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使用了大华政“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有点儿意思哦~
作为以法学学科为主的高等政法院校,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中、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法学与互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让法学也“与时俱进”、更好地起到服务作用?在这方面,华政一直在探索。
大数据平台上线啦!
昨日下午,我校举行“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揭牌仪式暨“互联网+法律”大数据服务论坛。作为首家建立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的政法高校,我校将立足学校学科优势,优质、厚实和持续的法学资源,整合社会上的有关力量和资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从法治建设和法律服务“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位提供全面、及时、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
“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揭牌
“上海法律大数据服务基地”揭牌
陆卫东、曹文泽共同签订“共建‘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合作框架协议
会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高小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郭伟清、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光贤、校党委书记曹文泽为我校“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揭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春兰,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闵辉为“上海法律大数据服务基地”揭牌。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姚俭建、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法规处处长孙杰为“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点击上线。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曹文泽共同签订了上海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建‘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合作框架协议。
- 你会用这个新上线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吗? -
“一框”指搜索框
线上平台以“一框三云八场景”为框架。
“一框”就是搜索框。它简直可以称作为“法律版的百度搜索”,你有任何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咨询……都可以在这里搜索解答。在这里,法律信息得到了实时的汇聚、开放、共享,通过“一框”打开法律之窗,推开法律之门,打造法律话语、产品、发展、市场在网络平台上的“旋转门”。
“三云”是“法问云”“法库云”“法例云”
“三云”是开三朵云。
第一朵云“法问云”。也许你听过AI(人工智能),也许你用过siri,也许你和智能机器人对话过……但你一定没用过“法律版AI”——“法问云”!它是一个E问E答云,以五纵向(法条查询、智能问答、微课助教、专家进驻、分答系统)一横向(多维)为结构。当你遇到了难解的法律问题、碰到了不懂的法律知识,这个“法律问答机器人”就能帮你回答大众法律查询、法律咨询,提供课件助教、律师对接,实现“人在问,云在答”。
目前,“法问云”的功能已上线。你已经可以在该平台上咨询各类问题啦!
第二朵云“法库云”,法治淘宝云,以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开放共享理念,做实“人人贡献智汇,人人享受服务”的愿景,实现“人在找,云在供”。
第三朵云“法例云”,智慧研判云,通过“法律案例智能E分析系统”,完成法律案例分析,为高校教师、律师、法官研判案件提供机器辅助,实现“人在入,云在算”。通过人问云答、人找云供、人入云算,推动法治建设提水平、上台阶,解决社会治理源头、关口前移,让“三朵云”真正成为“法律之眼,神奇云境”。
“八场景”
“八场景”则是以“人为核心”,以“用户为导向”构建八个主要场景,即“链机构”“查法条”“寻案例”“学课程”“看图书”“找律师”“聚智库”“用数据”。
链机构
链机构,你可以一键直接链接到全国省市县法律机构,包括人大、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法制办、律协、高校等机构,轻松方便!
查法条
查法条,如果你还在烦恼去哪个权威的网站查法条,如果你苦苦思索却总也想不起来那个急需使用的法条是怎么规定的……这里汇集了全国上下左右法律条文,不仅有国内法条,连国外法条都有哦!绝对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其中国内法条查询包括宪法、法律、特色党法、行政法规及文件、部委规章及文件、司法解释及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寻案例
寻案例,相信每一个法律人都有一个痛——文书写作。但别怕!这里聚集全国万万千千文书案例, 包括法律文书、指导案例以及故事三部分。法律文书、指导案例按照不同标签类别,如“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刑事辩护”等分开,便于用户搜索相关材料;故事包括民事、刑事、行政三大类,未来还会不断加入新的内容。
学课程
学课程,没错,这就是“法律版慕课”!汇入全国大大小小课程微课,包括分类课程、精品课程、名家讲座及微课,课程相关资料目前正在不断上传,以保证用户的视频搜索需求,未来还会加入更多相关课程学习资料。
看图书
看图书,当然,这儿也是一个线上图书馆,会向用户推荐全国古今热点图书,包括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等36类法律相关图书,并提供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书单。
找律师
找律师,对接全国优秀律师,按照地域和律师专长将律师进行分类,保证用户快速精准搜索。目前,学校正在不断与律师、律所对接中,未来保证为用户提供全面、丰富、权威的律师搜索场景。
聚智库
聚智库,聚拢全国官民学产研究智库,包括大学、社科院、研究机构、民间智库四部分,未来将为用户提供系统而全面的智库搜索渠道。
用数据
用数据,大数据时代下,如果能获取一手数据,对于法律学习、业务开展都将大有裨益。这里开放共享亿兆调查数据,包括指数、调查、数据三部分,未来将依托“用数据”场景中提供的材料,发布互联网法律大数据相关权威报告。
通过上述八大场景,实现让中国法治话语通过集散地延伸“传播链”;让中国法治产品通过接入口完善“供应链”;让中国法治发展通过体验馆生成“创新链”;让中国法治市场通过交汇所形成“产业链”。平台目前已开通大部分应用功能板块,今后将建成以学校为中心,整合校内外优势,通过信息联动,汇聚法律产品、信息、数据、精英、教育、智库等资源,集集散、接入、体验、交易功能为一体的,跨界协同共建、资源共享共赢的法律大数据集成综合性开放系统,真正实现一站式互联网法律服务。
