫画的先声,丁悚把矛头直指陈其美,胆子不小,足见他殊具正义感。报馆不敢得罪当局,故而在《自由谈》上昙花一现。他的漫画大多讽刺社会不公或表达平头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1913年王钝根创办了《游戏杂志》,次年又创办《礼拜六》,均刊登了一张“编辑部同人”合照,包括他与陈蝶仙、周瘦鹃、丁悚等十一人。为了招徕读者,他们玩各种搏击眼球的时髦花样。如照片中,左边是穿西装的王钝根,斜靠着椅子,向站在右边的丁悚示爱。丁悚穿中式长衫,一手撑腰,目视前方,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这在模仿当时流行的西方爱情图,题作“游戏小影”,逗人发噱。这类男女易装的扮相具一种“自我时尚化”(self-fashioning)的表演性,蕴含着当时盛行的男女平权和自由恋爱的观念。20年代初在《半月》杂志上也有相似的“游戏”照,丁悚站立,一条五四式长围巾将近膝盖,周瘦鹃坐着,扮作窈窕淑女。此时王钝根在他主编的《社会之花》上撰文回忆他们当年的“情史”,称丁悚“琴艳亲王”,周瘦鹃“文艳亲王”。他们乐此不疲,有点怀旧,似把他们与都市大众传媒的“情史”作自我传奇化写照。民初的文苑艺坛“美女”十分行俏,无论文人诗词、月份牌和“百美图”,随便翻翻小报与杂志就会看到。丁悚的数种《百美图》风靡一时,画中女学生、普通妇女与闺阁淑女,从家庭到城市空间,千姿百态,生动且有韵味。女性成为传达时代价值变迁的符号,画家更发挥其现代性想象,如打羽毛球、游泳、开汽车、驾飞机、火车旅行等,表现她们未来生活的蓝图。当时沈泊尘也是百美图名家,人体比例常犯头大脚短的毛病。丁悚在美术学校教人体写生,当然更胜一筹。相较之下,但杜宇的人体更标准、更现代,但缺乏丁悚的从古代仕女图借来的绰约风神,也由其折中性格所致。▲《百美图》(之一)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见证摩登繁华,定义海派风情,八十年前的“企业内刊”这样炼成

在民国时期异彩纷呈的各类期刊中,由永安公司主办的《永安月刊》绝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永安月刊》是近代上海重要的海派文化艺术期刊,连续发行长达10年之久。它依托永安公司的资金支持,将商业性的广告宣传和文化艺术的创新传承兼容在一起,它的内容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凡文化艺术、社会生活、家庭知识、工商制造等无所不包括,融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于一体,是研究和了解上海近代社会发展,商业品牌、电影戏剧、海派文学、都市女性、市民文化生动的资料宝库。上海书店出版社鉴于该刊独特的文化价值,将全部《永安月刊》按大16开精装,分装12册,影印出版。所有原刊封面、彩图仍依原样彩印,并编制所有图文广告的篇名总目,以便读者检索利用。本次推送文章介绍了永安月刊的主办人和创刊背景、刊物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以期广大读者能更了解这份海派期刊里的文化明珠。(一)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当时尚在英法等列强控制下的上海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时人称之为“孤岛”。由于租界内相对中立和平的环境,大量租界以外的地区和上海周边的大量富商、居民和逃难者纷纷涌入,资本和人口的暴增,使得上海经济在战时的中国竟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状态,租界里的工商业也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上海公共租界里繁华的外滩景象由上海永安公司主办的《永安月刊》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开办的,它从1939年5月创刊到1949年3月终刊,每月都按时出版,前后持续达10年之久,共出刊118期,成为民国时期办刊时间最长、最具海派特色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期刊。提及《永安月刊》不能不先谈谈它背后的主办人和企业资本——香山郭氏和永安公司。上海永安公司的创立人是以郭乐、郭泉等为代表的郭氏商业家族,他们原籍广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是近代华侨工商实业家中的杰出代表。郭乐(1874—1956),字鸾辉,号景崇,家中排行第二,是永安企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他青年时代去澳大利亚悉尼谋生,做过佣工和小贩,后经堂兄郭标介绍,进入郭标和马应彪合开的永生果栏任职(“果栏”就是水果批发行,马应彪也是最早在南京路开办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先施公司”的老板)。▲永安百货创始人郭乐(1874—1956)1897年,郭乐和友人合资创办永安果栏,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壮大,郭氏不仅在斐济岛拥有了自己的香蕉园,也在郭泉、郭葵、郭浩、郭顺等兄弟的辅佐下建立了永安集团企业。1907年郭氏兄弟创办香港永安百货公司,后又开办了永安货仓、大东酒店,永安水火保险公司、永安人寿保险公司、永安银行等。数年后,郭氏开始进军“世界四大都会之一”“中西商贾竞争驰聘”的上海,1913年招股筹建上海永安公司,1916年以每年5万两白银从地产大亨哈同手里租得南京路浙江路口地皮,于1918年建成了英式6层的永安大厦,大楼位于先施公司的对面,后又在1932年买下邻近的新新舞台,新建19层的永安新厦,在第4层架起2座封闭式天桥与永安大厦相连。公司以经营全球百货为主,兼营旅馆、酒楼、茶室、舞厅、游乐场、银业汇兑等业务。▲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永安百货公司大楼1939年郭乐离开上海前往美国定居,由家族第二代掌门人郭琳爽接管公司。郭琳爽(1896—1974),为郭乐三弟郭泉之子,又名启棠。1921年毕业于岭南大学,获农学学士。1923年至1927年赴欧美考察商业,回国后在家族企业中任职,1933年成为永安公司总经理,主管公司主要业务。在他的领导下上海永安公司也一跃成为四大百货公司之首的龙头企业。解放后,郭琳爽推动将永安公司改造为上海第一家公私合营的百货公司,曾担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二)正在郭琳爽全面掌管永安公司的当年,公司的高层职员郑留主动向郭琳爽建议创办一份杂志,既可以为保存、传播文化服务,也可以作为公司的软性广告,宣传公司形象。这一提议得到了同样热心文艺的郭琳爽的赞同,并给予了郑留极大的办刊自主权。于是,一份由中国企业自办的海派期刊诞生了,郑留秉持“文艺为经,美术为纬”的宗旨,力图打造一份“纯粹以文艺和美术构成一种艺术化的美化综合刊物”。▲永安企业第二代掌门人郭琳爽(1896—1974)封面是期刊的招牌,最能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永安月刊》的封面人物基本由永安公司旗下的永安摄影室专门拍摄,采用三色铜版纸精印,大多为当时著名的社会名媛、电影女星,每期一星,美不胜收。永安创刊号的“封面女郎”就是郭老板的千金郭志媛小姐:她身穿白衬衫并挽起袖子,外搭工装背带裤,头上别着粉红色蝴蝶结,梨涡浅笑。郭大小姐的玉照,想来一定会引起普罗大众的好奇心,产生巨大的社会宣传效果。《永安月刊》封面发表的著名女星有陈云裳、陈燕燕、袁美云、顾兰君、周璇、龚秋霞、陈娟娟、陈琦、王丹凤、李红、慕容婉儿、李丽华、上官云珠、苏曼意、白杨、蒋天流、秦怡……浏览《永安月刊》精美的女性人物封面,我们也能从中看出当年上海电影公司版图的变化和电影女明星们的兴衰更替。滑动查看更多▲《永安月刊》封面优秀专业的编辑团队是期刊顺利出版的保证,也决定了刊物的质量。《永安月刊》的编者们大多是永安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且都有着期刊编辑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如主编郑留,时任上海永安公司秘书,他一直都有创办一份期刊的愿望,在郭琳爽的支持下,自始至终精心经营着刊物;麦友云,时任广州盛兴隆庄副司理、永安乐社编剧,积极为期刊出谋划策;宋得其,时任上海东方美术社经理,主要负责期刊美术部分的编辑;梁燕,时任上海商业美术公司经理,主要负责期刊美术排版方面的编辑;刘鲁文,时任上海永安公司管理,同时也是一位摄影家,主要负责期刊中摄影作品的编辑;刘家彦,时任上海永安公司管理兼《永安月刊》编辑;吴康,时任香港福和公司司理兼《永安月刊》编辑。《永安月刊》从37期起开辟了副刊“繁星”,聘请沪上著名作家、“报刊补白大王”郑逸梅担任特约编辑。在郑逸梅影响下,许多海派文人如周瘦鹃、陈从周、包天笑、胡道静、胡朴安、范烟桥、赵景深、潘且予等纷纷为该刊投稿,大大提高了刊物的文学水准和社会影响力。《永安月刊》的编辑们能够十年如一日地团结合作、为办好刊物尽心竭力,除了将编辑期刊视为公司广告宣传的职业任务,更是出于对保存和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共同的热爱。▲掌故大家郑逸梅(1895—1992)(三)《永安月刊》的编者们将期刊大致分为“广告”“文字”“图画”3个内容板块,三者既是每期的独立组成部分,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份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杂志”。滑动查看更多▲《永安月刊》发表的广告《永安月刊》上的广告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图文并茂,大致可分为内部广告和外部广告。内部广告是指永安公司自有品牌广告或由永安公司独家代理经销的产品广告,比如公司旗下的永安溜冰场、永安咖啡室、永安百货公司大楼等,永安百货出售的商品有各类国产香烟,绿宝豆奶、康儿素奶粉、银星香皂、马宝山饼干、回力球鞋、洁而精去污粉、拜罗德水笔、旦华水瓶、RCA收音机等日用生活品。外部广告则是指其他企业或品牌广告,如振华制造厂、新光标准内衣厂、全兴雨衣厂、仁立毛呢厂、茂华大药厂、五和织造厂、国光印书局、《申报》《大美晚报》《艺术月刊》等。值得一提的是,永安公司十分重视销售国货,在抗战爆发时专门发布了征求国货的启示,《永安月刊》的广告投放也一直响应公司复兴国货的号召,为多款国货提供广告页面,不仅提高了国货的影响力,而且展示了期刊的爱国主义情怀。滑动查看更多▲《永安月刊》刊载的插图《永安月刊》的图画内容除了精美“吸睛”的封面外,内页的图画更是类型多样,精彩纷呈,包括漫画、绘画、书法、摄影作品等,漫画主要是讽刺上海社会不良现象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绘画书法作品以自然风景、花鸟鱼虫为主,也有部分时装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等,摄影作品有明星写真、社会写实、影视戏剧以及部分国内外的时事剪影。图画内容的供稿人有美术家倪贻德、庞薰琴、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大厂居士,摄影家郎静山、卢施福、刘鲁文、张印泉、邱启福,漫画家江栋良、于国宝、胡亚光、倪长民、何基,服装美术设计师张碧梧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这些印制精美、高水平的图画作品极大地提升了期刊的艺术气息和整体格调,为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所喜爱。滑动查看更多▲《永安月刊》发表的的文章《永安月刊》的文字内容体裁广泛,有小说、诗歌、随笔、散文、笔记、掌故小品等。文章多是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主,包含了生活日用、健康养生、文化消费、医疗知识、服饰美容、婚姻知识、法律常识等极具实用性的文章,也有如影视戏剧、地理风俗、运动健康、幽默故事等颇富趣味性的文章。文学作品主题更是丰富多样,如反映民风民俗、市井生活、青年恋爱、民族情怀、国际局势和品评掌故的各种佳作,这些文字作品大大扩充了期刊的内容,为饱受战乱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和健康的消遣方式。(四)对于广大市民而言,娱乐休闲是劳动生产之余,日常生活必需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就无法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人生。彼时在上海的娱乐场所丰富多样,包括歌舞厅、游乐场、公园、戏剧社、电影院等,这些娱乐场所高频率地出现在《永安月刊》上。以当时受众面最广的戏剧和电影为例,期刊第1期就介绍了永安乐社,它是由永安有限公司成立的表演粤剧的剧院,演员和观众基本为永安公司的广大粤籍职工,但每逢灾祸流行,也会为帮助难民做公开义演,将获得的收益用来做赈灾慈善。从第2期到第37期有一个专门宣传电影戏剧的版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上海所有著名的影视公司,有新华公司、博纳公司、莱纳公司、国泰公司、国华公司、雷电华公司等,介绍有《琵琶记》《女练习生》《热血男儿》《王熙凤大闹宁国府》《隐身女人》等大量佳片。上海近代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影视戏剧的发展,为中国艺术史增添了许多华丽的光影佳作。滑动查看更多▲《永安月刊》上的电影资讯作为一份面向广大市民读者的期刊,《永安月刊》除了提倡文化艺术、娱乐休闲,也始终密切关注上海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民生艰难。“孤岛”中的上海看似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但在这种虚假的繁荣之下,却是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富人牟取暴利、贫民食不果腹的畸形现实。《永安月刊》的“漫画月辑”专栏中有很多漫画作品讽刺了上海贫富悬殊的现象,比如胡亚光的作品《贫富两重奏》展现了这样的场景:一栋楼房窗户旁站着2个衣着华丽的贵妇冷漠地俯视着楼下4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江栋良的《假使没有了难民》画的是2个贪婪的商人,一个恼怒地看着报纸上一条条为难民叫苦的相关报道,一个愁眉苦脸地看着街上游行的难民队伍。林迟的《卖花女》中写道:“现在又是春天了,虽然大上海的气候还是很寒冷,街头上还是每天发现‘冻死骨’,尤其是天天被轧米买煤的队伍,塞满了每一条马路,使我们一点嗅不到‘春的气息’”。《永安月刊》中关于此类型文章很多,作家们对于这种看似欣欣向荣实则乞丐遍布的社会现状十分愤懑不平,但却无可奈何,只能对穷苦的人民表示同情。滑动查看更多▲《永安月刊》上反映社会民生的漫画上海居,大不易。不断上涨的物价和高昂的生活成本威胁着每个在上海生活的普通人。刊物中有很多的文章、漫画都反映了物价的变化,甚至编者也多次提到飞涨的物价。江栋良的《涨价》《上海衣食住行的预测》、倪长民的《假使米价再涨下去…》等都用漫画的表现方式描写了上海物价飞涨,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陈少祥《食饭难》讽刺米价飞涨,导致市民连解决温饱都变得异常艰难。陈浩雄更是在《不久以后的上海生活》的连载漫画系列中预言道“衣料缺乏,夏日裸体,冬日全家合穿一衣内”“日用物品缺少,商店开门极迟而关门极早”“没有汽油了,公共汽车改造成住屋出租”“买不起燃料,每餐只可生食”“大饼亦要无量数法币方可买到一只”“房间不能再增添了,乃广掘地下室出租”……194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前夕,由于国统区恶性的通货膨胀、经济崩溃,上海人民早已对国民政府彻底失望。随着战事的逼近,《永安月刊》在举步维艰中选择了停刊,而它的老板郭琳爽面对家中长辈多次劝说返港的来电,经过几番思忖,最终选择留在祖国大陆。1949年5月25日,永安公司的绮云阁升起了上海解放的第一面红旗!26日的清晨,彻夜未归的郭琳爽从永安新厦15楼的办公室向窗外望去,街道上是一排排席地而卧的解放军战士……点击图片购买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当表演融入生活:一个人,一套体系,以及一本试图“超越”它的奇书

