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立:地中海的海市蜃楼(一)
倚天立:地中海的海市蜃楼
——对胡夫金字塔、亚历山大港和罗塞塔石碑的质疑
目 录
前言
第一节尼罗河三角洲的地质学调查,是真实评价前10世纪埃及农业的重要依据
一、尼罗河三角洲的地质学调查,是真实评价前10世纪埃及农业的重要依据
二、尼罗河三角洲,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只有小规模的农业生产
第二节公元前2580年时,埃及农业生产水平和人口规模估算
一、今天的埃及有多少亩耕地?
二、公元前2580年时,古代埃及会有多少亩耕地?
三、公元前2580年时,古埃及一年的粮食平均亩产
(一)古埃及时粮食平均亩产有多少?
(二)用中国西周时候的粮食亩产来推算古埃及的粮食亩产
四、公元前2580年时,古埃及的粮食总产量有多少?
五、公元前2580年时,古埃及一年粮食产量能养活多少人?
六、公元前2580年时,古埃及大致有多少人口?
第三节公元前2580年时,埃及的国力能否支撑胡夫金字塔的庞大工程
一、关于胡夫金字塔
二、10万大军修建胡夫金字塔,每年需要消耗多少粮食?
三、在10万修建大军之外,另外还要组建30万人的运输保障大军
四、要供养10万施工人员和30万保障人员,古埃及需要有多大的人口基数?
五、到哪里去寻找修建金字塔所需要的天量木材?
六、西奈半岛采石场的规模有多大?
七、凡是铁制工具出现之前的大型石雕,都要打一个大大的“?”
八、古代社会重物运输有最大限度吗?
九、各种材料都缺乏,古埃及人能不能从海外大规模进口?
十、当拉美西斯二世遇到伯利克里
十一、金字塔到底是谁修建的?
十二、结论:古埃及人修建胡夫金字塔,只是个经不起检验的弥天大谎
第四节亚历山大港,公元前334年的海市蜃楼
一、亚历山大港的“辉煌历史”
二、一个明显不合逻辑的事实,却被我们熟视无睹了一百多年
三、亚历山大港何人所建?建于何时?
四、亚历山大港不存在了,那么,托勒密王朝呢?
五、文化的战争实际上比武器的战争更残酷
第五节被岁月浸泡了1990年,罗塞塔石碑为什么还是这样万古常新?
一、天上掉下个“罗塞塔”
二、经历了2000年的历史岁月,罗塞塔碑应该留下什么样的沧桑容颜?
三、罗塞塔石碑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可能如此万古常新
第六节祛除对“人造文明”的造神崇拜,必将带来全人类的第二次“思想启蒙”运动
第七节一个用来检验古埃及文明真伪的行动方案(草案)
前 言
广义的古地中海文明,实际上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地区各城邦文明、特洛伊文明、迈锡尼和克里特文明、古罗马文明、古犹太文明等等,是15世纪以后,突然在欧洲爆发式出现的“古代文明。”
总体来讲,这些“古代文明”呈现出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1、在人类文明史上,这些“古代文明”出现的时间非常早,有的甚至早到公元前3000—前5000年之间。
2、这些“古代文明”达到的文明程度非常高,高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比如:古埃及人在公元前1500年时就可轻易雕刻和搬运320吨以上的方尖碑,在公元前1000年就培育出了高产的黑白花奶牛,公元前334年建造的亚历山大港在高峰时拥有30—100万人口,古希腊人在公元前150左右就已经开始普遍使用青铜计算机来计算行星轨道,如此等等。
重达320吨的圣彼得广场方尖碑(图片来源见水印)
底比斯附近帝王谷陵墓中的壁画(图片来源见水印)
据说是亚历山大港法洛斯岛上400英尺高的灯塔(网络图片)
这个被称为“安蒂基西拉机器”的装置是古希腊人日常使用的青铜计算机
3、这些“古代文明”成长的生存空间非常狭小,耕地资源非常稀缺,实际人口数量非常稀少,雅典人加上奴隶也不过二三十万,迈锡尼和克里特人更少,只有几万人,但是,它们的发展全部都不受自然资源的约束,也不受人口数量的约束,都能奇迹般地创造出伟大而辉煌的文明。
4、公元1500年以前,这些文明毫无痕迹,无人知晓,而进入1500年以后,这些文明就像进入惊蛰之后的昆虫一样,一下子就在欧洲集中地从地里冒了出来,化蛹为蝶,一个比一个先进,一个比一个辉煌,让人瞠目结舌,目不暇接,它们的发展过程基本没有萌芽,没有孕育,没有漫长的积累过程,没有低级到高级的过渡,一出现基本上就是高潮,直接就是鼎盛时期,然后,紧接着就是毁灭与消失。如果说,一个文明正常的发展过程是一条起伏中逐渐上升的平稳波状曲线,而这些文明则像一根陡峭的避雷针,猛然到达高峰,猛然坠落虚无,没有过程,只有高度。
