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无常,似梦非梦

“人生无常,似梦非梦”

             ——杜维善



1950年杜月笙与孟小冬香港结婚仪式时的全家合影,前排左一孟小冬、中间杜月笙、右一姚玉兰,后排左一杜美娟、左二杜美如、左三杜美霞、左四(右一)杜维善




编者按:



曾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著名的古钱币收藏研究大家,杜月笙的七公子、姚玉兰之子、“冬皇”孟小冬的义子——杜维善先生于北京时间2020年3月8日凌晨2时16分与世长辞,享年88岁。上海书店出版社于2019年7月出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杜维善口述历史》,值此伤感之际,与大家分享先生在书中所写的对生死、对人生的态度,以此纪念。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我真不敢相信。


细细想来,尽管有缘编辑出版了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杜维善口述历史》一书,可惜与先生的交往并不深,或者说,是未曾相处。先生是细致的、温暖的:一是来自于改稿,关于大姐二姐的情形因时间关系反复调整、对一些尚存疑问的描述文字不断修改直至准确等(由于国内外交流不便,修改都是以电子稿形式,并且是由撰稿者董存发先生代转的)。二是为书籍所特制的藏书票,先生亲笔签了厚厚一叠,并钤盖了不同的印章。仅仅这些,也许我不该在这一刻多说什么,但审稿时,先生的过往经历、家庭故事、学识生涯以及晚年对人生、生死的感悟却是历历在目的。所以我想,与其表达个人的感慨,不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杜维善亲笔修改稿件


杜维善亲笔修改的稿件


杜维善亲笔签名藏书票




我看得很开,有病没病都得走

(节选自:《杜维善口述历史》)



世事无常,要顺其自然。有一次,我的医生问我,如果我在治疗过程中,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那怎么办?是救还是不救?那个医生很好,非常的诚实,我对他说,如果是那样,就不要抢救了,随它去吧!要不然,即便抢救成功了,十有八九也会留下很多后遗症,比如瘫痪,或者身体的某个部位不能动,甚至更严重成为植物人,这些都会给社会和家人带来非常大的麻烦,病人也很痛苦。所以,我就跟他们说,如果我的心脏停止跳动了,你们千万不要再抢救我了!就让我顺其自然地走吧!

人没病时,看到的东西是积极正面的;人生了病,特别是严重的病,身体难受了,总是想到看到负面消极的,心里自然也就不舒服了,就会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的,思想最混乱,总是看到负面的因素、都是从反面来看的,与身体正常情况下完全不同。这个时候,就要尽量控制你的注意力,转移你的想法,不要往负面去考虑,这就是难的地方。我当时在医院,里面很静,可以集中注意力;特别是晚上睡觉,外面掉了一样小东西,我都可以听见,静到这种地步。那种静啊,注意力就集中了,也就不感觉到痛和不舒服了。但是,有的时候是似睡非睡、想睡又睡不着的时候,大脑的意识,倏忽不定,乱七八糟,会跑到从前的地方,看到你熟悉的场景。在半梦半醒里,从前去过一个什么地方啊,这个地方又回来了;做过什么事呀,这个事情又回来了。生病疼痛这是一定的,心里和身体不舒服,普通人进到医院都是害怕的,这是常人都有的;不过,我想开了,根本无所谓,要走就走,要不走就不走,我这是与常人不一样的想法。
我是怎么控制疼痛的呢?我的办法就是很痛的时候,我在想我的钱呢,当然是我收藏的古钱币,来转移我的注意力,就感觉不到痛了。全部的心思想这些事情,过一段时间,这个痛会减下来,关键是你要控制住你的注意力。修行的人,比如修炼到很高境界,在闹市中,也可以入定,好像外在的世界,喧闹的世界不存在,他的内心的定力很强,只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存在。所以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杜维善与夫人谭端言观看捐赠的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展柜


(注:杜维善将其所有的丝绸之路古钱币和中亚古钱币全数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上博为其与夫人谭氏设立专室予以陈列)