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作家、演员贝拉·莫琳用文字写下亲身经历的当代演员训练评定,记录她学习一个实实在在技巧的过程,这就是《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2022年,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李梦泽翻译的中文版《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近日,李梦泽和“好戏”创始人魏嘉毅做客陆家嘴读书会,借中文版《超越斯坦尼拉夫斯基》出版的机会,讲述了演员在舞台上的生活以及解读演员的多种表演困惑。以下内容整理自活动速记魏嘉毅:说到演员这个职业或者表演这个工作,我相信在座各位都不陌生。哪怕原来觉得有些神秘,前两年一些竞演类综艺也为我们揭开了表演行业的面纱。表演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便开始了对表演的探索。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莎士比亚、莫里哀,再到18、19世纪的艺术风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前人的经验上,总结出了自己的表演体系。虽然他已经逝世近百年了,但是斯坦尼体系在表演领域仍有着深远影响力,迄今为止,斯坦尼体系仍是中国表演院校的必修课。▲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组建的苏联莫斯科艺术剧院表演的概念其实很宽泛。在没有形成体系之前,演员对自己的职业可能也没有清晰的概念。表演体系实际上解决了演员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比如说我需要扮演一个父亲,但我还没有结婚,我该如何去演好父亲?在斯坦尼之前,相当多的演员会想象自己是一位父亲,或者观察生活中父亲的样子。李梦泽:这种代入想象法会使演员很难出戏,精神上变得魔怔。而且这种表演方法也会使人物非常虚假,因为演员表现的往往是自己认为的真实,而不是角色的真实。魏嘉毅:我们对父亲、小孩、老板等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往往有刻板印象,比如说演父亲,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说话凶一点,这种表演方式是肤浅的,符号化的。符号化的表演是要不得的,但在许多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奇怪的表演。现代表演艺术其实是一个舶来品,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学的都是二手知识,或者相对比较陈旧的一些方法和知识。我们刚也提到斯坦尼体系是我们戏剧学院的必修课,既然这本书叫《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李老师你觉得“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上话版《万尼亚舅舅》李梦泽:我想先举一个例子,我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作,2013年的时候,我们排了契诃夫的一部戏《万尼亚舅舅》。为了更好地感受正宗的斯坦尼表演方式,我们还专门请了俄罗斯的导演。因为我们大部分演员都是通过斯坦尼体系训练出来的,通常我们排戏时会花一个月时间研读剧本,一起分析人物的心理和台词,再根据确定好的表演方式排练。没想到俄罗斯导演只让我们读了三天剧本,就开始进行排练。他要求我们读完剧本之后不要记台词,直接开始即兴表演。练习了大概一个月,我们的演员全都崩溃了,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导演,今天排练的要求和昨天完全不一样。这完全颠覆了我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我当时非常困惑,脑子里充满了疑问。那一年排练完《万尼亚舅舅》后,我去了英国国家剧院,机缘巧合之下我在剧院的自营书店中发现了《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本书,看完后才知道俄罗斯导演那种“折磨人”的排练方式其实是斯坦尼晚期的理念。魏嘉毅:我们国内的演员基本都是听导演号令,导演说这里需要转身,那里情绪需要爆发,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征询导演的意见。所以传统排法会花一半时间研读剧本,分析人物的性格、心理、写人物小传,分析完成后才下地排演。但这两年我们在国际交流中却发现,国外演员会用更现代的方式,也就是超越斯坦尼拉夫斯基的方式去进行排演。李梦泽:从表现形式上看,我们会发现国外很多演员的表演非常自然真切,当他们在表现情绪时,全身都沉浸在情绪之中。而国内一些演员在表现情绪时总觉得隔着一层,没有那么真切。因为我们研读剧本分析出来的东西还是理性的表达,在表演时仍受到理性的牵扯。如果在排练时就是即兴表演,让演员用本能的感性去感受角色,那演员的表演更多是一种潜意识的表达,这种表演会更有冲击力。魏嘉毅:本能是一件非常好理解的事,比如当我们把手伸向火炉时,会不自觉地将手收回来,因为这不是逻辑判断,而是神经判断。但如果舞台上有这样的剧情,我觉得这里手应该会被烫到,所以把手收回来,这样的表演是经过理性分析的,就显得假了。感性表演是下意识的,与肌肉、神经相关,不完全依照逻辑。表演艺术其实和其他艺术门类都不一样,无论是画家,还是摄影艺术家或者音乐艺术家都需要依靠工具,但演员什么工具都没有,只有自己的身体。李梦泽:真正的演员在把自己身体当做工具使用时,需要非常多调整和训练,他们需要把理性的反应全都扔掉,将神经性、肌肉式反应调动起来,这样在表演时才能引起大多数人的情感共鸣。所谓超越斯坦尼拉夫斯基就是通过即兴表演打碎演员的理性认知,激发演员潜意识中的情感。先不把人物设定在理性逻辑的框架下,而是直接和搭档进行交流,再将真实交流的元素汲取出来,在舞台上进行呈现,这样演员才能在潜意识中寻找到符合这个角色本能的表达。▲《喜剧之王》剧照魏嘉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斯坦尼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不是表演教科书,而是排练日记。斯坦尼本身就是剧院的导演,在工作中他不断总结优化自己的理论,甚至去世之前他还在写书,但可惜没有写完就去世,所以说他的理论体系其实并不完整,我们表演学院学习的基本上还是斯坦尼早期的理论,所以在训练方式上有偏差。李梦泽:刚才我提到的俄罗斯导演,他用的这套方法就是斯坦尼后期提出的行动分析法。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身体的感知是非常迟钝的,同样一个动作,我们做出来就不如舞蹈演员那样活灵活现,这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身体没有良好的认知。尤其是上班族,每天在电脑面前坐着,身体已经固定在几个动作中了。当我们运用自己的身体时,会不自觉地把日常生活中的体态带入到表演中。如果想要更好地用身体进行表达,我们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体态,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只有对自己身体有了充分认知,才能更好地去运用它。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有些演员,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他演谁都是他自己,就是因为他固定在自己生活的体态中,所有的角色都是用自己的体态去表演,最后呈现出来的角色也只能是他自己。比起现实的日常生活,舞台上很容易出现虚假交流,因为演员拿到剧本后,就已经将所有的故事看完了,知道了故事的背景,人物的结局。所以在交流时就会出现各说各的情况。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开始说自己的台词。在生活中,如果男生追求女生会说,我喜欢你,能不能和我在一起,然后女生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但虚假交流就是,男生说我喜欢你,能不能和我在一起,话还没有说完,女生就说不行,因为女演员已经知道对方后面的台词了。魏嘉毅:交流就像传球,只有接住对方扔过来的球之后我们才知道球的重量、球的材质。交流的过程也是这样,A发出信息后,B需要先接收信息,再处理信息,最后给出反馈,只不过我们生活中不会想那么细,就像我们走路时不会考虑先迈左腿还是右腿。作为演员,也需要将表演变成下意识的反应,不能边演边在脑海中分析动作。实际上交流才是演员的主体训练任务,身体训练也好,语言训练也好,说到底都是为舞台上的交流服务的。观众看的实际上也是演员之间的交流。李梦泽:我们说表演是一门艺术,实际上表演是跟生活最直接相关的艺术,因为它是直接脱胎于生活的。斯坦尼认为,我们应该将真实的生活搬上舞台,舞台上演员真实的情感流露才更能感染观众,这样舞台上的生活才不会显得虚假,所以表演与生活其实是相通的。哪怕不是从事表演工作的人,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对生活的新认知、新启发。《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英]贝拉·莫琳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当感到困惑时让哲学来帮忙:《哲学与人生:张汝伦演讲录》再版