5、这些文明所处地理条件恶劣,耕地稀少,粮食缺乏,但手工业却都很发达,航海技术也异常先进。据说希腊各城邦、克里特岛都能生产出大量的陶罐、葡萄酒、橄榄油,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到埃及去交换充足的粮食来供养自己的人民,都把埃及当做了自己随时可以取用的巨大粮仓。然而,埃及人自己同样也生产陶罐、葡萄酒、橄榄油,不知道这些陶罐、葡萄酒、橄榄油都卖给谁,而且处于干旱沙漠中的埃及人自己也需要粮食,于是,古地中海地区粮食的生产与流通就成了一个死循环。
在粮食生产存在无法填补的巨大空缺的古地中海地区,用什么来养活各文明众多的人口,用什么来支撑这么先进的文明社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如果对这个矛盾没有一个有强大说服力的解释,那么,这众多的古地中海文明无疑就是泥足大厦,完全经不起推敲与检验。
6、这些文明还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出现得非常突然,消失得也非常突然,风一样来、风一样去,像流星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干干净净。
证明这些文明存在的证据,主要就是一堆加工条件不充分的石头作品,包括雕塑、石碑和画在石头上的永不退色的壁画,加上一些黄金制品(金币、金面罩等),还有一些保存了几千年完好无损的纸莎草纸书,其它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别的证据,而这些证据绝大多数都是孤证,无法编制成一个绵密的相互证明的证据链。
7、这些文明虽然在科技和文化上达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但是,它们对自己本民族的后嗣子孙和周边民族却没有产生过任何影响,更没有形成“文明古国”应有的标配——“文化圈”。这些文明成果不仅没有使自己的民族变得先进强大、枝繁叶茂,反而让自己的民族基本都走向凋零甚至灭绝,再先进的的科技、再灿烂的艺术几乎全部都荡然无存,以至为零,即便是其后世子孙,也对其祖先一无所知。而至于所有邻居,更没有保留下它们一星半点的科技文化的印迹,这跟中国周边形成的“中国文化圈 37 45582 37 17280 0 0 5974 0 0:00:07 0:00:02 0:00:05 5975(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现象完全相反。
8、对这些“古代文明”留下来的一些“文物”,近现代西方学者的解读也非常的牵强任性,任意夸大,随心所欲,而这些不着边际的解读内容最后还被当做正式的信史,堂而皇之地写进了世界历史的教科书。
比如,一块高63厘米的所谓“纳尔迈调色板”,上面有一些浮雕,而这些浮雕就被解读成一本关于公元前3000年时古埃及历史的百科全书。
比如,据英国《卫报》2016年5月26日报道,2016年5月,一名叫希马德斯的希腊考古学家表示,他经过20年的研究,在希腊斯塔吉拉出土的一处有2400年历史的穹形拱顶建筑,可以基本确定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墓地,其主要证据有以下几个:其一,亚里士多德的出生地就在斯塔吉拉;其二,墓地地理位置好,有全景视野;其三,墓地里有一个存放骨灰的瓦瓮;第四,墓地里还找到了亚历山大时代的货币和皇家陶瓷。而更重要的是,希马德斯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希腊国家文化部的支持。
长久以来,对于科技文化先进得匪夷所思的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很多人总是充满了疑惑。
其实,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稍读点书,我等略有理性之人,随便琢磨一下,就觉得在地中海地区的各古文明的描述中,有很多不合逻辑、无法解释的东西。
第一,关于亚历山大港——摆在桌面上的bug
尼罗河三角洲是一个冲积平原,照理说,三角洲的海岸线是一个由近向远不断扩展的过程,就像长江三角洲是从扬州、江阴一线向东海方向扩展一样。根据权威的地质研究结果,公元前334年的时候,尼罗河三角洲真正的海岸线距离今天海岸线,最少还有10—30公里远,当时,亚历山大港今天所在的位置还只是一片汪洋湖海和一道沙洲,根本不具备修建城市的地质条件和经济价值,连最起码的淡水水源都在50公里以外。
反过来说,如果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港就已经处在今天那个位置了,那说明这2350年中,尼罗河三角洲西部的海岸线一直就没有移动过一丝一毫。
这符合逻辑吗?
