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地理 | 翻阅1997年设计手稿,窥探120岁的西园

maker+ 名家志 2024-04-11


解读中西合璧的岭南近代园林——潮阳西园


| 编者按 |

垒石为山山上台,池亭窈窕画图开。

江山漫说潮阳好,只为西园也合来。

                                    ——丘逢甲


我不敢掠美,标题“只为西园也合来”是爱国名士丘逢甲写的关于潮阳西园诗句。


西园精湛卓绝的建筑艺术及百年广传的文化佳话,使这座常年铁门深锁的私家园林,平添了几分神秘的人文色彩。


今年6月,汕头市潮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经现场考察、初审,同意推荐西园申报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申请对西园划出有关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对文物主题外缘向西周延伸0.1-1.0米,从保护范围外缘向园四周延伸0.1-10.2米。


对比21年前,电脑绘图还未普及,建筑设计师笔下的西园是什么样的?历经风霜及人为破坏,这座广东省十大园林之一的建筑,现今面貌如何?


▲ “西园”门匾

▲ 西园平面图


1

缘来


西园,位于潮阳区文光街道西环城路东侧,

因位于潮阳城区西门且大门面向西面,

因此得名“西园”。

地势呈南高北低,土质以黄土为主。

西园始建于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历时15年竣工,

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

原县保的保护面积446.2平方米。

▲ 西园大门


西园精湛卓绝的建筑艺术及百年广传的文化佳话,

使这座常年铁门深锁的私家园林,

平添了几分神秘的人文色彩。


▲ 花厅南向后立面图 - 1997年宗亲肖智辉设计手稿

▲房山扬威楼一二层平面图 -  1997年宗亲肖智辉设计手稿


西园由邑人肖钦创建,

清代岭南著名建筑师肖眉仙设计。


在造园技艺方面,

继承了岭南传统庭园的精髓,

又对西方园林的形式美学有相当的模仿,

它将中原、岭南、江浙与西方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

并运用了近代新材料、新技术大胆创新。

▲ 二层洋楼及左右书房


其独特的空间布局、中西合璧的筑园手法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

使西园在岭南近代园林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并因此成为粤东地区乃至岭南近代著名私园,

其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吸收。


1908年,西园模型被送往北京能加全国博览会,

获得金奖,慈禧太后参观后称其为“岭南园林一绝”。

从此西园名声大嗓,

跻身为广东十大园林之一。

▲ 洋楼天井


2

构造


西园地块呈不规则梯形,

西侧为长边,西对街道开门。

其平面采用中庭“左宅右园”的处理手法,

与传统园林布局完全不同,

三组建筑各自独立,

又相互联贯。

西园中庭面积约占全园三分之一,

开阔舒朗。

▲ 远观花厅北面长廊


临街开门三间,

采用潮汕传统门房式,

前有凹门廊,

后有宽畅门厅,

适应岭南多雨气候,

然门房造型却为西洋平顶柱廊式。

中庭的后部为曲池(现池已填平),

池端置扁六角重檐井亭,

与门房相对,形成轴线。

亭与右园有曲桥相通,

与左宅有阴廊相接。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地埕石拼图:鹿、博古、鸟


住宅南北朝向,面向中庭,

平面基本上是潮汕民居的五间加边房式,

但吸收了西式建筑的布局格式。

建筑取消内天井,代之以内廊洋楼式,

楼前两侧加设客房(已拆),

中西结合,因地制宜,

相互交错,巧妙经营。

▲ 六角亭


其中,北端住宅平面保存着潮汕民居的基本特点,

但采用了西洋中廊和边梯手法,

并于入口处加设三间西洋式别墅常见的开敞式柱范外廊。

建筑上盖四坡洋式屋顶,

集中排水,中西结合,自然合理。


▲ “壶天”水井间(左)及水井(右)


而南端书斋平面则用潮汕传统园林厅堂外廊式,

立面以中国楼阁为主调,

屋顶挑垂柱琉璃瓦檐,

墙面设玲珑通透的有色玻璃扇窗,

间有西式拱窗楣和宝瓶琉璃栏杆,

中西样式融为一体,风格别有品味,

反映了园主对本土建筑文化的本位尊崇,

和在中西建筑文化相互碰撞下的心理取向。

在中西文化交流对话中,

选择了统一调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积极策略。


3

游园


当人们进入西园时,

一眼看到全园分为:

泥木结构二层洋楼、中庭、假山(房山山房)三部分,

还有天井、莲花池和六角亭。

▲ 西园园林立面图

▲ 扬威楼天台楼梯

▲ 扬威楼上看假山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园林中的假山,

假山用形状各异的石块砌成,

有水晶宫、蕉榻、小广寒、

云水洞、潭影、桔隐、拱桥等风景设置,

进入假山,犹如到了人间仙境,

曲径通幽,“辟峰”似浪,

“峰”下碧波荡漾,鱼游浅底,

令人心旷神怡。

▲ 蕉榻(夏同龢 题)


值得一提的是,

题词”蕉榻“之人夏同龢,

是中国第一个以状元身份留学的人。

一生经历丰富,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为广东十大园林之一潮阳西园的多处题字。


从帝制状元到走向共和,

他始终积极入仕,与时俱进,

完成了一次次蜕变、一次次转身。

透过夏同龢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

▲ 石桌及棋盘


主持设计营构假山的艺匠是园主宗人萧眉仙。

假山耗银38万余两,

其体量可谓岭南之最。

▲ 假山


假山依隘逼之地,

陡峭掇石成起伏山峦,

拱抱曲尺形山房建筑,

中隔修长水池,山回水转,飞瀑流泉,

池中变化万千,实为佳构。

山体外部虽然体积庞大,

但内部却通透空灵,既节约石材,

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园林“介子纳须弥”、

小中见大的造园思想。

▲ 假山


山中有洞、有穴、有岩,素影深幽

山外有迳、有磴、有路、有桥、有矶,四通八达

可观、可游、可爬、可穿、可憩,

形成洞府幽邃、错综迷离、回环转折的三维境界

石壁虽然悬崖高耸、山势夸张,

但假山倒影在池涧水面,毫无挤逼之感


▲假山内看扬威楼


在西园石山的营构中,

传统中式假山体与西洋建筑有机地结合,

这是中国造园史上的创举。

▲ 斜抵石桥与螺旋楼梯


当游人过石桥,

可见一石柱旋梯直立,

柱径盈尺,高约三丈,

沿石柱为轴,挑出旋梯,

梯宽仅容一人通过,石壁旁题:“螺径”。

拾级而上,见一石峰,

当地名人林伯虔题名“耸翠”,

从旁即可旋入近代西洋式的圆形玻璃光亭。


▲ 石壁旁题:“螺径”

▲ 林伯虔题名“耸翠”


玻璃光亭为圆顶,

盖顶用木支架贴托玻璃采光,

圆亭外壁采用大面积木格玻璃窗,

亭内设石几、石桌、石栏,

坐憩可仰观浮云蓝天,

向外可视对面山房景色。

圆亭是全园至高处,

亦是假山构图中心及交通枢纽。

▲ 曲水流觞石桌


4

底蕴


西园所在的文光街道是潮阳党政机关所在地,

是潮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旅外乡亲众多,是潮阳区重点侨乡之一。


西园右侧有区妇幼保健院,

斜对面有区福利幼儿园,

附近有国级文保单位文光塔和林园、耐轩、双忠古庙等众多文物,

还有西岩、小北岩、东山风景区等名胜古迹。

西园于1985年11月22日

被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保单位。


▲ 房山山房(扬威楼)

▲ 扬威楼 - 楼顶

▲ 扬威楼 - 窗

▲房山山房


创建人肖钦,

是广东潮阳著名商人,

幼年家贫,先学艺后经商,

曾为怡和洋行买办,

后任汕头保商局正董事,

是清代潮汕一方巨富。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与澄海等地绅商捐资建同庆善堂

(后由丘逢甲改办为同文学堂),

设立义渡,疏浚城河,

方便潮普惠三县与汕头间的客货运输,

还捐资助修黄河堤防等,

其传奇人生经历,

对研究汕头开埠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同文学堂


其长子肖永声,

于清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汕头保商局改为总商会时,

被推选为首任总理,

又曾与黄玉锵集资在乌桥创办汕头第一座自来水厂,

也是汕头早年实业界之佼佼者。


▲ 园内题书石刻


当年,西园修缮过程中,

肖钦曾邀丘逢甲、夏同和等众多名流齐集西园,

写下不少诗作,

仅丘逢甲在园中便赋诗38首,

其中有诗句 “垒石为山山上台,池亭窈窕画图开 。

江山漫说潮阳好,只为西园也合来。”