思考、批判现代性的问题和危机,哲学已经做了一个多世纪,效果并不理想。只有把理论的批判变成实践的批判,哲学才能恢复它的活力和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张汝伦教授一直致力于向青年学生普及哲学,鼓励青年学生做“无用”的事,推动哲学走出学院,成为多数人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方式,这是张教授的实践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哲学与人生:张汝伦演讲录》一书,就是张汝伦教授针对青年学生面对的教育和人生问题所开出的哲学良方,本次推送为该书序言,略有删节。(文末有福利)▲张汝伦教授我不是一个喜欢演讲的人,可在大学工作,不免会有人来请去演讲,盛情之下,不得不去,几乎都是如此。由于演讲一般都是针对一般的大学生,除了受一些学校的哲学系之邀去演讲外,我都不会演讲专业学术的内容,那只适合在专业人士的范围内,在一般大学范围内的演讲是不适合的,因为并不是所有来听演讲的学生都会对那些专业问题有兴趣,更不用说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了。所以收在这部演讲录中的所有演讲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学术演讲,而是针对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演讲。我之所以接受学生的邀请在复旦大学和其他各个大学作演讲,不是喜欢扮演“青年导师”的角色,而是套句孟子的话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按照中国古人的说法,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现在实际上常常只剩下了授业一事。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赋予学生一定的就业资格,说得更粗鄙些,是让学生能找个较好的饭碗。无论是学生、家长抑或是教育机构,都把找饭碗作为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凡是与饭碗无关者也与教育无关。因此,传道和解惑似乎是多余的了。学校的好坏是以升学率和就业率来衡量的,恒不管受教者不是器而是人,他们将来不但会有饭碗问题同样会面对家国天下的问题,因为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中,人类的命运与社会国家是休戚相关的。▲《哲学与人生》
2022年3月11日
其他

四十年艺坛回忆录|丁悚:上海美专那些事

上海美专(初名:上海图画美术院)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美术专门学校,筹建于1912年,于1913年3月正式上课。上海美专在中国现代美术史和现代美术教育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丁悚是上海美专的初期创办人之一,也是上海美专首任教务长,他为早期学院教育做了积极的贡献。今日推送选摘自上海书店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看一看丁悚笔下关于他所熟悉的上海美专的那些事。上海美专的原名我国自有设置最完备、历史最悠久、造就人才最众的艺术学府,大概除了上海美专之外,谁也比不上它了吧?上海美专创办,假使用丑表功方式来表演,我大可以写上数万字的文章,但是太没有意思,好在我们的大师还很健在,他是知道我的,而且他的毅力、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有始有终的埋头苦干,是值得在野老友暗中鼓掌喝彩的。现在我来谈谈美专初办,至历届的校址,和它原来的校名,我大约还记忆起一些,虽不十分准确,但也决不会离事实过甚的。它初名“上海图画美术院”,民元成立,第一学期校址在乍浦路七号(即过桥不到几武),第二学期迁爱而近路*十号,三迁北四川路横浜桥,四迁海宁路(北四川路东),五迁西门方斜路白云观东的宝隆里,六迁同路南洋女子师范原址,七迁即现在菜市路*自建的校址了。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定名,也就在自建校址的时候改的。短短三十余年,沧桑几变,真有不堪回首之想。我爱护美专的心,形式上虽然与该校脱离已久,精神上和在该校时,初无二致,这句话请问刘校长承认否?
2022年3月8日
其他

捕捉小区日常,历史学者打造了属于未来的“时间胶囊”

上海书店出版社的《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出版以来,引起广泛讨论。本次推送选自作家邓安庆所写书评(原刊于《北京青年报》,原题为《写给未来人看的现世书》),让我们以写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角度去重新解读这部以构建日常生活档案为目的的奇书。2019年《十三邀》第四季第四期节目里,许知远采访人类学家项飙,其中有一段对话颇有意思。许知远观察到在中国问路时会发现,很多人对周围的世界可能一无所知,他在这儿可能待了很久,却无法描述这里。项飙认为很多人对自己周边世界没有那种要浸淫进去,形成一个叙述的愿望或能力,“如果说今天中国年轻的学生,你要问他:你父母干什么的;当时在这个小区买这个房子,你父母是怎么考虑的;你这个小区,在你的城市里面,社会意义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与周边的菜市场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你的学校(上学经历)是怎么一个过程?他描述不清楚,原因是他会觉得这个有点无聊。”我相信如果项飙看了这本《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一定会很喜欢的。当然这本书的作者徐前进不是年轻学生,他跟项飙一样都是学者,现在是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先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学,近年来致力于思考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理论。如何描述清楚自己生活的世界,比如说生活多年的小区,对于大部分人的确是“有点无聊”,但对于一个具备学术训练的学者来说,却是一个兼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这本书就是这项工作的结晶。从作者的简介中,我们知道他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所做的工作应该集中于过去的时代,而当下的生活,比如说窗外小贩叫卖的声音、路上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谈话、家里的玻璃窗户被风吹得吱嘎响……这些场景、声音、动作,即刻出现,又即刻消失,看样子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更没有进入历史的可能。这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当下状况不会进入人类历史的记忆机制,反而是那些与人们的生活离得远,甚至从未被其所属时代的人所熟悉的东西由于符合文学机制的原理,从而进入历史档案,并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主题。作者认为这其实是不大合理的,甚至是不利于历史研究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扭曲和变形的能力,小人物会变成大人物,大人物会变成小人物。经过权力、制度与各类意识形态的选择后,历史档案已经与其对应的时间分离,包括扭曲式的分离、夸大式的分离,或者缩小式的分离。在分离之外还有消失,历史上很多人物的踪迹消失了,很多事件的因果联系消失了。”“历史档案已经与其对应的时间分离”,引发的后果是以后的历史学家,即便是拥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对于那些未被文字捕捉的情节仍旧无能为力,他可以猜测,但无法证明,“历史档案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历史学家对于关键词与因果推理纵然有极高的技艺也不能弥补那些已经消失的情节。”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作者决定要尝试弥补这个遗憾,“在一个现代城市的小区里生活五年之后,我要用这种策略捕捉身边的流动性,它们无所不在,转眼消失。这是一个温暖与冷漠、单纯与复杂的结合体,也是一个被档案生成机制所忽略的事实空间。即使这个空间完全消失,未来的人也能构建一个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叙事结构。但如果这个空间的状态被保留下来,这个叙事结构中的词汇、状态和指向会有所不同。所以,塑造日常生活空间的真实感是一个文本学策略。”不过我们也知道,在小区里每天所能看到的都是一些司空见惯、重复性极高的场景,“它们无所不在,转眼消失”,描写这类场景有什么意义?正如前面引言所说的,作者提到了“未来的人”,是的,他要为未来的人而写。因为日常生活叙事在本质上具有未来的视野,也就是说,当这些重复性的景观消失后,它们的价值才会显现。当我们这一代人离去之后,未来的人会了解这个城市小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关于这个时代的抽象理论和宏观叙事也就有了一种补偿性的事实基础。想法有了,接下来的难题是如何去写这样一本迥异于历史学著作的书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写作策略,“我要对小区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有所取舍:尊重小区的空间结构,对它的时间性做必要的剪接或重叠,在微小空间里(路边、街角、楼道、小广场)构建完整的叙事结构,然后从中提取有意义的景观。在时间性的剪接与重叠之后,原本稀疏的叙事结构变得浓密,而且具有了模糊的、整体性的因果关系。这是一种对于个体生存经验的文本学重建。”我认为本书极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看作者如何运用这样的写作策略。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作者所生活和描述的这个小区,它处在城市中央,小区建成时正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开端时代,板楼设计,规划简易。小区的公共空间(街道、绿地、商业空间)在形式上是开放的。小区内部和周边,有商店、饭店、宠物医院、电器维修店、药店、建材店、洗衣店、书店、银行、理发店、快递店、复印店、水果蔬菜店等为这个日常生活空间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基础。小区的居住人口最开始是科学界和文化界的名人,随着他们的搬离或者离世,小区的人员流动开始变得异常频繁。在这里短期或者长期居住的有个体户、公务员、私企员工、国企员工、灰暗职业者(代发论文、私刻证件)、教师、网络从业者,以及离别故乡、跟随儿女、说着方言、照看小孩或安度晚年的老人。这是小区的一个基本概况,接下来作者如何去“构建完整的叙事结构,然后从中提取有意义的景观”呢?我们看一下全书的目录便一目了然,除开前言,全书分为十五章,分别是“街头景观”“公共设施”“广场”“广告”“公共道德”“书店”“狗”“有偿公共空间”“商业化”“人与汽车”“文艺与思想”“岁末年初的同时性效应”“国家与社会”“2018年以后”,最后一章是结论。在每一章节里,作者记录了极为详尽的细节(甚至近似于流水账),然后从这些细节中,以一个学者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思考。重复的日常景观,会因为其重复性消解人的好奇心。一切都是琐碎的,也是无聊的,正因为这种麻木让“琐碎”被剥夺了阐释意义,从而也不会成为历史记忆。作者要做的就是恢复好奇心,突破距离感,接纳琐碎的状态,并视之为日常生活的普遍特点,从中发掘独特的时代精神。这样的写作策略,作者命名为“实践写作”,它是一种极具个体化的写作策略,既会因人而异,也会因时而异。它要转向过去,寻找那些被文字机制所简化的日常生活结构,认识到文字机制的选择性。对抗“简化”和“扭曲”,是作者力求达到的目标。但我们也知道,只要是用文字表述,无论你如何想捕捉住日常生活那“流动的丰盈”,一定还是会“简化”和“扭曲”的,这个是先天性不足。只能说,作者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去实践“丰盈”的写作,虽然不可避免会错漏。另外,日常生活叙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说缺少逻辑、个体视野的局限、日常景观在展开时所具有的不稳定性等。不过反过来讲,有逻辑性、宏观视野、具备稳定性的叙事,不正好消解了日常生活景观的具体性么?这恰恰是作者要打破的桎梏。致力于发掘日常生活小空间的意义,聚焦于特定空间里的吃穿住行等对于历史进程无声无息的影响,是近年来很多学者尝试去对传统宏观叙事的反拨,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最后,我们再回到项飙那期节目,他认为“人类学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让你失望。很多时候觉得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能够跟很多大的理论连在一起,但一问现实的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但那个落空感觉很重要,就逼着你去想,新的现实背后的道理”。理论脱离现实,从自身的话术衍生出更多的理论,与现实渐行渐远,会让很多真心想要用理论介入现实的人产生“落空感”,这让项飙警惕,同样我想也是本书作者所要尝试去突破的。我认为这是一次相当大胆的实践,它是一本记录当下的书,也是一本写给未来的书。当下的人透过本书可以借此反观自己的周遭世界,未来的人借助本书可以深入了解过去的日常生活。随着时间流逝,我相信这本书的意义会越发重要。《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徐前进
2022年3月7日
其他