如果有人信誓旦旦地说,秦始皇东巡时,为镇压百越,命人修筑上海城,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
第二,关于胡夫金字塔——氏族部落社会玩不起的行为艺术
根据地质资料研究和历史记载,尼罗河三角洲在7000年前开始发育,直到希罗多德生活的公元前300年左右,根本不具备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土壤条件,而尼罗河河谷地带耕地面积又非常稀少,所以,在公元前2580年左右,整个埃及的农业生产水平连刀耕火种的水平都达不到,全流域全年的粮食总产量最多能供养五六十万人口,这五六十万人口分布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尼罗河流域内,其社会形态基本还处在氏族部落时代的绿洲文明水平,怎么可能具有工业化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来修建一座体量达600万吨的胡夫金字塔。
所以,埃及金字塔的修建者必定不是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而是另有他人。
第三,关于铁制工具——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铁制工具是加工所有较大型石头作品的必备的工具,不管是在东方西方,不管是在古代今天,如果没有铁制工具,人类不可能对较大型的石料进行雕刻加工,离开铁制工具,人类更不可能从崖壁上开采大吨位的石料。
再强调一下,没有铁制工具,人类根本不可能从山崖石壁上开采出完整的大吨位的石料。
所以说,在没有出现铁制工具之前出现的所有较大型的石头建筑、石头雕刻等等,都是文艺复兴以后的现代人在冒充古人耍流氓。
第四,关于古代重物运输——人类不可能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物理定律对人类的约束,在今天不可打破,在古代更是牢不可破。在所有的物理约束中,重物运输是严重限制古代人类生产率发展的天然瓶颈。
明朝时候,成化四年,即公元1464年,明宪宗为了把一个重约17吨的石碑从被北京运到曲阜,就动用了数百头牛,数万人工,耗时数月,并且还只能在冬天借助道路上破水结冰,而这基本上是中国古代社会所能运输的最高极限了。
而在现有历史资料的描述中,公元前1500多年前,埃及人不仅可以在没有铁制工具的条件下开采一块超过320吨的石料,刻成方尖碑,而且还可以轻易地把这块石料从采石场搬上木船,沿尼罗河航行一段后,又从船上搬到底比斯神庙,之后,罗马人又把这块石碑抢去了欧洲。
跟据现代海运规则计算,要运载320吨的方尖碑,至少需要430—460吨左右的驳船,而直到14世纪,英国最大的船只也不超过300吨。
难道像死神一样不可战胜的物理定律,对埃及人、罗马人来说,就完全不起作用?
1954年,英国人在使用起重机安放“巨石阵”中一块40多吨的石头(图片来源见水印)
第五,关于地中海地区的海外贸易——5000年前的地中海不是应有尽有的大型超市
许多有关古埃及的历史书籍,把五六千年前的地中海贸易描写得繁荣无比。比如,在所谓的“纳尔迈调色板”时代,埃及农业不发达,于是便通过出口陶器、橄榄油、纸莎草来换取黑海地区的粮食,等到埃及农业发达了,便又通过出口粮食来换取黎巴嫩雪松。无独有偶,古希腊也是向埃及出口陶器、橄榄油,来换取埃及的粮食。同样,克里特人,也是向埃及出口陶器来换取宝贵的粮食。
难道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像外星人一样万能神奇的埃及人,偏偏就不会制作陶器,不会酿造葡萄酒,不会提取橄榄油,非要用宝贵的粮食来跟别人换取吗?
