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鲁迅说“最好的印刷只能如此”时,他说的是一段注定会不朽的美术传奇

杨何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2-04-01


01

《美术生活》创办的背景和缘起



1934年4月,一份8开全彩印刷,名为《美术生活》的期刊出版了。由于印制特别精美,选题高雅,内容丰富,该刊一经问世,就受到美术界、艺术界的高度重视,被时人誉为“全国唯一的美术杂志”。鲁迅曾对《美术生活》的印刷质量有很高的评价,他在1936年1月8日写给赵家璧的信中说:“回寓后看到了最近的《美术生活》,内有这回展览的木刻四幅,觉得也不坏,颇细的线,并不模糊……说明中国的最好的印刷只能如此……”。


滑动查看更多

▲《美术生活》封面



《美术生活》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出版发行,月刊,创办人金有成。金有成(1886-1988),浙江余姚人,是中国近代印刷业的先驱人物。1928年,金有成与他人合作,在上海昆明路797号开办了三一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业务以印制发行古今中外名画、历史人物、香烟牌子等画片为主,还承印公司股票、债券等印件。



▲三一印刷公司承印的彩色画片、票证



金有成在三一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刚成立时就购买了对开双色胶印机一台,全张胶印机五台,对开单色机一台,新式照相、晒版等机器多台,这些设备都是当时世界上最新颖最先进的印刷器材。他还聘请留法归国的柳溥庆担任照相平版部长兼技师长,总管公司的印刷技术。柳溥庆(1900-1974),江苏靖江人,中国现代印钞业的泰斗。1924年4月赴法勤工俭学,专攻美术和印刷技术,期间与邓小平一起创办《赤光》杂志。上海解放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厂总工程师兼印刷技术研究所长。1931年柳溥庆应聘于上海三一印刷公司,他一经到任,便开始推行新的印刷工艺,尤其是在《美术生活》的印制上首次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四色平凹版印刷工艺。柳溥庆还在《美术生活》上发表了《近代平版印刷术之理论与实施》《照相凹式平版》《平版印刷术之基础》等介绍印刷工艺的文章。



▲柳溥庆先生及其撰写的介绍印刷工艺的文章



《美术生活》能获得成功除了得益于三一印刷公司提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外,也离不开由上海艺术家群体组成的编辑和作者团队。该刊的编辑成员有国画家钱瘦铁、钟山隐,雕塑家江小鹣,摄影家郎静山、李尊庸,建筑设计师杜彦耿,工艺设计师张德荣,印刷专家柳溥庆,电影专家苏怡,文学家吴郎西等,还聘请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黄宾虹、吴湖帆、贺天健、陈抱一、汪亚尘、王陶民、孙福熙、雷圭元等名家担任特约编辑,齐白石、张善孖、叶浅予、黄苗子、庞薰琹、万籁鸣等大家也经常撰稿。能够汇集如此数量众多、阵容空前的名家大师为刊物编辑供稿,可见《美术生活》在当时美术界、艺术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其他的美术杂志难以企及的。



▲《美术生活》版权页上的编辑名单



02

内容丰富、提倡整体艺术发展的美术期刊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美术运动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大批留学欧洲、日本的美术留学生、文化艺术学者纷纷归国,他们创办美术期刊,在继承发扬中国美术传统的同时,又积极介绍西方的美术思潮和理念。《美术生活》的编创团队中就有许多有留学背景的美术家、艺术家,使得期刊呈现出一种中西交汇,兼容并包的特色。正如该刊宗旨所示“表彰我国固有之灿烂文物,使国人知所眷顾;介绍世界新兴艺术,使国人有所借镜。”刊登的艺术作品涉及国画、西洋画、工艺美术、建筑设计、版画、漫画、雕塑、摄影,同时还介绍书画展览、艺术家传记和美术理论。可以说,《美术生活》提倡的是近代整体艺术的全面发展,笔者试就其中的部分作品和作者做点简单的介绍:


1、近代国画


《美术生活》上的国画作品多为名家画作,既传播了传统绘画艺术,又提高了读者的审美情趣,还提升了刊物的档次和收藏价值,可谓一举多得。


如第1期刊载的高奇峰的两幅画作《孔雀》和《狮》。高奇峰(1889-1933),“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少时随父兄习画,后东渡日本,对京都派名家技艺有深入研究,他把传统笔墨功夫以及“撞水”、“撞粉”等花卉画中的特殊技巧,运用于绘画飞禽走兽和山水,达到形体逼真而又生气勃勃的效果。高氏尤擅画雄狮和猛禽,两幅画作用笔老辣,功底深厚,自成一体。