新书推荐|丁悚:《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

▲丁悚(1891-1969)丁悚是漫画家丁聪的父亲,他不仅是一位创作颇丰的画家,还是美术教育家、艺术活动家,他多才多艺、博采众长,在美术、戏剧、电影、摄影乃至文学创作等众多领域里都卓有建树、影响深远,是海派文化史上开一代风气的不应被忽视的代表人物。1944年至1945年间,他为《东方日报》撰写“四十年艺坛回忆录”专栏文字,记述清末民国海上艺坛各种逸事奇闻,内容包括鲜活生猛的艺坛八卦、亲力亲闻的精彩趣事、前卫开放的都市文化等等。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由丁悚之孙丁夏先生整理并集结成册,本次推送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顾铮教授为本书写的序。民国视觉文化巨人丁悚这是一个我们用现在“斜气”(很)时髦、非常流行的“斜杠”“跨界”“跨媒介”等说法来形容其工作与事业而绝无半点违和感的人。在他活跃的当时,他的“斜杠”,一“杠”又一“杠”得是如此的自然,其“跨界”,又跨得是这样的风生水起,而他“跨媒介”的一招一式又都是那么地道得法,总之,他所付诸实践的一切的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没有任何刻意为之的嫌疑。此人,名叫丁悚,字慕琴,1891年出生于民国辖属浙江省金山枫泾(今上海市金山区),1969年在上海去世。丁悚在艺术上活跃的时期,可说与民国时期相始终。举凡民国时代的各种视觉表达与传达样式,他无不与事。他少小先习洋画,再水墨,而后又投身商业美术,画技名震沪上。美术教育方面,他曾长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教务。而长该校者乃与军阀孙传芳就人体模特儿“斗法”的“艺术叛徒”刘海粟。他也曾执教于沪上大学与中学,传播美术美育的种子,作育艺术人才。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月份牌,为民国商业美术中的大宗。他因画技高超而被中外烟草公司“猎头”青睐,成为月份牌绘画的最早纵笔者之一。当时上海纸媒发达,大量见诸报章杂志的封面画、插图以及平面广告设计,他多主其事。他亲自操刀的这些图画,画面清新,构思独特,令各报刊版面生辉,读者争睹。而在那个可以放论诡谲多变的时事民情的时代,漫画更是丁悚发表意见,参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以连续画的方式展开的时事针砭还是独幅漫画的一针见血,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丁悚,因其漫画与平面图像而有功于民国纸媒的发达甚大。上海这个大码头,日日上演各色戏剧。作为票友,他欣然客串,活跃舞台气氛,甚至撰写剧评,道尽其中奥妙。当时跑上海这个“大码头”的名伶名角,丁悚靡不相熟甚至相知。当早年民国的新兴城市中产们流行摄影时,他早已是摄影的行家里手了。民国,是声音与图像借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艺人灌唱片求更多传播,中产市民置备留声机(电唱机)居家听唱片,成为当时一大时髦。丁悚热衷于此,此中掌故于他如数家珍。电影,是当时大众最喜欢的文艺休闲活动,丁悚当然是电影院的常客。久而久之,与沪上电影圈极其熟稔的他,也曾经起意拍摄,而且叫得动的大牌明星竟是周璇。更有甚者,他还执笔弄管,写过多篇小说,给上海文坛灌入阵阵清风。▲周璇与丁悚(©丁悚家藏)丁悚,从来没有畛域观念,且样样来得,无一不精。而他所活跃的大舞台,是上海,是当时远东(此地理名词今已弃用)的最具活力也最潮流、最时尚的地方。在战火没有打破上海的安宁与繁荣时,交友开阔的丁悚,常常呼朋引类,“啸聚”于他所居住的“天祥里”(后为恒庆里)这条弄堂。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家客厅,就是当时上海文坛交际的沙龙,丁悚本人则是当年上海艺坛各种信息中转的交通所在。他所亲历亲闻的种种,早年曾经刊发于沪上《东方日报》,名为《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其回忆录里的各个篇章,娓娓道来,风趣幽默,可长可短,道尽民国上海艺坛的各种逸事奇闻。今天,他的这部回忆录终于结集成书出版,自是可喜。其回忆所具有的一手性质,为我们深入迷宫般幽深的民国都市文化提供了一条别样的路径。他的记忆或可有不确之处,但光是由其回忆所打开的天地与提供的线索,就足以引人入胜了。这个“胜”,就是丁悚本人投身其间的民国文艺界,他所称的“文坛”。这个“文坛”,包括了文学、新闻、电影、戏剧、音乐、美术与摄影等各界。那些后来在另一个时代被称之为“牛鬼蛇神”的并不芸芸的艺坛众生,在丁悚笔下,可说是倾巢而出,精彩、风采目不暇给。▲严独鹤与丁悚(©丁悚家藏)值得一提的是,收入《艺坛回忆录》中的老照片弥足珍贵。这些照片,最珍贵者无疑是丁悚本人所摄。此外还有丁悚本人珍藏的友朋之间相互馈赠的照片,其中有些照片上还有当时馈赠者的亲笔签名。由于战火离乱,丁悚经手的这些照片能够安全存留至今者实在不多。幸亏丁悚后人仍有少许收藏,现在终于可以在书中与读者相见,幸何如之。丁悚热衷于新事物,而摄影在他当时是一等一的最新成像手段,他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丁悚既经常身挎照相机,随时为身边红男绿女朋友们“影相”,也以创作心态拍摄各种事物,涉及题材广泛,包括都市景观、家庭肖像、人体摄影等。尤其是他的这些摄影“创作”,使他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摄影史上的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而友朋间相互交换照片,作为一种当时的社交方式,也使得珍重友情的丁悚先生得以保存许多珍贵的赠照。幸运的是,这些照片在经历了历史的大动荡后,穿越历史风云幸存下来,来到我们面前,让我们目睹了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他拍摄的照片还是他珍藏的照片,我们都可从各式人等的身上穿着窥见民国时尚之一斑,也可见当时人物的心气与精神。所有这一切,在在跃如(相)纸上。后人如欲考订当时人物形象,这些照片也成为重要线索(可与其他照片交相印证相貌)与证据(一些在场与相互交游关系的证据)。▲白虹(©丁悚家藏)更有意思的是,丁悚在《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中不时夹杂苏南沪上方言,这些今已弃用的词语,成为了方言的化石。书中丁悚绘声绘色所描述的一些事相,被他以方言描述,更显生动。有些语言表现,比如“急得吊人中”(第47则)读来不禁令人莞尔。丁悚及其活跃于中的时代,大致可以1937年抗战军兴为界。其纷乱与动荡,以及在文艺各方面的成就之辉煌、耀眼与驳杂,无法不让我想起欧陆同时代的德国魏玛共和(1918―1933)。将丁悚身处的民国时代与魏玛时期做比较或许颇可商榷,在可比性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陈说与争辩。但至少,我觉得,在民国上海与魏玛柏林(魏玛文化的主要生产地)这两个不同地方,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各种力量的博弈之下,迷恋于两地现代气氛的艺术家们,趁势而起,争取一切可能的表现自由这一点上,是有着一致性的。借用美国学者雷勤风(ChristopherRea)的形容,那是一个“大不敬的时代”,尽管有种种审查与压制,但他们头上的政府都受各种制约,在上海,更复杂的是上海还多了殖民地当局这一重管辖与管制。因此,无论柏林还是上海,那些当局者不是那么强势,或者说无法强势是可以想象的。也因此,在这两个地方生存的、天生追求表现自由的艺术家们,无论上海还是柏林的艺术家们,在享受、利用文化自由的特殊的历史条件的同时,也都以各自的卓绝才华,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催生了令后人瞠目结舌的灿烂无比的文艺之花。柏林的艺术家们由于一战大屠杀所引发的幻灭,他们的“新客观主义”艺术具强烈的批判性。而上海艺术家们或许虽同样沉浸于资本主义消费所带来的享乐,但面对的贫富分化、政治压力与殖民耻辱,所激发的批判性并不弱于他们的德国同行。在回忆录中,丁悚曾忆及在西安事变时,因一幅时事漫画而被国民党中宣部党部老爷叫去南京“问话”的事。当然,所幸结局还好,属有惊无险。从与现实密切相关的视觉表达上说,丁悚他们当时最可活用的表达与传播空间,是大量发行的漫画杂志与报纸副刊。包括他本人的大量创作在内的时事漫画作品,由于其批判性与时事性,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画卷中最为璀璨的篇章。而且,魏玛柏林的一些艺术家,尤其是视觉艺术家如乔治·格罗兹等,作为民国漫画家的同时代人,其工作直接影响到了民国的一些艺术家。比如蔡若虹、陆志庠的有关上海都会生活,尤其是都市庶民的日常的漫画作品,可以明显看到格罗兹的影子。如果考察丁悚的工作,能够稍稍着眼、着力于这样一个比较视角,或许会获得更为有趣的成果。这是我看他的回忆录所获得的、也是很想与读者分享的所感。▲丁悚绘《百美图》(之一)近期,国内学界有关民国时期的视觉文化的研究渐成热潮。对于过往不入主流美术史的摄影、漫画、平面设计与商业美术的大家巨匠们的实践的研究逐渐展开。比如张光宇、陈之佛等人的工作开始受到较大关注。这一趋势或可视为一种美术史向视觉文化的“转向”。就丁悚在视觉文化实践方面的整体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张氏上一代的丁悚,由于其工作需多摸索而更具开拓性,所遇困难似更大,所求理解也更难。尤其是他的商业美术实践,如何在“美”与“商”之间取得平衡的经验与宽容是当时所缺,因此他要面对的不解、误解甚至是轻视往往要比张氏当时更甚。但丁悚通过自己的出色工作,让当时的人们意识到,商业美术作为生活之必需,也是生活本身之一部分。尤其是其所反映的时代趣味,更为后世了解当时提供了重要的视觉参数。与此同时,更有一个重大难关需要他以及后人、同人们去努力达成的目标是,来自欧美的商业美术形式与传播要求,无论是在语言风格上还是在传播方式上如何转化为中国人乐见的形式令国人接受,所谓在地化,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深加探索的。所幸有包括了丁悚在内的诸多先辈的开拓与摸索,使得包括张光宇在内的后来人才得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克绍箕裘,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索,终至形成民国时期视觉文化有声有色的壮观局面。▲丁悚绘《游戏杂志》封面丁悚活跃其中的时代,正好是商业美术(月份牌)、漫画、默片、有声电影以及摄影等开始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形式,并且日益与都市大众发生密切关系,逐渐成为大众娱乐与消费的主要形式的时代。这些新兴的“低”视觉样式,与当时占据优势地位的“高”精英艺术如水墨与油画等并存于世,并迅速涌入大众日常生活,形成一种视觉生产与消费的新趋势与新现象。在丁悚的回忆录中,既有江新这样的掌握雕塑这种“高艺术”样式的海归高手,也有如沈泊尘这样的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漫画先驱,但他都一视同仁,以幽默的文笔兼收并蓄于自己的亲切回忆中。这些“高”“低”之间的边界、壁垒、门户,在他这里早就烟消云散,不成问题。丁悚以及他的同时代人的全面开花的视觉文化实践,给当时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的发展以及趣味转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都市大众打开了眼界。从根本上说,他所活跃的时代,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都会开始生成、都会文化开始发育发达的时代。在民国上海以自己的三头六臂打开一片新天地的丁悚,为都会文化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才华,而丁悚本人也成为了都会文化的一部分。丁悚的包括了社交在内所有文化活动,都在为上海这个当时的东方“巴黎”的都会文化的形成做贡献。可惜的是,至今对于他的工作的研究还不深入,因此人们也比较难于把握他的历史贡献与影响为何。而他的这本回忆录,则是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他的这种贡献与影响的重要材料与证据,相信也会为重新评价他的工作带来新的契机。凯文·林奇曾经说过:“狄更斯和伦敦的建城者同样帮助我们认识了伦敦。”我们今天看丁悚的贡献,或可将林奇此话稍作更改敬献于他:丁悚和上海的建城者同样帮助我们认识了上海。《四十年艺坛回忆录(1902-1945)》丁悚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众名家力荐的《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底讲了啥,演员出身的作者这样说

上海书店出版社近期出版的《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一书引起了戏剧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先衡、著名导演王晓鹰、著名演员胡歌、于和伟、周野芒等鼎力推荐。该书译者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李梦泽,该书作者为英国剧作家贝拉·莫琳。本次推送为书中《序幕》,讲述了作者一段不同寻常的演员训练经历,这也是她写这本书的缘由。●说到表演,我们实在不该在内、外、体验、表现上争论不休。书中提到的“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不正是演员创造角色的最终追求嘛?!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新书推荐|商周金文学术史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彝銘学》出版