这也是一个摆在桌面上的巨大的bug。
我们知道,大规模海外贸易的产生必须由几个重要的前提:
第一,完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流动的渔猎游牧人口有很大部分转变成了定居的农民,人口得到极大增长,农业生产技术较为发达,出现了较多的剩余财富,而这些财富主要体现在粮食上,人类史上,在农业实现工业化生产之前,粮食从来都没有变成过贸易的大宗货物。
第二,完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相当一部分农民转变成了手工业者,手工业较为发达,有极大的生产量和极高的生产效率,手工业产品出现了大量剩余,需要向本地区市场以外销售。
第三,出现了生产量巨大的高附加值商品,只有这些具有市场稀缺性、需求量较大的商品才能销售出去,商人才能获得较高利润,也才能支付长途贩运的高费用或者高成本;在工业化之前,香料、茶叶、陶瓷和丝绸能够长期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货物,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四,要有巨大的消费人口,或者是巨大的市场容量。
第五、要有成熟的贵金属(金、银)作为货币,而其这些货币要得到市场的统一认可。
然而,最起码在公元前3000—公元元年的地中海,这诸多条件基本都不具备,所以,最起码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地中海地区都还处于较为原始的以货易货时期,所谓繁荣的地中海海外贸易,就完全就是违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市场规律的一个伪命题。
正因为对以上诸多问题有所质疑,所以,笔者不辞浅薄,在各方面对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挖掘,希望能找到一些历史的真相。但囿于个人的学识与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只能对上述问题做一些粗浅、初步的分析,更多的、更专业的、更权威的考据与证伪工作,我们也只能翘首以待方家。
第一节 尼罗河三角洲的地质学调查,是真实评价前10世纪埃及农业的重要依据
一、尼罗河三角洲的地质学调查,是真实评价前10世纪埃及农业的重要依据
长久以来,对于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及其冲积平原的形成时间和形成速度,一般非专业人士基本都没有多少相对确切的知识,所以长久以来,被“四大文明古国”观念长期浸润了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想当然地认为,尼罗河三角洲是人类灿烂文明的发祥地,都是滋养古文明庞大人口数量的鱼米之乡,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样,没什么区别。
然而,现代地质学对尼罗河三角洲研究考察的结果,却完全颠覆了人们过去对尼罗河冲积平原的所有认知,让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大厦突然间摇晃了起来。
我们先来看长江三角洲。
到目前为止,整个长江流域面积180.7万平方公里,而长江三角洲的总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学术界普遍认为,长江在全新世向海推进速度很快,一万年前的入海口在扬州、镇江一带,一万年后就向东延伸了200多公里,形成了现今的形态。
根据有关资料计算,从唐朝开元年间(713年)到现在,长江三角洲至少增长了1万到1.8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其中包括崇明岛大部、南通市大部、上海市大部和张家港暨苏州部分地区等。唐开元年间到今天是1300年,其间长江三角洲至少形成了1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至少平均每年造地7.7平方公里(其实仅仅是崇明岛每年就增加面积5平方公里)。
很多学者认为,近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发生了加速扩张,从2000年之前的每千年扩张38公里,加速到了2000年来以内每千年80公里,而这个扩张加速出现的原因,则是因为长江中上游人口大量增加,在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农业生产。换句话说,除了海水的顶托和侵蚀作用等原因以外,长江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面积还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而尼罗河三角洲呢?