▲高奇峰的《孔雀》《狮》



第2期刊登了黄宾虹的《山水》。黄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本幅画作也体现了画家显著独特的画风。



▲黄宾虹的《山水》



2、西洋画


《美术生活》刊登的西洋画作不乏一些青年画家,尤其是女画家的作品,而所选作品又务求精美,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为今人研究中国近代绘画艺术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如第4期刊登了方君璧的《人体》一幅以及潘玉良的《人体》两幅。方君璧(1898-1986年),福建闽侯人,曾留学法国,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她潜心尝试西画与中国画之间的沟通融汇,想用西画的写实笔法,画出东方的意象。方氏所作《人体》设色淡薄、透亮,笔意潇洒,流丽动人,背景、衬布写实厚重,与人体形成强烈对比;潘玉良(1895-1977年),近代著名女画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入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巴黎国立美术学院。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潘玉良喜画裸女,两幅《人体》作品的人物造型流畅,人体肌肤富有质感,气韵生动。


▲方君璧、潘玉良的《人体》



3、木刻版画


木刻版画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艺术形式,近代以来欧洲版画艺术日臻成熟并影响到国人。鲁迅先生就曾努力提倡版画艺术,并向国人积极介绍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她的艺术风格和实践也影响了许多中国的青年艺术家投身到版画创作中。


《美术生活》第30期就刊载了一篇“凯绥·珂勒惠支版画”的介绍文章,随文还配发了《耕夫》《失业》《死和女人》《死亡》《德国的孩子们饥饿着》《自画像》《面包》七幅版刻,多为题材凝重,反映底层民众痛苦的作品。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



第5期刊登了唐英伟、李桦两位广州青年艺术家的木刻作品。唐英伟的《裸女》,用简约的刀法刻画人物,采用大块阳刻表现强烈的艺术效果。另一幅作品《休息》使用不同刀法组合,通过对人物、服饰、背景的组织排列,创造出丰富的黑色层次。李桦的《冲庐附近》《小猫》《东山风景》三幅作品用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具有一种朴素的魅力。



▲唐英伟、李桦的木刻版画



4、漫画


漫画因其幽默、简洁的表现形式也更容易吸引读者关注,增加刊物的阅读趣味。《美术生活》通过漫画来讽刺社会弊病、不良现象,揭露侵略者丑陋的嘴脸,激发民众积极向上、追求光明的决心。


如第4期,黄士英的《欧洲军缩写真》,通过描绘三只互相剪尾巴的猿猴,表现了帝国主义列强假裁军,真备战的面目。宝辉的《无独有偶》,画了一幅日本军阀在亚洲用镣铐锁住斯大林,希特勒在欧洲锁住法国人的漫画,反映了当时世界两大法西斯集团崛起,成为战争策源地的现实情形。沈小红《夸狂的妖魅》,用一个写着“伐美、征俄、灭华”三只手的妖怪正在追捕地球先生的形象,来代表日本军阀企图用武力统治世界的狼子野心。




《美术生活》刊登的漫画作品



5、工艺美术设计


《美术生活》刊载了大量的艺术设计作品和介绍性文章,涉及建筑与室内设计、图案设计、家具设计、插画设计、工艺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反映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设计艺术的整体水平。


建筑设计有第1期上海市建筑协会彭伯刚的“美式住宅”、刘家声的“英式住宅”等。室内设计有第9期的“室内新式布置”、“餐食兼客堂布置”、“书房、会客室布置设计图”等。图案设计有第1期居永的“地毯图案”、林裕“葡萄图案”、杨雪玖“纺织图案”等。家具设计有第1期张德荣设计的书柜、写字台等“三种经济木器”,第8期西平的“会客室器具的设计”等。插画设计有第1期林裕的“壁画之一部”,徐毓莹的“幽夜”等。工艺产品设计有第4期张一帆设计的“欧化之中国瓷器”等。服装设计有第10期的“西式儿童服装汇图”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美术生活》刊载的工艺美术设计



6、介绍西方艺术家和中西方艺术理论的文章


《美术生活》除了直接刊登大量西方美术、艺术作品,还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西方知名艺术家和中西艺术理论,涉及范围包括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种艺术思潮和各种流派的名家大师,有助于对读者了解一点西方艺术史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介绍艺术家的如第1、2、4期连载朗鲁逊写的《法国十九世纪三大雕刻家》分别介绍了鹤虞特、加波、白利三位法国浪漫主义、新派雕刻家,第2、3、5、8期刊载了由居永相继撰写的《印象派的叛徒都绯》《人体美的大家法俄利》《一片光芒的风景画家莫勒》《写实的民众画家夏丹》等系列文章。