作为一部全面总结两千多年来殷周金文研究史的学术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近日出版的《中国彝铭学》一书,在金文学和金文学史方面是难得而罕见的成果,可以说是一把打开青铜器铭文宝库的钥匙。该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一经出版便荣登“世纪好书”2022年1月榜单。本次推送改编自《中国彝銘学》的引言和跋,大致概括了本书的内容和价值,请大家一睹为快。《中国彝銘学》(上下)刘正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新书推荐|《宿命与遗产:雅典城邦兴衰史》

雅典领导的希腊,庞大的东方帝国波斯固不能令其屈服,但其霸权在新锐马其顿的挑战下却一戳就破。何以至此?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宿命与遗产:雅典城邦兴衰史》一书作者张龚认为,虽然雅典的民主从政治上集聚了城邦和人民的力量,铸就了雅典在希腊世界的强大和霸权;但民主也有天然的缺陷,诸如缺乏智慧、多数者的暴政等等,民主也不能解决人性的卑恶、傲慢和贪婪,还常常予以放大。张龚出身法学硕士,好读书深思、追根溯源,酷爱读史,尤爱希腊罗马。本次推送特摘编《宿命与遗产:雅典城邦兴衰史》前言,敬请读者品读。《宿命与遗产:雅典城邦兴衰史》张龚
2022年2月23日
其他

时代所需的哲学与我们所呈现的哲学史:《最美的哲学史》前言

“哲学是什么”是一个贯穿人类发展史的长久主题,“为什么要学哲学”是一个相伴相随的追问,是一个关于“无用之大用”的深奥话题。关于哲学是什么,哲学家们穷尽一生思考并给出回答,然而答案莫衷一是。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最美的哲学史》是一部特色鲜明并引发广泛关注的哲学入门书。与其说它是一本关于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发展史的回顾,梳理自古至今重要哲学家如何回答“哲学是什么”的著作,不如说它探讨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学哲学”,接近哲学的途中我们能够收获什么,期待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并使自己成为何种人。下文为该书前言。世界冲突频发,竞争逻辑在全球化中大行其道,似乎所有人都在盲从,无论是权杖撑天的政府首脑,还是跨国公司的商界精英,没有人可以改变这种逻辑的运行。于此,哲学愈发引来人们的目光,它也许是找回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希望。与那些传统观念、宏大叙事(宗教的,爱国主义的,革命的)相比,想要从宿命感里逃脱的欲望更加强烈地占据着我们;前者曾启迪我们如何生活,如何更有价值地生活。然而如今的事实是,它们已经失去了地位,它们严重地丧失了信念应该具有的力量。既然我们不再充分服膺于那些传统观念和宏大叙事,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不在某种怀旧情绪中自我陶醉,就得寻找另一个捍卫精神的舞台。在我们看来,是什么使生活值得一过?既然死亡无可避免,那么要如何辩护那些我们必须为人生付出的努力?在这一背景下,人们重拾对哲学思考的好奇心,也就并不奇怪了。悖谬的是,尽管会一时兴起,然而对于大多数外行,甚至是博学善文的外行来说,哲学显得太过高深莫测了。而且,作为我们文化传统的重要领域,也许唯独哲学,哪怕是给它一个大致的定义,都让我们大多数现代人费尽了心思。就连哲学家们自己也经常给人这样的印象:他们没有元哲学观(原文可以直译为“对哲学学科的一般理解”,意思是如何看待哲学本身是什么,“元哲学观”简洁地对应着这层意思。——译者注)的共识。这就是为什么在讲述哲学故事——人类的潜在力量让这番哲学故事充满迷人的探索,它们给生活赋予意义——之前,我们必须预先回答一些问题:什么是哲学?我们对它有何期待?其“用处”何在?我们是否还需要它?如果答案是“需要”,那么在一个不断推崇技术革新以及经济谋略——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世界”——的时代,当一切都在献身于创造手段,无人关心人类所能憧憬的目的时,哲学如何帮助我们摆脱这种状况?让·弗朗索瓦·勒维儿在他著名的小书《为什么要有哲学家》里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将看到一个不容小觑的回答。因为哲学完全不是我们经常想要还原成的“批判思维学校”。如果哲学仅仅是这个东西,就像帕斯卡尔说的,哲学不值得我们花“一小时功夫”。再者说,科学家、技术工作者、法学家、商人、农民,这些人当中,我们能在谁身上看到他们诉诸哲学是为了有个批判性思维呢?相反,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政治改革和艺术创作,尽管这些积聚了茂盛的精神财富,然而它们并不会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达到哪种真理,它们不足以辩护我们的道德价值,它们也满足不了我们对好生活的追问;好生活,它属于我们必有一死的人类,它能够拯救我们无足轻重的存在,那种无足轻重感预示着人类的短暂和偶然。用纯粹的人类理性去应对这个挑战,这绝对是哲学的终极目标。这就是我们将追踪的线索,哲学史沿其不断推进,我们可以感受到哲学的多次复兴,“哲学之船”在历史海角处蔚为壮观的转舵,也可以发现那些改变我们世界观的新颖思想。沿着时代引线,我们将看到在众多关键时刻哲学面临的挑战,它们令红极一时的观念突然贬值,也引领最伟大的哲学家们开辟出常常出乎意料的新的思想航线,这些航线是如此具有洞见,照亮了我们通向遥远时代的大道。虽然哲学道路会有唐突曲折,然而哲学史所揭示的,即使不能算作一种逻辑,也至少是时间线上的进步形式,这里的进步关乎两幅互补的哲学图景。一方面,起初我们对好生活的追寻都根植于外在或超越人性范畴的地方(宇宙的和谐,神性),这种追寻方式在人类经验世界的重大时刻(先是理性,再是自由,最后是我们的亲身经历和情感)受到愈来愈多的深刻批判。另一方面,哲学将致力于一步一步整合那些曾被遗忘,被边缘化,被压制的存在维度(性欲,男性的女人味,女人的男子气,幼童期,人类的兽性以及本性,无意识,经济决定论等等)。在哲学的这场演变中,我们将划分五个伟大的时代,本书将它们依次展开。我们将重温那些伟大哲学家们思想作品的起源和发展,从中会发现他们每个人所带给我们的东西都是不可替代的。重温的过程就是讲述一段我们最美历史的过程:这段历史里,人类逐步深入地构建起自我意识,渐渐懂得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对人类自身的这种渐进挖掘,显然也在我们这个时代进行着。这就是为什么还需要顾及当代背景以及哲学家们为这个时代做出的新回应,以此完整我们的伟大故事。其中,那些为“存在的理由”提供正当性的原则道理将得到揭示。“存在的理由”如今看来问题重重,然而我们却好像从未需要过这种理由一样。《最美的哲学史》[法]吕克·费希
2022年2月22日
其他

唐圭璋、邓广铭盛赞的《宋词通论》有了插图典藏版

《宋词通论》是宋词研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了解宋词全貌的必读之作。书中按宋词内部发展分六期论述词史,品评宋代各名家词人作品得失。作者薛砺若先生重视词作的社会意义,把词作看作社会意识与心理的结晶。本次推送选编上海书店出版社《宋词通论:插图典藏版》的出版说明,该书以开明书店1935年本为底本,横排简体,校订原书排印错讹,配以精美插图,以飨读者。薛砺若先生虽说是同辈人,但从实际上说,他是我们的老师。虽然我写了《宋词三百首注释》《全宋词》等书,但从词的学问来说,其高度是不及薛砺若先生的《宋词通论》的。——词学家、词林宗师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国学季刊》,全名《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由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会编辑,胡适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出版部发行。1923年1月创刊于北京,季刊,1937年6月出至第六卷第二号停刊。1950年7月复刊,出版第七卷第一号,改为不定期刊物,并将抗战时编印的《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乙编》作为第六卷第三号,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油印论文集作为第六卷第四号,1952年12月出至第七卷第三号终刊,共出版27期。该刊是近现代国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性刊物,原刊完整保存至今者较为罕见。上海书店出版社为保护、传播近现代文献,推动学术文化发展,现将该刊所有期数按16开精装,分装12册,影印出版。原刊第六卷第三号,虽经多方查找仍未寻得,现将《国立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乙编上》单行本作替补内容。为便于读者检索,特将所有期刊篇目编制总目录和篇名索引、著者索引。本文系胡适为《国学季刊》所作发刊宣言。▲胡适(1891—1962)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完了,新起的学者还不曾有什么大成绩表现出来。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只有三五个老辈在那里支撑门面。古学界表面上的寂寞,遂使许多人发生无限的悲观。所以有许多老辈遂说,“古学要沦亡了!”“古书不久要无人能读了!”在这个悲观呼声里,很自然的发出一种没气力的反动的运动来。有些人还以为西洋学术思想的输入是古学沦亡的原因;所以他们至今还在那里抗拒那他们自己也莫名其妙的西洋学术。有些人还以为孔教可以完全代表中国的古文化;所以他们至今还梦想孔教的复兴;甚至于有人竟想抄袭基督教的制度来光复孔教。有些人还以为古文古诗的保存就是古学的保存了;所以他们至今还想压语体文字的提倡与传播。至于那些静坐扶乩,逃向迷信里去自寻安慰的,更不用说了。在我们看起来,这些反动都只是旧式学者破产的铁证;这些行为,不但不能挽救他们所忧虑的国学之沦亡,反可以增加国中少年人对于古学的藐视。如果这些举动可以代表国学,国学还是沦亡了更好!我们平心静气的观察这三百年的古学发达史,再观察眼前国内和国外的学者研究中国学术的现状,我们不但不抱悲观,并且还抱无穷的乐观。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远胜国学的过去;过去的成绩虽然未可厚非,但将来的成绩一定还要更好无数倍。▲《国学季刊》创刊号封面,鲁迅设计,蔡元培题字自从明末到于今,这三百年,诚然可算是古学昌明时代。总括这三百年的成绩,可分这些方面:(一)整理古书。在这方面,又可分三门。第一,本子的校勘;第二,文字的训诂;第三,真伪的考订。考订真伪一层,乾嘉的大师(除了极少数学者如崔述等之外)都不很注意;只有清初与晚清的学者还肯做这种研究,但方法还不很精密,考订的范围也不大。因此,这一方面的整理,成绩比较的就最少了。然而校勘与训诂两方面的成绩实在不少。戴震、段玉裁、王念孙、阮元、王引之们的治“经”;钱大昕、赵翼、王鸣盛、洪亮吉们的治“史”;王念孙、俞樾、孙诒让们的治“子”:戴震、王念孙、段玉裁、邵晋涵、郝懿行、钱绎、王筠、朱骏声们的治古词典;都有相当的成绩。重要的古书,经过这许多大师的整理,比三百年前就容易看的多了。我们试拿明刻本的《墨子》来比孙诒让的《墨子闲诂》,或拿二徐的《说文》来比清儒的各种《说文》注,就可以量度这几百年整理古书的成绩了。▲周祖谟《〈说文解字〉之传本》,载《国学季刊》第五卷第一号(二)发现古书。清朝一代所以能称为古学复兴时期,不单因为训诂校勘的发达,还因为古书发现和翻刻之多。清代中央政府,各省书局,都提倡刻书。私家刻的书更是重要:丛书与单行本;重刊本,精校本,摹刻本,近来的影印本。我们且举一个最微细的例。近三十年内发现与刻行的宋元词集,给文学史家添了多少材料?清初朱彝尊们固然见着不少的词集;但我们今日购买词集之便易,却是清初词人没有享过的福气了。翻刻古书孤本之外,还有辑佚书一项,如《古经解钩沉》《小学钩沉》《玉函山房辑佚书》和《四库全书》里那几百种从《永乐大典》辑出的佚书,都是国学史上极重要的贡献。▲孟森
2022年2月10日
其他