“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中心副主任童潇介绍了平台框架结构
- 高校发展线上互联网法律服务优势何在? -
如何利用互联网创新法律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法律服务业面临的一道新题目。当前,线上互联网法律服务者众多,推出互联网法律服务具体内容和服务的对象等也多种多样:一是律所积极推动,主要包括律所推出的各种线上法律“云服务”、网上法律咨询服务、开发电子合同签署系统、网上寻找案源、创办公众号讲法律知识、建网站提供公益法律援助等形式;二是律师协会、公证单位推出的互联网培训、微信预约等服务,法院推出的“E送达”和网上诉讼服务;三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了互联网法律大数据联盟,发挥协同作用;四是直接或间接投资已进入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
线上互联网法律服务思维和模式也不断转变。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线上法律服务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工具,用户为平台,汇聚律师和客户,解决双方信息沟通问题。此类服务模式单一,基本属于“律师库+在线咨询”。近年来,也有类似易法客、iCourt等机构选择某一切入点或是某一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
而高校发展线上互联网法律服务具有极大优势,可充分利用政府、律所、互联网公司、宣传媒体等相关资源协同创新,形成“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共建、共享工作体系,最大限度集聚法律信息资源,实现多汇聚,发挥“平台+”理念,形成“平台+产品”“平台+信息”“平台+精英(律师、法官)”“平台+指数”“平台+智库”“平台+学科”“平台+教育”“平台+文化传承”“平台+社会服务”“平台+国际交流”“平台+资本(风险投资)”立体化综合性汇聚系统。可在服务学校学科发展决策咨询、服务国家法治战略公众法律需求方面精准发力。
- 现场直击 -
会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高小玫指出,华政“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生逢其时,深度运用大数据与法律服务可谓先行一步,站在了新技术应用潮头。同时,数据本身也是一个动态补充、积累的需要,大数据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议题,所以华政任重道远。希望华政密切与相关机构和单位合作,不断克服困难,深入运用互联网专业技术,甚至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深化研究、拓展和优化服务,将华政“互联网+法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成有华政特色、显上海水平、创全国先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线上服务系统,为法治中国贡献应有和更大的力量。
校党委书记曹文泽指出,建设“大数据平台”是强化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共享发展生态的有益尝试,也是促进协同,推动学校与社会各界构建“共建共享”新型合作关系的重要实践。“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将打造成未来线上法律服务的综合枢纽、法治话语的集散地、法治产品的接入口、法治发展的体验馆、法治市场的交汇所。借助法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在互联网+法律领域内提供更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降低法律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提供系统化合作机制,持续服务能力,成为社会治理法治化工具。平台将力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互联网法律服务,最新最全的法学相关课程资料,最内行高端的法律相关信息、咨询意见和智库决策参考,最权威及时的互联网法律大数据报告,最便捷可行的法治相关解决手段。
对于今后平台建设,曹文泽表示:“高校办互联网法律平台也不是封闭的,需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开放才有出路,合作才能共赢。”大数据平台是开放的平台、合作的平台、共享成果的平台,参与到平台建设中的所有单位和机构,既是服务者,更是建设者。在功能定位上,平台将更加注重加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同社会各界的合作,对接法治建设的新发展、新需求,更好实现平台的精准服务,着力打造包容开放、融合创新的新型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公检法司强化联动,与行业协会、企业对接合作,与律协、律所加强联动,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其他领域的单位、机构对接合作。
论坛与会专家表示,依托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学服务、法学文化传承创新等深厚基础上,华政“大数据平台”可 65 24543 65 15989 0 0 3583 0 0:00:06 0:00:04 0:00:02 3583更加凸显信息的权威性、法律意见的专业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真正体现“华政特色、上海水平”,有助于推动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提能升级。高校互联网法律服务具有公益性,可以作为第三方为法律服务提供方和法律服务需求方搭建一个和谐合作的平台,提供专业合作路径;通过合作、跨界、平台汇聚等方式,通过法律大数据分析,关注社会复杂事物相关性,提供更广泛、更便捷、更准确、更及时的法律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可以通过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实现上海乃至全国法律大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法律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间交互互动,服务立法、司法、执法、学法、用法,推动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提能升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
源 | “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 党校办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稿 | 李爽 熊颖杰
摄影 | 江兴伟 蔡鑫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投稿请至ecuplweixin@163.com
更多资讯 @华政报 / 官网 / 微博