“西园”门匾为清末状元夏同和所题,

假山内有日本碑刻

和清末名人康有为、夏同和、林伯虔、林佐熙题书石刻多处。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此外,园中还有一方日本“多胡碑”拓片碑刻。

多胡碑是为了庆祝711年多胡郡的成立以来,

从奈良时代传下来的故乡文化财产,

对研究日本的历史、书法、古代文字等有一定研究价值,

日本专门成立研究机构。

2006年,前日本庭园学会会长、

前东京农业大学教授河原武敏老师曾到西园,

对“多胡碑”拓片碑刻进行考察。

▲ 多胡碑

▲ 日本奈良县搜集多胡碑资料邀请信


潮阳西园先后有国家、省、市领导莅临参观。

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副委员长王晨(时任光明日报社社长);

原政协副主席叶选平;

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

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曾经在园内居住);

原省领导林木声、许德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邓其生、彭长歆、陆元鼎、陆琦等著名的专家教授

及其他许多文化名人都到访过西园,

给予高度评价,并写下不少的文章和留下许多的墨宝。


▲ 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参观西园后即兴题词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成基,

主任、副研究馆员曹勇,

广东省博物馆邓柄权研究员,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张一兵研究馆员,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程建军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丘丽教授都先后对西园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参观西园


西园构建之时,正值西洋建筑文化大量传入潮汕地区,园主萧钦便是建筑工程承包商,曾在汕头承建过多项洋楼工程,对西方建筑技术的先进性有所了解。


他同时又是地道的潮汕人,秉承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根基。由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地方风俗的潜移默化,因而在造园过程中,把中西建筑文化相互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造园技艺。


不论在建筑、装饰还是叠山理水等方面,都运用新的理念和技巧,对岭南建筑和园林发展而言,是一大进步。


西园建成已历经百年,其间有过多次强烈的台风、地震,遭遇过长期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的侵蚀,但至今仍保存完好。西园的价值在于其个性,在于新技术的运用和创新,在历史文化方面也是当地的“活化石”,大有保存的必要和价值。

▲ 名家志策编团队合影





西园地址 _ 汕头市潮阳区西城环路68号




| 参考文献 |

[1] 邓其生、彭长歆:《潮阳西园——中西合璧的岭南近代园林》【J】中国园林,2004(6):54—57。

[2] 林馥榆:《潮阳西园故主清末爱国实业家肖钦》。

[3] 陆琦:《潮阳西园》【J】广东园林

[4] 赵青、钟庆:华文出版社《从狮山到紫禁城》ISBN879-7-5075-3446-7

[5] 赵青、钟庆:贵州人民出版社《戊戌状元夏同和》ISBN 978-7-221-08014-1

[6]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潮阳县志》ISBN7-218-02563-3

[7] 汕头市文广新局出版:《汕头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ISBN978-7-5658-2199-8

[8] 潮阳市地志办出版:《潮阳姓氏丛谈》ISBN7-218-03159-5

[9] 潮阳区委区政府出版:《千年古县潮阳》

[10] 汕头市潮阳区地志办《潮阳文物志》ISBN978-962-450-555-9





总策编/郑仲标

撰稿/本刊

资料/西园文物保护管理处提供

摄影/翁志雄 陈文婕 吴钊全 陈泽生 谢达鸿 肖沐荣

书法/吴著明

 编辑/马己芬

刊载于《建筑文化》NO.15

(对原本有删减及综合整理)





你可能还想查阅:






声明:凡转载名家志原创文章,请开头标注完整来源和文末附上以下二维码;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转载,统统关小黑屋啦。


Copyringt ©名家策划管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