王宇信《中国甲骨学(增订本)》出版:谈谈本书的宗旨

王宇信,一九四O年五月生于北京平谷区和平街,一九五六年北京平谷中学初中毕业,一九五九年北京良乡中学高中毕业,一九六四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厚宣教授甲骨学商史专业研究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中宣部、教育部语信司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顾问、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研究院教授。专攻甲骨学与先秦史,并参加了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的编纂工作,后任《甲骨文合集释文》组组长,协助主编胡厚宣教授工作,并任《合集释文》总审校。合著有《甲骨文字诂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商周甲骨文》、十一卷本《商代史》等。主编并参与撰著有《甲骨文精粹释译》《甲骨学一百年》《甲骨学发展120年》《殷墟文化大典》(三卷六册)等等,另主编多部论文集。个人主要著作有《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探论》《甲骨学通论》《甲骨学导论》《西周》《新中国甲骨学七十年》等,有论文数十种。《中国甲骨学(增订本)》(上下)(经典力量)王宇信著语言文字学家与历史考古学家研究甲骨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语言文字学家研究甲骨学的侧重点在于甲骨文字的考释、文字产生的历史和语法结构、句子结构等文字学本身的问题。“它的内容既包括铭刻学的资料,也包括像许慎《说文解字》之类的并非铭刻的辗转抄下来的书本上的有关资料”[1]。因此,今日的语言文字学家,既要精通传统古文字学形体、音韵、训诂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也要对铭刻上的各种古文字材料进行研究。而历史考古学家,则利用和吸收语言文字学家考释甲骨文字的成果,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研究甲骨的占卜方法和契刻规律、文字的早晚变化以及文字内容所反映的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等等。就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说来,比语言文字学的研究要丰富和广阔得多。这本《中国甲骨学》,是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对从开始学习甲骨学,到研究进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介绍一些必要的甲骨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希望有志于甲骨学研究的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基础上,再阅读书中所开列的基本甲骨学书籍,熟悉并学会收集材料,能够独立地对甲骨学本身的一些问题以及殷商史、考古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力图在本书中充分体现一百多年来甲骨学研究的成果,尽量将已经解决和正在解决的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对一些正在讨论的问题也有所介绍,以期引起读者的思考并投入讨论中去。这次本书增订再版时,我们还将对一些问题的讨论文章收入,或对读者的研究有所启示。书后附有的甲骨学论著目和甲骨学大事记,也希望能给对甲骨学有一定基础的研究者了解百年来甲骨学发展史和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方便。由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出土较早,积累的材料非常丰富,研究较为成熟;而西周甲骨的出土和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而且出土数量较少,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2]。因而传统的所谓“甲骨学”,一般是指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而言。我们这本《中国甲骨学》,仍以殷墟甲骨文研究为主,是为本书上编的内容;有关西周甲骨的研究和我们的一些看法,在本书的中编叙述。西周甲骨研究虽然限于材料的不多和研究的尚不充分,内容没有殷墟甲骨文丰富,但西周甲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现和研究,毕竟使甲骨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今后的任务是使它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而较之狭义的甲骨学更为宽泛的殷商文化的有关研究和探索,收入本书的下编,或可对读者了解殷商文化的专题有所帮助和启示。[1]夏鼐:《〈殷周金文集成〉前言》。[2]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第一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四月。《中国甲骨学(增订本)》目录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经典力量”丛书“经典力量”丛书待出书目:《历史哲学》
2022年2月9日
其他

虎年说虎|从博物学角度看唐诗《猛虎词》

马上就要迎来壬寅虎年了,本次推送特选录知名农学专家胡淼新著《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中解读《猛虎词》的篇章,提前祝本社的新老读者们虎年大吉、阖家安康。猛虎词【唐】储光羲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
2022年1月26日
其他

我与一本书的特殊缘分:译者谈《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于和伟●学习表演是悟空的过程,感谢这本书的出版,它让我明白:身着袈裟的,不一定是僧侣。——著名演员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从手动挡到自动驾驶是社会进步?历史学者告诉我们,问题没那么简单

20世纪以来,汽车取代牛马,成为公共道路的主角。近年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汽车产业内部也有以旧换新之势:自动驾驶即将替代手动驾驶。在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驶于当下:技术理性的个体化阐释》的作者徐前进看来,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关乎个人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历史记述。2021年4月,华为公司发布了自动驾驶系统。在美国单方面实行经济国家主义的时代,这是一种技术性的应对策略。一个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被成功地转变成纯粹技术问题,从而避免了没有效率和更加不确定的语言对抗。对于汽车的日常状态而言,这是一个开端,也是一个终点。一种新的驾驶模式即将出现,高密度、即时性的数字处理策略在日常生活领域创造了一个娱乐性的身体移动空间。那种依靠人的体力和感觉机制的驾驶模式几乎处在消失前的时刻。一个电子显示屏出现在装饰简单、充满着塑料感的实验车前部。一个戴着口罩的驾驶者将汽车驶离制造空间,进入城市开放道路,然后开启自动驾驶模式。这辆汽车要沿着逆时针方向完成一个闭环测试。电子屏幕显示着行驶信息和导航地图,包括路线、时速和道路状况。汽车在时速20-30公里之间行驶,距离前方红绿灯路口一百多米时,长焦摄像头检测到红灯,在一系列算法和传感器的辅助下开启减速模式。在刹停之前,红灯变为绿灯,自动驾驶汽车识别后又加速行驶。方向盘不间断地向左或向右调整方向,车速在20-40公里之间变化。自动驾驶汽车配备5G天线,3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9个高级驾驶辅助摄像头,分布于车身各处。这是一个对于周围环境的全面感受机制。在自动驾驶机制运行时,脉冲激光、毫米波高频率地向外散射,碰到物体后形成反射信号,被雷达回收;摄像头模拟人的视觉机制,收集外部线条和颜色。车载电脑系统采用超级全栈算法,以一种超出人类时间意识的速度处理这些数据,确定汽车与周围可移动物体、固定物体的空间关系,并有效识别交通信号,在此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车速和方向。在一个十字路口,自动驾驶汽车要完成右转弯动作。在上述机制以及北斗卫星提供的精确地形图的辅助下,这辆车完成了这个动作,并进入一条双向六车道的沥青路,在右侧车道行驶。左侧一辆高速行驶的内燃动力汽车从中间车道迅速变换到右侧车道,激光雷达测算到这个情况,这辆人类驾驶的汽车被简化为一个移动符号,短暂地出现在电子屏幕上。驾驶者是自动驾驶机制的辅助者,应对突发情况。他的双手始终放在方向盘下方,准备随时干预。他的双脚不可见,但一定在刹车踏板附近,准备随时踩下去。在自动驾驶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一个技术话语机制出现了。副驾驶是一个旁观者,对于这个系统他提出了很多问题,包括技术本身和具体应用场景。后排有一个技术人员,她以自信和乐观的风格解释着自动驾驶汽车的类人化反应机制。在这个技术话语机制之外,一个类人化的虚拟声音不断阐释着汽车运行状态和路线选择,并提示下一个动作的目的。两种类型的话语完整地进入车内的影音记录系统,然后在世界范围内开启了关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阐释功能。自动驾驶汽车向左变换车道之前开启了语音阐释机制:“……向左变换车道……”。这个声音被人类的声音所掩盖,听起来模糊不清。这并没有妨碍自动变道行为,左转向灯开启,不断闪烁,方向盘向左微调。自动驾驶汽车进入中间车道,方向盘向右微调,保持直线行驶。最左侧车道有一辆车占用,自动驾驶汽车在中间车道行驶,等到有足够的距离,方向盘向左微调,进入最左侧车道,保持直线行驶。中间车道出现一辆行驶较慢的卡车,它在电子屏幕上变成一个移动的符号。自动驾驶汽车以43公里的时速成功超车。左侧绿化带中间出现一个蓝底白色的提示牌:“保护公路安全,严禁沿路搭建”。在一个左转路口,自动驾驶汽车在左侧车道均匀减速,在距离前车5-10米处跟随行驶。进入待转区后,自动驾驶机制表现出了不同于人类驾驶机制的状态:直行绿灯开启后,对向车辆刚起步,人类驾驶机制往往会加速行驶,利用这个有争议的通行空间完成左转,但自动驾驶机制察觉绿灯后急速刹车。这是一个符合交通规则、却违背人类行为逻辑的技术化幽默。车内人员的身体在急停时有轻微的颤动。公开视频上出现了一个注释:“系统在有保护左转路口略显犹豫,没有第一时间跟上前车,识别到绿灯变为黄灯后大力刹停”。自动驾驶汽车停在待转区,前方的车辆以垂直的角度密集通过,电子屏幕不间断地显示着这些移动的符号,技术人员继承了这个技术化幽默的状态,在公开视频上加了一个注释:“大家可以感受下系统对横向车辆的识别能力和HMI可视化显示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左转绿灯亮,自动驾驶汽车左转进入直行道路,在中间车道以50-60公里时速行驶一段后,在下一个十字路口停车,与前车大概有8米距离。绿灯亮,这辆车瞬间提速到60公里,左侧不断有人类控制的燃油汽车超越。这辆车又通过两个十字路口,以及一个立交桥通行机制,始终保持直行,然后进入快速路系统,车速在20-60公里之间变化。自动驾驶汽车再次向左变线,进入左转车道。这一次在黄灯刚亮起时,它没有启动刹停机制,迅速左转进入直行道路。右侧出现一辆送快餐的电动车,它在电子屏幕上简化为移动的符号。自动驾驶汽车直行穿过两个十字路口,进入左转车道,那个技术化的幽默状态再次出现。左转绿灯亮,这辆车成功左转。人行横道上有两个行人,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准确识别到他们的移动轨迹,然后减速避让行人。汽车加速时,一个类人化的声音提示:“430米后在前方路口向右前方行驶”。自动驾驶汽车再次在左转车道等待,跟随前车,走走停停。这是一个直行与左转不区分的十字路口,雷达和摄像头高效率运行,识别各类障碍物。对向一辆直行汽车减速让行,自动驾驶汽车以10-20公里的速度完成左转,然后启动右转向灯,汽车进入中间车道直行,经过十字路口后进入右转车道,以20公里时速实现转弯。在下一个直行与左转不区分的十字路口,一辆汽车抢先变道左转,自动驾驶汽车识别到突发情况,电子屏幕上出现一个红色的方向盘标识,“嘟嘟嘟嘟……”,用警示音提示人类的主动干预。驾驶者没有回应这个请求,自动驾驶汽车减速避让,技术请求解除。之后,它丝毫没有表现出对于人类的不满,稳定地控制着车辆的行驶状态:“1公里后在红绿灯路口左转……”。前方50米处有人违规穿越道路,雷达系统识别后用声音和图像提示驾驶者,降低车速避让,每小时28-29公里。行人过路的场景刚结束,一辆送餐电动车突然出现,违规穿越道路,自动驾驶汽车再次减速,雷达系统检测到左侧有一辆电动车,电子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符号。这辆电动车加速超越,自动驾驶汽车减速到每小时13公里。自动驾驶汽车进入了一个复杂领域,它的计算能力将在这里获得认可。前方道路两侧停满了电动车,对向车道出现了两辆人类控制的汽车,右侧空路空隙处突然出现了一辆电动车,并直接进入道路中间……一个红色的方向盘标识在电子屏幕上闪烁,“嘟嘟嘟嘟……”。驾驶者再次忽略这个请求。自动驾驶汽车的时速降到3公里,方向盘不间断地调整。一辆电动车高速行驶,从右侧超车,然后进入道路中间行驶。右侧岔路有一辆待左转的汽车,自动驾驶机制通过转向灯识别到它的意图。一个人违规横穿马路,自动驾驶汽车启动刹停机制,之后向道路中间行驶,越过停在路上的电动车。对向车道上再次出现人类驾驶的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超越电动车后迅速向右变向,以7公里时速离开对向车道……这辆汽车在中国的开放道路上自由穿行。自动驾驶机制对于日常生活具备了理解、阐释与实践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它一直处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包裹之下,却又具有超越日常生活领域的能力,因其以快速、有效的计算-移动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技术景观。对于日常生活的旧秩序而言,这个景观最初具有充分的新奇性。等到这种新奇性在人的视觉领域中变得平常与普通,一种日常生活的新秩序就到来了。与来自西方的计算-移动方式并不适应中国的日常生活状况,就像西方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的风俗一样。所以,这辆自动驾驶汽车超出了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内涵,在思想意义上是对于地理风俗与人文制度之间关系的实践性阐释。这是一个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隐喻。汽车正在从部分自动驾驶(自动变速器、车道偏离辅助系统等)向完全自动驾驶的状态过渡。人的身体功能在这种过渡中出现了彻底变化的可能,手动挡汽车在理论意义上走到了存在进程的终点。这是一种可预测的消失状态,与之相关的各种操作开始具有考古学的内涵。在物质存在的意义上,一种机械功能即将消失,但在思想意义上,一个追溯性的记忆空间即将开启。由于手动挡汽车在20世纪历史中的重要性,这个记忆空间对于阐释人类历史进程而言也就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技术功能的重要性是手动挡汽车主导现代历史的前提,但不是进入人类历史档案机制的前提。这种类型的汽车属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领域,在档案生成的意义上,这是一个荒凉地带。手动挡汽车最终会进入难以追溯的、无法阐释的破碎记忆领域。左脚在离合器上的完全踩下动作,右脚在油门与刹车踏板之间的变化与有限度踩下动作,右手在双脚的辅助下对于挡位的控制,向前、向后,左前、右后……这些动作的内涵都会因为物质基础的消失而消失。而在自动驾驶时代,人的身体成为安全、高效移动模式的客体,人的感觉机制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档案生成机制难以从这类移动模式中发掘关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内涵,也就不会启动文字介入的程序。在这个可预见的状况出现之前,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导的文字叙事机制至少能在部分意义上避免手动挡汽车在人类记忆中完全消失的可能。手动驾驶模式与自动驾驶机制之间会出现一种新生与遗忘交叠的现象,对于两种状态的塑造直接决定着记忆-叙事机制的完整性和驾驶感觉的可追溯性,进而为自动化时代驾驶感觉的塑造提供一种手动时代的历史经验。《驶于当下:技术理性的个体化阐释》徐前进
2022年1月21日
其他