从胡夫金字塔开始建造的公元前2580年至今,已接近4600年,即使是尼罗河三角洲以长江三角洲的沉积速度来冲积成陆,到现在应该造地3.5万平方公里。但是,到今天为止,整个尼罗河三角洲的总面积也才只有2.4万平方公里。
更何况尼罗河的含沙量还远远大于长江。
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1990年,美国著名的Smithsonian Institution(史密森研究院)与其下属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展了一个尼罗河三角洲的地质研究项目,该项目由Stanley教授主持,四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参加。在为期4年的勘探时间里,这个研究小组在尼罗河三角洲钻探了87个深度为10-60m的钻孔,并结合大量样品分析,对该三角洲晚更新世末期的硬土作了系统的地层、岩相和成因探讨。
当时,华中师范大学的陈中原教授也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并在Stanley教授帮助下写成一篇论文《晚更新世末期尼罗河三角洲蒸发性盆地群的发现及其意义》。陈中原教授在文中论述道:
“距今10000—28000年间,海平面低于现今。此时,尼罗河三角洲古平原裸露地表,河流深切本区入海。钻孔资料证实,凡硬土层缺失之处,均出现厚层河流沙。古平原东西两翼尼罗河古流系曾十分发育,因此硬土层也就大范畴缺失。
三角洲古洪水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在季节性的泛滥过程中,将其携带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堆积在河床两侧的浅水湖盆地。洪峰期很短,仅1—2个月,其余为枯水期。汛期,汹涌的洪水几乎淹没整个古平原,随着洪水的退却,地下水位回落,河间洼地积水迅速蒸发、干枯,直至第二年汛期。这种周期性的湿、干环境,加上后期的压实作用,导致了硬土的形成。
洪水携带的大量植物碎片时常和河间洼地周围的植被一起掩埋,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下转化成泥炭;盆地中有机物在周期性的干、湿环境中形成纹层,植物碎片也往往转化成铝矾土〔8〕,与石膏共生。另外,本区硬土层沉积时,地中海海平面较低,古岸线可距现今海岸50 km之外。因此,硬土中出现的大量半鳃类、腕足类和较多的有孔虫实际上也是本区炎热、干燥气候的结果。蒸发导致内陆盆地中水体浓缩、盐度增加,咸水生物便可发育、衍生。在开罗南部距现代海岸240 km的一个名叫Birkat Karoun的内陆湖盆中,就发现了许多咸水生物〔9〕。
盆地的干枯导致化学过程十分明显。地下水中大量钙离子通过植物毛细管作用富集在地下水位附近,形成钙结核;随着水面进一步收缩,地表水中的盐度迅速增加,形成石膏结核;季节性的地下水位波动使得结核呈层分布。干枯后的盆底泥裂严重,风尘沙改造作用明显。这种盆地蒸发模式清晰地表明,晚更新世末期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十分干旱〔10〕。古平原冲积盆地呈现一片半沙漠化的萨巴哈景象。”
陈中原教授在另一篇《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与长江三角洲的对比》论文中,进一步认为:
“利用泥炭(33个)和潟湖(65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了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动过程,结果显示潟湖样品比泥炭更为有效地反映出海平面变动特征:距今7000a时海平面约位于现今-10m,距今5000a时约为-5m,距离2000a时已接近现代。海侵强度和范围受古地貌和区域沉降的影响呈现出东北部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随着海平面上升速率减小,三角洲在约距今7000a时开始建造,并广泛发育潟湖、沙坝和平原河流沉积体系。此后,海平面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海岸沉积环境大片萎缩、消亡。同样利用泥炭(45个)测年数据重建了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结果与尼罗河的差异较大,可能是两地沉降差异所致。近代长江三角洲人类活动也是导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在文中,陈中原教授详细论述道:
“另据大量钻孔和文史资料分析可知,尼罗河三角洲平原距今7000a以来,在海平面上升速率明显减缓和相对稳定的背景下,至少曾有6—7条规模比现今大的河流广布全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河流在距今2000—3000a时都消失了。究其原因,可用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来解释。距今2000—3000a时,尼罗河三角洲平原上的人类活动已达相当程度,人们围田修河、开渠引水、大兴水利,由于大量水源被引用于灌溉,洪水期河中水量明显不足,枯水期河床干枯,加上人们盲目开发、淤堵,这些大河终于萎缩,有的就从此消失了,有的变成人工渠道。”