杜维善先生制作钱币拓片




土字多一点,意思不同

(节选自:《杜维善口述历史》



最近,我要写一样东西,要把自己的墓碑写好,一定要自己写。不是墓志铭,墓志铭长,是讲你一生的,是要别人来写,自己不能够写的,墓志铭有的时候是个盖子,要放在里面的,不是在外面的。现在没有这一套了,很少人写墓志铭,我父亲的墓地也没有墓志铭。
我的墓碑上写“显考杜公维善府君之墓”,或者“杜公维善府君之墓”,就是这几个字。我比较喜欢后一种不加“显考”二字,因为我不愿意写立碑人、后辈。我自己写墓碑,在一般人眼里,这是个很奇怪的想法,为什么要自己写呢?我看别人写得都不好,所以,我要自己写,我写好以后,放在那里,将来走了以后,他们要做墓碑就直接使用了。如果是别人写的墓碑,你不喜欢怎么办?用还是不用?所以,我的墓碑我自己写,我自己喜欢!我喜欢写字,喜欢写草字头的字,草字头的字写得好,最漂亮。我向章行老学习写字时,行老告诉我要把你写的字立起来看,要看这个字能不能站住,蔡子玉先生也这样认为的。平着写看不出来,拿起来立着,就可以看出来,能不能站住,稳不稳?像我这样,自己给自己写墓碑,也不是少有的,但历史上有的是!
我给自己写墓碑,不同的是,“杜”字右侧的“土”上要多一点,以土为德,以土得王,“土”右边有一点,有点像“玉”字去掉上面的一横划,“墓”字,下面也有个“土”,也有一点,这是北魏拓跋氏时期,魏碑的写法。“土”字这一点加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的写法。
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我的斋名是北斋,有个北字,我研究的钱币,最得意的是北魏的钱。第二,北魏的钱,就有一个“土”字钱,永安五铢里面有个土字钱,当然这个土字钱没有那一点。我是从北魏的碑文里面看到的土字右侧多一点,北朝的碑,隋碑很多都是这样子的,我想研究碑帖的人,可能会有一定的说法。第三,钱币研究中,很讲究钱币字体上的多一点儿,少一点儿,一个星,一个月的。我总觉得那多的一点,也许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我跟我的朋友讲,你们要是想给我写挽联,要早点告诉我!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个写法。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我还可以给你们修改修改。我现在正着手给自己写墓碑呢!其实,我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写这么多挽联,有什么意思呢?我人都走了,对于我自己来讲是好是坏都一样。 
2019年11月3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熊月之(前排中)、副馆长沈飞德(前排左一)和董存发(前排右一);《世纪》副主编崖丽娟(后排右二)、上海书店出版社近现代文史文献编辑中心第二编辑室主任沈佳茹(后排左二)、责任编辑张冬煜(后排左一)在上海图书公司艺术书坊三楼,参加由上海书店出版社与《世纪》杂志编辑部举办的“杜维善的戏缘与钱缘”讲座


撰稿人董存发为现场读者签名并钤盖杜维善个人印章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

《杜维善口述历史》

定价:78.00元

出版时间:2019年7月


本书是上海闻人杜月笙之子杜维善有关父母和本人经历的漫述,由旅加学人董存发采访整理而成,是研究杜月笙及其20世纪初、中期上海,乃至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的重要资料。本书大体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父亲:海上闻人杜月笙” ,从其个人亲历和见闻,以及从母亲姐姐、亲友长辈、师尊父执等人传述所得,描述杜月笙的家庭身世、童年经历、社会活动、人脉交往。第二部分“我的母亲:生母姚玉兰和义母孟小冬” ,作为一代京剧名家姚玉兰、孟小冬的亲子和嗣子,讲述对她们的鲜为外人所知的家庭身世、早年经历、艺术业绩等,以及她们后期生活、各自的人际交往、殁前身后,等等。第三部分“我的故事:思古楼主”,以其古钱币收藏家、研究者的资历和学养,阐述了许多这一领域内的专门知识与历史掌故,特别是个人的集帀经历、同好交往和研究成果等。






上海书店出版社



Shanghai Bookstore

Publishing House


微信公众号ID :sbph_shsdsj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