每一次阅读,都是自我了解他者的过程|“也人”出版计划

31.《卧底警局:一位法国记者的潜入调查》警察暴力是如何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法国警察内部是滋生偏见和种族主义行为的温床吗?为什么惩罚警察这么困难?这些宣誓过的警察男女到底在想些什么?[法]
2022年1月14日
其他

王晓鹰|《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中文版推荐序

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作家、演员贝拉·莫琳从伦敦来到莫斯科接受演员训练,她回到了伦敦之后将在俄国所学的方法运用在表演、导演等多个实际训练中,皆大获成功。她用文字写下这份亲身经历的当代演员训练评定,记录了她学习一个实实在在技巧的过程,这就是《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多年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李梦泽将其翻译成中文,他认为这本书将会颠覆许多从业者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认知,帮助演员解决在排练时与导演的隔阂。本次推送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著名导演王晓鹰为新近出版的该书中文版所写推荐序,原序标题为:《超越不是摒弃,而且学习、掌握之后的发展》。青年导演李梦泽翻译的《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是一本对于当今中国话剧表演艺术非常有意义甚至有可能起到“正本清源”效果的难得好书。一写作此书的是英国演员、剧作家以及表演教师贝拉·莫琳,她曾于1993年在莫斯科接受演员训练并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原则有了重新认识,之后又在多个国家以工作坊的方式传授如何成为一个“心身一体的演员”方法,其间对那些新认识进行了实践印证和深入探讨。她以一个来自完全不同的戏剧文化传统的英国人角度,深入、系统地对俄罗斯表演艺术进行学习、实践和思考,使得她写的这本书十分真切而且十分清晰。《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的书名初看上去以为是对斯氏表演理论的颠覆,可是读了才知,莫琳其实通篇都在讲斯氏体系本身或者是发展到今天的斯氏体系,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所谓“超越”,不是“绕过”更不是“摒弃”,超越是在“理解”“掌握”基础之上的“开拓”和“发展”。贝拉·莫琳所倡导的“心身一体”表演方法的坚实基础是“行动分析法”;“行动分析法”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谪传弟子们在他们的老师去世后对“斯氏体系”的新发展;而事实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本人在逝世前已经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身体行动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上了。“行动分析法”可以说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自己的所谓“体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发展,他的这份“未竟事业”在他身后被他的继承者、助手、学生们发扬光大,从而使斯氏体系从各个角度得以深入理解并向前发展。由此可见,简单地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体验派”是很不严谨的。斯氏体系的核心要义是“在体验基础上再体现”,这也可以理解成是对先于斯氏体系之前出现的“体验派”的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有个过程的。中国演员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接触到的关于“内心体验”“从自我出发”“当众孤独”“有魔力的假使”等等论说,只是体系的一小部分,斯氏《全集》的第二、三、四卷分别是《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体现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和《演员创造角色》,这三部分加在一起才算全面表达了演员面对角色进行艺术创造的完整过程。而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形成并非只是他一个人的心血,其发展也没有因为他的逝世戛然而止,他最默契的合作者丹钦科给过他很多启发,他的诸多学生,还有学生的学生,在继承、研究、实践、传播体系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发展,这其中有波波夫、查哈瓦、托甫斯托诺格夫等艺术大师,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已经形成的那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基础上所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二我们曾长期被到底是“从自我出发”还是
2022年1月7日
其他

王宇信|《中国甲骨学(增订本)》前言

译延伸阅读《于阗史丛考》|一千多年前的西域,曾有这样一个“金玉国”欲知世界各地之真相,可取此书读之:《马可波罗行纪》再版引言
2022年1月6日
其他

新书推荐|江宏、邵琦:《中国画的心性》

中国绘画的演化发展呈现了心与性两个同中存异的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一个人的本然的不可分割性固然朗若日月,而前后两段的差异却泾渭分明。中国画是心知的艺术,更是性情的艺术。所以,中国画是修心养性的。近日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的心性》中申论的从“物趣”“理趣”到“天趣”,既是中国画审美的境次,也是中国画修养的进程:由心达性。今日推送为《中国画的心性》的后记。《中国画的心性》江宏
2022年1月4日
其他

以影像记录时代,让摄影走进生活:《柯达杂志》影印版出版

1995年,乔布斯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软件在计算机创新中的重要性:好的软件要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让用户不用为工具烦恼,把精力放到实现创意的地方。一年后,乔布斯重回自己创建的Apple公司,随他一同回来的NeXT团队提供的操作系统也成为后来MacOS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融汇古今中外,博采百家众长|《民国期刊集成》十年巡礼(下)<内含福利>

珍稀文献影印,是上海书店出版社自上世纪50年代以上海古旧书店起家时即开始介入、以后数十年长期坚持、在业界享有盛誉、至今仍常抓不懈的领域。而《民国期刊集成》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该系列分批选收影印民国时期文史、社科、美术、国学、戏剧等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期刊,注重刊物的稀见性、文献价值和实用性。从2011年重新影印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开始,历时十余年,至今已出版了二十余种。系列里每个品种均完整收录原刊内容,并按照原刊版式、原样制作,最大程度再现了民国期刊的历史面貌。同时为便于读者检索利用,每种图书都编制有篇名总目录,部分图书还制作了人名索引。《民国期刊集成》不仅是研究和了解民国时期社会、学术、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更是兼具文献、艺术和收藏于一体的经典书系。年底活动多多书店社重磅福利又来了~~如何获得赠书?答案在文末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简短犀利的思想杂感,任意而闲谈的随笔《语丝》(全11册)《语丝》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由语丝社编辑发行。1927年10月因遭北洋军阀查禁而停刊。同年12月自第4卷起在上海复刊,由鲁迅主编,北新书局发行。本社按照原刊影印出版,共11册。第1册16开,第2至第11册为大32开。该刊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主要撰稿人和代表作家有梁遇春、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他们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他们从事社会文化批评,所写杂文和散文形成一种具有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因而被人们称为“语丝派”。该刊在反对封建复古逆流,反对封建军阀政府镇压北京女师大学潮、制造“三一八”惨案的斗争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滑动查看更多
2021年12月22日
其他

融汇古今中外,博采百家众长|《民国期刊集成》(2011—2021)(上)

珍稀文献影印,是上海书店出版社自上世纪50年代以上海古旧书店起家时即开始介入、以后数十年长期坚持、在业界享有盛誉、至今仍常抓不懈的领域。而《民国期刊集成》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该系列分批选收影印民国时期文史、社科、美术、国学、戏剧等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期刊,注重刊物的稀见性、文献价值和实用性。从2011年重新影印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开始,历时十余年,至今已出版了二十余种。系列里每个品种均完整收录原刊内容,并按照原刊版式、原样制作,最大程度再现了民国期刊的历史面貌。同时为便于读者检索利用,每种图书都编制有篇名总目录,部分图书还制作了人名索引。《民国期刊集成》不仅是研究和了解民国时期社会、学术、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更是兼具文献、艺术和收藏于一体的经典书系。年底活动多多书店社重磅福利来了~~如何获得赠书?答案在文末“五四”新文化思想的旗帜,
2021年12月21日
其他

重磅推荐|名家赞誉有加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精装再版

中国史学会精选史家精编的史料集,嘉惠学人——过去与现在,内地与海外,影响也超出了史学界。将来会有学人探讨这套史料集的本身,展开学术史被忽略的一页。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重磅推荐|《原版初心——党的出版早期文献萃编》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出版事业的发源地。一大批党的早期领导人和重要党员都曾投身党的图书出版事业,努力传播革命的火种和真理。值此百年华诞之际,上海书店出版社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合作,共同推出了《原版初心——党的出版早期文献萃编》,旨在专门整理、影印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出版发行的具有重要代表性和文献文物价值的图书,以追寻、回顾和展示党的早期出版在上海的光辉历史和丰硕成果,为推进党史研究和深入“四史”学习提供丰富的原版资源。《原版初心——党的出版早期文献萃编》共八册,收录了据原版影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的重要出版物十五种,这些图书跨越了党的创建、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共三个历史时期,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也有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著述和中国共产党致力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实践的论著,为启蒙大众、传播真理、思想建党、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出版事业和革命斗争历程的熠熠光芒。《共产党宣言
2021年12月17日
其他

杨小佛|我所知道《申报》老板史量才

他15岁时亲睹父亲遇难他曾与炸弹擦肩而过,死里逃生他曾目睹了人类史上最大的海难——江亚轮失事他亲历解放嵊泗列岛本次推送选自“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中的《杨小佛口述历史》一书。该书以杨小佛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对其家世、亲友、交游和阅历进行了综合性的回顾。他同宋庆龄、蔡元培、鲁迅、胡适、黄炎培、宋子文、唐腴胪、林语堂、徐荷君、赵叔雍等许多民国名人亲身交集,同时在历史潮汐中跌宕起伏,为宋子文北站遇刺案善后、“八一三”大世界炸弹惨祸、上海解放后军管会对航政局的接收、1950年解放军攻克嵊泗列岛、新时期港澳经济研究启航、“文革”后中外经济学重新开始交流的第一次国际盛会,乃至《沪港经济》创办、“按揭”理念引进等许多历史片断,留下了许多未见他处披载的资料。《杨小佛口述历史》杨小佛
2021年12月10日
其他