(陈中原,1953年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0-1993年美国Smithsonian研究所、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后和Research Associate;1996年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计划;1999和2004年两次获我国高级访问学者资助;2000年获美国地理学会的项目资助;2001年入选国际Geomorphology学报编委会;2002年获得日本振兴基金会资助;2003-2005年获国际APN基金项目的资助;2004年获得英国Durham‘Distinguished Scientist’资助。2006年获得英国‘The Leverhulme’基金的资助;2006年获得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教授资助进行合作项目研究…………)
图引《大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的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以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河三角洲为例》(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综合上述两篇文章,我们发现尼罗河三角洲的形成历史是这样的:
距今28000—10000年间,古地中海海平面远低于现在,所以,尼罗河三角洲的古平原裸露地表,尼罗河的古洪水深切入海。古洪水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在季节性的泛滥过程中,将其携带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堆积在河床两侧的浅水湖盆地,洪峰期很短,仅1—2个月,其余为枯水期。汛期,汹涌的洪水几乎淹没整个古平原,随着洪水的退却,地下水位回落,河间洼地积水迅速蒸发、干枯,直至第二年汛期。这种周期性的湿、干环境,加上后期的压实作用,导致了硬土的形成。另外,本区硬土层沉积时,地中海海平面较低,古岸线可距现今海岸50 km之外。
随着海平面上升速率减小,尼罗河三角洲在约距今7000a时开始建造,并广泛发育潟湖、沙坝和平原河流沉积体系,此后,海平面在2000年前趋于稳定,尼罗河三角洲开始逐渐形成。尤其是在2000—3000年前时,三角洲人类活动增强,人们围田修河、开渠引水,加上盲目开发、淤堵,导致这些大河终于萎缩,有的就从此消失了,有的变成人工渠道。
我们再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中国考古”网站的一篇报道:
2016年10月27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埃及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七讲在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举行。美国驻以色列考古研究所所长马修•亚当斯博士(Mattew J.Adams)做了题为“古代蒙迪斯:尼罗河三角洲中心的一座早期城市(Ancient Mendes:Reflection of Early Egypt in the Heart of the Delta)”的学术讲座。
主讲人马修•亚当斯博士
亚当斯博士详细解说了埃及考古学长期忽视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原因。他指出,在长达150多年的埃及考古发掘中,对研究埃及早期历史的考古学家具有吸引力的始终是金字塔和神庙这类用规整石头修建起来的大型建筑遗存。直到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们才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开展考古工作。考古学家之所以长期忽略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考古工作,除了该地区大型建筑遗存较少之外,还有如下几个原因。1、在中世纪,尼罗河三角洲的大量遗存被人们偷盗并用于建造自己的城市,因此没有保存下来。2、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500年左右游历埃及以后留下的记录,除了底比斯地区外,三角洲区域都被淹没在水下,这一地区长期无人居住。很多埃及学家认为在三角洲地区冲积扇土壤覆盖的地表层,存在考古遗存的可能性不大。3、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那尔迈调色板记载的战争场面来看,南部的国王征服了北方沼泽地区的野蛮人,从而埃及学家长期认为三角洲所在的北方区域根本没有城市。
……
亚当斯博士具体讲解了在埃及开展考古工作的困境,主要原因是尼罗河自身的复杂性。希罗多德曾赞誉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汛期长达3至4个月,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条件。然而,由于尼罗河的河道非常狭窄,在河道两边探索聚落位置有一定困难。三角洲地区的情况更为复杂,经常性的河道变迁导致房屋、墓葬和聚落布局不断变迁。洪水时期的城市面貌,尤其是古代城市的发展,受河流的影响很大。在汛期,很多城市被河水划分为很多小的区域,埃及人主要借助船只来往于各个区域之间。古埃及人留下来的墓葬图像和丧葬品印证了这点。正是受到这种河流的影响,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形状不是很规整,一些墓葬也因此远离主要城镇。在汛期,埃及人划着船只往返于城镇与墓地。古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这种景象与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较为相似。
