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刊集成”上新|新文化运动的教育风向标:《新教育》
No.
01
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一个思潮激荡,风起云涌的年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等激动人心的大事件都相继在这一时期发生。在时代的变革中,一大批提倡新思想、新文化的期刊也随之纷纷涌现,最典型的当然是《新青年》。除此之外,在教育领域,提倡新教育的改革家们也创办了一份名为《新教育》的期刊,它被誉为“20年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杂志之一”,成为我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
▲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版《新青年》(全12册)
《新教育》1919年2月在上海创刊,为月刊,每年七、八两月停刊,1925年10月终刊,共出11卷53期。最初由蒋梦麟主编,新教育共进社出版,社址设于上海西门外江苏省教育会。第四卷第二期起改由陶行知主编,编辑部设于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科。后因新教育共进社、新教育杂志社、实际教育调查社三者合并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新教育》也改由中华教育改进社出版。
▲《新教育》创刊号封面
该刊始终致力于新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实践,“盖欲在此新时代中,发健全进化之言论,播正当确凿之学说。当此世界鼎沸、思想革命之际,欲使国民知世界之大势、共同进行,一洗向日泄泄沓沓之习惯。以教育为方法,养成健全之个人,使国人能思能言,能行能担重大之责任。创造进化的社会,使国人能发达自由之精神、享受平等之机会,俾平民主义在亚东放奇光异彩,永久照耀世界而无疆。”在20世纪20代宣传科学教育的运动中独树一帜,促进了中国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
No.
02
《新教育》拥有一支专业背景强大的编辑和作者群体。历任主编相继有蒋梦麟、陶行知、徐则陵、夏承枫等,编辑代表有蔡元培、胡适、郭秉文、刘经庶、顾树森等。从第四卷第二期设置了编辑员“为分科编辑、国内教育编辑、国外教育编辑三种”,人员扩充到了50多人,共分21个组。《新教育》在近七年的办刊历史中发表了文章1456篇,共有作者378位,主要撰稿人有陶行知、俞子夷、蒋梦麟、郑晓沧、胡适、陈鹤琴、郭秉文、麦克乐(W.A.Wecall)、推士(G.R.Tuiss)、程湘帆、朱家治、蔡元培、廖世承、黄炎培等,这些人几乎包含了当时中国所有知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一些国际教育家。
▲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合影
《新教育》的创办正值巴黎和会召开,五四运动的前夕。该刊设置了评论、专论、图画、亚东问题、世界知识、人物志、要闻等众多栏目,所谈内容不仅限于教育,更广泛报道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苏俄十月革命、巴黎和会中日交涉、五四学生运动等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即时性的记述,是了解当时世界格局和中国社会近代风云的重要窗口。
▲《俄国革命之一剧》,
载《新教育》第一卷第一期
五四学生运动爆发后,《新教育》随即发文表达支持和肯定,第一卷第四期发表的《教育新精神之利用》一文提出“北京学生爱国热诚勃发后,全国学生界相继而起,振刷精神,与黑暗魔力作战,其成败虽未可逆料,而教育之新精神,已于此时产生矣”。时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的蒋梦麟在《改变人生的态度》一文中将五四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相提并论:“这回五四运动,就是这解放的起点。改变你做人的态度,造成中国的文运复兴。解放感情、解放思想、要求人类本性的权利……把中国萎靡不振的社会、糊糊涂涂的思想、畏畏缩缩的感情、都一一扫除。”不久之后,他又发表了《新文化的怒潮》,热情赞颂说:“集合千百万青年的能力,一致作文化的运动,就是汇百川之水到一条江里,一泻千里,便成怒潮——就是新文化的怒潮,就能把中国腐败社会洗得干干净净成一个光明的世界!”。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新教育》同人发表了以《一年来学潮之回顾与今后的希望》为总名的共7篇系列性文章,表达了对学生运动的许多鼓励和建议。
▲朱希祖《五四运动周年纪念感言》,
载《新教育》第二卷第五期
同《新青年》一样,《新教育》也努力鼓吹国语统一、白话文和文字改革。张士一《国语统一问题》一文提出:“国语统一问题,现在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实行统一国语的试验,也可以说在那里进行了……现在请大家抛开成见,然后用科学的眼光一层一层的看去。”黄炎培《小学校用白话文的研究》一文列举了白话文易学、省时、便利的诸多优点。蔡元培《国文之将来》一文积极提倡白话文。庄泽宣《中国的言文问题》一文,进一步提出要造一种新文字代替汉字,还主张采用一种占优势的方言,作为标准语等。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
载《新教育》第二卷第二期
No.