《于阗史丛考》|一千多年前的西域,曾有这样一个“金玉国”

于阗国是信奉佛教的重要古代西域王国之一,我们可以在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的壁画中见到不少于阗国国王、皇后、王子、公主等供养人画像。今天推送的内容选自张广达、荣新江所著《于阗史丛考》(增订新版)中《关于唐末宋初于阗国的国号、年号及其王家世系问题》一文,考证了敦煌壁画中于阗公主像题名中的“金玉国”。▲莫高窟第61窟曹延禄姬金玉国(Ysarnai
2021年12月7日
其他

在这里,遇见不一样的江南百景:“江南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江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家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人民在漫长历史中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区域、极具活力的地域文化。江南地区山水相连,壤土相接,彼此人民语言相近,习俗相通,有无相济,流动频繁,认同感强,亲密度高,故文化一体性程度很高。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标记。吴韵苏风、皖韵徽风、越韵浙风和海派文化,虽各具特色,但都是江南文化一部分,或是在江南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江南文化提供精神资源和精神动力。江南江南文化研究的先哲顾炎武,曾将原创性学术成果比喻为“采山之铜”。可以相信,这批成果的问世,对于拓展、深入理解江南文化的内涵,对于推动江南文化研究,对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都会有重要的价值。冯贤亮
2021年12月3日
其他

龚继先|我坚信艺术“能自娱方能娱人”

龚继先,著名书画家、美术出版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苦禅、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郭味蕖、王雪涛、田世光、俞致贞等名家,1963年毕业后长期在上海工作、创作,接触南北名家众多。他是新中国美术出版史的见证人。下文摘自《龚继先口述历史》的一节“永远在路上”,展现了一位艺术家的人生态度。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的时候,已经开始阅读艺术类书籍,书法的、建筑的、园林的,甚至武术的都读。看多了,觉得中国艺术都是一个道理,叫“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后来再看很多画论、画史仍然脱不开这个说法,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创新,画画必须先有规矩。中国人讲“道法自然”。万物皆有规律,自然中四季轮回,春种秋收。艺术也是一样,必须守法自然,先了解规矩,否则再怎么创新也无济于事。许多世界级的大画家,印象派的也好,现代派的毕加索也好,中国的齐白石、潘天寿,都是功底扎实,传统绘画炉火纯青之后,才寻求突破,开宗立派。他们看似已经进入艺术的自由王国,没有规矩了,其实都是在规矩中做到最大的自由。从炉火纯青走向登峰造极,勤奋也好,天赋也罢,始终离不开艺术规矩。▲1959年春,刚刚入读中央美院国画系的龚继先(左一)跟随李可染先生(中)在颐和园写生时合影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探索诗歌世界的“山海经”|《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出版

近日,知名农学专家胡淼先生的新作《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这也是他继《〈诗经〉的科学解读》和《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之后历时八年的心血之作,一经出版即因其独特的写法、广博的知识量和强烈的人文情怀而引发学界和读者关注。现刊出该书前言(有删节)。▲《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古诗,是我国古代文明中光辉灿烂的艺术瑰宝。古诗又像温润如玉的琥珀,通过它们,许多历史人文故事,各式各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等,得以生动地记录保存下来。这个认识是我写《诗经的科学解读》和《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两本书的思想基础。在那两本书中,我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但我总觉得还是远远不够。所以,2009年我曾向人许诺,下一本书要写环境环保古诗的科学解读。但那时我主要精力是在《唐诗的博物学解读》的那本书。这本书的起笔虽然2012年就开始了,但主要部分都是在2015~2018年间完成的。2018年9月完成了初稿,并根据方家提议,书名定为《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现呈献于读者面前。本来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想通过本书,以微声呼唤世人对环境环保的关注与重视,以利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当2016年《文汇报》记者金久超先生问及我下一本书的方向时,我很坦然地告诉了她。出乎意料的是,我国生态环境整治的工作,从2017年开始有了急剧的改进,并且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纲领,感到欢欣鼓舞。由于我这本书写的进度太慢,没能赶在之前出版,但作为解读古诗的内容,不会过时,而且这是我的创举。▲《〈诗经〉的博物学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写这本书的第二个目的,就是早先写《唐诗的博物学解读》这本书的时候,本来打算写成《唐宋诗的博物学解读》的,因为篇幅太大,宋的部分就留了下来。但如果再以《唐诗的博物学解读》的方法写宋,就显得有点落套,而且宋诗的内容远不如唐诗丰厚。所以决定另僻蹊径,以我一向关注的生态环境与环保为切入点,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明清,尽量把宋诗包容进去,并收入个别清末作者的作品。秦先以《诗经》和《楚辞》为重点。《诗经》已单独写了。而且准备出修订本。《楚辞》又近乎散文,未加收入。但在许多章节的讨论中常常提到它。为了使《诗经的科学解读》《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与《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这三本书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就要尽量加大唐五代以后,特别是宋诗的份量,关于这一点,主观上是尽了一点努力,但可能还是不够。我国古诗源远流长,如果把它们比作海洋,那么秦先是一个源头的远海,汉魏六朝也是一个较远的海,唐五代是个浩翰的大海,宋诗和元明清也都是海。而且唐诗太强大了,其他朝代仍然无法与之匹敌。然这也是比较客观的情况。全书一共选用156位作者和6篇民歌民谣乐府在内的共366首诗篇,另外,书中又全文引用了7位作者的诗歌9篇,两者加起来,则一共是165位作者的375首诗篇。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把它们归纳成29个栏目。这些栏目,有的比较顺理成章,也有的比较勉强。这是因为不是古人按栏目为我们写就的篇章,而是我们在借古诗说事。很多情况下,某一篇诗,既可编入A栏目,也可编入B栏目,但由于篇目布局等原因,把它放在C栏目更为合适,读者阅读时可以自行体会。在本书的视野中,收录多、贡献大的,依然是历代推崇的那些著名诗人,但也有些变化。唐代除李杜外,王绩、张说、元稹、许浑等人,比王维、白居易等更为突出。前人对隋末唐初的王绩已有较多研究评说,本书在这里给了他应有的地位。另外又挖掘出初唐的丁儒,和唐末五代的王周。他们的存诗不多,丁儒的诗只收一篇,王周的诗只收二篇,但已足以使他们名垂青史,也使本书增色不少。宋代基本是欧、苏、陆三驾马车,苏轼尤为突出。本书同样也挖掘出一个人,就是张镃。虽然只收他一首诗,因为他是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记述灰蝶的古人,使他占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至金元明清,古诗进一步式微了,同时,诗风和写作技巧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诗似乎更加“专业化”、具体化了,有的近乎科普白话诗。如元好问的《驱猪行》、戴表元的《义蜂行》、魏象枢的《捉虱行》、顾清《观蜣螂转丸有感》、师道南《鼠死行》等。其中《鼠死行》成为世界鼠疫研究的重要历史文献。满清皇帝康熙的诗,不经意间收留了八首,倒不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只是诗中的内容比较合适而已。▲《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内页本书既取名《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除了从这个侧面向大家展示祖国河山有多么辽阔壮丽,她养育了多少优秀儿女、先贤人物,创造了多么灿烂独特的中华文明等等之外,还紧扣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这个主题,从衣食住行,京都与地方城邑建设,水陆交通、农牧百业,生活方式、社会文明,生老病死、婚丧习俗,山水风雨等非生命界,及草木虫鱼鸟兽等生物界,在演发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作用,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解读欣赏,顺便阐述人类的历史功过与重大责任。自从世界各国相继进入工业化以来,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物种消失的速度空前加快,加上水气土圵与食品污染的威胁无处不在,令人惊怵。几乎可以证明,人如何对待自然,自然就会如何对待人。从而告诉人们,只有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才能建设健康益寿的生活环境,获得有质量的生活享受。本书承接前两本书的精神,仍然很重视探索每篇诗的主旨,写作时代背景,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典故;也探及它的艺术创作特点与手法,有无讽喻美刺等等。凡涉及博物学及科技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前人无考的疑难之处,则认真地反复考订,在立前人未立之言时,首先掌握切实的科学根据,争取做到准确、可靠、合理,经得起推敲论证。因为古代没有统一的、科学的命名法则,不但多同名异物、同物异名,而且有些文人喜欢随意起名,情况十分混乱,考证起来常常使人有扑朔迷离之感,所以不得不采取逐篇考证、认真对待的办法,坚守学术的严肃性。力争把它写成为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文艺性与故事性于一炉、信息丰富、适合各个层次人物阅读的读物,为增强文化自信添一把薪火,也可作为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参考读物使用。作者简介▲胡淼(董淑信
2021年11月18日
其他

民国期刊集成上新|见证影像里的中国:《柯达杂志》(1930一1937)

1930年7月创刊的《柯达杂志》是美国柯达公司在中国上海创办的以宣传、推销摄影材料为宗旨的摄影杂志,由上海柯达公司出版发行,沈昌培编辑,32开,月刊。1937年8月出至第八卷第八期,因淞沪会战爆发而被迫停刊。该刊以“提倡摄影学术,鼓舞摄影兴趣”为办刊宗旨,对于了解和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摄影发展、柯达公司摄影产品、各地风景名胜、乡村和都市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上海书店出版社为弘扬海派文化、推动学术发展,现将该刊按大32开精装,分装五册影印出版,收入“民国期刊集成”系列,并将原刊文章篇名、照片名编制成总目录和人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利用。以下为历史影像研究专家徐家宁先生所作《柯达杂志》影印前言,有删节。避开人潮汹涌的外滩,沿着南苏州路向西,在新天安堂的背后有一条不长的街道与外滩平行,路西侧与原英国驻沪领事馆相对,有一座褐色面砖的大楼,其原址是外侨在上海最早开办的剧场兰心戏院,故这座建筑被称为兰心大楼。对摄影术在世界传播有着巨大贡献的柯达公司就曾将上海分公司设在这座大楼里。▲上海市黄浦区圆明园路185号兰心大楼1888年,伊士曼柯达公司在这一年推出了第一款柯达相机。相机内部装有一卷可拍摄一百张照片的纸基底片,配备广角镜头和简易快门,底片拍完可寄回公司冲洗,柯达公司当时的广告语就是那句著名的“您只管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You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小地名里的大乾坤|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增订新版)出版

于阗,西域古王国,地处丝绸之路南道交通要冲,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1世纪初,在传播佛教、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上起过巨大作用,于阗史研究对西域史、中西交通史和佛教史研究均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张广达、荣新江两位学者以敦煌汉文文书为基础,参照欧美学者数十年来研究于阗语文献的成果,广泛搜集难以得见的中外新材料著成《于阗史丛考》。本书对唐宋于阗乃至整个西域史研究多有贡献,1993年首版以来广受学界赞誉,是于阗史及西域史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本次上海书店出版社在1993年首版和2008年修订版基础上推出增订新版,除修改前版差错外,书末新附作者亲编索引,方便读者检索阅读。作者简介张广达,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先后在法国、瑞士、美国等国学术机构和大学任职。1989年荣获法国亚洲学会荣誉会员,1993—1994学年度法兰西学院国际讲席教授,2003年荣获法国巴黎高等实验学院荣誉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唐宋史、西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欧美日本汉学与东方学史。著有《文书、典籍与西域史地》《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等。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研究。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Hedin24
202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