综上所述,Sta nley教授主持的这个尼罗河三角洲研究项目从地质学的角度确定了三角洲的发育时间,而从另外一个角度,马修•亚当斯也认为尼罗河三角洲起码在希罗多德时代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活动。
另外,罗马历史学家老普林尼(23—79年)在《自然史》中记载说,当时尼罗河在进入三角洲以后分成了7条支流,由东向西依次是Pelusiac,Tanitic,Mendesian,Phatnitic,Sebennytic,Bolbitine和Canopic。而到了今天,由于尼罗河河道的淤积和变动,三角洲上的主要支流只剩下两条:西边的罗赛塔Rosetta和东边的达米耶塔Damietta。
二、尼罗河三角洲,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只有小规模的农业生产
据说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把第一个首都定都于缺乏淡水的孟菲斯,而不是定都于20来公里以外的尼罗河畔的开罗,从今天看来,其原因估计就是因为当时孟菲斯就正好处于陆地与海边滩涂之间,之所以不选择尼罗河畔的开罗,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尼罗河三角洲还没有形成,开罗所在的地方要么是一片汪洋,要么是一片沼泽。
而从后世有信史记载的资料来看,开罗的前身叫福斯塔特城,是641年由阿拉伯人创建。969年,从突尼斯入侵的一支柏柏尔人在其北建立了一个长方形新城——曼苏里耶城。估计这个时候,尼罗河三角洲在这个地区的地质发育已经稳定下来,所以在这里建城也才有坚实的陆地基础。
扣除三角洲部分,就尼罗河河岸绿洲的扁平地带,能支撑起几百万的庞大人口总数吗?
从浩如烟海的研究资料来看,尼罗河三角洲是支撑古埃及文明的最重要的基础,甚至是支撑整个地中海地区古代文明庞大框架(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的最重要的基石,因为在公元元年前后数百年,在整个地中海地区都没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农业发达地区来为庞大的“希腊化”地带提供必要的粮食供应,而只有尼罗河三角洲才有可能成为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大粮仓”。
于是,“繁荣的尼罗河三角洲”便应运而生,而且在前334年,传说中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还专门为此修筑了一座港口城市,以方便这里向整个希腊化地区运送粮食。尼罗河三角洲被描绘成了一个巨大的“鱼米之乡”,公元前后几百年以内,都在不停地在为雅典人、马其顿人、塞琉古人、迦太基人、古罗马人、西哥特人乃至汪达尔人输送永不枯竭的面包、橄榄油、葡萄酒、金币和努比亚奴隶。
假如,尼罗河三角洲的形成时间、形成速度和形成规模,在现代科技的再探索和再认识下,产生了跟历史认知体系严重背离的新认知和新事件,那么,地中海古文明的庞大框架就会发生严重动摇,从而导致一系列历史既定事实的被证伪和被推翻,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再到古罗马,乃至整个欧洲、北非和西亚地区,15世纪以前的历史都必须要改写重写。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古地中海文明的大厦就变成了建立在尼罗河三角洲沙滩之上的“泥足巨人”。
可以这样认为,以尼罗河三角洲地质勘探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科技成果,正在从根本上撼动15—19世纪以来欧洲人在地中海沿岸沙滩上所建立的那座恢弘无比的“人造文明大厦”,而且很可能会改写15世纪以来形成的关于南欧、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很大部分“古代历史”。
鉴于个人力量的微薄,本文仅对胡夫金字塔、亚历山大港和罗塞塔石碑进行证据确凿的质疑甚至证伪。
注:史密森研究院或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第三部门博物馆机构。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James Smithson)遗赠捐款,根据美国国会法令于1846年创建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其下设有董事会,它领导下的机构有:美国艺术档案馆、弗里尔艺术馆、国际交流服务社、J.H·赫什霍恩博物馆、国家航天和航空博物馆、国立历史和技术博物馆、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国立动物园、放射生物学实验室、科学情报交换所、史密森天体物理台、史密森热带研究所、W.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等。它还以史密森研究院名义出版一份月刊。
(未完待续。。。)
来源:天涯论坛
谢谢阅读
何新文史:hexinbbs
何新老家伙:hexinwenshi
何新学术:hexinxueshu
何新玩画:hexinwanhua
搜索以上公众号或者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即可快速获取更多更有深度的文章!
本文来何新网易博客和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xinbbs/
投稿邮箱:hexinzhuanyong@163.com
联系微信:zhouwen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