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先生的最后九年:鲁迅在上海


1927年 10月3日下午,鲁迅来到上海,和许广平下榻于共和旅馆,这是鲁迅生命中最后九年定居上海的起点。此后,鲁迅在上海生活了九年多,在上海,他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写小说、写杂文、做翻译、办杂志、推广木刻,参加了左联和中国自由大同盟,活跃在文学、政治、思想的第一线,挣脱教职和官职的束缚后,他迸发了更强烈的火花。毋庸讳言,他就是当时上海的文学盟主,以上海为中心,向全中国的青年源源不断地辐射影响力,当他逝世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之后,更是万人送葬,成为中国的民族魂。鲁迅在上海这一段时间太精彩了。
他不仅仅是文章里那个永远横眉冷对的愤怒作家,同样是个过着人间生活的普通男人。鲁迅与食物的关系更令人觉得亲切,他爱吃糖,爱吃火腿,爱吃冷饮,爱吃杨桃,跟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一样,有喜欢的口味,也挑食,吃蟹吃到胃痛都不停止。当然,饮食习惯对鲁迅身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导致了鲁迅胃病严重、吸收不良,对于鲁迅因肺病去世有着推波澜的影响。


在菜肴方面,日记中鲁迅记载自己食用或购买最多的食物是“蟹”,自 1927年到 1932年,鲁迅写自己吃蟹、买蟹或送蟹的记录多达13条,可谓各食品之冠,从日期来看,鲁迅吃蟹的季节非常规律,即每到10月至11月,就进入吃蟹时节,每一年的这段时期,会有好几次记录,吃蟹时往往配酒,“夜食蟹饮酒,大醉”,……鲁迅不仅自己吃蟹,也喜欢将美味与亲朋好友共享,……民国时候阳澄湖大闸蟹已经闯出了名头,1932年许广平特地买“阳澄湖蟹分赠镰田、内山各四枚”,剩下四个鲁迅家自己吃。螃蟹性寒,对人体的胃刺激较大,1932年10月15日,鲁迅吃了之后晚上胃痛,但病痛不能阻止他对美食的向往,在同月的23日、27日、30日,鲁迅继续吃蟹,并未以身体病痛为前车之鉴,可谓是热爱吃蟹的老饕。……居住与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要素,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寸土寸金,鲁迅到上海后,居住同样是一个大问题,为了房价较廉,他选择了闸北的景云里;为了逃避政府的监视,他选择了拉摩斯公寓;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他选择了大陆新村。光是考察鲁迅居住的变迁,就能看到鲁迅的心理状态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同时,搬了家打杀虫药水清理新居,在楼顶与海婴一起放除夕的烟花,在闷热的房子里紧闭门窗写作以致长出痱子,无一不充满了踏实生活的烟火气。



以上内容均出自上海书店出版社《鲁迅在上海的居住与饮食》



除了居住与饮食还想要了解鲁迅在上海看过哪些电影?想要知道鲁迅和左翼美术联盟的那些事?敬请关注“鲁迅在上海资料丛书”。





“鲁迅在上海资料丛书”


《鲁迅在上海的居住与饮食》

施晓燕 著


《鲁迅与左翼美术运动资料选编》

乔丽华 编著


《鲁迅与电影——鲁迅观影资料简编(1927.10.7~1936.10.10)》

李浩,丁佳园 编著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sbph_shsdsj 

新浪微博/小红书:上海书店出版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