03
《新教育》积极介绍国外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促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刊对国外近代教育的介绍涉及当时所有的发达国家,文章总数超过100余篇,其中重点介绍了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和著名教育家的情况。
在创刊伊始,《新教育》就积极宣传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及其教育思想,相继发表了郑晓沧翻译的《杜威氏之教育主义》、胡适《杜威哲学的根本观念》《杜威的教育哲学》、蒋梦麟《杜威之道德教育》、刘伯明《杜威之论理学》、朱进《教育与社会》,陶行知《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教育研究法》《教育与科学方法》,以及杜威本人撰写的《平民主义》《平民主义的教育》《现代教育的趋势》等系列文章,这些文章系统论述了杜威的试验主义和平民主义的教育理念和主张,在中国教育界及社会引起热烈反响。有记者评论说:“杜威教授已将其所要说的一切传播向中国千万听众。”
▲蒋梦麟、陶行知、胡适等陪同杜威夫妇参观上海申报馆
《新教育》还重点介绍了著名教育家孟禄(Paul Monroe),在孟禄来华之前就发表了庄泽宣的《介绍门罗博士》一文,向中国读者介绍其人。孟禄在华进行教育调查期间,还出版了“孟禄号”特刊,对其活动全程进行报道,发表关于孟禄的专题文章达48篇,成为当时宣传孟禄的主要刊物。《新教育》重点宣传了孟禄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建议。一是“施共和之教育”,孟禄指出旧教育只注意培养少数领袖人才,而新教育则是人民公共的教育。革新旧教育的原动力就是德谟克拉西的精神,“要求普通人民都得到相当的教育,这是中国当今之急务”。二是对学制改革的建议,他主张中国应适应世界趋势采用“六三三”学制,并指出新学制草案的优缺点和改进意见。三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改革建议,他对中国初等教育最为称许,对中学教育最为不满,认为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动,注意实用。关于科学教育,他指出必须加强中学科学课程,认为“假使中国有三数百的科学专家,就比较中国有三数百万军队还要强些!”孟禄的中国教育调查及《新教育》对他的宣传产生了很大影响,时人评价说:“此次博士之来华,以科学的眼光调查教育以谋教育之改进,实为我国教育开一新纪元。”
▲陶行知、孟禄等实际教育调查社同人合影
《新教育》杂志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思想文化史、教育史、教育社团活动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然而,该刊原刊完整保存至今者较为罕见,资料珍贵,有鉴于此,上海书店出版社于2021年1月依据上海图书馆馆藏全套原刊为底本,按16开精装,分装20册影印出版,并按影印本自编页码,将原刊篇名编制成总目录,以便读者检索使用。本书的出版,相信将为保护和传承上海近现代珍稀文献史料,推动学术文化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新教育》(全20册)(民国期刊集成)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2021年1月
延伸阅读
新书推荐 |《群众日报 每日时报》与《国文月刊》出版
黄显功|《文学周报》: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实践者与引领者
近现代市民通俗文学的瑰宝:《红杂志》与《红玫瑰》
20世纪30年代“我国唯一精美之印刷刊物”——《美术生活》
战时学人的文化救亡:顾颉刚在重庆主编《文史杂志》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sbph_shsdsj
新浪微博/小红书:上海书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