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本书的特殊缘分:译者谈《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所有戏剧人,就如当初为我答疑解惑一样。
——李梦泽
20年前,《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英文版出版,9年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时年是英国国家青年剧团在伦敦举办的莎士比亚工作坊的学员)购得了这本书,如获至宝。他认为这本书会颠覆许多从业者对于斯坦尼的认知,帮助国内演员认识到为何与国外导演合作时总会有相当的隔阂。
6年前,他决心将其翻译成中文,历时3年的时间,终于翻译完成。
202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中文版的《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本文为此书的译者序。
从购买到决定翻译这本书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太多的巧合和缘分,如果没有这些机缘巧合,可能这本书都无缘与大家见面。
一切巧合的源头发生在2013年的3月份,我作为刚从戏剧学院毕业不久的导演系学生,有幸参加了由著名俄罗斯导演阿道夫·沙皮罗执导的《万尼亚舅舅》的剧组,担任本剧的副导演工作。在本剧中担当主演的,全都是非常有经验和资历的老师和前辈们。在一开始,我们就表达出了,想体会用原汁原味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来排演该剧的想法,这也是邀请一位俄罗斯导演前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我们都认为,因为国内的表演训练也都是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念作为基础,导演和演员之间的沟通应该会非常顺畅,一切都应该毫无障碍。
可是随着排练的进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分歧慢慢变得越来越大。首先,让我们都极为惊讶的是,我们一直以为,导演会进行大量的剧本分析,将每一个人的心理、情感、内心活动,通过坐排,也就是案头分析,讲解得无比透彻,我们都以为这个阶段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因为我们认为的传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排练方法就是如此。在不断的情绪记忆、探索分析、熟读剧本的工作中完成对剧本和人物的理解。可事实却恰恰相反,真正的坐排阶段只有三天!在导演的带领下,我们只是简单地通读了一遍剧本,大致了解了一下人物的心理,然后就开始了排练!这个工作方法让所有人都有一点无所适从,而通过翻译我们得知,导演希望我们先进行即兴的表演。
出于对导演的尊敬,我们一开始都全力配合,不断调试不同的表演方式去完成导演的要求。在两个月的时间中,导演不断对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对话之间的心理进行调整。今天排练的演员走位,和昨天的就有可能完全不同;昨天受到导演赞许的表演,今天可能就会被导演否定。在距演出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依然还有大量的调度没有固定下来。演员们被导演这种“朝令夕改”,不连贯的排练方式折磨得苦不堪言。最终,演员的不满情绪爆发了出来,认为导演似乎是在戏弄演员。为什么快要演出了,导演还不让演员把调度给确定下来?为什么导演对之前认可的表演又要推翻?大家对于这位导演是否运用了真正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表示了相当大的怀疑,不然,为何我们原来所熟知的剧本分析、情绪记忆等等手段,没有出现在排练厅里?为何让我们反复去给出即兴表演,而不是让我们在一开始就确定好台词和情感该怎么表达?虽然最后,这部戏的演出在上海的戏剧界引起了轰动,可是这种种质疑也一直延续着,并且也一直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里。
也就是在《万尼亚舅舅》演出结束后的三个月,我报名参加了英国国家青年剧团在伦敦举办的莎士比亚工作坊。我想更多地了解英国的戏剧方法和演员训练的手段是什么样子,并且终于有机会可以好好感受一下久负盛名的戏剧胜地——伦敦西区的戏剧表演了。
工作坊的内容自然很有趣,不过更多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训练,在此不必过多赘述。恰恰让我觉得这次的英国之行物超所值的,是我去英国国家剧院看戏之前,在剧院自营的书店闲逛时的收获。我当时面对着琳琅满目的戏剧书籍和剧本,就好像阿里巴巴看到了宝藏一样两眼放光。可由于时间和行李箱的限制,我不得不忍痛精挑细选。在寻觅着,究竟哪一本书值得我带回国去好好研读的时候,一个扎眼的名字出现在了我的面前——BeyondStanislavsky,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忽然又勾起了我在几个月之前排演《万尼亚舅舅》时候的记忆。为什么导演和演员双方都是受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方法的训练,可是分歧会如此之大?为什么导演在排练的过程中反复和演员强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也是在不断演化的?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打开这本书,好好看看作者究竟是如何超越这位表演“祖师爷”的……
出人意料的是,我的困惑在看到本书第一章的时候就全部迎刃而解了。原来我以为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已经经历了这么多的变化。原来的情绪记忆的手段,已经演变成了身体行动理论,甚至是之后的心身一体分析法。原来俄罗斯导演反复让演员进行的即兴表演,其背后的理论根基和我们所理解的已经完全不同。这并非在戏耍演员,而是完完全全在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期的理论思想在进行!
这才叫如获至宝!我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并且带回国后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我发现本书中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产生、后续发展、训练方法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就像作者本人所说的,希望读者能跟着她一起感受这样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并且她也纠正了我长期对于斯氏体系中某些训练元素的理解偏差,就比如动物模拟,作者原本和我有相同的体会,这无非就是看谁能把动物模仿得惟妙惟肖的训练罢了,但是在看到她所经历的俄罗斯的训练后,才明白,动物模拟的真正用途到底是什么。
像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有许多。我相信,这本书不管是对戏剧学院的学生,还是对戏剧感兴趣的人,都能够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并且能够系统地填补我们在戏剧教学中许多理论和训练上的空白。所以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把这本书翻译出来,让这本书中的内容被更多国内的戏剧从业者看到。在经历了两年多的翻译工作后,终于,我在电脑上敲下了最后一个字。
现在,这本书终于面世了,但愿通过这本书,让大家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许多误解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且重新理解斯氏体系对于表演的重要性,因为他是表演理论上的里程碑!无论你是接受他,还是排斥他,当你在讨论表演的时候,都不可能绕开他,只有真正理解了斯氏体系,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去改进,甚至是否定他的理论。就像作者说的,表演理论也需要随着时代共同进步,为的就是避免自己被送进博物馆。希望我的这个小小的翻译工作,能够帮助更多人理解表演的这门艺术的魅力,并且帮助大家解决遇到的困惑,就像帮助我一样。这对我来说也算是最大的欣慰了吧。
作者
【英】贝拉·莫琳,英国剧作家、演员,美国加州大学艺术与艺术指导学院教授,成功将表演与教学事业相结合,从事的表演工作主要是在MaxStafford-Clark的OutofJoint戏剧公司合作,同时她也在伯明翰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戏剧系任教。著有数本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其理念在戏剧中的应用相关的图书,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训练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工具箱》等。
译者
内容简介
名家推荐
●说到表演,我们实在不该在内、外、体验、表现上争论不休。书中提到的“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不正是演员创造角色的最终追求嘛?!
——著名表演艺术家 张先衡
●通过这本书能够对表演有一个沉淀和感悟,让人更好地认识到什么才是动人的表演。
——著名演员 于和伟
●学习表演是悟空的过程,感谢这本书的出版,它让我明白:身着袈裟的,不一定是僧侣。
——著名演员 胡 歌
《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
[英]贝拉·莫琳Bella Merlin 著
李梦泽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延伸阅读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sbph_shsdsj
新浪微博/小红书:上海书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