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了数,这些“绅士”已驻足汕大“日月潭”边快20年了
解读汕头大学《绅士》雕塑
许多人认识朱铭,也许是从影视场景开始。镜头为了表现高楼林立但不乏人文色彩的画面,对楼前的雕塑一扫而过;又或是影视剧里人物的对白:朱铭手里的刻刀特别锋利,下刀极快,不假思索。
但朱铭之名,对于汕大的学子来说,认识他,可能是从被“头大”学生昵称为“十二铜人”的雕塑开始。
这组驻足汕大“日月潭”水库边快20年的雕塑,现代感十足,充满了思想启迪的意味。
| 雕塑档案
坐落地点:汕头大学西北角日月潭边
创 作 者:朱铭(国际著名雕塑家、画家)
雕塑材质:青铜
落成时间:2002年6月28日
一
“日月潭”边上十二绅士
朱铭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雕刻家、画家,曾先后在中国台北、日本、香港、泰国、英国、法国等地举办多次个展。
他的雕塑作品常常出现在新闻报道、都市片空镜里,摄像师的镜头一扫而过,以表现高楼林立但不乏人文色彩的画面。
比如他著名的”人间系列“,这一组作品在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里有展示。
△ 朱铭
他的雕塑作品看似几笔之下便能雕刻完成,却又将人物场景灵活再现。
千禧年初,李嘉诚基金会认为朱铭作品的风格与汕大的艺术人文气息十分契合,便选中了《人间》系列的其中一组“绅士”雕像群,安放在汕大“日月潭”边。
△ 朱铭美术馆平面图
△ 朱铭美术馆夜景
2002年6月28日,朱铭的12件以人间系列《绅士》为题材的青铜雕塑作品在汕头大学落成。
当时,朱铭先生专程从台湾赶赴汕大参加落成典礼,并在汕大艺术学院举办了个人画展及讲学活动,李嘉诚先生出席了朱铭雕塑落成及画展的开幕仪式。
△ 日月潭边上十二绅士
二
“以后,我的雕刻上色只用白色……”
朱铭本名朱川泰,1938年生于台湾,15岁初从李金川师傅学习传统庙宇的雕刻与绘画。
30岁拜入台湾雕塑界大师杨英风门下,朱铭融合传统木雕与现代雕塑的精神,逐渐发展出超越两者的独特风格。
△ 十二绅士
创作主题“乡土系列”、“太极系列”、“人间系列”为其创作历程中之三大主轴。
早期以乡土主题创作的《牛》、《牧童》等作品出名,后来以融合了中国哲学《太极》等的现代雕刻闻名。
△ 绅士背面(局部)
△ 绅士局部剪影
这位国际知名的雕刻家,对于土地、人间的眷恋,毫不掩饰地以创作显现在他的作品中。
他不擅言词,却以一种缓慢的速度与节奏,及其独特的艺术语汇,流露内在的思想与情感,发出他的声音,对世界说话。
△ 绅士正面
2007年开始,朱铭的创作继续转变,“人间系列”进入到另一个发展阶段,从色彩转变为白色。他认为这是一种成长,也对此表示:
“以后,我的雕刻上色只用白色……”
白色的色彩尝试,抽离了朱铭以往利用彩色的说明性与装饰性来描述作品身分与情境的表现方式,宣示着朱铭的艺术创作,将以呈现更纯粹的造型世界,更力求透视本质的材质语汇为新方向。
△ 绅士正面剪影
三
黑白色基调的“绅士”
在“彩色”的转变前,以黑白色为基调的“绅士”,则是朱铭先生创作新思考的前奏。
但不变的是他以个体或群体为题材的“人间系列”,尝试多元媒材创作,如木刻上彩、海棉翻铜、不锈钢、陶塑等。
不锈钢与海绵材质的使用,透露朱铭对于材质与造型的坚持;陶塑随机性造型突显其随性率真的创作态度。
△ 绅士与日月潭
“绅士”主体结构为圆筒形,上层摆放朱铭先生的“人间”系列铜质雕塑,下部为半敞式水库管理室。
十二位形态各异的绅士“个体”,同集于一地形成“群体”。
△ “拖箱”绅士
△ “提箱”绅士
他们都头戴大礼帽,身着笔挺的西装,足登亮皮鞋。
然而绅士们和而不同,他们或以色彩突出围巾,或以撑伞、手拿文明棍、拖着行李箱、手腕外套等细微的局部区别于绅士群体中的任何一个。
△ “撑伞”绅士
△ 窥看“撑伞”绅士
皆微抬头的十二位绅士,目眺远方,脚踏着铺满黑色扁平鹅卵石雕塑台。
雕塑台与水库大坝通过砼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水库的艺术人文美感,构筑成一道校园文化风景线。
“绅士”雕塑群,三面环山,一湖青黛。
其开阔的水面,山水相依的自然面貌,使校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钟灵毓秀。
他们的身后,是葱葱校园,菁菁学子。绅士乎,学者伊人,游子鸿雁山水间。
△ 绅士长廊
有人说,朱铭先生的“人间系列”是对生活的“抽样表达”。
想要近赏坐落在汕大碧玉潭边上的“绅士”,需要先步行一条笔直的通道,才能到达这座雕塑群的跟前。
结合朱铭先生曾为此雕塑的题词:“地狱在人间,人间有天堂。问君何处去,但凭一念间。”似乎别有几分哲学的韵味。
△ 朱铭题词
区位 _ 汕头大学日月潭边(水库)
| 朱铭代表作品展示 |
• 太极系列
• 人间系列
△ 海军(金属、石雕)
△ 空军(海绵翻铜、不锈钢相结合)
△ 陆军(石雕)
△ 木雕
△ 屋顶、三至一层平面图
△ 名人雕刻
△ 绅士在朱铭美术馆
• 其他作品
总策编 | PRODCER
郑仲标
文稿 | WRITER
李嫚玉
摄影 | PHOTOGRAPHY
曾建平 李泷雪 陈宇琪
图片 | PICTURE
汕头大学招生办 提供
部分网络
书法 | CALLIGRAPHY
吴著明
编辑 | EDITOR
马己芬
刊载于《建筑文化》NO.6
本文对作者原文有删减及综合整理
<< 滑动查看原文 >>
你可能还想查阅:
声明:凡转载名家志原创文章,请开头标注完整来源和文末附上以下二维码;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转载,统统关小黑屋啦。
Copyringt ©名家策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