介绍艺术理论的如第1期到第5期连载的唐隽所作《艺术上自然派与理想派一致底论证》,第1期钟山隐作《世界交通後东西画派互相之影响》,第2、3期连载钟山隐作《中国绘画之近势与将来》,第3期窳父作《中国绘画与民族性》等。



滑动查看更多


▲《美术生活》发表的艺术理论文章



03

期由艺术之大众化,

以达到救亡图存观念之普遍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落入日寇手中,伪满洲国等傀儡政权相继建立。面对民族危亡的关头,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有识之士和爱国知识分子普遍的共识,《美术生活》的办刊宗旨 “期由艺术之大众化,以达到救亡图存观念之普遍化”,办刊者们也希望通过美术宣传来提升民众的精神士气,激发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达到文化救国的目的。


《美术生活》以新闻摄影的形式,报道了大量有关军事、时政的消息。30年代初期正值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年代,如第2期到第4期素琴的译文《世界三大狄克推多的生活》,分别介绍了墨索尼里、希特勒等独裁者的生活。第5期《德国国社党内讧,希特勒清洗冲锋队》一文报道了德国纳粹内部政治斗争的情形,第19期《阿比尼西亚的新式军队》、21期《意阿战争什景》、22期《意阿战况》、24期《意阿战争空袭后之惨状》数期连续刊发了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尼西亚(今译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时事,这些文章和新闻照片反映了编辑对世界动荡局势的密切关注和对被侵略民族反抗斗争的同情。




▲《美术生活》关于国际局势的报道



又如第1期刊发的《化学战争》,第8期静川写的《将来的兵器谈》,第9、10期连载的《现代陆军之装备》,第10期的《首都国防演习》、第18期的《广州战地防毒救护演习》等,这些有关国内外军事发展和演习的报道也是为了引起国人对国防事业的关注、加紧抵御日本全面侵略的军事准备。第41期终刊号上刊发的《中日军发生猛烈冲突的卢沟桥之形势》的新闻照,已经是对抗战全面爆发之际的时事报道了。




▲《美术生活》关于军事新闻的报道



除了军事报道,《美术生活》还发表了一系列国内工矿企业的报道,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全国的工业化程度还很落后,用相当的篇幅介绍这些企业的情况,除了可以为这些企业和产品做宣传,同时也能让民众了解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引起民族的自信心,发扬“实业救国”的理念。这些图文有第2期《从棉花到布的制造过程》,第3期《科学化的养鸡》,第4期《国货棉织制造厂》《国货搪瓷制造厂》,第5期《天然冰与人造冰》,第17期《中国酒精厂参观记》,第26期《印刷工程一瞥,中国设备最完美的三一印刷公司工厂情形》,36期《海盐之制造,海山盐场之晒盐情形》,39期《富阳草纸,中国土产制造业之一》等。




▲《美术生活》关于民族企业的报道



《美术生活》和它的编者们并不仅仅将眼光局限于美术、艺术的专业领域,更怀着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民族忧患意识,希望将刊物打造成启蒙民众思想,激发爱国精神的文化宣传阵地。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由于日军的疯狂轰炸,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在昆明路的厂房,机器设备全部焚毁,即将付印的《美术生活》第42期“上海文献特辑”也不幸泯灭于战火硝烟之中。


由于收藏和保存等原因,《美术生活》原刊在国内各大图书馆较为稀见,上海书店出版社为保存近现代上海珍稀文献,弘扬海派文化,将全套《美术生活》按大16开精装,分装6册影印出版,使得这套珍贵的美术期刊能够化一为百千,以飨广大的艺术爱好者和读者。



《美术生活》(全6册)

上海书店出版社 编



延伸阅读

20世纪30年代“我国唯一精美之印刷刊物”——《美术生活》融汇古今中外,博采百家众长|《民国期刊集成》(2011—2021)(上)融汇古今中外,博采百家众长|《民国期刊集成》十年巡礼(下)
“民国期刊集成”上新|新文化运动的教育风向标:《新教育》
姜义华|章太炎们的努力,非文化保守主义所能概括:重读《华国月刊》
新书推荐 | 《华国月刊》出版
近现代市民通俗文学的瑰宝:《红杂志》与《红玫瑰》

民国期刊集成上新|见证影像里的中国:《柯达杂志》(1930一1937)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见证摩登繁华,定义海派风情,八十年前的“企业内刊”这样炼成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sbph_shsdsj 

新浪微博/小红书:上海书店出版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